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中心小學 張周全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高速發(fā)展,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有了更高要求。在素質(zhì)教育的推動下,不僅要求小學生擁有良好的文化知識基礎,更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綜合素養(yǎng)。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提升小學生德育品質(zhì),是本文即將展開論述的主題。
德育就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教育活動。德育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較低,還沒有形成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判斷是非的能力還較差,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就會受到不良思想和信息的影響,從而形成錯誤的思想認識,給小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是非常自然和必要的途徑。小學語文是小學生生活中接觸和應用率最高的學科,作文的創(chuàng)作又能體現(xiàn)小學生的思想和觀念,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思想品德水平,促進小學生健康發(fā)展。德育思想的滲透,可以在寫作技巧教學中進行。教師在進行寫作技巧的教學時,要對寫作的方法開展教學,讓小學生學會寫作的方法和步驟,然后通過作文例文的講解和分析,進行德育的滲透和教育,讓小學生學習例文中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給小學生寫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向,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zhì)量。例如,在講解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以電視中給媽媽打洗腳水的廣告為例進行德育滲透,讓小學生以生活中感動的一件小事為題進行寫作,加強小學生的感恩意識,提升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zhì)。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小學生的閱讀教學,以讀促寫,通過閱讀來強化德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建立在大量閱讀基礎上的,只有先讓小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從閱讀內(nèi)容中學習文章的表達方式、寫作手法以及相應的修辭方法,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的詞匯量和素材,豐富小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鍛煉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合理的結合,利用閱讀教學促進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滲透德育的教學內(nèi)容,提升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提升小學生思想品德素養(yǎng)。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多引導小學生閱讀有關德育的文章,并加以正確引導和教育,讓小學生對德育有正確的認識,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告訴小學生哪些是對、哪些是錯,遇到問題應該如何去解決,讓小學生學習文章中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并結合文章中的寫作思路和方向進行寫作。教師不僅要進行課堂上的閱讀教學,更要鼓勵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小學生通過閱讀內(nèi)容更加豐富、范圍更加廣泛的課外讀物提升眼界和認知,讓小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德育素材,樹立正確的觀念和意識,規(guī)范思想和行為,全面提升小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和綜合素養(yǎng),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豐富寫作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氛圍。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方法較為老舊和傳統(tǒng),注重學生寫作技巧和能力的提升,忽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小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使得作文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枯燥乏味,小學生無法對寫作提起足夠的興趣,降低了小學生寫作的欲望和熱情,寫作教學達不到良好的效果和質(zhì)量。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要轉(zhuǎn)變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利用先進的、有趣的教學模式開展寫作教學,合理融入德育內(nèi)容,將德育更好地滲透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提升小學生對德育的認知,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和環(huán)境。例如,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和展示例文,用圖片、動畫、視頻、音樂等多種方式豐富教學模式,刺激小學生的感官,讓小學生更加直觀生動地感受其中的現(xiàn)象和道理,從而提升小學生認知理解能力,幫助小學生樹立思想道德觀念,給小學生營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圍,讓小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提升德育觀念和品質(zhì)。教師還可以組織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討論文章中良好的品質(zhì)和行為,進行文章的仿寫,提升小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并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提升小學生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助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必須開展豐富的寫作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素材和經(jīng)驗,鍛煉小學生的是非判斷能力,提升小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小學生,才能真正檢驗小學生真實的水平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小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指導和提升,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以及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合理的實踐活動,鍛煉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并將德育內(nèi)容巧妙地融入實踐活動中。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主題寫作大賽,由教師將寫作主題設定為與德育有關的話題,或是歌頌祖國的,培養(yǎng)小學生熱愛祖國的意識和思想;或是與勞動有關的,培養(yǎng)小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zhì);或者讓小學生進行感恩的寫作,提升小學生感恩的品質(zhì),并對小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判,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展示,并給予表揚和獎勵。通過一系列正面的引導和教育,在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質(zhì)量。
開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一定要注重對小學生進行合理的寫作評價,在寫作評價中加強德育滲透。教學評價雖然是教學中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對于整個教學過程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直接決定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和教學的發(fā)展方向。對小學生進行合理、科學的教學評價,不僅可以讓小學生了解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改正和調(diào)整,還可以讓教師通過學生的反饋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合理調(diào)整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向,有針對性地提升小學生的能力,解決小學生的問題,促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因此,教師要注重寫作教學后的評價與反饋,提升對小學生作文批改工作的重視,并在教學反饋和評價中融入德育,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師可以將作文批改形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由原來的教師批改變?yōu)閷W生互評,然后讓小學生從中學習優(yōu)秀的思想和品質(zhì),學習獨特的寫作方法和角度,給小學生寫作提供思路。教師還要在班級中宣傳典型的優(yōu)秀思想,讓小學生都來學習和模仿,強化德育。同時,教師要加強與小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小學生真實的需求和問題,幫助小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難,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和情感,讓小學生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思想品質(zhì)。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進行德育的滲透,可以不斷強化德育的思想和內(nèi)容,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提升小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教學模式,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在教學中巧妙地進行德育內(nèi)容的滲透,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和綜合素養(yǎng),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