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虛實相生: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中虛實關系的理性建構
      ——兼論“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課堂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2020-01-18 19:20:00張志云
      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 2020年1期
      關鍵詞:藝術創(chuàng)作主持人受眾

      張志云

      (安徽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 合肥 230011)

      “虛實相生”思想不僅在中國美學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中國哲學思想中也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同時,若從中西方美學相比較的層面來認知,“虛實相生”則是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美學理論之一。在任何藝術作品所體現(xiàn)的意境創(chuàng)造過程中,“虛實相生”都是必須遵循的最基本的指導原則和最重要的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

      何謂“虛”?相對于“實”,“虛”顯得較為復雜一些?!疤摗焙徒邮苊缹W所提倡的“空白”倒是有著一定程度上的類似,但也不是完全等同?!疤摗笔窍喈斢趧?chuàng)作主體沒有呈現(xiàn)出來的,也可以稱之為“空白”,之所以留下“空白”,就是在于激發(fā)欣賞主體的想象??墒牵毧贾?,“虛”和“沒有具體呈現(xiàn)出來的”即“空白”也并不完全一致,此時,“虛”的特質似乎較為復雜,不能以文字明確斷定。 “虛”并不是一種孤立的存在,它總是和“實”相伴而生,相伴而存?!啊摗鳛橐粋€范疇,在中國藝術美學中占有很不一般的位置。這不僅有其悠遠的藝術實踐為基礎,而且還有其甚為深厚的文化與哲學根底?!盵1]從中國文化或中國哲學層面來說,一提到“虛”,人們不自覺地就會想到老子和莊子。老子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老子》四十章)。老子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有形的也好,無形的也罷,都出自于“有”,但是這個“有”卻是從“無”中生發(fā)出來的。無中生有,乃至生生無窮。莊子承續(xù)老子觀點且論述更詳細。他的著名觀點“唯道集虛”(《莊子·人間世》)和“萬物出乎無有,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乎無有”(《莊子·庚桑楚》)。比較老莊的觀點和論述,我們不難得出,在他們的思想深處,對“有”和“無”確有著共識性的認知和評判,即旨在突出“有無相生”而又重在高揚“無”的價值。此處的“無”和“虛”有著價值層面的共通性。

      何謂“實”?“實”似好理解,即實實在在的真實存在。從接受美學的維度來考量,在作品中,“實”就是相當于創(chuàng)作主體具體呈現(xiàn)出來的,但是,若進一步分析,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實”和“具體呈現(xiàn)出來的”也并不完全一致,因為此時的“實”其本身也包括了“虛”,即“沒有具體呈現(xiàn)出來的”。中國美學理論中“實”的概念和道家哲學“有無相生”理論中的“有”的內涵有著一定意義上的價值趨同性。

      何謂“虛實相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時至今天,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統(tǒng)一的定義?!坝袩o相生”“萬物出乎無有,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乎無有”,道家的這些觀點降續(xù)到后世,也就成為了中國美學理論體系中“虛實”關系的重要哲學根據(jù)。同時,我們需要說明的是,“虛實”觀點并非僅存在于道家代表人物的論述中,儒家系列經(jīng)典中也論及到了“虛實”關系,如《周易》中的“陰陽亨通”之說,其中也包括“虛實”關系,只是因為儒家哲學重實踐、輕理論,重務實、輕思辨,屬于真正的世間哲學,所以“虛實”關系的理論在儒家那里沒有得到很好的彰顯。但是作為中國美學理論體系中重要的理論要點,人們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廣泛地運用它,也是習以為常的事了。由此觀之,“虛”和“實”是相互含涉,互生互動的,只有虛實達到很好的結合乃至融合,才能建構出令人滿意的完美的藝術境界。在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們首先應該著眼于實處,以“實”為依據(jù)為基點,注重從實際出發(fā)和“實處”入手,向“虛處”進發(fā)、向“虛處”挖掘,“力圖超越‘實’導向‘虛’,以有限的‘實’表現(xiàn)無限的‘虛’。既有‘如在目前’的有限、實在,又有‘見于言外’的無限、空靈”。[2]在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中,只有建構起理性的虛實關系,方能締造出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的和諧之美。虛實相生,是我們考量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所達藝術境界的重要標準,也是我們在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實際教學中應該遵循的重要原則。具體論述如下。

      1 以實生虛: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應從“實”處入手向“虛”處生發(fā)

