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榮,成嘉寶
(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哈爾濱 150086)
醫(yī)學微生物學是醫(yī)學院校高職高專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課,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與免疫性以及診斷與防治,是后續(xù)醫(yī)學基礎課和臨床專業(yè)課的橋梁課程。通過醫(yī)學微生物學實驗課的學習,可以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提高學習興趣,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本學科的知識。
醫(yī)學微生物學實驗課大部分是驗證性實驗,對于實驗目標要求的內容,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老師講解,根據老師的要求去觀察細菌的形態(tài)或標本等,不清楚實驗目標和原理,只是簡單地完成操作,課后完成實驗報告即可,實驗分數根據報告來評分,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如何改變現有的教學現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應認真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黑龍江護理高等??茖W校結合醫(y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特點和課時要求,通過問題研究型教學,引導學生從接受式學習轉變?yōu)樽灾魈剿鲗W習,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
根據目前各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學時都有所減少,護理專業(yè)由原來的64學時變?yōu)?8學時,實驗課的內容只能做到少而精。我們設計了微生物分布檢查、消毒與滅菌、革蘭氏染色法等內容,并增強無菌觀念,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細菌的基本分類方法和理論知識。
實驗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是實驗成功的基礎,觀察細菌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的生長現象時,我們準備了銅綠假單胞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培養(yǎng)物,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兩種顏色細菌產生的色素,銅綠假單胞菌的培養(yǎng)物為藍綠色,金黃色葡萄球菌只是菌落,為金黃色,使學生容易記住色素的兩種類型: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在進行細菌分布檢查時,我們會多準備一些無菌平板,使每個學生都做一下自己手上的細菌、咽喉部細菌等,清晰地了解細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體的分布。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學校非常重視實驗課程,全面開展了“一口清、一手精”教學活動,每門實驗課必需選出一到兩項實驗,學生要做到一邊做一邊說,熟練精準掌握實驗操作內容。根據不同的專業(yè)和要求,微生物學實驗選出項目為“革蘭氏染色的無菌操作”和“藥敏試驗”為實訓內容。除檢驗專業(yè)外,其他專業(yè)把“革蘭氏染色的無菌操作”作為實訓項目和考試內容。
通過微生物學實驗,使學生更加強化無菌意識。革蘭氏染色法分為涂片、干燥、固定、染色和鏡檢五個步驟,其中,前三步為無菌操作過程,例如,接種環(huán)和試管口在酒精燈中的反復燒灼、細菌的挑取等,經過這些操作和訓練,學生不僅掌握了革蘭染色法,還理解了無菌操作,增強了無菌觀念。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保障,微生物實驗中要培養(yǎng)學生兩方面安全意識,一是酒精燈的使用,強調酒精燈使用的注意事項,要保障實驗人員的人身安全;二是生物安全,嚴格無菌操作,實驗垃圾,如細菌培養(yǎng)皿、革蘭染色玻片、試管要經過高壓蒸汽滅菌后再清洗。要將實驗使用后廢棄的帶菌物品放置在指定地點,不能隨意丟棄,要進行滅菌處理后再處置;要定期對實驗室進行消毒處理,每次實驗課后要用紫外燈對實驗室消毒半小時以上。通過以上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強化無菌觀念,為以后的臨床課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微生物學實驗目標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態(tài)度目標。通過實驗不僅培養(yǎng)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知識的掌握,還要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提高學生團結互助、任勞任怨、以大局為重的協(xié)作精神。每個實驗均分組進行,按照學號將其平均分為八組,每組5~6人,這樣便于管理和考核。根據課程要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可能是每個實驗項目人人都能操作,只能要求每組每項必須操作,這樣就要求大家分工合作,積極配合,發(fā)揮團結協(xié)作精神,認真做好每一項實驗。
第一,目前的醫(yī)學微生物實驗課,教師示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師操作后,學生要根據教師所做、所講的內容進行試驗,但是,每個實驗室能夠提供的示教物是有限的,不能做到人手一份,而且,有的操作比較多,如革蘭氏染色法,操作分為涂片、干燥、固定、染色、鏡檢五步,學生不能一下子記得很清晰 ,教師可以利用錄制好的錄像,用多媒體進行反復播放,使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更清楚地看到教師的操作。第二,在微生物實驗課上,適當增加一些專題性的、同時又有一定趣味性和可觀性的電教內容,如結核病的防治,學生既復習了結核分枝桿菌的相關知識,又進一步了解了結核菌素試驗。為了避免學生看一會兒就不感興趣,首先,課前,教師要為學生布置與電教實驗課相關的內容,明確要了解哪些知識,寫出預習筆記;課中教師預先設定幾個問題,讓學生心中有數,帶著問題去觀看電教內容,讓學生自己去總結所看內容,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歸納總結;課后布置作業(yè),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通過反復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還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微生物學的實驗考核主要是針對學校開展的“一口清,一手精”實訓,選出一到兩項實驗內容,要求學生做到邊做邊說,熟練掌握實驗操作。微生物學實驗選出項目為“革蘭氏染色的無菌操作”,考核分數為百分制,根據時間分為兩種考核方法:一是每人進行單獨操作,根據考核標準打分;二是以組為單位,抽簽選出2~3名同學為代表,把這2~3名同學考核的平均分作為本組同學的成績。實驗考核分數占本課程總評分的20%。通過實訓和實驗考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醫(yī)學微生物學是醫(yī)學院校學生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可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安全意識,加強無菌觀念,為其他醫(yī)學基礎學科、臨床學科打下基礎。我們要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改革實驗考核方式,提高醫(yī)學微生物學的實驗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為后續(xù)基礎和臨床課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使醫(yī)學微生物實驗課成為學生喜歡的醫(yī)學基礎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