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睽異錄

      2020-01-13 09:47王族
      滇池 2020年1期
      關鍵詞:鐵木真李陵張騫

      王族

      順風耳

      西域多異人,亦留下諸多軼事。譬如順風耳,在匈奴、烏孫和蒙古人中比比皆

      是。

      匈奴人冒頓,為坐上匈奴的單于狼皮寶座,暗自訓練鳴鏑射手,欲弒父頭曼。他訓練那些鳴鏑射手時,聽他們射出的鳴鏑聲,便判斷出誰有用。

      烏孫人獵驕糜,在剛出生后被仆人背著逃避戰(zhàn)亂,肚子餓了,聽出空中的烏鴉口中有肉,草叢中的母狼腹部有奶,便哇哇暗示那仆人去找吃食,待仆人尋找一番返回,便見烏鴉用肉、狼用奶在喂他。

      蒙古人鐵木真,少年時父親被人毒死,全家遭部落拋棄,除了影子,再沒有什么陪伴。一夜,他睡得正酣,忽聞得有刀顫響。他立即爬起竄出氈房,騎馬像箭一樣刺進黑暗深處。有人要害他性命,幸虧他有好聽力,方躲過一劫。

      另有一人叫狼孩,他幼時被兩狼喂養(yǎng),長大后發(fā)狼聲,行動多躥跳,活脫脫像狼。后來他被忽必烈的士兵捉住,幾經(jīng)調教恢復成人。他聽力極好,一次聽到雪水漶漫之聲,于是大軍及時撤離,而追趕他們的敵人,被洪水淹死在峽谷中。

      如今在新疆博物館,可見到一個順風耳文物。那人貼地而趴,紋絲不動地聽著。從他典型的胡人裝束可斷定,他乃西域的順風耳,他如此趴著,似乎除了聽,其他一切皆為烏有。

      忍不住想問,兄弟,能否替我聽上一回?

      自宮事件

      某一日,龜茲王通知弟弟,他欲出游,在此期間,由弟處理龜茲國事務。弟萬般推辭,皆不成,便無奈應下。

      龜茲王出行之日,弟送他一個密封金函,請求在返回龜茲時,才可打開過目。龜茲王欣欣然而去,游山玩水,樂不思蜀。

      待龜茲王返回龜茲,人人皆說其弟趁他外出,潛入宮中淫享諸妃。龜茲王惱怒,下令抓來弟,欲治死罪。

      弟辯曰,王兄出門時,弟送一金函,現(xiàn)在請王兄打開。

      龜茲王開啟那金函,赫然見里面有一男性生殖器。弟如實告之,他深恐有人會借機滋事,故在王兄出門前,便已自宮。

      龜茲王扶弟而起,一時無語。

      后玄奘至龜茲,聽說了此事,感慨萬千。之后,玄奘與辨機寫《大唐西域記》,將此事寫了進去,并補了一筆:后來王弟遇五百頭牛,在等待閹割。他心情復雜,遂賣下那五百牛,讓它們免受恥辱和疼痛。他大善之舉感動了佛,佛于是施法,他生殖器復生,與先前無異。

      但自此之后,王弟不踏入王宮一步。

      夾扁的頭

      在《大唐西域記》中,龜茲另有屈支、丘茲、屈茨等名。

      龜茲人喜歡小乘佛教,潛心研究其經(jīng)文教義,感悟戒律儀軌。

      龜茲物豐,多礦產(chǎn)、水果和莊稼,是其時的富庶之地。但龜茲人嚴厲節(jié)烹,日常僅用三種凈肉,余不多食。

      龜茲人最有趣的舉動,是裝扮頭部。

      平民者,頭均剪短發(fā),戴巾幘冠冕,好看。

      國王,因是屈支種人,遺傳基因導致頭大,加之謀略很少,多露笨拙憨態(tài)。

      剛出生的小孩,要用木板箍扎頭部,慢慢將頭夾得扁薄?!洞筇莆饔蛴洝穼Υ藢iT記了一筆:其俗生子以木押頭,欲其匾遞也。

      為何有那般風俗?

      解釋有二。其一,龜茲貴族多頭扁,一時成為象征,百姓紛紛把頭夾扁,效仿,貴族身份。

      其二,龜茲壁畫中有扁頭比丘、護法等,信佛的龜茲人遂心向往之,讓孩子以苦役方式,一心追隨。

      張騫的筆記本

      張騫出使西域,肩負聯(lián)盟月氏之重任,意在斷匈奴右臂,使其不再逞強。敦煌壁畫中有張騫出使圖,皇上親自送,他跪拜而別。

      但張騫運氣欠佳,入西域不久,便被匈奴抓獲。單于將張騫囚禁,管一日三飯,賞匈奴女子,他表面順應,暗自卻觀地形,察方向,做逃跑準備。

      最后,他與一隨從成功逃脫,歷盡艱辛至月氏。孰料月氏女王已無心打仗,于是賞張騫葡萄美酒,并觀看汗血馬,意即差不多該回就回。那酒之美,張騫飲之不忍下咽;那馬奔跑后,渾身流汗如血,讓張騫懷嘆不已。如此幸福,誰還苦哈哈去打仗?那一刻,張騫斷了聯(lián)盟念頭。

      某日,張騫見宮中有安石榴樹,每日澆水,卻已近枯死。張騫向女王獻一言,可運用漢朝水利法,先將地澆活,繼而養(yǎng)樹。后石榴樹皆復活,女王欲賞張騫,他卻請求,賞三五石榴樹種子即可。自此,石榴自西向東,傳入中國。

      政治上失敗的張騫,把心思轉向地理、果蔬和器物,凡見之便細品細觀,并一一記錄,末了再偷一把種子。今人所食蔬菜瓜果,名中帶“胡”和“西”字者,大多由張騫自西域帶來。譬如西瓜、西紅柿、西芹、胡蘿卜、胡椒、胡桃等等,不一而足。

