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波爾多發(fā)生了一起離奇命案:死者無病無痛卻突然死亡,且周身無傷痕,也查不出有外人入侵的痕跡。唯一的線索,是受害者丟失了一條鉆石項鏈。一個月之后,又發(fā)生一起同類型命案,死者同樣丟失一條鉆石項鏈。報社記者查證后,說出一個驚悚的消息:死者丟失的,很可能是“厄運項鏈”——誰擁有,誰死亡。
沒多久,警方又接到報警電話……
兩起離奇命案
波爾多是法國西南部城市,是世界葡萄酒中心、旅游勝地。
此地有個開酒莊的老板,叫朗德羅,身價不菲。平時,他就住在城郊的花園別墅里。
這天早上,朗德羅起床后,在別墅后門臺階上,撿到一個漂亮的小盒子,打開一看,竟是一條精美的項鏈,上邊還串著一顆耀眼的鉆石。朗德羅以為是妻子買的,還責怪她差點把這么貴重的物品弄丟。
妻子莫名其妙,說一定是朗德羅誤把送給外邊女人的項鏈帶回家了。夫妻倆差點吵架??蓮膶Ψ揭荒樸碌姆磻峡矗@或許是個誤會。朗德羅畢竟見多識廣,他仔細打量項鏈:這的確是真家伙,這顆鉆石少說也有五克拉,值不少錢呢。朗德羅也詢問家中傭人,可并沒有人丟失東西。
那會是誰弄丟的?還是有人故意如此?
朗德羅雖然不缺錢,可這么貴重的物品突然出現(xiàn)在家門口,他不拿白不拿。萬一有人找上門再說,沒人找來,就該是他白撿的。他也想過,或許是別人走錯門,弄丟了。可后門監(jiān)控損壞,他也無法得知具體情況,只能等待。
可三天后的清晨,到了平時吃早餐的時間,朗德羅卻遲遲不見動靜。由于他妻子和兒子去了酒莊,管家只好親自上樓叫他。這才發(fā)現(xiàn),朗德羅躺在床上,怎么也叫不醒,管家湊上前一摸,他的身體已經(jīng)冰涼了。
警方前來調(diào)查,一無所獲。房間里的擺設、狀態(tài)一切正常,朗德羅也沒有任何外傷。他身處寬敞的房間,卻是窒息而死的癥狀,這頗讓警方意外。
朗德羅的妻子清點家中財物后,發(fā)現(xiàn)前幾天他撿到的那條鉆石項鏈,不見了。詢問管家、傭人,也沒發(fā)現(xiàn)。她懷疑,是有人圖財害命??蔀楹沃粊G失那一條項鏈呢?
一個月后,某酒店老板克利希的小兒子,也在家門口撿到了一條鉆石項鏈。克利希等了好幾天,也沒見到有人尋來,就隨手給了他妻子。他妻子嫌棄那是撿來的,雖然挺貴重,可心里別扭,就放在書房抽屜里。
在一個大雨磅礴的深夜,克利希醒來,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在書房看書的妻子依然沒回來休息,就起床去找她。書房的門鎖上了,燈也關了,克利希以為妻子已經(jīng)在書房睡著,他還有些開心。畢竟妻子被失眠折磨了很長時間,才用看書來打發(fā)夜里的時光。書房里有床,有被子,不會著涼的。怕打擾好不容易才睡著的妻子,克利希悄悄退回臥室。
次日一大早,他發(fā)現(xiàn)妻子依然沒起床,就先給妻子準備早餐去了。到了要出門的時間,妻子還是沒動靜,他這才感到不妙。他敲門呼喊,妻子沒有回應。他趕緊踹開房門,發(fā)現(xiàn)妻子躺在床上,早已沒了氣息。
克利希馬上呼叫救護車,并報警??上?,他妻子已經(jīng)沒法施救了。克利希以為:妻子或許因失眠折磨,自己尋了短見。醫(yī)生卻判斷:死者應該死于窒息,沒有任何外力侵害的窒息……
這很怪異。
在警方的仔細詢問下,克利希發(fā)現(xiàn),他送給妻子的那條撿來的鉆石項鏈,不見了?!般@石項鏈?”辦案警官卡普埃想起上一起離奇死亡案件里,也丟失過一條項鏈??ㄆ瞻T賳枺瑔柍隽隧楁湹挠蓙恚憾际菗斓降?。
那就是說,至少有這么一個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把項鏈故意放在某些人的家門口。不久之后,撿到項鏈的人家,就會有人死亡。