      作為中國古代美學藝術中被頻頻使用的一對概念,“實”與“虛”的含義廣泛,包括有形與無形、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直接與間接、有限與無限、想象與形象等等。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有時以景為“實”,以“情”為虛;有時以客體物象為“實”,以虛設景象為“虛”;有時以主題為“實”,以旁襯為“虛”。但無論怎樣,“實”和“虛”都是相伴相生,相輔相成的,它們皆視對方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條件。“實”不僅是“虛”存在的前提,而且還是“虛”的載體,“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誘發(fā)出“虛”。 “虛實”關系理論在中國繪畫藝術實踐中被頻頻運用。清初畫家笪重光說:“空本難圖,實景清而虛景現(xiàn);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畫筌》)。顯然是“實”孕育了“虛”。古人在表達人物抽象的情感時,大多采用“以實生虛”的創(chuàng)作手法,所謂“以實生虛”就是化景物為情思,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用一系列修辭手法使抽象的無形的感情具體化?!皩崱币陨疤摗备乔叭藨T用的意境創(chuàng)造手法。清代天津畫家華琳也曾說過:“白不可以在‘白’中去求……于白處求之,豈能得乎?必落筆時氣吞云夢,使全幅之紙,皆吾之畫,何患白之不合也。揮毫落筆如云煙,何患白之不活也。”(《南宗抉秘》)這里“白”即是“留白”,作者正確道出了有畫處生出了“虛”,生出了無畫之畫,即以“實”生“虛”的道理。即便如此,我們需要點明的是,“實”指的不僅是真實存在的境象,而且也是能夠誘生出不實之境即“虛境”的“實”。這樣的“實”往往就是意境的衍生載體,所以,我們切不能誤認為這個“實”就是坐實,就是僅僅與實事實物有關,如果是這樣的“實”,那就無法生“虛”,也就沒有意境可言。

      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者要從大處落眼,居高臨下,從“實”中充分醞釀“虛”的成分和“虛”的空間;要從“實”的內容出發(fā)進行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在提煉具體內容以及超越具體內容的過程中進行藝術的構建,以便創(chuàng)作出更廣闊的藝術表達空間。在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課的實際教學中,老師在向學生解讀時,其實也是在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作為老師更要處理好“實”和“虛”的關系,力求做到以“實”為基點,要從有限的創(chuàng)作內容情景入手,打破其中的界限和壁壘,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無限的意境,以致于達到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象的藝術境界;老師更要堅持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經(jīng)過實際考證、分析之后對生活境況進行認真的梳理、解析、整合,從而在教學中傳達出“無中生有”的表達意境。這也不是背離生活實際真實之“真”,但又遠非拘泥于現(xiàn)實生活之“實”,只是把“以實生虛”視為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課堂教學應該緊扣的重點。具體來說,老師可以結合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留白”的手法。在空間有限的畫材上考慮如何留白,則是中國畫創(chuàng)作者們必須認真思考的關鍵所在,也是艱難所在。這不僅要求創(chuàng)作主體對實際存在的實境有著更為透徹更為本質的觀察和分析,而且更要求創(chuàng)作主體能超越實際物象,悟透這些客觀物象所凝結著潛在的特質,然后把所思所蘊順暢地輸送到畫面的各個部分,這樣安排留白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借助于“留白”的手法,在主持人語言中發(fā)揮意境美的作用。不少主持人以為,主持工作就是說話工作,為了表現(xiàn)主持人的語言才能,在節(jié)目中把話說得滿滿當當、滔滔不絕,不給受眾一絲一毫空間。有的為了表現(xiàn)自己反應快速、有的為了表現(xiàn)自己激動興奮,總之,一開口即停不下來。例如電視購物的主持人,語速快、聲音高,不給受眾喘息的空擋,滿腦子都是“快來買呀,快來買呀……”的狂轟濫炸。有些訪談節(jié)目主持人沒話找話,重復啰嗦,“您說的意思是……”“哦,我明白了,就是……”。還有的畫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一位年輕女主持人對專家說“您說的真好,我都沒什么可說的了?!彼疽鈶撌强洫剬<?,但是這句話讓受眾感覺主持人比專家還要專家,人物關系不合適。主持人的語言或快或滿,使受眾的精神一直處于高度緊張之中,趕不上、聽不懂、太累了,索性不聽了。主持人的話語若能做到“以實生虛”,給受眾足夠的時間來反應,足夠的空間來思考,就能使受眾享受到意境美,因為此時的意境達到了審美的基本標準,這個“審美對象表現(xiàn)了人類的文明進步、社會發(fā)展,表現(xiàn)了生命的生機與自由,都具有美的價值?!盵3]例如,2004年“非典”時期,時任央視《面對面》欄目主持人王志采訪護士張積慧。面對主持人的提問,張積慧說到了抗擊“非典”時期身邊的護士姐妹們的辛苦,說到“非典”壓力之下的本人內心的想法時,忍不住黯然至于泣下。這時作為主持人,王志沒有無視地繼續(xù)追問,也沒有同情地走上前去安慰,而是選擇沉默?!斑@段安靜讓人記憶深刻,此時無聲勝有聲!王志留給采訪者和受眾一段無聲的空白,這段空白讓主人公情感得到宣泄,這段留白讓受眾感同身受。而且,留白也是主持人對大家權利的一種尊重?!盵4]王志之所以沒有繼續(xù)追問,主動造成“留白”,其運用的就是“以實生虛”的藝術手法,以便讓受眾在自己的空間里產(chǎn)生思考。

