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霞建,談安群,范佳瑩,李則靈,周琦,易鑫,李貴節(jié),郭莉,譚祥,黃林華,王華
(西南大學 柑桔研究所,重慶,400712)
橙汁加工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果皮渣、果肉渣和種籽等副產(chǎn)物,工業(yè)上一般是將這些副產(chǎn)物作填埋處理或直接丟棄,造成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1-2]。目前,這些加工廢渣主要用于提取精油、檸檬苦素、黃酮等功能性成分,存在成本高、提取率低等問題;也可經(jīng)干燥或發(fā)酵后作為動物飼料,但由于味苦、不利于動物消化,利用率較低[3-5]。果肉渣中糖含量約為8%~11%,以小分子糖如葡萄糖、蔗糖、果糖的形式存在,并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精油含量極低[6]。因此,柑橘果肉渣是優(yōu)質的發(fā)酵原料。
本研究以榨汁后的甜橙果肉渣為原料,結合酶工程技術,通過發(fā)酵制備新型柑橘果酒。
甜橙果肉渣,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中試車間;果酒酵母RC212、果酒酵母D254、果酒酵母EC1118(A1、A2、A3),拉曼德公司;果酒酵母SY、果酒酵母RW、高活性干酵母(A4、A5、A6),安琪酵母公司;沒食子酸、綠原酸、咖啡酸等標準品,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果膠酶(50 000 U/g),諾維信有限公司;福林酚試劑,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NaNO2,Al(NO3)2,Na2CO3等,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均為分析純。
TU-19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BT224S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Ul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戴安公司;阿貝折光儀,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3.1 工藝流程
操作要點:果肉渣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勻后打漿,按果漿的總質量加入質量分數(shù)0.05%的果膠酶置于45 ℃酶解90 min;成分調整:添加焦亞硫酸鉀使SO2質量濃度為50 mg/L后,再用檸檬酸調節(jié)pH至4.0。
酵母活化:稱取一定量的活性干酵母,加入20倍質量的5%蔗糖溶液,在35 ℃下活化20 min。發(fā)酵前期通氣攪拌,并觀察發(fā)酵液中無氣泡產(chǎn)生即主發(fā)酵結束。繼續(xù)發(fā)酵10~15 d后至殘?zhí)橇俊?2 g/L停止發(fā)酵。用100目紗布過濾分離酒渣,酒液轉至12~18 ℃下低溫陳釀30 d。采用硅藻土進行下膠澄清處理后即為甜橙果肉渣發(fā)酵酒。
1.3.2 單因素試驗
調整初始糖度為22%、接種量為0.2%、發(fā)酵溫度28 ℃,考察加水比例(1∶0、1∶0.5、1∶1、1∶1.5、1∶2)對發(fā)酵酒的影響;選取最佳加水比例,調整初始糖度為22%、接種量為0.2%、發(fā)酵溫度28 ℃,考察酵母種類(A1、A2、A3、A4、A5、A6)對發(fā)酵酒的影響;選用最佳菌種及比例,調整初始糖度22%、發(fā)酵溫度28 ℃,考察接種量(0.1%、0.2%、0.3%、0.4%、0.5%)對發(fā)酵酒的影響;選用最佳菌種及比例,調整酵母接種量為0.2%、發(fā)酵溫度28 ℃,考察初始糖度(18%、20%、22%、24%、26%)對發(fā)酵酒的影響;選用最佳菌種及比例,調整初始糖度22%、接種量0.2%,考察發(fā)酵溫度(22、24、26、28、30 ℃)對發(fā)酵酒的影響。
1.3.3 響應面優(yōu)化發(fā)酵工藝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選擇以菌種接種量、初始糖度和發(fā)酵溫度3個因素進行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以感官評分、黃酮和總酚含量為響應指標,確定果肉渣發(fā)酵酒的最佳工藝條件,因素與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響應面試驗因素及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infermentation process
1.3.4 指標測定
1.3.4.1 得酒率的計算