      當然,張騫最好的成績,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開鑿出一條絲綢之路。

      匈奴

      寫匈奴,有兩個人寫得好。

      一個是古代中國的司馬遷,他在《史記》中寫匈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于北蠻,隨畜牧而轉移。其畜之所多則馬、牛、羊,其奇畜則橐駞、驢、驘、駃騠、騊駼、騨騱。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yè),然亦各有分地。毋文書,以言語為約束。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毋弓,盡為甲騎。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yè),急則人習戰(zhàn)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茍利所在,不知禮義。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貴壯健,賤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諱,而無姓字?!?/p>

      另一個是法國人勒內·格魯塞,他在《草原帝國》中寫道:“匈奴人的兇猛和野蠻是難以想象的。他們劃破他們的孩子們的面頰,使他們以后長不出胡子。他們身體粗壯、手臂巨長,不合比例的大頭,形成了畸形的外表。他們像野獸般地生活,食生食,不調味,吃樹根和放在他們馬鞍下壓碎的嫩肉。不知道犁的使用,不知道固定住處,無論是房屋,還是棚子。常年游牧。他們從小習慣了忍受寒冷、饑餓和干渴。其牧群隨著他們遷徙,其中一些牲畜用來拉篷車,車內有其妻室兒女。婦女在車中紡線做衣,生兒育女,直到把他們撫養(yǎng)成人。如果你問他們來自何方,出生于何地,他們不可能告訴你?!麄冊隈R背上度過一生,有時跨在馬背上,有時像婦女一樣側坐馬上。他們在馬背上開會、做買賣、吃喝——甚至躺在馬脖子上睡覺。在戰(zhàn)斗中,他們撲向敵人,發(fā)出可怕的吶喊聲。當他們受到阻擋時,他們分散,又以同樣的速度返回,砸碎和推翻

      沿路所見到的一切。他們不知道攻下一個要塞或一個周圍挖有壕溝的營帳。但是,他們的射箭技術是無與倫比的,他們能從驚人的距離射出他們的箭,其箭頭上裝有像鐵一樣硬的可以殺死人的骨頭?!倥擞镁薮蟮墓烷L箭武裝起來,總是可以達到目標。他的目標對準誰就打敗誰,因為他的箭帶去了死亡!”

      人在書中活了下來。

      寫書者,在他們身上注入的親切,變成了他們的呼吸。

      匈奴二事

      一匈奴,與一趙國士兵打仗。

      匈奴上身著獸衣,下身穿胡褲,騎矮馬,行動利索。

      趙國士兵穿甲胄戰(zhàn)袍,駕戰(zhàn)車,緩慢笨拙。

      二人拼殺正酣,趙國士兵的戰(zhàn)車,損壞不能再動。匈奴便停下,等趙國士兵修理戰(zhàn)車。良久,趙國士兵修不好,匈奴便對其幫忙,直至修好,再戰(zhàn)。

      另一事,一匈奴受主人之命,欲過河去對岸行刺。守河的另一匈奴將其攔住說:我守河多年,無一人過去,你若過河,我便會被殺掉。

      行刺匈奴說,我去干一件關乎匈奴命運的大事,你若放我過去,便是大功。

      守河匈奴仍不放行。

      行刺匈奴便將要干大事,如實告之,并向守河匈奴強調,先前只有他和主人知此事,現(xiàn)在你是知道的第三人,望你保密。

      守河匈奴思考片刻,答應放行。

      守河匈奴渡船,將行刺匈奴送至對岸,然后返回。行至河中央,他對行刺匈奴說:你放心前去,從現(xiàn)在開始,知道那大事者,仍只有你和你主人二人。

      說罷,跳河溺亡。

      單于的兩個女兒

      匈奴單于有二女,皆美如天仙。眾匈奴多有議論,認為她們是神。

      單于說,我有這般漂亮女兒,怎可配人,應該將她們獻給天。

      于是在北面無人之地,筑起一座高臺,將二女放置其上。說,請?zhí)熳孕杏⒆甙伞?/p>

      過了一年,有一只狼而至,白晝在高臺下嗥呼。入夜,它則不嗥,停留高臺下的穴中不去。

      小女說,父單于將我們安置于此,是要獻給天的,而今狼來了,或許它就是神物,是天派來的。

      于是,她要從高臺下去。

      姐姐大為驚訝,說,狼是畜生,你這樣做是辱沒父母。

      妹妹不聽她的話,從高臺上下去,跟狼去成為狼妻。后來,她與狼生下諸多孩子,并繁衍成國。

      后有一事,某一年,匈奴被外族偷襲,關鍵時刻從沙漠中涌出鋪天蓋地的黑影,將偷襲者擊潰,然后迅速離去。匈奴們未看清那是什么,只聽得那黑影皆發(fā)高聲,像狼嚎,又似人的吶喊。

      之后很多年,匈奴們都相信,那鋪天蓋地的黑影,是單于小女與狼繁衍的后代。

      中行說的報復

      中行說乃燕人,是漢朝皇宮中的太監(jiān)。漢文帝派他陪和親的公主前往匈奴中,一生陪侍,不得返回中原。中行說不愿去,但皇命難違,在出發(fā)出時扔下一句狠話:“我到了匈奴中,一定會威脅漢國。”漢文帝當他在說氣話,并未在意。

      中行說出使西域后,很快投降匈奴,成為叛徒。

      在匈奴中,曾做過一件和衣服有關的事。漢朝給匈奴送去絲綢長袍,中行說摸摸,面露不屑的笑。眾匈奴不知他要做何,他脫下身上的匈奴衣,將那件絲綢長袍換上,騎馬沖進荊棘林。他策馬馳騁一圈出來,身上長袍被劃成碎片,風一吹便亂飄。

      中行說大聲說,此衣物,不中用。

      眾匈奴大笑。

      此乃中行說報復漢朝的舉動,他本是軍事人才,進宮造冊時陰差陽錯被登記成太監(jiān),一刀下去便失去男人陽剛。后又運氣不佳,被命令陪公主和親到匈奴中,從此再無返回故鄉(xiāng)的希望。他為了在匈奴中站住腳跟,便死心塌地孝忠匈奴,教匈奴識數(shù),匈奴從此才能數(shù)清自己有多少人和牛羊。他穿絲綢長袍在荊棘林中縱馬奔馳,讓匈奴誤認為漢朝送他們的衣服,乃薄弱之物,于是對漢朝產(chǎn)生仇恨。

      中行說為讓匈奴和漢朝關系對立,又換上匈奴衣服,騎馬在荊棘里馳騁一圈,因匈奴的衣服為毛皮所制,所以沒有絲毫破損。

      他回到帳中對匈奴說,漢朝的繒絮,遠不及此地的氈裘,奈何舍長從短呢!

