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纘
【導(dǎo)語】
歲除,是歲末除舊布新的日子。除夕,即歲除之夜,它與歲首(新年)首尾相連。舊歲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換新歲了,故俗以為除夕。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清掃屋舍,除舊布新,張燈結(jié)彩,迎祖宗回家過年。除夕,在中國人的心中具有特殊的意義。
竹爆驚春,競喧闐①,夜起千門簫鼓。流蘇②帳暖,翠鼎緩騰香霧。停杯未舉,奈剛要,送年新句。應(yīng)自有,歌自清圓,未夸上林③鶯語。
從他歲窮日暮,縱閑愁,怎減劉郎風(fēng)度?屠蘇④辦了,迤邐柳欺梅妒。宮壺⑤未曉,早驕馬,繡車盈路。還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細(xì)數(shù)。
【注釋】
①喧闐:聲音大而嘈雜。
②流蘇:下垂的穗子,用五彩羽毛或絲絨制成。
③上林:秦漢時宮苑名。這里泛指園林。
④屠蘇:酒名。按照古俗,在農(nóng)歷正月初一,家人按先幼后長的次序飲屠蘇酒。
⑤宮壺:宮中漏壺。
【參考譯文】
爆竹聲聲,驚起了沉睡的春天。夜幕降臨的時候,千門萬戶里競相響起簫鼓之聲,聲音響亮而嘈雜。家家戶戶用流蘇裝飾的帳幔溫暖如春,香爐中緩緩升騰起充滿馨香的煙霧。人們都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在舉杯對酌這守歲酒之前,無奈得先吟上幾句新詩,唱上幾句新詞,送別即將過去的一年。歌者的歌聲珠圓玉潤,清脆悅耳,不是夸口,即使比之上林苑中的鶯鳥的鳴叫聲,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任他歲窮日暮,縱使有千般閑愁,又怎可失卻劉郎往日那翩然瀟灑的風(fēng)度?人們飲過屠蘇酒后穿著漂亮的新衣迤邐而行,惹得那剛綻新芽的柳枝也覺得自己受了欺侮,就連冷傲的梅花也嫉妒不已。漏壺顯示此刻天色尚早,東方未曉,可驕馬繡車早已擠滿了大小街道。大家又從今天開始細(xì)數(shù)著新一年的月夜與花朝。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除夕之夜的詞。詞的上片寫除夕之夜爆竹聲聲、簫鼓喧闐的熱鬧場面;下片寫除夕未畢、東方未曉時人們的活動。全詞筆觸細(xì)膩,措辭精妙,通篇無一哀語,從頭至尾都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十分切合除夕時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節(jié)令特點,將南宋民間歡度除夕的習(xí)俗描繪得十分具體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