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智語文教學當中,古詩詞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培智生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其中情境教學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來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使學生獲得更佳的學習體驗。
本文根據(jù)現(xiàn)有的研究資料,結合自身在培智學生古詩詞情境教學當中的一些經(jīng)驗,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情感導讀來引入教學情境等,創(chuàng)設一個利于培智生學習和理解的良好情境,利用情境教學來提高古詩詞教學的實效性。通過研究,希望能夠對培智語文教師提供一些幫助和啟示。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及其在教育領域當中的應用,為教師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形式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方法。在培智語文古詩詞教學地中要想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信息技術是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將古詩詞動態(tài)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將詩、畫、聲、情融為一體,形成一個更加直觀和貼近實際的教學情境,在這一情景當中,學習古詩歌不僅可以激活培智生的詩詞思維,也能夠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和學習,從而讓他們對古詩詞有一個更加準確而深入的理解。
比如《詠鵝》,在這首詩歌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下鵝游泳的視頻,播放一段鵝的叫聲,讓學生在一片田園風光中了解鵝的形態(tài)特征,然后引申到將要學習的古詩詞中,一句一句地結合視頻的內(nèi)容來分析詩句的含義,“曲頸向天歌”描寫的是鵝的形態(tài),“頸”就是脖子,讓學生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鵝的脖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彎曲”的,“向天歌”是鵝在大聲尖叫的時候,嘴巴會不自覺地往上揚起來,從而結合情境讓詩歌的內(nèi)容動起來,幫助培智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這首詩歌。但是,在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要靈活多變,有一些詩歌的內(nèi)容可以直接用視頻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有一些需要輔助其他方法,比如投影儀等,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習的古詩詞,來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方法或設備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同時,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還需要將詩歌的內(nèi)容動態(tài)化,就是要準確地解析詩歌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選擇最佳的詩歌呈現(xiàn)方式。
在培智生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因為培智生的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學生進入情境的難度比較大,如何讓學生進入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是教師在古詩詞教學時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筆者認為情感是一個不錯的策略,培智生的情感也非常豐富,富有情感的導讀可以活躍他們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引導他們逐漸進入教師所創(chuàng)立的情境中。培智學生相對正常學生,其古詩詞的理解能力本身就偏弱,要想讓他們真正地學習和理解古詩詞,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進行良好地啟蒙與引導,在情境教學中也是如此,需要在創(chuàng)設和運用情境的同時,通過有情感的語言描述、啟發(fā)學生思考、理解。教師在特定教學情境之下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讀,可以運用肢體語言來彌補單純的語言文字存在的不足,不僅可以增強情境的效果,也能進一步強化培智生的主觀感受,讓學生走入特定的學習情境中學習和理解。比如,在《村居》這首古詩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有感情地領讀、范讀。
師:草長鶯飛二月天(在領讀或者范讀的時候要注意與動畫、視頻的播放速度保持一致,要讓學生在看得見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朗讀啟迪他們思考,同時使用手指或者教具在屏幕上進行引導,讓學生的視線不自覺地集中在教師所指的內(nèi)容上)
生:草長鶯飛二月天(學生在剛開始跟讀的時候可能有點跟不上節(jié)奏,也可能出現(xiàn)不整齊的問題,在這個時候教師一個詩句可以多領讀幾遍,尤其是要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詩句中,讓學生能夠通過跟讀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情感)
教師在領讀的過程中也需要對詩句的含義進行生活化的解釋說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例如“草長鶯飛二月天”,教師可以向學生說明二月天所處的季節(jié),也就是春天剛剛到來的場景,要結合學生在生活當中遇到的事物進行說明,如樹葉、小草、鳥兒等,構建一副生動春天的場景,讓學生不自覺地在腦海里涌現(xiàn)出這種場景,然后再說明“草長”與“鶯飛”的含義,當學生在腦海里有一定認知的時候,對于詩句當中這兩個詞的含義的掌握和理解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
培智學校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以培養(yǎng)和提高培智生的生活能力作為重要教學目標,而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持續(xù)在特殊的場景當中,這種特殊的場景實際上就是一種情境。從新課標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在培智語文教學當中情境教學是適應新課標要求的一種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培智語文教學實際上仍然是一個機械化的鍛煉過程,并非是一個讓學生主動理解和適應的過程,這一點在古詩詞當中尤為明顯。為了提高培智語文教學實效性,必須充分考慮到培智生的特點來創(chuàng)新古詩詞教學的形式,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站在培智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角度來講,要想發(fā)揮情境教學對培智生古詩詞學習的良好幫助和促進作用,就需要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師所創(chuàng)建的情境之中。而融入情境最好的方法無疑是角色扮演,因為只有角色扮演,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身臨其境的感覺。
當然,在古詩詞教學當中,角色扮演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大,因為古詩詞中并沒有明顯的角色分工,尤其是培智語文課程中的古詩詞相對比較簡單,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仔細分析詩中的內(nèi)容,賦予學生不同的角色。比如,可以購買一些服裝道具,將學生扮演成詩人,然后在設計的特殊情境之下朗讀古詩詞,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不可避免地將自己想象成詩人,然后去聯(lián)想詩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思想情感,從而幫助他們加深對古詩詞的認識和理解。當然,也可以選擇角色比較多的詩歌,來賦予學生不同的角色,比如,在學習《詠柳》這首詩歌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化裝成柳樹,讓部分學生扮演成柳樹,組成一副春日柳樹剛剛發(fā)芽的情境,然后讓一個學生扮演成詩人,這樣每個學生都能融入進去,成為情境教學的一部分。當然,角色分工的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做出詳細的說明,明白自己的角色在情境中的作用,避免因為角色定位不清,對教學秩序和效果起到負面影響。
總之,情境教學適應了培智生的特點,在培智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古詩詞內(nèi)容與知識,對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能夠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所以,培智生的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情境教學的應用,根據(jù)選擇的古詩詞內(nèi)容來設計與之對應的教學情境,讓培智生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中學習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