      眾匈奴覺得他言之有理,便脫下絲綢衣服,復又穿上匈奴衣服。從此匈奴對漢朝的東西不再感興趣。

      識數(shù)

      中行說在匈奴中,發(fā)現(xiàn)匈奴不識數(shù)。

      不識數(shù),便沒有概念,亦不知世界有多大,萬物有多豐富,最不可思議的是,不知自己一生有多長,能做多少事。

      于是中行說為匈奴掃盲,教匈奴識數(shù)。匈奴學得艱難,他便將一至十,用十個手指對應,手把手教匈奴學會了識數(shù)。

      數(shù)量,乃是與他者的對比,亦是對自己的確認。

      身份高貴的匈奴,從此知道自己有多少奴隸,有多少牛羊和馬;身份卑微的匈奴,亦從此知道自己需要努力多少年,可脫離奴隸苦役。至于那些頭腦聰明的匈奴,則在馬背上做買賣,用數(shù)字記賬。

      中行說將數(shù)字運用于政治中,亦起到明顯效果。起初,匈奴喜歡漢朝的繒絮和食物,中行說勸告:“匈奴的人口總數(shù),抵不上漢朝的一個郡,然而所以強大的原因,就在于衣食與漢朝不同,不必依賴漢朝。如今單于若改變原有風俗而喜歡漢朝的衣物食品,漢朝給的東西不超過其總數(shù)的十分之二,那么匈奴就會完全歸屬于漢朝。”中行說算的是經(jīng)濟賬,亦是政治賬。這筆賬一算,漢匈關系隨之惡化。

      在匈奴內部,亦用數(shù)字分了等級,貴族可食萬戶進貢,千戶長食千戶進貢、百戶長食百戶進貢。匈奴的階級由此出現(xiàn),數(shù)字成為重要鏈條。

      數(shù)字在匈奴的戰(zhàn)爭中亦起到了作用,譬如與他人打仗,如對方人數(shù)多于自己,便迅速撤退,且不以為恥;如對方人數(shù)少于自己,便如同狼群撲羊,轉瞬將其吞沒。

      著名的馬邑之戰(zhàn),便因數(shù)字導致局面轉變,讓漢朝計謀落空。其時,漢朝大軍在馬邑埋伏大軍,不料因一人叛變,將大軍數(shù)量告知匈奴,匈奴單于認為,以匈奴數(shù)量難以取勝,遂果斷退去。

      匈奴識數(shù)后,在西域迅速崛起。

      最早的細菌戰(zhàn)

      中行說為匈奴出謀劃策,其最有名的事件,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細菌戰(zhàn)。

      中行說在匈奴中多年,至垂暮老年,一場病讓他躺下,再也無力爬起。恰在其時,漢朝發(fā)大軍征伐匈奴,匈奴無力應對,便放棄駐牧地,拔移單于庭,向漠北高原遷徙。然漢朝大軍緊追不舍,嘯傲西域的狼,眼看無力抵擋,要被漢朝大軍逐一踩于鐵蹄下。

      單于祈禱蒼穹,蒼穹無語。

      眾匈奴叩拜大地,大地一片蒼茫,終被煙塵淹沒。

      中行說躺在擔架上,被匈奴抬著走。一陣風吹來,他神智清醒(亦是回光返照),舉起軟弱的手,示意匈奴請來單于,對單于一番耳語。愁苦數(shù)日的單于,臉上馬上浮出笑意。隨后,單于握一下中行說的手,讓中行說堅持,他一定帶中行說到溫暖的地方,讓他安享晚年。

      中行說對單于的耳語,乃一計謀:他啟發(fā)單于,此處眾河流水源,可將得瘟疫而死的馬和羊投入水中,緊追身后的漢朝大軍,必飲河水,定會讓他們構成有力打

      擊。

      匈奴忙了一番,復又上路。

      漢朝大軍果然喝了那河水,輕者拉肚子,重者中毒而亡,就連神勇的霍去病,也因飲了那水,最終毒發(fā)身亡。一場大漠中的追逐廝殺,不得不被迫停下。

      匈奴順利逃脫。

      中行說對單于密授計謀后,呼吸越來越弱,雙眼逐漸無光。匈奴大聲喚他,他的一只手軟軟垂下,一命嗚呼。那垂落的手,似在說明他終于擺脫了命運,亦脫離了苦澀掙扎。

      匈奴大軍停下,為中行說舉行葬禮。他墳前擺了不少石頭,那是對他戰(zhàn)功的記錄,一塊石頭表示殺死一人。他雖未上戰(zhàn)場一次,然他為匈奴提供的計謀,殺人無數(shù)。

