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諾
西班牙科學家費代麗卡·伯特科希尼打掃自家蜂巢時,發(fā)現(xiàn)了一支可能拯救地球的部隊。
她清理出寄生在蜂巢中的蠟蟲,把它們放進系緊的塑料袋里。忙完回來一看,袋子里空空的,蠟蟲“吃”出了一條生路。
100只蠟蟲在12小時內(nèi)能降解92毫克聚乙烯,速度遠遠超過被寄予厚望的真菌和細菌。
蠟蟲是蠟螟蟲的幼蟲,顏色淡黃,看起來普普通通,卻有不同尋常的消化系統(tǒng)。它喜食有“生物界塑料”之稱的蜂蠟,面對塑料中最常見的成分聚乙烯,也同樣胃口大開。通過分析其食物殘渣,研究者發(fā)現(xiàn)蠟蟲真真切切地把聚乙烯降解成了乙二醇,后者幾周內(nèi)就可以在土壤和水中分解。
接下來,伯特科希尼希望能搞清楚蠟蟲消化的機制,提取其中關鍵的活性物質(zhì),嘗試人工合成,從而進一步提高降解塑料的效率。畢竟人類寄予它們的厚望是降解每年80萬噸聚乙烯產(chǎn)品。這還不包括其他成分的塑料產(chǎn)品,蠟蟲對它們的分解能力還有待驗證。
不過嚴格說起來,這可不是人類拯救地球,而是人類闖了禍之后,又要回家找地球老媽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