      2 以虛生實: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力求構建“境生于象外”的藝術境界

      首先要指出的是,在虛實關系上前人雖然認為“實”是“虛”賴以存在的前提和條件,“虛”一旦離開了“實”,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是,大多數(shù)人依然側重于“虛”,因為“實”畢竟是可感可觸的,是真真切切真實的存在,而“虛”卻是飄忽無定,萍蹤俠影,難以捉摸把握。清人蔣和說:“大抵實處之妙,皆因虛處而生”(《學畫雜論·章法》)。范璣也曾言:“畫有虛實處,虛處明,實處無不明矣。人知無筆墨處為虛,不知實處亦不離虛”(《過云廬畫論·山水論》)。此處“虛”的作用被提升到了很高的位置?!皩崱睙o非都是我們實際耳聞目睹可感可觸的事物,且受一定的時空拘限;“虛”是不能耳聞目睹的,也不是可以實際感觸的,它是一種由外界事物的觸發(fā)而引起的一種內在的心理感受,體味無窮,旨趣盎然。清人布顏圖曾說:“美人豐姿絕世,趨走荒郊。雖雙眸秋水,十指春蔥,領如蝤蠐,鬟舞翡翠,而一覽無余,于美人何趣焉?”(《畫法心學問答》)此語所言極是。若一切皆一覽無余,了然在目,確實不能激起接受主體想象而覺興味索然。鑒于此,在實際創(chuàng)作過程中,規(guī)避“實”而趨向“虛”,把“虛”作為著力點,在“虛”處下功夫,由“虛”引生出濃厚致遠的審美意趣,這種藝術手法往往為人們所喜愛。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者們緊扣著的就是這種“以虛生實”的創(chuàng)作技法。而這正是中國藝術家之所尚,也是其藝術趣旨之所歸。

      藝術創(chuàng)作者們運用手中的創(chuàng)作工具,借助線條、色彩、文字等符號,加之自己的獨到構思,筆下建構了“象”,同時也就建構了“境”,這是藝術家們匠心獨運、神思凝結而形成的對心中之意的境象化結果,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實境”。然而,此時的“實境”若過于實化,那么在此種“實”上就很難再次引生,所以意境就難以形成。在中國文學史上,杜甫的“三吏”“三別”以及白居易的《賣炭翁》都是家喻戶曉的名篇,以其觀點鮮明、感情真摯、意象明晰在文學作品之林中贏得了不朽的位置。但是,作品由于過分地膠著于作者的所思所感所悟,結構上又過嚴過密,所以難以再達景外之致,不具有生發(fā)“境生于象外”的可能性。與此不同的是,唐代另一位詩人岑參《春夢》:“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shù)千里?!本蜎]有過分地受一事一物拘束,詩中“片時”和“千里”相對,時間和空間交錯出現(xiàn),既寫盡了夢中的縹緲玄意,又營造出“虛”的境界,從而引生出“象外”的境地,吟詠念思之意,盡收懷中,令人思蕩千載,回味無窮。從藝術創(chuàng)作角度看,“虛”源于現(xiàn)實而高于現(xiàn)實。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虛”比“實”更真實。在創(chuàng)作者“虛”構的故事中,受眾能夠引發(fā)無限的遐想。此處所謂的“虛”并不是以虛為虛,空無一物,實際上就是以實為虛,以虛生實。也就是清人笪重光所言“實景清而空景現(xiàn),真景逼而神境生”(《畫筌》)。“虛”彰顯了一種不受“實”的約束和束縛而獲得完全解脫的自由精神,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突破客觀的局限性,由虛入實,以虛生實,化有形為無形,憑主觀創(chuàng)造,盡意發(fā)揮。