      鼠王國

      西域曾有一鼠王國,世人皆不知。

      鼠既然成國,便多奇事。譬如鼠之最大者,如狗;中者,如兔;小者,如常見。

      讓人驚異的是,大鼠一頭白發(fā),用金環(huán)將發(fā)束之,極具權威和尊貴儀態(tài)。

      鼠國律法嚴厲,凡經(jīng)過其國,須先呈報申請,如不報或擅自經(jīng)過,會被群鼠攻之,將全身衣服咬破。

      有一人,被群鼠嚙咬后,狼狽行走多日,才在一寺廟棲身。他會法術,便施法詛咒鼠國,然鼠王國卻無一只老鼠有損亳毛。

      那人后求經(jīng)至天竺,將鼠王國消息傳出,聞者皆驚。

      更令人詫愕的是,鼠王國有一句俗諺:鼠吃了死人眼睛,則可成王。

      李廣之死

      上郡一戰(zhàn)中,李廣遭遇數(shù)千名匈奴騎兵。李廣臨危不懼,命士兵解鞍休息,他一人去和匈奴對陣。

      匈奴不知李廣虛實,加之畏怯于李廣神威,便不敢進攻。李廣在西域的名氣很大,匈奴們把他傳說得近乎于神,現(xiàn)在見了真人,自然謹慎。

      相持至天黑,匈奴撤走,李廣回營。

      其實李廣僅有百余士兵,突然遭遇數(shù)千名匈奴,換了別人,恐怕會被嚇傻,還怎么打仗?

      然李廣膽量過人,他利用匈奴恐懼自己的弱點,打了一場心理戰(zhàn),讓匈奴懷疑他在誘惑他們深入,挨到天黑,匈奴在心里頂不住,遂退兵而去。

      64歲那年,李廣的命運發(fā)生了變化。

      那一年,漢朝大舉進攻匈奴。李廣請求率先出擊,出塞后,李廣向衛(wèi)青力爭到前鋒的身份,然而出兵不利,只好分兵繞道,終致迷路,耽誤了會師的時間。

      衛(wèi)青要處罰他和士兵,李廣慷慨陳詞:各位將士沒有罪過,迷失道路完全是我的責任,一切由我一人承擔。

      說罷,拔出腰間佩劍,自殺而亡。

      名字之災

      李廣的孫子李陵,精于軍事,有祖父遺風。

      是年,李陵帶五千兵,深入匈奴深處,與十萬匈奴作戰(zhàn)數(shù)日,終不認敗,亦不撤離。匈奴以為李陵是神,本欲撤退,然李陵一部下投降匈奴,供出李陵實情,匈奴強攻之,李陵大敗,本人亦被捉。單于勸李陵投降,李陵圖謀東山再起,遂假降于匈奴。

      匈奴中有李緒,是為真降的漢人。其幫匈奴訓練軍隊,提供中原情報,把壞事干盡。此人消息傳回漢朝,因名字與李陵一字之差,他所做惡事,皆安在了李陵頭上?;噬蟿优?,斬李陵老母及妻兒。李陵為之心寒,索性真降匈奴。

      李緒在漢朝時是邊疆守將,官封塞外都尉一職。公元前 97年,李緒在與匈奴的作戰(zhàn)中被匈奴包圍,挨到糧草斷絕別無選擇,遂投降了匈奴。且鞮侯單于見李緒高大魁梧,親自給他松綁,在匈奴中委以重任。后來,且鞮侯單于賜予李緒十余名匈奴寡婦,讓李緒為匈奴繁衍后代。很快,李緒的地位便居李陵之上,與且鞮侯單于一起吃飯時,其位置在李陵的上邊。其原因是李陵長得瘦小,而李緒卻高大魁梧,更有利于讓匈奴人種變得優(yōu)秀。后來,且鞮侯單于因為行軍受傷不能下床,其大閼氏便跟李緒鬼混到一起,公然出入李緒的大帳,完全不顧且鞮侯單于和眾匈奴的感受。包括且鞮侯單于在內的眾匈奴,因為顧及到李緒能夠促進匈奴人種,便睜眼不看充耳不聞。公元前 96年,且鞮侯單于命歿,從此大閼氏便常居李緒大帳,與那十余名匈奴寡婦共侍一夫。且鞮侯的兒子狐鹿姑繼任單于后,李陵痛恨李緒曾害他不淺,便設計將李緒刺成重傷。大閼氏為此頗為憤怒,叫囂要誅殺李陵,狐鹿姑單于有心保護李陵,便讓李陵去駐守邊疆,借以躲災禍。李緒傷得不輕,十余天后終因為身體垮掉而一命嗚呼。

      司馬遷知李陵良苦用心,在朝野力辯李陵是假降,在等待東山再起之機會,但皇上怒火難抑,遂又對司馬遷施于宮刑。此后,司馬遷忍受胯部惡臭,寫下《史記》。

      李陵后在匈奴終老,地位不低。

      自殺者黎弇

      公元 75年,中原遭災,匈奴崛起,聯(lián)合龜茲和焉耆,破西域都護府。

      漢朝內外吃緊,遂下令撤回駐西域軍隊。

      駐疏勒的班超,亦受命南撤。

      疏勒舉國皆驚,班超一去,疏勒必被龜茲吞噬。于是人們請留班超,然軍令如山,班超必歸。

      疏勒都尉黎弇以死挽留,自刎后血濺,軀體倒地。

      然班超仍不能留,他流淚痛去。那一路,他愈向前,愈不忍疏勒為龜茲所滅。至于闐,他內心如焚:漢使如棄西域,便如父母棄子,是何道理?他抗旨返回疏勒,運籌帷幄,終渡過難關。