之后的尸檢報告顯示,克利希的妻子,的確沒有過量食用安眠藥,也沒有突發(fā)疾病。
換句話說,她是被人隱秘殺害的。
“厄運項鏈”傳聞
警官卡普埃交代克利希:切莫聲張,以免影響破案。
克利希可不會乖乖配合。為了給警方施壓,早日給妻子報仇,他把信息透露給了媒體。很快,好幾家電視臺、報社都來了記者。經(jīng)過媒體報道,警方的壓力驟然變大。因為民眾的思維太活躍,引出各種揣測。其中,“厄運項鏈”的傳聞,深受民眾信服。
因為,這源自一個真實的未解之謎。
當?shù)匾患矣绊懥艽蟮膱笊缬浾咄呃瓋?nèi),他在查閱相關資料后,知道了一個重要的消息:
世界上有一顆非常有名的鉆石,叫“希望之鉆”,也稱“厄運之鉆”。但凡擁有過這顆鉆石的人,基本沒有好下場——“厄運之鉆”于九世紀在印度被發(fā)現(xiàn),之后被帶往歐洲。數(shù)百年后,某皇宮正舉行舞會,一位很有地位的美女佩戴了這顆鉆石,之后,她一直厄運纏身,最后死于不幸。曾經(jīng)把玩過這顆鉆石的一名高官,不久之后也死于非命。后來擁有這顆鉆石的一個權貴人士,也莫名其妙死亡。鉆石流傳到美洲后,一位富商的兒子、兒媳雙雙死于非命。富商本人,也發(fā)狂而死……
六百多年來,凡是接觸過這顆鉆石的人,都不得善終。
兩起離奇命案中的那條莫名其妙出現(xiàn),又無緣無故消失的鉆石項鏈,讓瓦拉內(nèi)想到了“厄運之鉆”。于是,他在報紙上撰寫了一篇與此有關的文章。接著,民間便開始流傳著一種說法:“厄運之鉆”的一部分或許又出現(xiàn)了,如今它變成了“厄運項鏈”,誰擁有它,誰就得死。
一時間,人們談項鏈色變。
這些靈異的傳說,總能深深影響人們的心理。大家雖然也想過這件事很可能是人為。可在真相大白之前,人們寧愿信其有。
因此,警方的壓力很大。破案日期拖得越長,民眾的恐慌就越嚴重,也影響警方在民眾之中的威信。當兩起案件并案調(diào)查后,主管的警官卡普埃,每天急得焦頭爛額。他最擔心的是:不管這是傳說還是人為,既然已經(jīng)發(fā)生了兩起相似的案件,就很有可能再次發(fā)生類似案件。如果不能早日查明真相,很可能會引發(fā)民怨。
白天,民眾們堅信有變態(tài)殺手隱藏在他們周圍,要求警方保證民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晚上,他們卻沒來由地想:或許“厄運項鏈”的神秘力量,是真實存在的。這樣的雙重煎熬之下,警局和政府的熱線每天被打爆。
警方不得不增加警力,決心限期破案。
這天,警局接到一個報警電話。這通電話,給警方破案帶來了希望。
為了擺脫像膠水一樣粘著不放的媒體記者,警官卡普埃和隊員費了一番周折,才在一家咖啡館和報警人見面。報警人是一家商貿(mào)公司的老總,薩科。在看到連續(xù)兩起命案之后,他想到了一件陳年舊事,于是報警尋求保護。
薩科告訴警官一條重要線索:這兩起命案的受害者,曾經(jīng)關系不一般。當年,他們二人盜竊了一對夫婦拿來償還債務的巨款。后來這對夫婦經(jīng)受不住破產(chǎn)壓力,在開車的途中分心,出意外身亡。那兩個人也被判了刑,并已刑滿釋放??蛇@兩人接連死亡,薩科想:或許是當年那對夫妻的后人,或者知道這件事的某個心理不平衡的人,想“法外執(zhí)法”。
警官卡普埃問:“這事與你有何關系,你為什么要害怕?”薩科猶豫了半天,才說,當初是他給那兩人放風的。他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為了保險起見,請求警方保護。
警官卡普埃查了當年的案卷:那對年輕的夫妻并未有后人。如果這是一起報復案件,會是誰呢?變態(tài)殺手?還是認為自己是在替人伸張正義的使者?當務之急,是利用好薩科提供的線索。