      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主體一定要充分調動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此想象和聯(lián)想的能力其實就是對觀察力、理解力、感受力、鑒賞力等的融合和提升?!盀榱搜匀酥?、人之未言、人之難言,就要具有一定的觀察力、捕捉力、理解力、感受力、表現(xiàn)力、鑒賞力、調控力、回受力。這些能力,歸結為有聲語言的駕馭能力,或統(tǒng)而言之:語言功力?!盵5]創(chuàng)作主體堅持融實于虛,化虛為實的原則,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境”?!耙磺袆?chuàng)造都離不開想象和聯(lián)想,一個主持人如果缺乏想象和聯(lián)想,就不可能有所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6]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虛”只是創(chuàng)作手段,寫“實”方是創(chuàng)作目的,要力求做到虛中有實,以虛生實,這樣才能達到“境生于象外”的藝術境界,才能引發(fā)受眾無窮無盡的審美聯(lián)想和藝術愉悅,以期達到深遠的審美意境。在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若想使學生真正領會什么是“境生于象外”,并且能夠在欣賞具體作品時達到“境生于象外”的藝術境界,就需堅持融實于虛,化虛為實的教學方法,向學生深刻剖析“以虛生實”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以便生發(fā)出新的“藝境”。例如,老師可以列舉大型電視紀錄片《故宮》來作進一步的闡述?!豆蕦m》的解說詞是采用夾敘夾議的手法來表現(xiàn)古代建筑的輝煌壯觀,要想把解說詞內容表達的淋漓盡致,解說者就應該采用“以虛生實”的創(chuàng)作手法,讓本人在時空中自由穿梭,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各種形色人物都曾在故宮中行走,面對此種情景,解說者要讓自己的思緒在虛空中放飛飄蕩,去追尋歷史星空下的點滴往事,其中既有宮闈之內的爾虞我詐,又有男女花前月下的纏綿悱惻。多少故事,多少心酸,都集中在創(chuàng)作者的心中,其創(chuàng)作思緒在“虛”中游走,故宮的一切如電影般從眼前閃過。停連、重音、語氣、節(jié)奏等創(chuàng)作外部技巧,在浸潤著激情的創(chuàng)作情感中,洶涌澎湃,噴勇而出,創(chuàng)作者時而高亢、時而低緩、時而空白、時而激憤的聲音,娓娓道來,述說著故宮的悠悠往事,從而建構人文精神,實現(xiàn)人文關懷,“語言尤其是語言傳播的本質是先進文化的靈魂——人文精神的音聲化?!盵7]這一創(chuàng)作過程,如果沒有虛空的想象,不采用“以虛生實”的手法,是不可能達到理想的審美境地的。

      3 虛實結合: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旨在達到“味外之旨”的審美效果

      虛實結合的重點是強調虛的作用。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者們在塑造一系列藝術形象時,必須要銘記,這種形象塑造之“實”一定要能夠引起欣賞主體的聯(lián)想和想象,以此為基點形成更加豐富的生動藝術形象。這種藝術表現(xiàn)特征在我國古代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非常突出。在古代繪畫中,藝術家們都特別重視畫面上空白處。為了進一步發(fā)揮“空白”的作用,他們往往有意把“有畫”和“無畫(空白)”相結合,讓欣賞者對“有畫”部分充分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目的在于使“無畫(空白)”部分形成無畫之畫。正如清人華琳所說:“畫中之白即畫中之畫,亦即畫外之畫”(《南宗抉秘》)。這樣就能夠使得筆墨真正運行之處形成了“有畫”之境,筆墨沒有運行的地方就形成了“無畫”之境,即妙境。從而建構出清人笪重光所言“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畫筌》)的藝術氛圍。除繪畫外,在我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中,從審美層面上來考究,要追求一種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藝術效果,也就是說要通過具體的藝術描繪,以引起欣賞者的想象和聯(lián)想,這樣就在具體的“象”外建構了一個“虛”的境界。我國古代小說創(chuàng)作中,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經(jīng)常運用虛實結合的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活靈活現(xiàn),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因此,對中國美學及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理論中的“虛實結合”進行概括,并與之理性地分析總結,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發(fā)揚我們民族的優(yōu)秀藝術傳統(tǒng),另一方面又可以以此來具體指導新時代的藝術創(chuàng)作。

