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鑫
(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 150080)
21世紀,互聯(lián)網(wǎng)的蓬勃發(fā)展使得我國高等院校教育教學在內涵與外延處不斷深化和拓展,慕課教學、微課教學、網(wǎng)絡教學等新興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于教學改革之中。英美詩歌集音韻美和意義美于一身,是語言的精粹,是最具文學特質的文學形式。英美詩歌教學作為英美文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樹立道德情操與培養(yǎng)文學審美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利用慕課平臺實現(xiàn)了對該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在慕課背景下建立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體系有利于全面、客觀、個性化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
近年來,我國高校優(yōu)質慕課不斷涌現(xiàn),為英美詩歌教學改革提供了必要條件。如鹽城師范學院薛家寶教授團隊的《英美詩歌》、河北師范大學李正栓教授團隊的《英美詩歌欣賞》、北京聯(lián)合大學黃宗英教授的《英美詩歌名篇選讀》等。目前,英美詩歌類課程的改革方法如下:
教師在課前布置本節(jié)課的慕課預習內容,引導學生觀看慕課視頻并完成作業(yè)。慕課教學內容包含作家生平、社會背景介紹、詩歌講解、詩歌要素分析、詩歌主題揭示。通過慕課視頻,教師將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內容前置于慕課中。慕課學習后,教師提出問題,促進學生的理解,與課堂活動相銜接。
教師在課上開展小組活動,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3~4人,就詩歌理解及詩歌鑒賞進行討論。討論中,教師流動性指導各小組活動,討論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班展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作家的思想與學生的情感之間架起了橋梁,學生的思考與情感相融合,能夠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詩歌的學習中。
課后,學生要完成詩歌分析鑒賞和實踐創(chuàng)作的作業(yè)。在鑒賞作業(yè)中,學生要在網(wǎng)絡上選取與此詩歌相關的學術論文進行研讀。研讀后,學生應針對某一角度展開評論。評論內容可涉及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重維度,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詩歌鑒賞能力與思辨能力。在實踐創(chuàng)作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來模仿韻律節(jié)奏,并依照主題思想和遵循修辭方法來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練習。
在教學活動中,教、學、評互相促進,互為一體,但目前以終結性考核為主的英美詩歌考核方式嚴重阻礙了教學改革的進程??己朔绞降穆浜笾饕w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由于期末考試時間滯后,不能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缺乏全面客觀的認識。同時,由于該考試沒有及時的教學反饋,教師無從掌握學生的情況,教學方法一成不變,不能作出針對性地調整,缺乏靈活度。
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包含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英美詩歌只是英美文學教學的一部分。英美詩歌的教學目標包括詩歌理解、詩歌鑒賞和詩歌再創(chuàng)造,單一的期末考試難以覆蓋全部教學目標。考試內容或是基于詩歌理解層面,又或是強調文學批評,很難全方位、多維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英美詩歌教學內容包括莎士比亞、華茲華斯、雪萊、狄金森、艾略特等多位文學大師的作品。然而,英美詩歌的期末考試多是針對教學中某一篇詩歌的分析,無法覆蓋全部教學內容。同時,學生期末各科復習壓力大,再加之英美文學作品數(shù)量繁多,學生無法復習每一首詩歌。學生往往會挑選個別篇章進行復習,考核成績無法真實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
教學模式的改革需要建立與之相對應的新型考核體系。非標準化考核方式包括平時過程性考核和期末終結性考核,重視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強調評價的多維度?;谀秸n背景下的英美詩歌評價體系主要通過線上線下兩種考核模式來實現(xiàn)。
線上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前觀看慕課視頻并回答問題和在課后進行文學評論及詩歌再創(chuàng)作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借助慕課在線平臺,教師提前在平臺發(fā)布預習作業(yè)。慕課作業(yè)考察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包括對詞語的解釋,對節(jié)奏、韻律、修辭等詩歌要素的運用。同時,教師會設計評分量表,并將量表提前公布給學生,以便學生了解答題角度及采分點。學生要在課前按規(guī)定時間完成作業(yè)并提交至慕課平臺。教師要在課前完成作業(yè)批閱,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以便在課上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課后,教師要及時批閱詩歌鑒賞及詩歌再創(chuàng)作的作業(yè),寫出個性化的評語,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在下一節(jié)課中,教師應選1~2篇作業(yè)進行點評。
線下評價包括學生課上參與討論、課上詩歌作品展示和詩歌期末考試三個環(huán)節(jié)。英美詩歌課上評價由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組成。在課上小組活動后,各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全班活動展示。小組展示后,教師邀請學生進行評價并打分,然后由教師點評學生表現(xiàn)。學生小組活動的分數(shù)由教師打分和學生打分共同完成。詩歌作品展示是指課上的詩歌朗誦練習,朗誦后,教師要從肢體表達、聲音效果、情感運用這三個維度給予評價并打分。期末考試環(huán)節(jié)是對知識體系綜合掌握的考察,教師應選取教學中的某一篇作品并從詩歌理解、詩歌要素分析、詩歌主題評價這三個角度來進行考核。
慕課環(huán)境下的英美詩歌類作品評價體系將評價過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兼顧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并融合了知識考查與能力考查。該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獨立的思維能力,能夠對英美文學課程體系建構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