      此事中,黎弇心烈,為謀一事,說死就死,乃偉大漢子。

      兩千年前的微笑

      公元前 77年秋,某一夜宴,樓蘭王安歸被傅介子刺殺,先前在長安的樓蘭王子尉屠耆,返回樓蘭任新王。

      因樓蘭內外交困,尉屠耆決意棄城池,帶樓蘭尋找新地。

      安歸遺孀頗為艷美,尉屠耆見之心動,欲立她為新妃。某一日,他與她私會,表明立妃愿望。

      樓蘭人遷徙日,那遺孀口含毒葉,微笑而歿。尉屠耆推遲遷徙,伐木造出太陽墓葬,舉國哀悼。

      樓蘭人離去后,終未找到理想的棲息地。有人返回樓蘭原地,但僅僅只過了一冬,風沙已湮城墻,他們欲哭無淚,再次離去。

      歲月過去兩千余年,探險家斯文·赫定在樓蘭故城開掘一墓,見一女子干尸,其唇角有美麗微笑,斯文·赫定頓時驚愕。

      少頃,那微笑因氧化,如云煙消失。

      鞠文泰之死

      高昌國王鞠文泰,與玄奘有過交往,留有佳話。

      玄奘到高昌后,鞠文泰請玄奘講法,甚為真誠。后鞠文泰見玄奘佛學頗有造詣,欲留玄奘任高昌國法師,玄奘不從,他威逼利誘,玄奘以絕食抗之。

      鞠文泰之妃曉之以理,勸鞠文泰成就玄奘,以積功德。

      鞠文泰聽從王妃勸告,為玄奘配備豐富財力,送玄奘繼續(xù)西行。

      此事中,鞠文泰雖然趔趄,但最終仍站立穩(wěn)當,沒有跌倒。

      但在國之大事上,他卻犯了糊涂。高昌本屬大唐,但他背道而馳,與唐越走越遠。唐欲發(fā)兵攻打高昌,鞠文泰大放厥詞:“鷹飛于天,雉竄于篙,貓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豈不活耶!”聲稱大漠戈壁隔天,唐軍無力穿越。一日他正酣睡,唐軍猶從天降,將高昌圍死。鞠文泰爬上城頭,見大勢已去,遂噴出鮮血,在城頭斃命。

      鞠文泰命歿,亦影響到玄奘。當初二人相約,待玄奘自天竺返回,在高昌再聚。但他落得那般下場,必回大唐的玄奘,該做何選擇?

      后玄奘返回,繞高昌而去。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繩伎

      西域多胡伎,而胡伎中最吸引人者,乃繩伎。

      繩伎進入中原,深受人們喜歡。某一年,唐玄宗在御樓觀繩伎表演,但見那繩用轤轆連接,在半空緊繃如弦。胡使自繩一端上去,如履平地,輕盈如仙。走到中間,遇對面走來者,或側身,或俯仰,互相讓對方通過。

      最為神奇之處,是幾人踏肩疊加而上,持竹竿而舞。舞到最后向下倒下,竟穩(wěn)立于繩上。她們所有動作,皆跟急鼓之節(jié),然無一蹉跌,真奇觀也。

      有一說法,她們?yōu)樵诮^上輕盈躡足,每日嚴酷索食。故所有繩伎,皆骨瘦如柴。

      那日,玄宗身邊有一衛(wèi)士,被繩伎感動,寫下《繩伎賦》獻給玄宗。那賦寫得文才宏暢,玄宗閱之大悅,遂將那衛(wèi)士提升為武官。

      此乃以文獻媚,謀求好處的典型事例。

      當玄宗一行離去,繩伎才從繩上下來,踏到地上。

      她們一定很餓。

      突厥

      有一匈奴部落被鄰國舉兵攻破,人盡被殺,唯剩一個十歲男孩。鄰國士兵見他是小孩,不忍殺之,但又擔心留下他在日后來報復,便砍掉他手腳,扔進草澤之中。

      一只牝狼發(fā)現(xiàn)那男孩后,用肉飼養(yǎng)他。

      他長大后,與狼結合,牝狼遂懷孕。鄰國的國王聽聞消息,便派人去殺掉他和狼。他被殺死,狼逃到高昌國的北山,藏匿于洞穴中,生下十名男孩。

      那十名男孩長大,均娶妻成家,并各自有一姓。

      突厥的阿史那部,便是其中之一。此事,是突厥由來的傳說。

      后來,突厥人把金色狼頭縫到旗上,亦與這個傳說有關。

      在蒙古國的后杭愛省的博物館里的一塊石碑,碑頂有一母狼,一邊為一個小孩喂奶,一邊親吻他。此石碑是突厥早期文物,對突厥由來的傳說,是有力的證明。

      突厥多傳奇,一個突厥男人死了,子孫及親屬將他尸體停放于白帳中,殺牛、馬、駱駝等祭奠。隨后,人們繞帳七圈,然后進帳走到尸體跟前,用刀將臉刺破,讓血淚一起流淌。他們認為這樣方可使死者七度再生。葬下死者時,在死者的墳上要擺上石頭,石頭的多少,與他平生所殺敵人的數(shù)量相同。

      一個突厥人,作為士兵戰(zhàn)死,會認為無限光榮;若是病死,則是恥辱。

      蒼狼大地

      成吉思汗忌諱射殺鹿和狼,他在杭愛山打獵時曾下令:“若有蒼狼、花鹿入圍,不許殺戮。若有卷毛黑人騎鐵青馬入圍,要生擒他?!?/p>

      蒙古族中,有不少有關狼的諺語:狗有主人護,狼有神保佑;蒙古狼,三天舔好傷;吃了的才叫狼,被吃的才叫羊……

      成吉思汗還從狼的精神中,總結出激勵士兵的諺語:吃肉的牙長在嘴里,吃人的牙長在心里。由此激發(fā)蒙古士兵的斗志,直至征服歐亞,讓世界驚呼他是“上帝之鞭”。

      他是當時蒙古人的大汗,人們在一首歌中將他和蒼狼一起贊頌:您見過蒼狼如何登上陡似刀劈的峭壁了嗎?只有那里才刻寫著結盟兄弟的肺腑之言??!

      鐵木真殺弟

      也速該死后,部落里的人不再在心里想他。在心里想一個人,是草原上最好的紀念方式。

      更可怕的是,整個部落在一個早晨遷走了。鐵木真一家則被部落拋棄,只能靠挖野菜、采野果度日。

      一天,鐵木真和弟弟哈撒爾去河邊,釣得一條閃亮的小魚,卻被同父異母的兩個弟弟別克帖兒、別勒古臺奪走?;氐郊?,鐵木真和哈撒爾向母親訶額侖哭述,狀告別克帖兒、別勒古臺奪魚之事。

      訶額侖說:“你們是同一父親的親兄弟,為什么要不和呢?咱們如今無依無靠,除了影子外沒有朋友,除了尾巴外沒有鞭子……你們不要這樣?!?/p>

      鐵木真和哈撒爾說:“前些天射的一個小鳥,被他倆奪走了,今天釣上來的小魚,又被他倆搶走了。這樣怎么能在一起生活呢?”

