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分子致病機制研究進展*

      2020-02-13 12:16:28綜述審校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20年9期
      關鍵詞:鐵載體菌毛莢膜

      張 穎,李 軼 綜述,郭 思,2△ 審校

      1.河南大學人民醫(yī)院/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河南鄭州 450003;2.華中阜外醫(yī)院檢驗科,河南鄭州 450003

      1882年,肺炎克雷伯菌(KP)首次從死于肺炎的患者的肺中被分離出來[1]。 KP屬于腸桿菌科,是人類胃腸道菌群的一部分。它們攜帶多種毒力基因,并且具有獲得抗菌藥物抗性基因的能力,同時可以引起局部和播散性感染[2],是臨床常見的條件致病菌之一。大多數(shù)“經(jīng)典”肺炎克雷伯菌(cKP)能夠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腹腔感染、血管內(nèi)裝置感染、手術部位感染、軟組織感染、菌血癥等,常發(fā)生于住院需長期護理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一般常規(guī)用β-內(nèi)酰胺類和其他有效對抗腸桿菌科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3]。臨床變異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在過去20年中逐漸出現(xiàn)[4]。與cKP不同,hvKP所致感染常發(fā)生在健康的流動性人群中,通常引起社區(qū)獲得性感染,并伴有遠處轉(zhuǎn)移或擴散,嚴重者可危及生命。除此之外,hvKP感染的肝膿腫患者通常無肝膽病史[5]。目前,尚無統(tǒng)一標準定義hvKP,對hvKP的鑒定大部分通過拉絲試驗,在瓊脂平板上培養(yǎng)的菌落過夜后,用接種環(huán)輕觸菌落,若有黏液絲且拉絲長度>5 mm,即可初步判斷為hvKP。hvKP的高黏性特征與其毒力有密切的關系,因而被認為是鑒定hvKP的有效指標。但是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不是所有的hvKP菌株都表現(xiàn)為高黏性特征[5]。控制細菌莢膜多糖(cps)合成的基因可在不同菌株間通過水平傳遞的方式轉(zhuǎn)移,使不具備hvKP特征的菌株也表現(xiàn)出高黏性特征,這使得hvKP與細菌菌落高黏性特征間的相關性大大降低。因此,不能僅憑高黏性特征和血清型鑒定hvKP,而應明確菌株的表型和基因型特性是否符合hvKP的特性以鑒定菌株的毒力[6]。本研究就hvKP的毒力相關因子及分子致病機制進行了綜述。

      1 hvKP的毒力相關因子

      hvKP的高毒力與多種毒力因子密切相關,例如鐵載體、莢膜血清型、菌毛等。其中cps的合成增加與攝取鐵能力的增強共同組成hvKP毒力增強的主要因素[7]。

      1.1鐵載體 鐵是一種對細菌生長至關重要的元素,獲取鐵的能力對細菌的生長和復制尤為重要。這種特性在感染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KP必須從宿主獲取鐵,以便在哺乳動物感染期間存活和繁殖。許多病原體(包括KP)獲取鐵的主要方法是通過鐵載體的分泌,鐵載體比宿主轉(zhuǎn)運蛋白對鐵有更高的親和力,可以從宿主鐵螯合蛋白中獲取鐵元素或從環(huán)境中清除鐵[8-9]。另外,鐵載體的分泌也誘導炎癥和細菌傳播。KP可分泌多種類型的鐵載體,包括氣桿菌素、腸桿菌素、沙門菌素和耶爾森桿菌素。不同鐵載體的產(chǎn)生可以使KP定植并傳播到宿主內(nèi)的不同位點,在加入人類腹水的培養(yǎng)基或貧鐵的基本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 hvKP和cKP,通過鐵載體定量試驗(CAS檢測法)測得hvKP可分泌數(shù)量更多、活性更強的鐵載體,這可能是KP毒力增強的重要機制之一[7]。研究還發(fā)現(xiàn)hvKP菌株的鐵載體活性為cKP菌株的6~10倍[7]。腸桿菌素在cKP和hvKP菌株中幾乎無處不在,被認為是KP的主要鐵攝取系統(tǒng),相比之下,耶爾森桿菌素、沙門菌素和氣桿菌素的表達水平在hvKP中比在cKP中高得多[8]。RUSSO等[10]通過使野生型hvKP(hvKP1)基因位點突變,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體內(nèi)及體外培養(yǎng)都不能單獨合成沙門菌素、耶爾森桿菌素、腸桿菌素,都不能使hvKP的毒力減低,而不能合成氣桿菌素的菌株毒力會明顯下降,因此氣桿菌素被認為是hvKP最重要的鐵載體,也是其重要的毒力因子。目前氣桿菌素的水平在hvKP中明顯增多的機制尚不清楚,但已經(jīng)確定的是,在鐵缺乏的條件下,hvKP鐵載體總含量得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氣桿菌素的存在[11]。另外,耶爾森桿菌素的分泌和利用也與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有關,hvKP強大的鐵攝取系統(tǒng)使得細菌在缺乏鐵的情況下也能保證足夠的鐵來源。

