安東尼·克洛茨
平均而言,我們一生大約有92%的時間會在室內度過。親生命假說認為,由于人類的進化與自然界密不可分,因此在內心深處,我們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強烈渴望,想去接觸自然元素和自然過程。一旦這種渴望得到滿足,我們往往就會覺得精力充沛、意志堅定、頭腦清晰,并且會更多地去幫助別人;如果無法滿足,我們就容易變得緊張、抑郁、好斗。
一些公司已經(jīng)認識到這一點,他們開始通過親生命工作設計,將一些自然元素融入員工的日?;顒雍凸ぷ鲌鏊?。公司采取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讓員工直接置身于自然元素中,比如為他們提供宜人的戶外空間,可以在那里開會或打電話;還有的提供間接接觸自然的機會,比如透過大面積的玻璃窗,室外景色一覽無余。
三星公司在美國加州圣何塞新建了十層的研發(fā)總部大樓,每三層就設立一個露天“花園層”,確保員工與戶外空間始終不會隔開一層以上。還有一些組織以發(fā)放人力資源津貼的方式,鼓勵員工參加戶外活動。
與大自然的互動有可能從四個方面增加員工的能量儲備:認知、情感、社交和身體。
認知能量 員工同自然接觸,可以提高對工作任務的專注力。這種接觸會起到休整的作用,而且人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認知能力容易得到提升。
情緒能量 人在同自然接觸時,會覺得自己已經(jīng)遠離工作場所,置身于更美好、更自然的環(huán)境中,感到精神飽滿。這好比是給員工在心理上放了個假。
社交能量 親生命工作元素會讓員工覺得自己與廣闊天地密不可分,進而提升他們的社交能量,使他們愿意去幫助他人、建立積極的關系。
身體能量 人待在戶外時,與生理健康和活力相關的激素水平會升高。
安東尼·克洛茨
平均而言,我們一生大約有92%的時間會在室內度過。甚至在新冠肺炎迫使人們待在家里并保持社交距離之前,情況就已經(jīng)是這樣了。如果不加干預,這一趨勢在疫情減弱后很可能仍會長期持續(xù)下去。
根據(jù)所謂的“親生命假說”(biophilia hypothesis),人在室內待的時間太長會造成很多問題。作為一種廣受認可的觀點,親生命假說認為,由于人類的進化與自然界密不可分,因此在內心深處,我們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強烈渴望,想去接觸自然元素和自然過程。研究表明:一旦這種渴望得到滿足,我們往往就會覺得精力充沛、意志堅定、頭腦清晰,并且會更多地去幫助別人;如果無法滿足,我們就容易變得緊張、抑郁、好斗。試想這對工作績效可能會產(chǎn)生何種影響。
當然,許多工作都要求人們在室內完成,無論是遠程辦公還是在公司里工作。一些雇主已經(jīng)認識到,他們可以幫助在公司里辦公的員工緩解一些相關問題,因此,他們開始通過親生命工作設計,將一些自然元素融入員工的日常活動和工作場所。公司采取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讓員工直接置身于自然元素中,比如為他們提供宜人的戶外空間,可以在那里開會或打電話;還有的提供間接接觸自然的機會,比如透過大面積的玻璃窗,室外景色一覽無余。雖然改造硬件設施對遠程辦公的員工沒有什么影響,但是公司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為他們提供支持。管理者可以鼓勵他們散散步恢復一下精力,或者如果天氣允許,就把筆記本電腦帶到室外工作。以自然景觀做背景的虛擬會議室,可以成為窗戶的數(shù)字化替身。
一些組織采用親生命工作設計,主要是為了造福員工、增強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但是這種設計的好處可能遠不止于此。在近期的理論研究中,我和俄克拉荷馬大學(University of Oklahoma)的同事馬克·博利諾(Mark Bolino)發(fā)現(xiàn)了四種關鍵方法,能夠幫助員工更頻繁地同自然界親密互動。這些方法有可能提升他們的能量,進而提高績效,我們將在本文舉例說明。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雇主們已經(jīng)開始做出的某些改變——也許他們尚未充分意識到其中的利害關系。
