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東輝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十大牛股牛氣沖天,十大熊股熊氣逼人。牛股皆大歡喜,熊股人見人嫌。排在2019年熊股之首的股票是華澤鈷鎳(華澤退),跌幅高達88.82%。如此巨大的跌幅只用了30個交易日就達到了。該股從2018年4月28日開始停牌,當時收盤價是3.31元。2019年5月27日該股復牌交易,到2019年7月8日收盤價為0.37元,就此終止交易退市。在此期間該股天天跌停,直到跌破0.40元后持股者才有了出逃的機會。
這還不是該股最慘的熊史記錄,如果把時間再往前推一年,該股在2018年也是熊氣逼人,全年只交易了26天,股價從12.50元下跌到3.31元,跌幅73.52%。如果不是4月28日又停牌了,絕對又是2018年的熊股冠軍。最要命的是,該股在2018年的26個交易日是天天跌停,而2019年5月27日復牌交易后“承前啟后”,又是連續(xù)跌停。因此,持股者其實從2016年2月29日后停牌時就沒有出逃機會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股價從12.50元一直跌到0.41元,此后才有出逃的機會。但此時累計跌幅已經(jīng)高達96.72%,誰還割得動?
可憐熊股必有可恨之處,華澤鈷鎳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導致股價跌得這么慘?答案明白無誤:業(yè)績造假!2015年11月24日,華澤鈷鎳公告披露被中國證監(jiān)會立案調(diào)查。2018年1月31日,華澤鈷鎳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證監(jiān)會對其涉及的信息披露違規(guī)、財報虛假記載等問題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并對王濤等相關(guān)責任人處以相應的行政處罰。2019年6月19日,證監(jiān)會再次對華澤鈷鎳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問題進行處罰。2019年5月17日,華澤鈷鎳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2019年7月9日,華澤鈷鎳退市。
華澤鈷鎳的中介機構(gòu)也受到了證監(jiān)會的行政處罰。2018年6月19日,證監(jiān)會對國信證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因其為華澤鈷鎳出具的上市保薦書、督導報告書等文件涉嫌虛假記載、重大遺漏;在核查華澤鈷鎳關(guān)聯(lián)方非經(jīng)營性占用資金和應收票據(jù)、以及利用審計專業(yè)意見等方面未勤勉盡責,對其罰沒2800萬元。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也在2018年12月29日收到證監(jiān)會的罰單,因其在對華澤鈷鎳2013年度、2014年度財務報表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了存在虛假記載的審計報告,共罰沒520萬元。
對這么一家肆無忌憚造假的上市公司,如果就這么一退了之,豈不是便宜了他們,苦了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但是對于如何賠償投資者損失沒有任何安排,投資者索賠只能靠自己去維權(quán)。華澤鈷鎳已有“A股最窮上市公司”之名,公司賬面僅剩不到178元的現(xiàn)金,如何賠償投資者的損失?日前,成都中院對華澤鈷鎳財務造假、虛假陳述一案作出一審判決,判令華澤鈷鎳賠償股民馮某37011.61元,保薦人國信證券、審計機構(gòu)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分別承擔40%、60%的連帶賠償責任。這也就說,上市公司無錢賠,由中介機構(gòu)全額賠。
雖然證券法早有規(guī)定,發(fā)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及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gòu)及其直接責任人員,應當與發(fā)行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過去投資者起訴上市公司虛假陳述糾紛案例中,大多以上市公司擔責告終,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gòu)連帶賠償?shù)那闆r并不多見,全額賠償更少見?,F(xiàn)在讓中介機構(gòu)全額賠償投資者的損失,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雖然賠償馮姓投資者的金額不大,但這并不意味著中介機構(gòu)的賠償責任僅限于此。國信證券2019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因投資者起訴華澤鈷鎳證券虛假陳述,國信證券涉案金額合計32882萬元,其中部分案件已于2019年8月1日開庭審理,案件標的額合計8698萬元。根據(jù)成都中院的判例,由國信證券的涉案金額,可推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涉案金額還要高。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投資者維權(quán)索賠都必須親力親為,而不是集體訴訟,勞民傷財。剛剛頒布的新證券法規(guī)定,投資者保護機構(gòu)可以作為訴訟代表人,按照“明示退出”、“默示加入”的原則,其他投資者不必再各自起訴索賠。像成都中院這一判例,明確投資者的索賠條件為:在2014年1月10日至2017年7月7日之間買入華澤鈷鎳股票,并在2017年7月7日后賣出或繼續(xù)持有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如果是在新證券法條件下,一旦判決生效,所有符合索賠條件的投資者就可以依據(jù)判例申請賠償,不必再分別打官司索賠。期待新證券法實施后出現(xiàn)第一個這樣的投資者賠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