卡普埃警官相信,那個殺手,一定會找上門的。
傳說背后的秘密
警方派人24小時守護薩科。可惜,一周過去了,未見任何動靜。
薩科承受不住這樣無形的壓力,私自聯(lián)系了電視臺。他想把這件事公開,讓更多眼睛盯著他。如此,那個殺手就不敢輕易出手。他信不過警方只靠兩個人,就能保護好他和家人。
記者蜂擁而至。薩科又把之前告訴警方的話,公開給媒體。他想:在案件偵破之前,媒體為了拿到一手資料,一定會24小時,或明或暗跟著他和家人,他們會更安全。
薩科的舉動,讓警方措手不及。他們原本打算用薩科當誘餌,把殺手引出來??伤_科這樣一做,計劃就泡湯了。
當初提出“厄運之鉆”的報社記者瓦拉內(nèi),也提醒薩科:一定要留意家中是否莫名其妙出現(xiàn)鉆石項鏈;要交代家人,即使在外邊,也不要輕易接觸這一類物品。薩科也悄悄告訴瓦拉內(nèi)一個消息,說警方在他家里有部署,加上媒體的關注,應該不會有事。
剛開始,大家都興致高昂,以為破案指日可待。可惜,殺手沉寂了。長時間沒有結果,抱怨四起。甚至有人開始懷疑薩科說了假話,說他是為了出名,為了給他的公司帶來利益。
不想把精力都浪費在薩科身上,不少媒體撤離了。留下的,也沒打算再堅持多久。
正當大家對薩科這條線索失望時,又有人報案,說撿到了一條鉆石項鏈。嗅覺靈敏的媒體,再次充滿激情,欣然前往。薩科松了一口氣,隨即意識到不妙:這或許是“調(diào)虎離山”之計。
好在警方依然留下一位警官在他家里。雖然這位警官在長時間的緊張下,已經(jīng)有些困乏。薩科想起報社記者瓦拉內(nèi),想請他過來,把自己懷疑的“調(diào)虎離山”之計告訴他,再請他幫忙寫文章宣傳,想重新獲得媒體關注。瓦拉內(nèi)帶著一個助手,與薩科在書房談了四個小時才離開。他答應幫薩科寫文章。
當天夜里,薩科睡得特別踏實。半夜,一個全身漆黑的身影,出現(xiàn)在他的臥室。那身影只是往床下放了什么東西,并未直接傷害他。正當那道身影即將從出風口鉆出去時,房間燈光大亮,四位警官持槍出現(xiàn)。其中一人,竟是警官卡普埃。
卡普埃把潛入者的面罩扯開,一張薩科熟悉的臉出現(xiàn)在他面前:“大記者瓦拉內(nèi)!沒想到會是你!”
案子終于破了,兇手竟然是知名的報社記者瓦拉內(nèi)。他還有一個隱藏的身份:當年那對車禍意外死亡夫妻悄悄收養(yǎng)的孩子。養(yǎng)父母去世時,他已經(jīng)十二歲。如今三十年過去了。他查出了當年參與盜竊的一男一女,是他們害死了他的養(yǎng)父母,他要復仇。
瓦拉內(nèi)是一名報社記者,更是一位化學高手。那些睡夢中窒息而死的人,都是因為他在死者所處的房間,放置了特殊的揮發(fā)性毒藥,無色無味,不留任何痕跡。他身材瘦小,善于攀爬,能悄無聲息潛入受害者家中。反偵察意識強烈的他,更沒留下任何線索。
當薩科告訴媒體,他是當年放風的那個人時,瓦拉內(nèi)以為他漏掉了一個人。于是,他借助記者的身份便利,幾次采訪薩科。確認薩科也是參與者之后,他看準時機“調(diào)虎離山”,實施報復。
只是瓦拉內(nèi)沒想到,他的落網(wǎng),竟是警官卡普埃策劃好的圈套——薩科竟然是一名退休的警官。根本沒有什么放風的人,也沒有報警尋求保護、“私自”透露信息給媒體等環(huán)節(jié)。這都是警官卡普埃根據(jù)掌握的線索,給兇手下的套。
如今,“厄運項鏈”的傳聞被證明是假的??赏呃瓋?nèi)為了混淆視聽,所借助的“厄運之鉆”卻是真的。好在那顆鉆石被捐贈給博物館之后,沒再發(fā)生過怪事,沒想到多年后,卻被壞人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