      訶額侖未意識到,仇恨已在鐵木真和哈撒爾心中生根。

      很快,便發(fā)生了悲劇。鐵木真和哈撒爾趁別克帖兒不備,將他圍住并要射死他。別克帖兒剛烈,盤腿而坐,讓他們把自己射死。鐵木真和哈撒爾沒有手軟,一前一后發(fā)出兩箭,別克帖兒慘叫而亡。

      這樣的事,讓咬緊牙關挨著苦難的訶額侖無比傷心,兩個哥哥殺死弟弟,如同把她的心剁去一半,把她的雙眼挖掉一只,她用世上最難聽的話辱罵鐵木真和哈撒爾,他們倆流下悔恨的淚水。

      母親暫學

      阿闌·豁阿有五個兒子,兩個與丈夫生,三個是丈夫死后生的,族人對她議論紛紛,認為后三個兒子是她與仆人馬阿里黑生的。

      一天,她聽到前夫所生的兩個孩子在議論:“咱倆的母親沒有丈夫,卻又生下了這三個兒子,家里只有馬阿里黑,這三個兒子是他的吧?”

      阿闌·豁阿頗為驚愕,閑言閑語已傳到兒子們耳中,他們并不知道,這是族人為擠垮她在家族中的地位而無中生有,如果不制止,將會對兒子們的成長起到不好的影響。于是,她給每個兒子一支箭,讓他們折斷。他們用力一折,箭便斷了。她又將五支箭綁在一起,遞到他們手中,無一人能將其折斷。

      阿闌·豁阿把前夫生的兩個兒子叫到一邊,拉著他們的手說:“你們倆懷疑我這三個兒子是怎么生的,是誰的兒子?”那兩個兒子默不作答,只是用疑惑的眼睛望著她。她說:“你們的懷疑也有道理,我細細告訴你們吧。每夜,有個透明的黃色人(神),沿著房的天窗、門額透光而入,撫摸著我的腹部。那人(神)隨著日、月之光,如黃犬般伏行而出。你們怎么可以輕率地亂發(fā)議論?這樣看起來,由那人(神)所出的兒子分明是上天的兒子。”

      她的這一番解釋,讓兒子們感覺到了“神授天意”的巨大力量,不敢再胡說什么。

      持乳教子

      鐵木真稱“汗”后,一直輔佐他的薩滿闊闊出,與他弟弟哈撒爾鬧別扭。闊闊出依賴于薩滿說法,對鐵木真說了一番暗含挑撥的話:“長生天的圣旨,神來告(我)說:‘一次教鐵木真管百姓,一次教哈撒爾管百姓。若不將哈撒爾去(除)了,事未可知?!?/p>

      他這番話的意思是說,你現(xiàn)在稱“汗”了,按照神的旨意,必須將你的胞弟哈撒爾捆綁起來施之以威,才可以讓神全部鐘情于你。因為他與你同胞降生,神本來是想讓他來奪你的福氣的。你必須要壓制他,掠奪他身上的那些原本屬于你的神授的福氣。

      鐵木真聽信了闊闊出的話,將哈撒爾用繩子綁起來,摘下了體現(xiàn)他地位和尊嚴的徽章、帽子和腰帶,要讓他表示出對自己的信服。

      母親訶額侖聽到了消息,跑過來呵斥鐵木真住手。她撲到哈撒爾身邊為他松綁。母親的憤怒,讓鐵木真不知所措。訶額侖走到鐵木真面前盤腿坐下,氣惱地解開上衣,露出因喂養(yǎng)了眾多兒子而下垂至雙膝的雙乳說:“這是養(yǎng)育你們的乳房,哈撒爾犯了什么罪,你要毀掉你的親骨肉。你鐵木真能吃盡我的一只奶,合赤溫、斡惕赤斤兩人不能吃盡我的一只奶,只有哈撒爾能吃盡我的兩只奶……我的有力氣的鐵木真,他的能力在于心胸,我的哈撒爾有力氣,能射,射得逃走的各部百姓陸續(xù)來投降。如今已經(jīng)討平了敵人,你眼里就容不得哈撒爾了!”

      她的一番話,像刮過草原的風,讓鐵木真立刻清醒。在那一刻,鐵木真也許想起了早年和哈撒爾一起射殺的弟弟別克帖兒,他一定愧疚不已,馬上改變了主意,扶母親站了起來。

      這便是“持乳教子”的典故。

      與鐵木真結為安達(兄弟)的札木合后來對鐵木真說:“……你有賢明的母親,生下了你這位豪杰……”札木合覺得這是鐵木真莫大的福氣。

      成吉思汗墓

      成吉思汗命歿后,蒙古大軍秘密運他的尸體返回草原。

      在半路上,仍遇到一支軍隊。為防止大汗命歿的消息傳出,他們決定將大汗埋葬,待日后再來運回。

      但他們又擔心日后找不到大汗的墓。這時,一位士兵看見軍中拉運糧草的一頭母牛,剛剛產(chǎn)下一個小牛,便把那頭小牛殺了,埋在了大汗的墓中。然后讓馬匹將墓地踩平,不留—絲痕跡。

      日后,他們牽那頭母牛一路找來,母牛走到一個地方,突然深深地探下頭,嗚咽了起來。

      他們將那個地方挖開,果然是大汗的墓地。

      胡妻

      班超、張騫和蘇武三人,在西域成就大業(yè),名垂青史。然他們身后的女人,卻鮮為人知。

      班超之妻是疏勒女子,內能相夫教子,外能協(xié)助班超料理軍務,是班超不可或缺的賢內助。

      班超有一名叫李邑的部下,其心胸褊狹,嫉妒班超才能。某一年,李邑將班超誣告到朝廷,朝廷斷定其為誣告,駁回讓班超處理。班超很生氣,欲派人押李邑回京認罪。其夫人勸他網(wǎng)開一面,不但不罰,反而重用,極大鼓舞了眾人斗志。

