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衛(wèi)青
在新課改這一大背景下,“以教學為中心”顯然已經不適合長遠發(fā)展,教學方式也漸漸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在學習詩歌的時候,按照教材生搬硬套已經適應不了新課程下的發(fā)展目標,而詩歌作為小學語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不能像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那樣,生硬的將詩歌翻譯為普通話,這樣不但讓詩歌失去了應有的美感,也體會不到詩人在寫下這首詩時或細膩或豪放的感情,并且這種方式讓學生難以做到身臨其境,不解其意會讓他們漸漸對詩歌的學習失去興趣,所以在詩歌的學習過程中,切忌死記硬背,應該善用情景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做到在生活中將詩歌的氛圍營造出來。
一、情景教學的定義
情景教學一般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將所要學習的內容在現實當中模擬出來,配合語言的描繪和情景的布置,讓學生仿佛置身于所描繪的場景當中,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書本中所表達出來的感情和態(tài)度。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學會思考,利用場景的模擬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正能量的人物所帶來的美好的品格,既陶冶了情操,也達到了教學想要達成的效果。情景教學往往是建立在師生相互配合的基礎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是加以適當的引導,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一般。這種教育方式所能達到的效果是最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既學會了知識,也提升了學生的想象力,還能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
二、與生活相結合的情景教學所帶來的優(yōu)勢
第一,可以讓學生對古詩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小學生來講,古詩對他們來說是很陌生的,它的高度凝練與我們平日里說的話差距太大,而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又不是那么強,所以理解起來是非常吃力的。將與他們日常生活相關的事物與古詩所表達的內容聯(lián)合起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無論哪方面的學習,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學習要從培養(yǎng)興趣開始。
第二,可以培養(yǎng)團隊精神。在任何地方任何領域,團隊精神無疑都是重要的,而團隊精神最初的體現就是小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進步。想要完成對一首古詩的情景模擬,單靠一個人肯定是完成不了的,所以要以小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讓他們懂得需要“一起做才能做得更好”的重要性。
第三,大幅度的提高教學效果。情景教學可以讓學生迅速的對古詩產生興趣,這種興趣會引導著他們向著教學需要的方向邁進,提高課堂效率,很可能不需要復習,在課堂上就可以完成一首古詩的背誦、理解和消化,極大的提升了教學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課后負擔。
三、如何營造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生活情境氛圍
(一)通過多元化的朗讀來體會情景
所謂詩歌,普遍來說韻律都比較強,不但講究押韻,還要上下工整,因為這樣可以讓詩歌看起來具有美感,讀起來也自然是朗朗上口,所以將詩歌讀出來是學生認識古詩的第一步。在教學之初,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誦讀的方式感受到這種美的旋律。
例如,教師在教習唐朝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朗讀讓學生對詩歌的內容和所要表達的情感有一個初步的體驗。在正式教學的時候,先由教師帶有感情的朗讀,在帶領學生進行導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既對詩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也提出對一些字詞句節(jié)的疑問。然后帶著這些疑問,再讓學生聽錄音的朗讀,將錄音的朗讀與學生自己的朗讀做一下對比,看看自己哪里處理的不夠完美,哪些地方貼近古詩的意境。如此誦讀古詩之后會發(fā)現詩中借助了很多動物和植物來表達詩人的個人情感,而這些東西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幾乎每時每刻都會接觸到,如鳥啼、風雨、落花,都是生于自然、長于天地的東西。詩人通過對這些事物的描寫,向學生呈現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日圖景,而古詩的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體現了詩人對花期短暫、花朵飄零的惋惜之情。最后,再由老師點幾名學生進行朗讀,讓其他學生認真聽,指出朗讀的學生哪里有不足,哪里又值得借鑒,這樣大家才能做到共同進步。在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教師要適當的加以贊揚,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從而使學生對學習古詩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激發(fā)想象力,準確的領略情景
學生的想象力無疑是很豐富的,這也是他們這個年齡所擁有的的優(yōu)勢。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將他們的想象力帶入古詩中去,在古詩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尋找到認同感,對于詩人在短短的詩句中所描繪的景色、抒發(fā)的情懷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之情相互融入,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在詩歌鑒賞方面的能力,也可以讓他們的想象力再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加強鑒賞能力,讓學生對詩歌引起共鳴
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將所學的詩歌與現實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把詩歌的內容引入到學生所熟悉的事物當中去。比如宋朝楊萬里的《小池》中所提到的“小池”“樹木”“小荷”“蜻蜓”等等,都是學生們日常所能接觸到的東西,這種熟悉感的代入能讓他們更好的理解詩歌。在詩歌的鑒賞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將詩中所描繪的場景用動態(tài)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給學生直觀、清晰的視覺感受[4]。對于一些情感表達的詩歌,教師要準確的抓住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還是孤獨寂寞的蒼涼畫面,抑或是不同流合污的清高,通過情景的設立,讓學生引起對詩歌的共鳴,想詩人之所想,思詩人之所思,對詩歌的內容有自己的認知,這樣才得以順利完成教學目的。利用情景教學,將生活與課堂聯(lián)系起來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并且要在這條道路上不斷的進行探索,在歡樂的氣氛中達到教學目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堂是離不開生活的,在詩歌的學習過程中,生活情境氛圍的營造是十分重要的,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想象力,將詩歌所要表達的東西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盡可能的去體會詩人所要表達出的情懷和意境,讓學生通過朗讀、品味和鑒賞來體會古人留給我們的藝術瑰寶,感受到詩歌的美好,讓學生受到詩歌教育的熏陶,從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學習的同時也能增加文學素養(yǎng),體會到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