      1.2cps

      1.2.1莢膜 臨床資料表明,具有高黏性特征的KP菌株更易引起一些特殊的侵襲性感染,例如肝膿腫、腦膜炎、膿胸、眼內(nèi)炎等,高黏性特征在這些菌株引起感染的過程中可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6]。hvKP的高黏液性和高毒力特征與其增厚的莢膜有關。莢膜是一種包裹細菌的細胞外多糖基質(zhì),是細菌的一種特殊結構。莢膜的結構與細菌的黏附、抗血清殺菌、抗吞噬和遠處定植的特性密切相關[12]。hvKP菌落黏稠的性狀正是cps合成旺盛的直接表現(xiàn)。cps由位于染色體上的cps基因簇編碼,cps基因簇全長21~30 kb,包括16~25個基因。cps基因簇中wzi、wza、wzb、wzc、gnd、wca、cpsB、cpsG、galF與cps合成相關,wzy(orf4)、cpsB、cpsG與cps聚合相關,wza、wzc、orf5、orf6與裝配相關,wzi編碼莢膜黏附相關的表面蛋白[13]。有研究者用分離自患肝膿腫小鼠的KP制成一系列濃度梯度的菌液,注入小鼠體內(nèi),以半數(shù)致死量(LD50)評估菌株的毒力,結果顯示K1型野生型菌株LD50(<10 CFU)遠小于不產(chǎn)莢膜的K1型突變株LD50(>1×106CFU),以此證實了cps的毒力作用[14]。

      1.2.2血清型 根據(jù)cps的不同,KP被分為82種血清型[15],hvKP菌株由于擴增莢膜物質(zhì)的產(chǎn)生,產(chǎn)生更加堅固的莢膜,其中K1和K2血清型與細菌的高毒力密切相關,是導致臨床細菌性肝膿腫的主要致病菌。K1型常繼發(fā)于遠處轉(zhuǎn)移。最近有研究表明K1、K2、K5、K6、K20、K54、K57及新發(fā)現(xiàn)的 KN1血清型與hvKP有關[12]。LIU等[16]對北京朝陽醫(yī)院2008-2012年檢測出的hvKP進行PCR及多位點基因分析,發(fā)現(xiàn)hvKP莢膜分型中常見的是K1、K2、K20和K57,并且hvKP陽性患者更易發(fā)生社區(qū)獲得性感染,且多集中于K1及K2型。有研究對2013-2014年北京3家教學醫(yī)院肝膿腫病例進行回顧性研究,發(fā)現(xiàn)引起肝膿腫的hvKP以K1型為主(53.9%),其次為K2型(32.2%)[13]。那么,為什么K1和K2血清型在hvKP中如此普遍?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K1和K2菌株缺乏被宿主因子識別的特定甘露糖殘基重復序列,例如巨噬細胞上的甘露糖結合受體和肺分泌的表面活性蛋白A(SP-A);(2)K1和K2菌株表面具有宿主特異性單糖唾液酸,可模擬宿主細胞,從而可逃避宿主免疫細胞;(3)與其他血清型菌株相比,K1和K2菌株可誘導嗜中性粒細胞釋放更小的活性氧物質(zhì),從而可以更好地存活于人體組織中;(4)與具有其他K血清型的菌株相比,K1和K2菌株具有更多樣的O血清型,其可以幫助K1和K2菌株逃避宿主免疫系統(tǒng)。K1及K2型莢膜最初被認為是hvKP的主要毒力因子,也被定義為hvKP最初的主要特征。但是,并非所有的hvKP引起的社區(qū)獲得性肝膿腫都是K1及K2型,在非社區(qū)性獲得性肝膿腫的小鼠模型中也檢測出K1、K2型,并且表現(xiàn)出較低的毒性[10]。TAN等[17]對129株分離出的hvKP進行PCR測定,發(fā)現(xiàn)超過一半和肝膿腫有關的血清型不是K1及K2型。所以,hvKP的毒力強弱并非僅僅是K1、K2莢膜血清型分型導致的,可能與其毒力基因有關。