      張騫被匈奴囚禁后,匈奴單于賞賜他一匈奴女子,明著侍寢,暗里監(jiān)視。

      天長日久,二人真有了感情。匈奴女子一心為張騫謀逃跑方案,終讓張騫逃脫囚禁。但張騫因為要去尋找月氏,只能留下匈奴女子。

      后張騫從月氏返回,又被匈奴捉住,又回到那匈奴女子的氈房。那匈奴女繼續(xù)與張騫過日子,繼續(xù)為張騫謀逃跑機會。

      終于,張騫第二次獲得機會,他不忍再把那匈奴女子扔下,遂拉扯她與子女,一并返回長安。

      蘇武在西域十九年,可謂是吃盡苦頭,但他活了八十余歲,在其時是罕見的高壽。

      蘇武晚年時,漢宣帝見其孤獨,便問身邊人: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蘇武得知后答復:前發(fā)匈奴時,胡婦產(chǎn)一子通國,有聲問來,原因使者致金帛贖之。人們這才知道,蘇武在匈奴十九年中,有妻有子,亦有家。

      此三位胡婦,未在史上留下姓名,亦少有人見過她們。她們的丈夫太過于高大,身上光芒太過于耀眼,她們便注定被遮蔽,終被淹沒在歷史角落。

      也許是史家有意為之。

      辨機之死

      關于《大唐西域記》一書,由玄奘口述,辨機執(zhí)筆撰寫,是一部合作完成的作品。

      《大唐西域記》是玄奘西行取經(jīng)回來后,被唐太宗命題的作業(yè)。玄奘為何不親自捉刀,后人猜測有二。其一,他視經(jīng)文為至高,對寫書稿沒有興趣;其二,他忙于翻譯經(jīng)文,沒有時間。以上兩種原因,但凡一種屬實,他都不會去寫《大唐西域記》。

      于是由玄奘口述,辨機執(zhí)筆,用一年零兩個月,《大唐西域記》便宣告完成。玄奘和辨機二人,復又去翻譯和研究經(jīng)文,對身后熱鬧漠不關心。

      人不惹事,事卻找人。某一日,長安城中一小偷被抓,供出從辨機住處偷得一個玉枕,辦案者認出那是高陽公主之物,后又查出,高陽公主與辨機之間,久有奸情。辨機接到撰寫《大唐西域記》的任務后,高陽公主將一玉枕送給辨機,讓他想她時,將玉枕當她抱著。辨機去寫作時,將玉枕隨手放在一邊,不料卻因一小偷暴露出來。

      高陽公主的丈夫是房遺愛,其父乃房玄齡,辦案者很頭疼,只能悄悄將辨機腰斬。

      辨機死時,《大唐西域記》正被人們爭相傳閱。

      西域石油

      北齊史學家魏收,為記錄西域有石油的第一人。

      他說,西域大山中,石油如肓流淌,漫出數(shù)里才滲入土中,其味甚臭。

      西域人先其好處,凡發(fā)齒脫落者,用過后皆可復生。有病者亦服之,皆愈。

      后作為貢品,每年朝供進京。

      但無人能說出原因,后因無人再用,便變得猶如傳說。

      1933年,吳紹璘考察新疆,見到庫車人從油池直接取油,用于燃燈。他統(tǒng)計了一下,當?shù)厝嗣咳杖∮土坑幸话俣铩?/p>

      庫車,即西域時的龜茲,從古至今,都是有故事的地方。

      西域書

      西域乃特殊地方,諸事萬物便與眾不同。

      譬如書,便多有奇異。《酉陽雜俎》載:西域書有驢唇書、蓮葉書、節(jié)分書、大秦書、馱乘書、牸牛書、樹葉書、起尸書、石旋書、覆書、天書、龍書、鳥音書等,有六十四種。

      西域應該還有胡書、天竺書、牛書、兔書、狼書、犬書等。但《酉陽雜俎》未做說明,不知為何?

      異獸氣息

      曹操帶兵伐匈奴,經(jīng)過白狼山,遇到一只大獅。曹操命士兵去殺,那獅子兇猛撲抓,士兵傷亡甚多。

      曹操帶貼身護衛(wèi)百人,再次去殺,那獅子哮吼而起,貼身護衛(wèi)懼怕,不敢向前。

      危急時,一貍從林中跳出,落在曹操車軛上。獅子撲來,那貍跳到獅子頭上,獅子便一動不動,乖乖就范。

      曹操命人將獅子殺之,捉得一幼獅帶回。

      至長安,三十里雞犬皆伏,不鳴一聲。

      曹操殺匈奴使節(jié)

      某一年,曹操欲接見匈奴使節(jié),但他自以外表欠好,不足以鎮(zhèn)服匈奴,便指令長相英俊的崔季,代他與對方交談,而他扮以衛(wèi)士,捉刀站立一邊。

      雙方談畢,曹操令間諜去問匈奴使節(jié),魏王如何?

      匈奴使節(jié)答曰,魏王風貌儒雅,然一邊捉刀衛(wèi)士,乃英雄也!

      曹操聞之懼驚,遂派人急速追去,將匈奴使節(jié)殺之于途。

      今人談及此事,感嘆有三。其一,曹操殺人成性,他被匈奴使節(jié)認出,心情不悅,遂起殺心。

      其二,此事若傳開,有損曹操聲譽,故他要滅口。

      其三,他認為那匈奴使節(jié)非同常人,回到匈奴中,定會將中原情況擴散,便將其殺在路上,等于掐斷信息。

      有一事,說明曹操懼怕北方游牧民族。他曾與烏揭有一戰(zhàn),被迫出險招,才將烏揭剿滅。事后,他獎勵事先阻止他討伐烏揭者,并聲稱如果再來一次,絕不會去打烏揭。

      匈奴比烏揭強大百倍,曹操能不怕嗎?

