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云
根據(jù)《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以下簡稱“2017 年版課標”),思維品質指是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所表現(xiàn)的能力和水平。思維品質體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心智特征。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從跨文化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閱讀文本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載體,閱讀教學是發(fā)展學生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
2017 年版課標指出,英語學習活動的設計應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目標,圍繞主題語境,基于口頭和書面等多模態(tài)形式的語篇,通過組織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等層層遞進的語言、思維和文化相融合的活動(如:閱讀中的預測、略讀、掃讀、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提取表格信息等活動;讀后的討論或寫概要等活動),去引導學生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習得語言知識,運用語言技能,評析語篇意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進而嘗試在新的語境中運用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個人觀點、情感和態(tài)度。
布盧姆于20 世紀50 年代提出的思維模型分為6 個水平,從最簡單的到最復雜的,分別為知識(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應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綜合(synthesis)和評價(evaluation)。[1]較低層次的3 個水平(知識、理解和應用)描述了聚合思維的過程。通過聚合思維,學生回憶出自己所知道和理解的內容,并用以解決問題。高層次的3 個水平(分析、綜合和評估)描述了發(fā)散思維的過程,因為學生有了過去經驗中不存在的新見解和新發(fā)現(xiàn)。低階思維關注事物淺層的細節(jié)和變化,表現(xiàn)為記憶力、淺層理解力等;高階思維專注事物深層的原理和內涵,表現(xiàn)為分析評價能力、問題求解能力、遷移能力等。Bloom 提出的思維模型為設計多級思維操作活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然而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存在著以下問題。
(1)過多強調語言知識傳授,教學活動單一。不少教師把課文中的閱讀材料都作“精讀”來處理。講解生詞、補充詞組、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結構等成為其教學的主線,把閱讀材料作為傳授語言知識的一種形式。
(2)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線索猜測詞義的能力。有的教師常常把新的詞匯從語篇中分離出來,孤立地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3)過分重視細節(jié),而忽視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課文分析能力得不到訓練。有的教師在處理閱讀材料過程中,只注重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情節(jié),而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結構及作者的寫作意圖不求甚解。
以上種種閱讀教學活動都阻礙著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本文將以譯林版《英語》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Reading 板塊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 閱讀文本的教學活動設計為例,闡述如何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
(1)Learn about Audrey Hepburn’s acting career and achievements beyond the film industry during her life.(2)Learn how to describe a person’s life in the order of time.(3)Develop their abilities of reading,like predicting、guessing the word meanings from the context etc.(4)Be engaged in class activities and realize that beauty is based not only on one’s face but also in the heart.(5)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ir favorite film stars.
以上5 個教學目標設定符合思維發(fā)展由低階到高階的規(guī)律,前兩個目標是學習理解類活動,第三個目標涉及實踐應用,最后兩個目標是遷移創(chuàng)新活動。通過層層遞進的語言、思維、文化相融合的活動,引導學生不斷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發(fā)展語言技能,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1.創(chuàng)設情境,預測故事內容,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和開放性。
【Pre-reading 環(huán)節(jié)】
(1)Free talk
T:Do you like watching films?What’s your favorite film star?My favorite film star is Audrey Hepburn. She played the lead role in the film“Roman Holiday”. Now let’s watch a short video about“Roman Holiday”After watching it,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when you first see her?Does she only have beauty on her face?
用電影片段導入很直觀,能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為后續(xù)的文本學習和語言輸出做好鋪墊。
(2)Predicting
T:Let’s look at the title:Hollywood’s alltime best -Audrey Hepburn.What does the article want to tell us?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her?(Ask questions about Audrey Hepburn using Wh-word:what,when,where,why,who and how)
標題是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篇文章的點睛之筆。引導學生在讀前通過文本標題預測文本內容、文章體裁等,快速把握文章主旨,了解作者寫作意圖,從而為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打好基礎。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記敘文幾個要素的關鍵詞(Wh- word),讓學生針對標題,快速預測文本可能涉及的問題設問,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和開放性。
【W(wǎng)hile-reading 環(huán)節(jié)】
教師設計檢測文本內容理解的學習活動問題。這些問題要求學生識記、理解和應用文本的相關詞語,因此屬于低級思維活動。
(1)Can you find the facts about Audrey Hepburn according to the timeline in the passage?要求學生根據(jù)文本信息提及的時間順序填寫有關赫本人生主要事件表格(因版面所限,略)。此項活動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快速閱讀文本,找出相關事實,訓練學生思維敏捷性。
(2)學生聚焦文本語句,對語篇中的生詞進行英文釋義(見表1)?!霸~義既是言語現(xiàn)象,也是思維現(xiàn)象。簡言之,詞義是一種言語思維現(xiàn)象?!保?]
(3)要求學生根據(jù)文本結構,畫出文本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因版面所限,略)。抽象概括是一種高認知活動,它歸屬于高級思維范疇。
(4)要求同組學生構建體現(xiàn)文本線索和主旨的思維導圖。在教師的指導下,同組學生合作學習,完成課文思維導圖(見圖1)。
圖1 課文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將文本中各個概念和主題間的邏輯、層級關系用圖表形式表達出來。設計制作思維導圖活動旨在幫助學生從形象思維層面掌握文本的主要內容,內化語言知識,為后續(xù)的語言輸出搭建了語言支架。
3.對話作者,聯(lián)系現(xiàn)實,促進思維的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
【Post-reading 環(huán)節(jié)】
在學生學完文本材料后,教師要設計更層次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與作者對話,完成文本現(xiàn)實意義的構建,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思維。
T:Have a discussion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the group of four
Q1: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sage,when the writer mentions Audrey Hepburn,the writer uses the word“great”three times(a great beauty,a great actress,a great humanitarian). What do you think of it?Is it necessary?Why or why not?
Q2:In the view of the writer, what characteristics does Audrey Hepburn have? Can you find out supporting details in the passage?
Q3:Which part of the passage impress you most? Give your reason.
Q4:How do you like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Do you think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can be improved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閱讀的最高層次是讀者對作者觀點、態(tài)度和寫作手法的欣賞與評價。這是閱讀的高階思維層次。這篇文本中,作者連續(xù)用了3 個“great”一詞,很好地詮釋了赫本美的內涵。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小組討論,學生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去推理、判斷、概括作者的寫作內容和意圖,既能內化所學的內容,促進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又能體驗作者的情感,提升對真、善、美的認識。
【Homework 環(huán)節(jié)】
閱讀教學只有將信息輸入變?yōu)樾畔⑤敵?,才能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設計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關聯(lián)學生生活的遷移與運用類活動。遷移與運用是高階思維,屬于創(chuàng)造層次,“創(chuàng)造”是布盧姆思維模型的最高層次。
①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passage?What can make a person GREAT?(Write down your opinion) ②Write an article about your favorite film star.
以上兩個活動要求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思想,這種既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書面表達方式,形成了新的語言思維產品,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