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鐘雪
(新平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新平 653499)
血樣采集是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要一環(huán),同時也是基層獸醫(yī)防疫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術性技能,也是動物疫病防控部門的常規(guī)性工作之一,是監(jiān)測豬疫病的基礎性工作。通過血樣分析可以掌握免疫抗體情況,為動物疫病防控決策者提供科學依據(jù)。根據(jù)多年在基層的實際操作,談幾點體會,供同行參考。
要做到準確進針,首先要了解豬前肢靜脈的解剖位置,認真學習、了解、掌握理論知識是進行此技術操作的基礎。從豬生理解剖學入手,了解豬頭靜脈分布走向,其中的副頭靜脈位置是重點前肢靜脈位置,該靜脈位于肘關節(jié)下腕橈側伸肌處,皮膚相對腋下更厚。根據(jù)解剖學位置,進針從下向上,即針頭應朝向胸肌。
豬前肢靜脈中的副頭靜脈肘關節(jié)位置向下走向,由粗逐漸分支變細,離皮膚越淺。在采血時,前腔靜脈采血根據(jù)豬的大小、肥瘦選擇相應的進針位置,而前肢靜脈中的副頭靜脈采血進針不需要考慮豬的大小、肥瘦,只要在肘關節(jié)部用止血帶(橡皮帶)系緊后,血管擴張隆起,肉眼可以看到隆起,手觸摸有滑動感,進針位置明顯,進針時根據(jù)豬的大小力度有所不同,大豬稍用點力,便于一次性扎入血管,減小豬的應激反應。
安全是第一要素,保定對于獸醫(yī)工作者來說是確保安全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實際采血操作中,保定豬相對費時、費力,特別是種公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和肥豬,先用保定鋼繩一端將豬上頜部套住,盡可能套在犬齒后方,另一端由助手牽住或系在豬舍的門上固定,注意豬頭頸向上仰與地面水平線約成25°,待豬安靜后進行采血操作。
助手用止血帶在豬的肘部往后牽拉傾斜向上與地面水平線約成45°,或采血者先用止血帶在豬的肘部系緊打活結,此時在腕橈側伸肌用酒精棉球消毒,可見血管擴張隆起,用手觸摸感覺有彈性,手指輕壓有滑動感。右手持針與皮膚成30°左右進針,注意進針時用力不能過猛,左手拇指壓緊進針下方,防止血管滑動,由下向肘部方向刺入,采血軟管有回血后方可插入真空管,按照要求放入相應的血量,拔下針頭,用消毒棉簽按壓針眼片刻止血。
進針時不要“公式化”的刻意追求點,掌握適當?shù)牟课槐憧伞R驗椴裳僮鲿r如同人到醫(yī)院抽血,借助止血帶系緊后可以用肉眼看到或通過手觸摸到進針位置,選擇在腕橈側伸肌部位進針;進針前用75%的酒精棉球進行消毒處理,可避免或減少針眼部位感染,同時進針位置會更明顯;沒有明確的一個點進針,進針時不要過快、過猛,容易穿透內壁血管造成進針部位血腫,體會不到“一針見血”。盡量減小豬的應激反應。
在選用針頭時,注意不要選用前腔靜脈采血用的一次性采血器針頭,選用一次性使用靜脈采血針,該針配用透明的軟膠管,軟膠管有回血時可以看到,此時再適當將針順血管插入深點,便于防止豬走動時針頭突然脫落,如果針頭脫落,二次進針就難扎到血管,此時要更換前肢再進行采血操作。
經(jīng)過多年的基層工作,深入養(yǎng)殖場(戶),用此方法采血廣大養(yǎng)殖戶樂意接受,養(yǎng)殖戶認為這種方法對豬影響不大,針頭相對前腔靜脈采血針小,進針較前腔靜脈淺,同時避免了前腔靜脈進針操作時如同“殺豬”的視覺感觀刺激,造成養(yǎng)殖戶心里恐懼;比耳靜脈采血好,針眼不出血。
業(yè)精于勤,獸醫(yī)工作者熟練的技術在于重復練習和摸索總結。在實際操作中,基本上沒有實驗豬,這就要求獸醫(yī)工作者必須從理論上掌握豬前肢靜脈生理解剖位置、走向、分布,熟練持針、進針動作。在遇上采血時,做到“兩不怕”,即不怕臟、不怕苦,積極練習,總結經(jīng)驗,經(jīng)過多次重復操作,就能掌握此項技術,達到“一針見血”。
對于初學者來說,相對于前腔靜脈采血易于掌握,前腔靜脈采血位置與豬的大小有關,相對難采,還要根據(jù)豬的大小掌握進針深淺,大豬進針不能過淺,小豬不能過深;前腔靜脈采血操作不當,易造成溶血,血清無法析出;相對于耳靜脈血管粗,出血快、流血量大,能在較短時間內抽取所要求的血量,針眼易止血,特別是通過指壓形成血管皮膚“錯位”進針,拔針后針眼不出血,進針部位也不腫。
總之,作為獸醫(yī)工作者,首先要有不怕臟、不怕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豬前肢靜脈采血技術是基層獸醫(yī)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術性工作,經(jīng)過多年的基層實際操作實踐總結,該技術不傷豬,血清易析出,是一項理想的豬采血技術,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