      1.2.3高黏性表型 參與調(diào)控胞外cps合成的主要莢膜轉(zhuǎn)錄激活因子有RmpA及RmpA2。目前認為位于染色體上的c-rmpA基因和質(zhì)粒上的p-rmpA、p-rmpA2基因在hvKP中參與編碼RmpA、RmpA2[18]。

      RmpA可激活莢膜產(chǎn)生,導致高黏液表型和毒力增加。在KPCG43中,p-rmpA和p-rmpA2均有助于增加莢膜產(chǎn)生,而在NTUH-K2044(ST23、K1血清型)中,第一個基因組測序的hvKP,只有p-rmpA促成莢膜基因表達的增加。因此,說明每種RmpA在超毒力中的作用也是十分必要的。最近,吳桂立[19]在臨沂地區(qū)hvKP的分子致病機制研究中發(fā)現(xiàn),69株KP中具有高黏液表型的hvKP為37株,其中收集的 hvKP 菌株全部表達RmpA,因此,RmpA可以作為實驗室診斷hvKP的輔助參考指標。此外,有研究表明,RmpA以RcsB依賴性方式激活cps表達,并且其DNA結合基因序列是發(fā)揮調(diào)節(jié)作用所必需的[20]。

      黏液相關基因A(magA)于2004年被發(fā)現(xiàn),magA存在于Kl型KP的cps體生物合成區(qū)內(nèi),被認為與細菌高黏性、血清抵抗及細胞吞噬抗性有關,作為KP cps聚合酶wzy負責K抗原的合成,現(xiàn)將magA重命名為wzykDk。臺灣的一項研究顯示,83%來自化膿性肝膿腫患者的KP菌株為magA陽性,從其他侵襲性感染患者中分離的菌株中只有3%為magA陽性[15]。但是,最近有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高黏性KP菌株并未檢測出magA基因,一些表達magA的菌株也并未表現(xiàn)出高黏性特征,表明magA基因與高黏性特征兩者之間可能并沒有特定的聯(lián)系[6]。在對77株已明確血清型的KP菌株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magA僅存在于K1血清型的菌株中,因此,認為magA基因是編碼K1血清型菌株cps的主要基因,而非特定的毒力基因,即magA基因是一個編碼KP的莢膜血清型而非高黏性特征的cps基因[6],在K1血清型KP中是重要的毒力因子,與其致病性有很大的聯(lián)系。

      1.3菌毛 細菌黏附于宿主細胞表面是其進展至感染的關鍵步驟之一,在KP中,這通常通過菌毛來實現(xiàn)[3]。目前,已知兩種類型的菌毛存在于KP中,即1型和3型菌毛。雖然已知3型菌毛能與氣管上皮細胞、腎小管細胞等不同人類細胞結合,但1型菌毛似乎更具有特異性。另外,KP菌株產(chǎn)生生物膜的能力增強導致KP對宿主防御因子和抗微生物劑的抗性增加,并且生物膜越來越多地被認為是重要的毒力因子。影響生物膜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如莢膜、菌毛、數(shù)量感知系統(tǒng)等,其中菌毛在生物膜的形成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1]。而1型和3型菌毛也與KP中的生物膜形成有關(3型菌毛比1型菌毛作用更強)[22]。hvKP比cKP產(chǎn)生更多的生物膜,這可能也是其毒力增強的原因之一。

      1.4序列類型 序列分型是用于菌株分類的分子流行病學方法,并且已經(jīng)用于KP的分型篩選[1]。hvKP菌株具有特定的MLST序列型別,如ST23與Kl莢膜血清型和肝膿腫密切相關,另外,ST57與K1型相關,ST86、ST375、ST380與K2型相關。常見的cKP序列分型為ST11、ST15、ST65和ST258,另外,K1/ST23更可能含有與高黏液表型和鐵攝取相關的毒力基因,與這些毒力基因共同促成hvKP的發(fā)病機制。與K1血清型相比,K2和其他血清型在ST方面遺傳多樣性差異更大,并且獲得毒力基因(kfu、irp、iuc、iro、rmpA)的可能性較小[2]。雖然hvKP的序列分型與其高毒力及致病性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對可能引起感染流行的hvKP進行序列分型有助于早期干預[23]。

