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慧靈
摘要 目的:分析面部不同分型基底細胞癌病理特征及安全切緣的關系。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面部基底細胞癌患者99例,對所有患者病理分型進行分析,比較手術切緣對術中首次冷凍切緣陽性率的影響。結果:首次術中冷凍切緣陽性主要與患者面部基底細胞癌分型有較為密切關系;浸潤型病癥和硬斑病樣型病癥相較于結節(jié)性病癥,發(fā)生切緣陽性風險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結節(jié)性與淺表性面部基底細胞癌切緣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病理分型是對手術切緣安全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而對于面部結節(jié)型和淺表型基底細胞癌選擇3mm手術切緣即可達到理想手術效果;而對于浸潤性病癥和硬斑病樣型病癥應根據(jù)患者具體狀況進行手術切緣,才能保證治療效果。
關鍵詞 面部基底細胞癌;臨床病理;安全切緣;效果評價
基底細胞癌是目前臨床,上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主要是患者毛囊外根梢的上皮低度惡性腫瘤,多發(fā)于人體裸露體表區(qū),主要以面部為主[1]。而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通常選擇手術作為主要治療方案,但由于經(jīng)面部手術,不僅應當對患者創(chuàng)口進行切除,術后創(chuàng)面修復也對患者外觀造成直接影響[2]。所以國內外對于面部基底細胞癌手術切緣設置有較大爭議,目前臨床學術界對于手術切緣大小有較高爭議,雖然4~10mm切緣是國內公認安全手術切緣,但這種切緣方式創(chuàng)口較大,對患者外觀改善有一定影響,而3mm切緣陽性率較低,會受到腫瘤大小和病理分型等多種因素影響[3]。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探究面部基底細胞癌在進行手術時,安全切緣與患者病癥之間的關系,分析切緣安全影響因素。
資料與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面部基底細胞癌患者99例,對所有患者病理分型進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面部基底細胞癌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45例,女54例;年齡30~75歲。平均(60.3+4.1)歲;首次術中冷凍切緣陽性35例,陰性64例;手術切緣3mm、4mm、5mn各33例;分型:結節(jié)型26例、淺表型24例、浸潤型19例、硬斑病樣型30例。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手術方案進行切除治療。①術中冷凍切片及染色:采用縱向面包切片對病理組織進行取材,速凍和切片后進行自然風干,放置于固定液中固定后水洗,采用相應染色劑對病理組織進行染色和分化,做好相應處理后進行封固。②臨床操作:所有患者在開展手術前接受相應臨床專科檢查,并采用亞甲藍對肉眼可見的直觀流體邊界進行標記,手術醫(yī)師根據(jù)患者具體狀況設計手術切緣并做好標記線,沿標記線將完整病灶切除后進行快速冷凍袋冷凍,結果明確切緣情況后,可根據(jù)患者具體創(chuàng)口大小做好相應直接縫合或皮瓣轉移修復對創(chuàng)面進行處理。
觀察指標:根據(jù)最終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TPO-Ab指數(shù)超過0.28、TG-ab指數(shù)超過0.24、GAD-Ab指數(shù)超過0.05時,診斷結果為陽性。
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應用SPSS22.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不同切緣及病理分型首次術中冷凍切緣陽性率比較:浸潤型病癥和硬斑病樣型病癥相較于結節(jié)性病癥,發(fā)生切緣陽性風險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節(jié)性與淺表性面部基底細胞癌切緣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面部基底細胞癌是由間質依賴性多能基底樣細胞所構成,這種病癥主要發(fā)生于顏面部,是臨床上一種常見低度惡性皮膚腫瘤[4]。
外科手術雖對患者有良好完整切除效果,但在實際治療時應當根據(jù)患者具體狀況,適當選擇手術切緣,既保證腫瘤加除的完整性,又盡可能保留患者正常組織以減少對患者外觀造成影響[5]。
合理選擇手術切緣,能夠有效降低首次冷凍切緣陽性率,避免患者在病理組織切除后出現(xiàn)不必要浪費,是單次手術成功的重要標準。而在本研究結果中顯示,病理分型是對患者切緣造成影響的主要獨立危險因素,患者病癥如果為浸潤型和硬斑病樣型,則患者切緣陽性風險較高,而切緣大小和腫瘤直徑等多個因素對首次冷凍切緣來說并無顯著影響[6]。為進一步保證患者治療效果和面部美觀度,可以盡可能選擇3mm作為安全手術切緣,但如果患者病理組織分型為浸潤型或硬斑病樣型則可適當對切緣進行擴大,力求腫瘤組織切除完整性。在臨床實際手術操作,需要著重于患者病理分型,避免在手術時盲目增大手術切緣,防止增加手術復雜性和患者組織損傷,需要加強不同病理分型診斷鑒別,并且根據(jù)患者狀況合理選擇手術方案。
綜上所述,病理分型是對患者手術切緣安全造成影響主要因素,而對于面部結節(jié)型和淺表型基底細胞癌選擇3mm.手術切緣即可達到理想手術效果,而對于浸潤性病癥和硬斑病樣型病癥應當根據(jù)患者具體狀況進行手術切緣,這樣才能保證患者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嘉裕.基底細胞癌邊界的皮膚鏡測定與中醫(yī)體質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7.
[2]張婭.面部基底細胞癌較低復發(fā)率手術方案探討和臨床病理分析[D].合肥:安徽醫(yī)科大學,2017.
[3]萬學峰,,阿克拜爾.蘇萊曼,呂金.采用窄緣切除術治療面部原發(fā)性色素型基底細胞癌療效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6,25(5):71-73.
[4]周璟高頻超聲的常見皮膚腫瘤表現(xiàn)及在基底細胞癌術前評估的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
[5]劉濤,劉飛,張培超.臨近皮瓣修復頭面部惡性腫瘤術后皮膚缺損療效分析[J].中國燒傷創(chuàng)瘍雜志,,2013,25(1):56-58.
[6]閻小軍,王珮華,徐成志,等.CXCR4在鼻面部基底細胞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0,16(4):25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