得酒率計算如公式(1)所示:
(1)
1.3.4.2 理化指標的測定
酒精度按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采用酒精計法[7];殘?zhí)橇坎捎弥苯拥味ǚy定[16]。黃酮含量參考TIAN等[8]的方法,采用NaNO2-Al(NO3)3方法,稍作改進。以蘆丁為標準品,標準曲線的回歸方程為:y=719.61x-9.223 5,R2=0.998 7??偡雍繀⒖糄U等[9]的方法,采用Folin-Ciocaltue法,略作修改。以沒食子酸為對照品,繪制標準曲線為:y=61.489x+1.999,R2=0.997 2。
1.3.4.3 感官評價
由10位課題組同學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后組成感官評定小組,參照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中的感官評定方法,從外觀、香氣、口感、風格4個方面,根據(jù)表2的評分標準進行評分,最終結果取平均值。
1.3.4.4 酚類物質的測定
樣品的制備:取10 mL發(fā)酵酒用2 mol/L NaOH調節(jié)pH為7左右,加入10 mL乙酸乙酯反復萃取3次取上清液,殘液用2 mol/L HCl調節(jié)pH為2左右,重復萃取3次后合并上清液,在40 ℃下旋轉蒸發(fā)至干,用2 mL體積分數(shù)80%甲醇復溶,過0.22 μm有機濾膜,待測[10]。
表2 果肉渣發(fā)酵酒評分標準Table 2 Criteria for sweet orange fermented wine
色譜條件[11]:色譜柱為Venusil MP C18柱(4.6 mm×250 mm,5 μm),柱溫30 ℃,進樣量為20 μL,流速1 mL/min;流動相A為1%冰乙酸溶液,B為甲醇。對于酚酸,洗脫程序為:0~20 min,20%B;20~50 min,50%B;50~60 min,100%B;60~90 min,20%B;檢測波長為260、320 nm。對于類黃酮,洗脫程序為:0~30 min,25%~45%B;30~50 min,45%B;50~60 min,100%B;60~90 min,25%B;檢測波長283、330 nm。
將3次重復的試驗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用Design-Expert 8.0.6進行響應面設計和結果分析,以Origin 8.0.5繪圖軟件繪制試驗結果圖,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進行差異性顯著分析。
2.1.1 加水比例對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影響
不同加水比例對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影響如表3所示。當加水比例為1∶0.5時,得酒率、黃酮與總酚含量較高,感官評分最高,果酒色澤良好,酒香濃郁協(xié)調。此后,加水比例越大,得酒率越高,但總酚和黃酮含量隨之降低,發(fā)酵所需糖分增大,生產(chǎn)成本增加,果酒中橘香味和酒香味降低,感官評分降低,口味寡淡。由于果肉渣本身水分含量較高,在固態(tài)發(fā)酵條件下(即加水比例為1∶0)仍能產(chǎn)生酒精,但得酒率較低,果肉渣中的多酚及類黃酮等物質并未充分溶出,導致總酚與黃酮含量較低。因此確定加水比例為1∶0.5。
表3 加水比例對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影響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material/water ratios on sweet orange fermented wine
注:每列中不同的字母表示顯著性差異。下同。(P<0.05)
2.1.2 菌種種類對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影響
不同的酵母菌種在發(fā)酵能力、產(chǎn)香等方面對果酒品質具有重大影響[12]。如表4所示,果肉渣發(fā)酵酒的酒精度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A1、A2、A6菌種發(fā)酵酒的總酚與黃酮含量低,口味寡淡,感官評分也較低;A3、A5菌種發(fā)酵酒的黃酮含量與感官評分較高,但酒精度與總酚含量低;而A4菌種發(fā)酵酒的總酚與黃酮含量較高,酒精度較高,為(11.57±0.04)%,感官評分最高為(84.51±0.9)分,酒體醇厚,柑橘香味與酒香味濃郁協(xié)調并且口感較佳,綜合分析,選擇A4菌種作為果肉渣發(fā)酵酒的酵母菌種。
表4 菌種種類對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different species on sweet orange fermented wine
