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婷婷
教師教學細致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教師要做好課前備課工作,根據新課標要求,詳細制定教學目標。授課過程中也要重視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做好課堂知識回顧的環(huán)節(jié)。在進行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一單元的教學時,根據教學目標,我在學生預習課文的基礎上,首先帶領學生朗讀課文,并用中文翻譯文章故事,在朗讀課文中學習單詞,并重點重復朗讀教學目標中的單詞,強調there be句型的一般過去時在課文中的典型例子,要求同學們注意并熟記there be句型一般過去時的運用形式。隨后,做好知識回顧工作,復習一些動詞的過去式,采用有獎問答的形式,我說出動詞的中文釋義和原形,讓同學們競答其相應的過去式,并給予獎勵,這種互動也活躍了課堂氛圍。課堂復習環(huán)節(jié),讓同學們一起復述本堂課的知識點,進行初步復習,以免遺忘知識點。最后,讓同學們講述從這個故事中學習到的與人相處的方式,深化課文的學習意義,并要求同學們回家后復習課文單詞,下節(jié)課在課堂上陳述。
教師要善用比較教學法,在教學中將一些具有某種聯(lián)系和區(qū)別的教學內容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處,使學生在學習一個知識點時能自然地聯(lián)想到另一個知識點。比如,在Unit1 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一單元中,教師將不同時態(tài)的there be句型以及be動詞的單數或者復數形式的變化問題通過具體的例子進行相互比較,避免死記硬背和生搬硬套,促使學生真正學會運用知識,舉一反三,對知識點融會貫通。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讓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教師要多利用如游戲、唱歌、朗讀歌謠、講故事、自編自演話劇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一次教學過程中,我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一次“圣誕聚會”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開場時,我打扮成孩子們喜愛的圣誕老人的形象,背著一袋禮物出場,祝福孩子們圣誕快樂,讓孩子們開心活躍起來,拉近了師生距離,有利于教學的開展;然后,通過用英語提問有關圣誕節(jié)的知識讓同學們對這堂課產生興趣,與此同時,將課文所需要掌握的單詞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呈現出來;最后,設計了“圣誕聚會”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同學們自主選擇扮演角色。不出所料,學生們都很喜歡這堂課,這堂課不僅吸引了他們的興趣,增強了其學習欲望,讓每一個學生都全身心地參與其中,也達到了教學目標,使學生們在活動中主動開口說英語。
教師不僅需要有足夠的知識作為教學支撐,還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有所了解,有針對性地設計出新穎有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作者單位:海門市育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