      唐代著名文學家、文藝理論家司空圖,在其著名的詩論《二十四詩品》之外,還有許多關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的理論觀點,例如“味外之旨”“韻外之致”便是其中之一?!拔锻庵肌北局冈娒览硐?。那么“味外之旨”的審美理想審美預期究竟如何才能實現(xiàn)?司空圖在《與極浦書》論道:“戴容州云:‘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笸庵?,景外之景,豈容易可談哉!”在此,司空圖已經(jīng)給我們指明了一條到達“味外之旨”審美效果的理想途徑,那就是詩人們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他們精心營構的意境必須蘊含“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對此,我們又不可避免地要追問,什么又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至此,“前一個象和景,指的是詩歌當中具體的有形的藝術形象,是讀者能夠直接感知到的;后一個象和景,指的是由前一個象和景所暗示和象征出來的一個空靈的、虛幻的景象,這一景象需要借助于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以及情感的參與才能將它呈現(xiàn)出來?!盵8]細析之,前一個景象無疑是實實在在的“真象”,而后一個景象則肯定是“不實”的,即“虛”的,是必須要充分調動聯(lián)想和想象力才能達到的境地。不容置疑,這樣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必然有具體的客觀物象,也必然融進詩人具體的情感,但其真正目的不在此,而是想以此來架構一種以實生虛、以虛生實、虛實結合、體味無窮的“味外之旨”的審美境界。

      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作為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也要以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為指導來進行實際的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要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旨在達到“味外之旨”的審美效果。面對一篇稿件,要想達到理想的審美預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為播音員、主持人,首先要對“作品的內容、主題、藝術形式、特點風格要有較深刻的了解,積極展開形象思維,活躍的形象思維要貫穿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始終,”[9]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也應該像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主體一樣,采用“虛實結合”的教學手法,以使學生真正領略“味外之旨”的審美效果。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為案例??纯磧?yōu)秀的播音員、主持人是如何運用“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從而達到“味外之旨”的審美效果的?!逗商猎律肥且黄榫敖蝗诘膶懢懊牢??!皩訉拥娜~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語言文字中所流淌出的那一份恬然,那一份韻味,在播音創(chuàng)作中應該要有深刻體會的。播讀這樣的文章,播音員、主持人若要把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情、營造的景用聲音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彰顯出來,這就需要充分把握好這篇經(jīng)典散文的情感基調,運用“寓情于理”的原則,“傳達觀念性的信息和內容必須遵循有聲語言‘寓情于理’的根本原則,情的表達就是創(chuàng)造蘊含豐富感情的聲音意象?!盵10]同時播音員、主持人更要認真細致地用好“虛聲”和“實聲”的交替,“虛實結合”才能使情景達到和諧統(tǒng)一,才能達到“味外之旨”的審美高度,才能收到預設的藝術效果。

      綜上所述,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中應該準確地理解“虛”與“實”這對中國哲學以及中國美學所含括的概念的內涵,理性地建構起“虛實相生”的關系,以期在具體的播音主持藝術創(chuàng)作中發(fā)揮其指導作用,以便收獲更佳的藝術效果和審美效果。作為高校播音主持專業(yè)的老師,在實際的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課堂教學中,也應該教導學生自覺地遵循“虛實相生”的創(chuàng)作原則,以期使學生獲取正確的理論滋養(yǎng)。

      猜你喜歡
      藝術創(chuàng)作主持人受眾
      一世哲布尊丹巴藝術創(chuàng)作考敘
      中國藏學(2022年1期)2022-06-10 05:56:34
      《榜樣》: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次“出圈”表達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用創(chuàng)新表達“連接”受眾
      傳媒評論(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藝術創(chuàng)作全面繁榮
      豐富藝術創(chuàng)作
      用心感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禄丰县| 寿宁县| 正安县| 黔西| 林周县| 六枝特区| 阜康市| 九寨沟县| 镇远县| 铁岭市| 普洱| 苍南县| 麻阳| 万山特区| 山丹县| 铁岭市| 天祝| 永新县| 辛集市| 和平县| 南皮县| 嘉荫县| 厦门市| 雷山县| 吉林省| 五大连池市| 隆子县| 宜兰县| 阜平县| 平塘县| 崇信县| 河北省| 枝江市| 扎赉特旗| 江城| 唐河县| 南京市| 拜城县| 封开县| 临澧县|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