2.1.3 接種量對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影響
由圖1可知,隨著酵母接種量增大,酒精度與感官評分先上升后下降,當酵母接種量為0.2%,酒精度最大值為11.4%。這是因為酵母接種量低于0.2%時,酵母菌生長緩慢,產(chǎn)生酒精速度慢,發(fā)酵周期延長,口感欠佳;當酵母接種量超過0.2%時,酵母生長代謝旺盛,消耗發(fā)酵液中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導致酒精產(chǎn)量較低,同時過多的酵母菌殘留不利于果酒澄清并降低發(fā)酵酒的風味與口感[13-14]??偡优c黃酮均呈下降趨勢,黃酮含量在接種量超過0.2%后顯著降低(P<0.05),其原因是酵母量增加,消耗了多酚及黃酮類物質[15]。綜上考慮,選擇酵母接種量為0.1%~0.2%之間進行優(yōu)化試驗。
圖1 接種量對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影響Fig.1 Effect of inoculation amount on sweet orangefermented wine
2.1.4 初始糖度對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影響
由圖2可以看出,隨著初始糖度的增大,殘?zhí)橇恐饾u增加,酒精度與黃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總酚含量呈上升趨勢。當初始糖度為22%時,酒精度與黃酮含量達到最大值,當初始糖度低于22%時,由于糖分含量不足導致生成的酒精度較低,當初始糖度超過22%時,過多的糖分增加發(fā)酵液的滲透壓,抑制了酵母菌的代謝活動,酒精度與黃酮含量降低,發(fā)酵酒中糖含量增加,導致酒香味不突出,降低了發(fā)酵酒的感官品質,與JOSHI等[16]報道的結果相類似。因此選擇初始糖度20%~24%進行后續(xù)試驗。
圖2 初始糖度對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影響Fig.2 Effect of initial sugar content on sweet orangefermented wine
2.1.5 溫度對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影響
一般果酒酵母發(fā)酵較適溫度范圍為25~30 ℃,溫度越高,酵母起酵越快,發(fā)酵周期越短[17]。由圖3可以看出,當溫度低于28 ℃時,釀酒酵母生長緩慢,殘?zhí)橇枯^高而導致酒精度較低,延長了發(fā)酵時間。當溫度高于28 ℃時,酵母菌繁殖迅速,衰老快,并且高溫下發(fā)酵酒中風味物質易揮發(fā),生成的酒精度較低,酒體不濃郁,從而降低了發(fā)酵酒的口感與香氣。當發(fā)酵溫度為28 ℃時,果肉渣發(fā)酵酒的酒精度、感官評分、黃酮含量較高,殘?zhí)橇孔畹停l(fā)酵徹底并且酒體豐滿醇厚,而總酚含量變化差異不顯著(P>0.05)。因此選擇26~30 ℃進行優(yōu)化試驗。
圖3 溫度對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影響Fig.3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sweet orange fermented wine
2.2.1 響應面試驗結果與方差分析
在分析上述各單因素試驗結果的基礎上,選擇接種量、初始糖度、發(fā)酵溫度3個因素為果肉渣發(fā)酵酒工藝的響應變量,旨在保留果酒中的活性成分,同時果酒色香味俱全,因此以感官評分、黃酮和總酚含量為響應指標,對果肉渣發(fā)酵酒進行響應面優(yōu)化和分析。試驗方案和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響應面試驗方案及結果Table 5 Experimental scheme and results for responsesurface analysis
表6 模型方差分析表Table 6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each model
注:“*”表示差異顯著(P<0.05);“**”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
2.2.2 響應面分析
在Y1模型中AB、AC交互作用不顯著,因此只對BC交互作用進行分析,由圖4A可知,當接種量一定時,發(fā)酵溫度與初始糖度的曲面較為陡峭,交互作用顯著。在Y2模型中BC、AB交互作用不顯著,因此只對AC交互作用進行分析。由圖4B可知,當初始糖度一定時,隨著發(fā)酵溫度與接種量的變化,黃酮含量的曲面曲率發(fā)生顯著性改變,二者對黃酮含量影響較大。在Y3模型中,AB、AC交互作用不顯著,故只對BC交互作用進行分析,由圖4C可知,當接種量一定時,發(fā)酵溫度和初始糖度逐漸增大時,總酚呈先升高后降低趨勢,說明交互作用相當。