有些工作和工作空間可以使員工通過大部分或全部感官(也就是能直接接觸的感官)同自然界互動,從而最充分地滿足員工親近自然的愿望。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為員工提供栽種綠植的屋頂露臺,讓他們可以到戶外休息。在踐行這一理念方面,三星(Samsung)比大多數(shù)公司走得更遠:它在美國加州圣何塞新建了十層的研發(fā)總部大樓,每三層就設立一個露天“花園層”,確保員工與戶外空間始終不會隔開一層以上。還有一些組織以發(fā)放人力資源津貼的方式,鼓勵員工參加戶外活動。例如,戶外用品零售公司REI的每位員工每年享有兩次“Yay Days”假期,明確規(guī)定要在戶外度過。太陽鏡制造商歐克利(Oakley)則是給員工發(fā)放滑雪卡。
將自然元素搬進室內雖然沒有戶外活動那么吸引人,但仍然可以讓員工直接接觸自然。比如,位于西雅圖的亞馬遜總部大樓Amazon Spheres將室內熱帶雨林和辦公空間融為一體。還有一種不那么極致的做法,就是在許多工作區(qū)的設計中使用填充土壤的生態(tài)墻,上面栽種著各種植物。例如,電商平臺Etsy位于紐約布魯克林區(qū)新總部的九層樓全部修建了這種墻。
如果直接接觸自然不現(xiàn)實,那么雇主可以提供間接接觸的機會。采用的方式不僅包括安裝窗戶,還可以搭建人造自然景觀,或使用融入自然元素的建筑材料。在威斯康星州拉辛市,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設計的莊臣公司(SC Johnson)行政大樓里,大工作室(Great Workroom)中的樹形柱在形式和功能上均模仿了開闊草原上常見的那種遮陰樹。在間接接觸方面,更為傳統(tǒng)的例子包括描繪自然風光的墻紙或壁畫,或者使用天然材料鋪裝的地面。
在某些情況下,公司會使用數(shù)字工具來模擬或促進人與自然的互動。員工進入舊金山Salesforce公司總部后,會穿過一面108英尺(約32.9米)高的視頻墻,上面播放的是河流、森林和瀑布的高清畫面。在Cookfox建筑公司的曼哈頓辦事處,如果數(shù)字空氣監(jiān)測器在工作區(qū)檢測出二氧化碳或污染物含量過高,就會將新鮮空氣輸送進去。另外,越來越多的公司在開放式辦公環(huán)境中播放預錄的自然界聲音。
在從直接到間接的這個范圍內,無論公司處于哪個位置,通常都會聲稱自己采用了親生命設計來造福員工、增強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這正符合當前某項研究的結論:讓員工在工作中有機會步入綠色空間是有好處的。Clif Bar食品公司在愛達荷州開了一家面包店,其店面設計就采用了親生命原則。公司CEO凱文·克利里(Kevin Cleary)說:“我們希望它成為一個健康親切的工作場所——能為我們的員工、社區(qū)和地球提供支持的工作場所?!碑敱粏柤疤O果公司(Apple)新總部最重要的元素時,首席設計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著重談到了“與自然和建筑周邊景觀緊密相連”。他又補充說,當員工能夠“呼吸新鮮空氣,看到戶外和天空時,工作起來就會更有成效,更警醒,更善于應對危機”。
實地研究剛剛找到證據(jù)證明,親生命設計以上述方式提高了員工績效,但這樣的結果并不算出人意料,因為早期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工作中接觸自然太少,同工作滿意度低和過度疲勞等后果之間存在相關性,這些后果都是績效欠佳和效率低下行為的可靠預測指標。在數(shù)字世界中,超連接性、多團隊協(xié)作、遠程辦公、敏捷方法等工作特點會將員工的身心更深入地拉進人工領域,而與自然接觸可以抵消這些影響,因此發(fā)揮的作用可能尤為重要。
事實上,讓員工更多地置身于自然環(huán)境,其中的收獲也許比組織目前意識到的還要豐厚。與大自然的互動有可能從四個方面增加員工的能量儲備:認知、情感、社交和身體。然而,為了獲得這些好處,僅僅讓員工接觸自然是不夠的;領導者還必須深思熟慮,避免潛在的好處被設計工作和工作空間時做出的其他選擇抵消。
認知能量 員工同自然接觸,可以提高對工作任務的專注力。部分原因是這種接觸會起到休整的作用——它能幫助人們恢復意志力,效果跟工作日利用休息時間鍛煉或冥想差不多。不過還有另一個原因:同自然接觸時,人的注意力會被稍稍吸引過去,很可能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認知能力就得到了提升。員工在屋頂露臺上休息,新鮮空氣和陽光本身就令他們精神振奮,并不需要去刻意關注這些元素。