      吹口哨的羯人少年

      羯人少年石勒,隨鄉(xiāng)人至洛陽賣東西,見洛陽熱鬧,便倚在上東門,吹出一連串口哨。

      西晉大臣王衍經(jīng)過,見石勒雙眸如鷹,眉宇間充滿英氣,便心中一動,對手下人說,那吹口哨的胡人少年,其聲其態(tài)頗為霸氣,恐怕日后是天下之患。

      隨后,王衍令人去追捕,然石勒已出城,了無蹤影。

      后來,石勒果然崛起,覆滅西晉,建立后趙,成為一代開國君主。

      黑喇嘛

      晚清時,西北某戈壁有一土匪,面黑身高,兇狠暴戾,人稱“黑喇嘛”。

      當時,關于黑喇嘛還流傳一句民謠:說話的猛獸,奔走的石頭,

      歌唱的沙丘,流血的河流?!罢f話的猛獸”是指剛剛闖進黑戈壁不久的黑喇嘛,他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外蒙古逃亡者;“奔走的石頭、歌唱的沙丘和流血的河流”,則是說黑喇嘛的士兵,飄蕩在戈壁夜空下,像幽魂一樣令人費解。這些不是每個人能見得到的,除非你活過七十歲。

      有說黑喇嘛乃蘇聯(lián)人,在其國舉旗造反,事敗后外蒙古,立足不穩(wěn),便又流落至此。

      黑喇嘛軍事謀略極強,先控制戈壁水源,再拉竿聚眾,形成兵馬規(guī)模。政府出兵圍剿,其狡兔三窟,終奈何不了,只能任其恣肆,在那片戈壁逍遙。

      他殺人成性,卻從不害郵差性命。不僅如此,若郵差有難,他縱然兩肋插刀,也要幫助。

      他為何如此?

      原來,他一直在等待書信,認為總有一日,郵差會給他送來一封信,那里面是情人的甜言蜜語。

      可見,悍匪亦有柔情,也渴望愛情。

      后來,黑喇嘛軍隊被蘇聯(lián)紅軍剿滅,殺死黑喇嘛的殺手,當場吃掉他的心,然 后將其頭顱割下帶回蘇聯(lián),今保存于圣彼得堡的一座老建筑物內。蘇聯(lián)只有兩個人的遺體被保存下來,一個是列寧,另一個就是黑喇嘛。

      有研究郵政史者,偶爾會提及他的名字。

      阿洪文書

      樓蘭神秘消失時,佉盧文也一并不見。

      民國時,有一叫鮑爾的歐洲軍官,在塔里木盆地偶遇佉盧文殘片,遂收購運回研究。史界將此稱“鮑爾文書”事件。

      塔里木盆地沙漠中,有一叫阿洪的農(nóng)民,見那文書值錢,便動了心思。他找來老舊木頭,在其上胡亂涂抹一些“佉盧文”,然后一番煙熏火燎,送到探險家斯坦因面前,說是在樓蘭遺址所得,賣得一筆錢財。后他如法炮制,制造出數(shù)量驚人的“文書”,亦賣得數(shù)量可觀的錢財。

      阿洪“文書”被運回歐洲,不少專家廢寢忘食研究,終因無任何切入口,導致一無所獲。

      那幾年,身處大漠的農(nóng)民阿洪,儼然是世界中心。

      后造假事件敗露,但阿洪已無玩興,復返回沙漠,從此再無消息。

      有說今世唯一識佉盧文者,僅季羨林一人。季老在中年時,尚有人與他爭論佉盧文,后能爭論者皆歿,佉盧文的話語權,便由他一人掌握。嗚呼,活得久是硬道理,命長是王道。

      季老歿,佉盧文便再也無人識得。

      在兩千多年前,樓蘭即以消失,而佉盧文卻一直存世,算是活得長久。

      邊疆

      翦伯贊在《內蒙訪古》中論及北方游牧民族時,寫下這樣一句話:“這些牧人、騎手或戰(zhàn)士,總想把萬里長城打破一個缺口,走進黃河流域?!?/p>

      他說的是兩千年前的西域。

      《新疆圖志》載:“新疆東捍長城,北蔽蒙古,南連衛(wèi)藏,西倚蔥嶺,居神州大陸之脊,勢若高屋之建筑。得知則足以屏衛(wèi)中國,鞏我藩籬,不得則晉隴蒙古之地均失其險。一舉足而中原為之動搖。”

      此為晚清時的新疆。

      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舴以凇吨袊芬粫校瑢⒐?114至公元 127間,中國與中亞、印度間的一條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

      此時,距張騫開鑿這條通道 ,已過去兩千余年。

      2013年,新疆境內的天山,成功申請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天山全長 2500公里,在中國境內有 1700多公里。其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為主要支脈。

      在下今寫此文,請容許我試稱:天山是懸在天上的巨大“水庫”,腳下諸多綠洲,皆依靠其存活。

      責任編輯 包倬

      猜你喜歡
      鐵木真李陵張騫
      張騫探西域
      《李陵變文》非正統(tǒng)英雄觀新探
      寬容的力量
      張騫探西域
      寬容的力量
      奮不顧身
      英文摘要 關鍵詞
      射下一鶩,嚇退群敵
      張騫出使西域故事點滴
      牟定县| 大丰市| 临沭县| 二连浩特市| 泾源县| 扎赉特旗| 胶南市| 定结县| 信宜市| 青河县| 甘谷县| 淮阳县| 襄汾县| 巴楚县| 习水县| 郧西县| 综艺| 沙河市| 宁城县| 长海县| 建平县| 勃利县| 开原市| 商都县| 汾西县| 杭锦旗| 宾川县| 边坝县| 鄯善县| 新闻| SHOW| 汽车| 纳雍县| 棋牌| 平度市| 三河市| 黔西县| 鄂托克旗| 永昌县| 元谋县|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