圖4 各因素對各指標影響的響應面Fig.4 Response surface of temperature and initial sugar content on sensory score(A), temperature and inoculationamount on flavonoids (B), temperature and initial sugar on total phenolic content(C)
感官評分與營養(yǎng)價值是影響消費者購買食品的關鍵因素,所以本試驗中主要目的為釀造的甜橙果肉渣發(fā)酵酒色澤口感良好,酒體濃郁協(xié)調,同時在發(fā)酵過程中盡可能地保留了原料中的類黃酮等營養(yǎng)物質,實現(xiàn)變廢為寶的效果。選擇感官評分的重要性為4,黃酮與總酚含量的重要性分別為3,選擇感官評分為目標范圍69.5~85分中的最大響應值,黃酮含量為目標范圍110.75~125 mg/L中的最大響應值,總酚含量為目標范圍348.15~386.70 mg/L中的最大響應值。通過Design-Expert 8.0.6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工藝條件為接種量0.19%、初始糖度23.79%、溫度29.71 ℃,在此條件下模型預測果肉渣發(fā)酵酒的感官評分為80.45分、黃酮與總酚含量分別為119.26、386.47 mg/L,考慮實際情況,確定最佳發(fā)酵工藝條件為接種量0.19%、初始糖度23.5%、溫度30 ℃,在此條件下,平行試驗3次取平均值,所得果肉渣發(fā)酵酒感官評分為80.12分、黃酮與總酚含量分別為119.10、383.54 mg/L,試驗得到的實際值與預測值接近,因此通過響應面優(yōu)化果肉渣酒發(fā)酵條件是可行的。
2.4.1 感官評價
在最優(yōu)工藝條件下,分別對果汁及果肉渣發(fā)酵酒進行感官評價,結果如圖5所示,果汁發(fā)酵酒澄清透亮,色澤良好,其色澤、澄清度方面高于果肉渣發(fā)酵酒。果肉渣發(fā)酵酒香氣濃郁,柑橘香味與酒香味協(xié)調,口感純正,回味持久,具有柑橘果酒的典型風格,其香氣、口感、風格分值均高于果汁發(fā)酵酒,與陳紅梅等[18]試驗結果相似。
圖5 果酒感官評價結果Fig.5 Sensory evaluation results of fermented wine
2.4.2 酚類物質含量分析
在最優(yōu)工藝條件下,分別測定各樣品中酚酸及類黃酮物質含量,如表7所示,對應色譜圖如圖6所示。由表7可知,6種酚酸中,果汁發(fā)酵酒中沒食子酸、綠原酸、咖啡酸含量均高于果肉渣發(fā)酵酒。對羥基苯甲酸在2種果酒中含量相當,無顯著差異;相比于果汁發(fā)酵酒,果肉渣發(fā)酵酒中對香豆酸與阿魏酸的質量濃度均高出2倍以上;在類黃酮物質含量方面,果肉渣發(fā)酵酒中除香蜂草苷(3.92±0.06 mg/L)低于果汁發(fā)酵酒(4.17±0.04 mg/L)外,其余類黃酮物質含量普遍高于果汁發(fā)酵酒。原因是采取帶渣發(fā)酵時果膠酶能促進果渣細胞壁降解,有助于酚酸及黃酮類物質從木質素中釋放出來,從而增加了果酒中酚酸和類黃酮物質的含量[19]。在發(fā)酵前后來看,果汁和果肉渣液經(jīng)過酒精發(fā)酵酚類物質含量有所降低,與KELEBEK等[20]研究結果相似。果汁發(fā)酵前后除綠原酸含量升高外,其他物質含量均為降低,而果肉渣液整體物質含量下降不明顯,含量分別為(171.36±0.28)、(163.91±0.2) mg/L。
表7 果酒中單體酚類物質含量Table 7 Content of monomer phenols in fermented wine
A-酚酸標準品及樣品HPLC圖;B-類黃酮標準品及樣品HPLC圖;1-沒食子酸;2-綠原酸;3-對羥基苯甲酸;4-咖啡酸;5-對香豆酸;6-阿魏酸;7-蕓香柚皮苷;8-蘆?。?-橙皮苷;10-香蜂草苷;11-橘皮素圖6 11種酚類物質標準品及樣品HPLC圖Fig.6 HPLC diagram of 11 phenolic substance standardsand fruit wine
果肉渣發(fā)酵酒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接種量0.19%、初始糖度23.5%、發(fā)酵溫度30 ℃,在此條件下,所得果肉渣發(fā)酵酒感官評分為80.12分、黃酮與總酚含量分別為119.10、383.54 mg/L。果汁發(fā)酵酒與果肉渣發(fā)酵酒的品質分析表明,果肉渣發(fā)酵酒具有良好的柑橘香味,酒香醇厚,其中的酚酸和類黃酮物質高于果汁發(fā)酵酒,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試驗表明果肉渣發(fā)酵能獲得較高品質的甜橙果酒。
本研究利用甜橙榨汁后的果肉渣,經(jīng)過酵母酒精發(fā)酵,充分消耗原料中的糖類,生產(chǎn)出具有更多功能性成分的果酒,為提高柑橘果酒品質和充分利用柑橘加工副產(chǎn)物提供了新途徑,增加了柑橘加工產(chǎn)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