然而,并不是所有形式的接觸自然都能對認知能量產(chǎn)生同等影響。我和馬克·博利諾的理論研究表明,如果自然元素經(jīng)?;臃?,而不是一成不變,會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哪怕是稍稍地吸引),因為如果反復或持續(xù)處于同一環(huán)境,人們往往就會對其視而不見。因此,在動態(tài)和靜態(tài)親生命特征并存的環(huán)境中(例如,SAP公司的印度古爾岡辦事處有一個大型水族箱和一面植物墻,還鋪了再生木地板),水族箱和植物墻等動態(tài)特征可能比靜態(tài)的再生木地板更有益于提升員工的精神能量。
情緒能量 人在同自然接觸時,會覺得自己已經(jīng)遠離工作場所,置身于更美好、更自然的環(huán)境中,感到精神飽滿。這好比是給員工在心理上放了個假,或許至少能讓他們獲得一些與真正假期相關的好處,比如改善心情、緩解情緒疲勞。
一些公司煞費苦心地營造自然環(huán)境,幫助員工在心理上逃離辦公室。Indeed招聘網(wǎng)設在東京的新辦事處將一些小塊區(qū)域布置成親生命的綠洲空間,四周環(huán)繞著樹木、苔蘚和巖石,供員工休閑和工作。然而,如果其他工作條件不完善,就可能會削弱員工的“脫身”能力。比方說,員工有個愛罵人的上司,或者被安排的工作任務有失尊嚴,那么就算有再多的親生命工作設計,也無法讓他在情感上逃離這種現(xiàn)實。
社交能量 親生命工作元素會讓員工覺得自己與廣闊天地密不可分,進而提升他們的社交能量,使他們愿意去幫助他人、建立積極的關系。自然界的各種元素,比如我們呼吸的空氣、看到的太陽,等等,都是緊密相連的,因此,人在置身于大自然時,就可能會產(chǎn)生與這個世界及他人渾然一體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反過來又可以增進互助與合作。事實上,當人們感覺自己與自然界合而為一時,對他人觀點的包容度可能會更高。
在設計親生命工作元素時,可以將這些好處考慮進去。例如,Morgan Sindall集團倫敦新總部的核心特色就是一棵設計巧妙的巨樹,其樹枝向四周伸展,遍布整座大樓。不過此類工作設計元素帶來的社交影響,可能會被接二連三非自然的惱人干擾破壞,比如不斷收到通過電子郵件和Slack軟件發(fā)來的信息。畢竟,這種干擾往往會迫使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到工作的“微觀”方面,無法去關注更為宏觀的世界。
身體能量 人待在戶外時,與生理健康和活力相關的激素水平會升高。不過研究表明,個人對接觸自然界的渴望程度不同,自然對他們體力的增強效果也會有所不同。盡管“親生命假說”預測,所有人都是天生就渴望接觸自然,但這種渴望的強烈程度因人而異。此外,并不是所有員工在工作中以某種方式接觸自然后,都能無一例外地感到精力充沛。因此,以自然元素為核心的工作設計,應力求使員工的親生命渴望與實際工作環(huán)境相符。
舉個例子:雖然辦公室中的自然景觀通常都是固定的,但網(wǎng)站服務托管公司OVH在其位于加拿大魁北克市的辦公室中,安放了可移動的巨大花盆,讓員工在工作時可以自行選擇與自然的親近程度。邀請員工參與工作空間設計的組織,可以根據(jù)每個人的不同愿望,為他們量身打造接觸自然的方式。REI公司在其位于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的新總部設計建造了一套“一切皆戶外”的設施,走廊直接通向室外空間,會議室安裝了卷簾門,全年都可以在這里開露天會議。最后20%的設計留給員工來完成,主要是空間配置方面的細節(jié)。這樣,REI的員工不僅可以為自己布置一處個性工作空間,而且還可以同團隊成員一起,根據(jù)他們共同的親生命渴望,量身規(guī)劃屋頂綠地等公共區(qū)域。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們一直在贊美與大自然接觸的優(yōu)點,但組織領導者近年來才剛剛開始接受這種智慧。為了讓改造工作場所、人力資源實踐和文化規(guī)范的投資更加明智,領導者應該明白,親生命工作設計的效果取決于許多因素:接觸自然的方式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吸收的自然元素有哪些類型,工作環(huán)境中的心理氛圍和組織文化是怎樣的,以及根據(jù)親生命愿望的個體差異來定制工作空間的能力如何。把這些因素一一考慮周全,就可以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