      2 hvKP的定植與感染

      hvKP的定植是獲得內(nèi)源性感染的第一步,但是hvKP定植感染發(fā)病率及感染機制并不明確。hvKP在胃腸道、口咽、皮膚均可定植,但是胃腸道是定植的主要部位。細菌進入到腸道以外的組織或器官以繼續(xù)生長是整個感染的重要步驟,cKP和其他腸桿菌科感染的途徑包括從會陰部進入膀胱,破壞腸道使細菌進入腹膜腔,口咽部定植進入呼吸道,以及破壞皮膚屏障等。雖然hvKP進入機體的途徑并不明確,但是可以明確的是hvKP感染通常發(fā)生在宿主抵抗力無明顯缺陷的患者中。而且,hvKP進入宿主體內(nèi)并不一定會引起感染,細菌還需要應對宿主的抵抗力并在宿主體內(nèi)存活。研究表明hvKP菌株的存活能力明顯高于cKP菌株[24]。hvKP可以導致化膿性肝膿腫、脾膿腫、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肺炎、眼內(nèi)炎、腦膜炎、尿路感染等。另外,糖尿病、惡性腫瘤、肺炎、腎臟疾病被認為是hvKP感染的高危因素。此外,hvKP感染導致的化膿性肝膿腫通常發(fā)生在無肝膽病史的人群中,定植在腸道的細菌通過侵犯腸黏膜進入門靜脈,繼而到達肝臟引起感染。通過對hvKP感染的小鼠模型的研究已經(jīng)證實hvKP可以穿過腸黏膜屏障導致肝膿腫。此外,吞噬了hvKP的中性粒細胞通過血液循環(huán)可將hvKP帶至機體的多個部位,導致皮下組織、肺、肝形成膿腫[5]。另外,hvKP感染存在一定的區(qū)域易感性,在亞洲人群中高發(fā),這可能與宿主基因易感性或不同地域病原體暴露水平不同有關。

      3 小 結

      目前對hvKP的研究有限,鐵載體、莢膜血清型、高黏液表型、菌毛等被認為是hvKP的高毒力因子,并與其致病能力有關。但目前對其分子致病機制尚無法完全闡明,hvKP進入機體的途徑及發(fā)生轉(zhuǎn)移性播散的機制仍需要進一步研究,轉(zhuǎn)移性感染為何易發(fā)生于糖尿病患者,亞裔群體中hvKP為何具有較高的腸道攜帶率,其與免疫系統(tǒng)是如何相互作用,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但是,目前國內(nèi)對hvKP的研究還主要集中于hvKP的耐藥性。臨床工作者必須提高對hvKP的認識,深入研究hvKP的致病機制對于正確認識hvKP所致感染,降低hvKP的危害具有重要意義[25]。

      猜你喜歡
      鐵載體菌毛莢膜
      微生物鐵載體的應用研究進展
      羊毒素型產(chǎn)氣莢膜梭菌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鐵載體細菌對植物缺鐵性黃化病生物防治的研究現(xiàn)狀
      微生物鐵載體轉(zhuǎn)運調(diào)控機制及其在環(huán)境污染修復中的應用
      枯草芽孢桿菌MB8兒茶酚型鐵載體的合成與結構分析
      肺炎鏈球菌莢膜教學標本的制作方法研究
      產(chǎn)腸毒素性大腸桿菌菌毛的研究進展
      陜西省部分地區(qū)雞源A型產(chǎn)氣莢膜梭菌分離株的藥敏試驗
      腸炎沙門氏菌SEF14菌毛研究進展
      沙門氏菌菌毛研究進展
      湘乡市| 龙州县| 武清区| 铜山县| 沅江市| 丹江口市| 慈溪市| 江孜县| 图们市| 河北区| 苗栗县| 噶尔县| 麻栗坡县| 新丰县| 浦江县| 青海省| 屯昌县| 海伦市| 保靖县| 兴隆县| 江安县| 潞城市| 黄梅县| 昌平区| 保康县| 定西市| 兰州市| 通州市| 松阳县| 平湖市| 仪征市| 枣庄市| 化州市| 伊通| 治多县| 洱源县| 精河县| 六枝特区| 呼和浩特市| 佛山市| 武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