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醉蟹和醉蝦一樣,是人們下酒的一道好菜。
醉蟹就是把螃蟹生吃的一種做法,是一道傳統(tǒng)菜,肉嫩清甜,許多人很喜歡。誰是第一個吃“醉蟹”的人?《周禮》中載有“蟹胥”,據(jù)說就是一種螃蟹醬,可見早在2000多年前,螃蟹已作為食物出現(xiàn)在我們祖先的筵席上了。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shù)》介紹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又提高了一步。后來陸龜蒙的《蟹志》、傅肱的《蟹譜》、高似孫的《蟹略》,都是有關(guān)蟹的專著,國人對蟹的知識更豐富了。但吃蟹作為一種閑情逸致的文化享受,卻是從魏晉時期開始的。《世說新語.任誕》記載,晉畢卓(字茂世)嗜酒,間說:“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币f吃“醉蟹”,據(jù)說與大宰相沈約有關(guān)。當(dāng)時,沈約與蘭陵蕭琛、瑯琊王融、陳郡謝眺、南鄉(xiāng)范云、樂安任、吳郡陸翱、蘭陵蕭衍等人,皆交游觥籌于晉陵王府,被世人稱為“竟陵八友”。也就在這時,沈約與后來成為梁武帝的蕭衍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有一次,沈約見到有好多的螃蟹,一時不知怎么吃好,因為蒸煮太平常了,有人說:“生的蟹要能吃就好了?這才是原味!”沈約于是叫家廚拿來佐料浸泡,但腥味很重,沈約是聰明之人,急中生智將手中酒杯里的白酒倒在了生蟹中,然后蓋上蓋子。一會兒,再打開壇蓋,一股濃濃的酒香味充滿了室內(nèi)。大家一嘗,入味爽勁?!熬沽臧擞选敝坏氖掕≌f,可惜不知其名?沈約不加思索地說:“醉蟹!”
【制品特點】
蟹香鮮、肉嫩肥,秋冬時令佳肴
【原料】
活河蟹10只約700克、姜絲i00克、紹酒2500克、香菜10克、白酒50克、精鹽i00克、花椒25克
【制作過程】
1、將活蟹浸泡在清水中,并加入適量的紹酒,清洗干凈后取出瀝干水分。
2、將洗凈的蟹取出,放入小壇中,加精鹽、味精、冰糖、蔥、姜、白酒、紹酒、花椒,蓋上蓋壓緊,放在冰箱中冷藏5-7天。
3、將蟹取出去殼,將蟹體改刀成4塊,再放上蟹殼拼擺成一只完整螃蟹,放入盤中即可。
紅燒豬手
由來 “紅燒豬手”又叫紅燒豬腳爪,在常州流傳著一段與科舉有關(guān)的故事。據(jù)文獻(xiàn)記載;自從隋唐開科舉以來,常州共出了15位狀元,11位榜眼,16位探花,1947位進(jìn)士。最有代表性和傳奇的就是,“狀元變探花”的趙翼。1761年,趙翼過五關(guān),斬六將,終于闖入乾隆二十六年殿試。乾隆帝親自閱卷,看到趙翼殿試卷上有9個圈為最多(殿試卷最高分),本朝第一、第二名都是江浙人,第三是陜西人王杰,就朱題(紅色御筆),“趙翼文自佳,然江浙多狀元,無足異。陜西本朝尚無有,即予以狀元也不為過?!彪S后,將趙翼與王杰對調(diào),趙翼狀元變探花。再后來殿試及第的進(jìn)士們回到家鄉(xiāng)相約,他們中如果今后有人將來做了將相,就要請同科的“三鼎甲”用朱書(紅筆)題名作詩留念,以此來尊重“趙狀元”。自此之后,每逢有人趕考,親友就贈送豬蹄以示祝愿,因為“豬”和“朱”同音,“蹄”和“題”同聲,送“豬蹄”的用意是:希望考生金榜題名,成為將相。從此,常州就有吃“豬蹄”圖吉利的說法。特別有考生的人家,會經(jīng)常做“紅燒豬手”和“白篤豬蹄”吃以示吉利。
【原料】
豬手450克、青菜心80克、茭白100克、醬油10克、精鹽2克、黃酒10克、糖30克
【制作過程】
1、豬手去骨洗凈,焯水;茭白切滾刀塊;青菜心焯水待用;
2、加水、精鹽、糖、黃酒、醬油煨制2小時以上,再加入茭白燒20分鐘左右;
3、裝盤時圍青菜心點綴即可。
紅燒長江鮰魚
【制品特點】
色澤紅亮、入口即化、
鮮香多汁、回味無窮
由來 常州人將鲴魚列為長江三鮮(鰣魚、刀魚、鲴魚)之首。蘇東坡曾有詩云:“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逼湟馐泅耵~比河豚鮮美,雖然鲴魚和河豚同屬無鱗魚類,在長江魚類資源中鲴魚被視為珍貴魚種,其肉質(zhì)細(xì)膩味美,鮮嫩不腥,無肌間刺,兼具鰣魚之味河豚之鮮。鲴魚體態(tài)粗長,腹部膨隆,尾巴側(cè)扁,出水的鲴魚身段緋紅,魚肚雪白,猶同白云中暈染著淺淺粉紅,十分誘人。蘇東坡不但寫詩贊美鲴魚之美味,據(jù)說,“紅燒長江鲴魚”這道菜還與他有關(guān)系。有一天,友人送來了一條鲴魚。東坡就約見佛印和尚來住處品茶作詩,想考考他,鲴魚怎樣燒好吃?佛印和尚本是半路出家的,經(jīng)常被蘇東坡將胃口吊得高高的。今天看到東坡要燒鲴魚,于是毛遂自薦,想親自燒一下。“好??!”東坡說:“要對詩文和猜燈謎。你是客人,你先說”。佛印就出了一個字謎:“前晚、今晚、明晚、后晚”。東坡想了想,馬上回答:是“羅”字!佛印說:“很對!你是怎么猜出來的?”東坡說:“四個晚上就是四個夕,加在一起就是羅,我最拿手的就是猜謎!”佛印也說:“我最拿手的是燒魚,燒紅燒鲴魚,用廟里的罄來燒。我出上聯(lián),你對下聯(lián),你能對得妙,我就紅燒鲴魚給你吃!”佛印說上聯(lián):“向陽門第春常在”;東坡想了想,馬上回答:“積善人家慶(罄)有余”。這個“罄”正因?qū)α恕皯c”。這次佛印和尚就只能為東坡先生燒一次“紅燒鲴魚”了。
這道已有千年“菜齡”的“紅燒長江鲴魚”,蘊含了豐富的美食文化。
【原料】
長江鲴魚凈料500克、秘制醬i00克、黃酒50克、精鹽5克
【制作過程】
1、鄉(xiāng)村手工磨制豆油起鍋,煸炒鲴魚塊加黃酒、水;
2、放入秘制醬料和鹽調(diào)味后燒開,改文火煨至酥爛,大火自然收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