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安縣哈拉海鎮(zhèn)中心小學 陳艷杰
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對學生今后系統(tǒng)學習英語意義重大。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期間,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有效解決教學效率低下以及質量不高的問題,借助先進教學模式,在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能力的基礎上,合理滲透核心素養(yǎng)教育,為學生今后系統(tǒng)學習英語打下堅實基礎。
通常情況下,小學英語教學期間強化對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可以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強化拓寬學生思維,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技巧進行點撥。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合理引導,能讓學生科學整合英語資源。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水平以及具體要求,巧妙設計學習活動,然后將核心素養(yǎng)內容科學融合到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此外,在英語課堂構建期間,教師需要和學生進行適當的換位,保證教學更加高效。比如,在單元中“Reading”部分通讀完畢后,學生一般已經對文章的大意有所掌握。這時,教師應該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探究,共同解決問題。借助這一辦法,學生不僅可以得到鍛煉,也能在不斷溝通和互動中樹立良好的合作精神,對學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很有益處。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借助較為恰當的教學內容,通過心理暗示以及耐心的情感態(tài)度、正確的價值觀,對學生進行三維能力的輔導,健全學生人格,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從而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保證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全面增強。同時,學生在英語學習以及交際期間,需要反復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jié),建立以及保持恰當的人際關系,養(yǎng)成刻苦學習的良好習慣。比如,教師在教學期間,可以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就閱讀內容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強化課堂的趣味性,讓課堂彰顯智慧。
教師應用的教學方式陳舊,單一性明顯,在課堂上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致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一直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同時,在應試教育理念的長時間影響下,教師經常習慣性地應用題海戰(zhàn)術,力求通過大量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增強學生的技能。但是,從學生綜合發(fā)展的層面剖析,這種方式不僅不會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甚至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期間,思維模式具有較強的固化性,無法大膽創(chuàng)新和想象,最終使得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被制約,阻礙其今后的良好發(fā)展。
很多教師常常會認為英語教材中,部分內容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部分內容則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沒有太大效果。這種錯誤想法的存在,致使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期間,不能在真正意義上了解到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廣泛性,最終使得英語課堂活動的開展只是單純地對書本知識內容進行講解,無法深層次滲透,也不能將核心素養(yǎng)與實際教學相結合,使得二者存在脫離的情況,阻礙了教學實效性增強的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提高。
很多教師都在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知識講解過程中側重強調單詞和詞組的教學,一味讓學生死記硬背。雖然在英語學習中英語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和關鍵,但是單純地機械性地記憶知識點不僅不會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還會阻礙英語學習效率的整體提高,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沒有任何益處。同時,在課堂上,教師也應該注重對學生理解和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若教師一直采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本得不到發(fā)揮,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思維就會被局限,進而加大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難度。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性,明確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今后發(fā)展的促進價值。在課堂上,針對知識點的講解,最終目的不僅是要提高學生的卷面成績,同時還要讓學生掌握不同文化的內涵。只有這樣,學生看待世界的眼光才會相對開闊,心智才會越來越成熟。因此,教師在知識點講解的前期階段,應該深入分析教材上的核心內容,深度挖掘英語教材的文化內涵,借助現代化先進設備和教學模式,保證學生能夠直觀且清晰地了解其他國家的文明特色,并學會尊重每一個國家的文化特點。通常,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會對英語學習越來越感興趣,主動探尋知識的奧秘,自主對學習領域進行拓寬。
教師在核心素養(yǎng)滲透過程中,要想增強滲透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一定要具備前瞻性的教學眼光,不斷優(yōu)化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明確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比如,教師在對“trip”這一主題講解期間,可以強化對先進教學模式和理念的應用。在教學活動組織階段,教師利用課前的時間,借助互聯(lián)網,搜索各個國家的名勝古跡圖片或者視頻,然后在課堂初始依靠多媒體技術展示給學生,確保學生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到不同國家的風景特點,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注意力更加集中。最為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接觸到多元的文化環(huán)境,增強學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
小學英語教育中,強化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證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能力能夠提高。因此,教師在組織英語教學活動時,應該借助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著重提高學生能力。
1.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在教學期間,很多教師之所以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主要是因為教師不能從真正意義上將英語知識的學習技巧教給學生,致使學生在脫離教師的指導之后,無法自主解決英語問題。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會不斷降低,在課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英語知識。對于這一問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詳細剖析英語學習技巧,確??梢詾閷W生今后系統(tǒng)學習英語奠定基礎。同時,教師應該對詞匯知識進行適當拓展,讓學生可以掌握相關技巧,進而實現深化學生理解英語知識能力的目標。比如,講解單詞“home”時,詞義為“家庭”,但是在加上后綴“-less”之后,轉變成為了形容詞“homeless”,詞義為“無家可歸的”。該種教學理念的應用,不僅會讓學生記單詞的效率得到提升,還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欲望,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提升很有好處。
2.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從宏觀的角度上分析,語言存在的最核心意義就是要讓別人了解到自己所要表達的含義,可以說,語言不僅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能讓人良好地交流。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將目光放長遠一些,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比如,教師講解天氣相關課程時,除了要幫助學生了解cloudy,sunny,rainy等表示天氣狀態(tài)的詞匯,還應該讓學生明確在日常的會話中,應該怎樣應用英語進行天氣情況的交談,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的聊天句式。如,學生在詢問天氣情況的時候,可以說:“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學生回答:“It’s rainy now.”等等。在學生掌握了詞匯以及句式的應用方式以后,可以要求學生做書面習題,并帶領學生展開口語交際,全方位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
我國十分注重思想道德的貫徹,尤其是在小學階段,這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為了讓核心素養(yǎng)滲透得更加合理,教師不僅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還應該深層次且全方位地貫徹道德品格教育,讓學生在思想上和行為上都能得到啟發(fā)。比如,教師在“How are you”部分講解期間,由于該部分主要是針對問候語學習的應用,包括:How are you?I am fine,thank you,and you等,教師可以依靠教材內容,深層次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了解中華文化,從而在潛移默化中規(guī)范自身行為,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