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玲
摘要:英語學習對現(xiàn)在的中學生要求日漸提高,閱讀是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英語閱讀在英語的學習中發(fā)揮的作用也至關重要。要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更多的焦點關注在英語閱讀上。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以及研究資料,可以看出課堂上缺乏語境培養(yǎng)練習,學生缺乏對閱讀題材的應變能力,當然,中學生自身的英語知識基礎也相對薄弱,這都反映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閱讀的欠缺。因此,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課堂上可側重語境培養(yǎng)及啟發(fā)式訓練,側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直觀的英語閱讀訓練也必不可少。
關鍵詞:閱讀障礙;閱讀影響;能力培養(yǎng)
一、中學生目前的英語閱讀問題
1.不良的閱讀習慣
首先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容易出現(xiàn)畏難情緒。尤其對英語單詞數量較大的閱讀產生害怕情緒,從而對閱讀過程產生負面影響。其次是學生容易陷入生詞的糾結。學生在英語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往往做不到有選擇性的放下,而是借助工具書逐詞逐句的翻譯,忽略了對文章的整體理解,也忽略了閱讀的本質。
2.缺乏閱讀技巧
英語閱讀可以運用一些閱讀技巧,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精讀、泛讀、略讀、尋讀、猜詞等技巧。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存在盲目性,不能充分利用閱讀技巧來提高閱讀質量。與此同時,學生在閱讀時也沒有正確的閱讀思維,合理的閱讀思維可以幫助學生閱讀并理解文章。學生普遍采用“填喂式”的生硬方法接受閱讀內容,無法形成自己的大腦記憶,停留在文字表層理解,不能達到真正的閱讀理解效果,自然無法達成學習目的。
3.閱讀量不足
大部分學生的英語閱讀量都來源于課本和試題,在這些有目的性的閱讀過程中,學生不能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和閱讀帶來的享受與放松。此外,學生的英語閱讀時間很短,他們通常只有在英語課堂上或者做英語試題時才會進行英語閱讀,導致學生進行閱讀時十分局促,不能很好地完成閱讀任務。學生的英語閱讀素材單一,英語閱讀的時間短暫,導致學生的閱讀訓練不足,進一步惡化了英語閱讀問題。
二、英語閱讀的積極影響
1.擴大詞匯量
背單詞一直是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令人苦惱的問題,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單詞的記憶。結合閱讀語境,以及自身的閱讀感受,創(chuàng)造自己獨一無二記憶經歷,以達到記住單詞的目的;結合閱讀背景,可以高效的幫助學生認識并記住新單詞。閱讀中學習的單詞比死記硬背的單詞記得更牢固,過程也更輕松。
2.增強和培養(yǎng)語感
學習英語語感是關鍵之一,它影響著學生說出的英語是否原汁原味。英語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最有力的方法,良好的語感在考試過程中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在面對生詞和語法障礙時,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就是優(yōu)秀語感的作用。
3.開闊英語視野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自然而然要學習外國的文化,而閱讀是幫助學生了解外國文化的有效的途徑,因為閱讀涉及的各種文化領域,包括歷史,軍事,政治,經濟等等。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閱讀是了解一個國家文化的最佳方法之一。
三、克服英語閱讀困難的思考
1.建構學習環(huán)境觀
語言學習常常是與一定的語言文化背景相聯(lián)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語言學習者能根據自己原有語言認知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當前學習的語言,從而賦予新語言以某種理解。英語閱讀的素材來源于現(xiàn)實,引導學生結合一定的學習背景,增強對英語學習的理解。而且英語閱讀資料通常是從現(xiàn)實中來的,容易引起中學生的思考與共鳴,讓學生無形中主動代入學習。英語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尋找閱讀價值,讓學生明白自己學有所獲,從而去體驗和消化閱讀過程。
2.建構學習觀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接收知識,而是通過新舊知識之間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構成的。英語閱讀是通過學生自身的閱讀過程來消化英語文章可吸收的知識點,要求學生有目的性的閱讀,尋找文章中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并對此進行理解和記憶。學生不僅僅使用眼睛閱讀,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運用大腦閱讀,用自己的英語知識框架重組新的知識。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學生要保持大腦活躍,根據閱讀的反饋,隨時更新自己的英語知識。在閱讀訓練過程中學生應盡量避免使用工具書。首先可以借助自己的英語學習經驗,對生詞和陌生的語法進行猜想,完成整個閱讀后再查閱資料,對自己的相關猜想進行比對和思考,優(yōu)化閱讀的學習過程。
3.建構知識觀
知識是客觀性與主觀性的辯證統(tǒng)一,知識具有不確定性和發(fā)展性。英語閱讀是一個開放性的學習過程,學生要對自己學習的內容持有辯證的眼光,閱讀過程要結合自己的經驗以及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分析閱讀文本的邏輯性和正確性。簡單來說,學生不能一味的接受閱讀,而要主動閱讀。確保在一遍完整的閱讀之后,對文章發(fā)展有大概的把握。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針對少數的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加上學生自己的理解略過。若為題目中特別需要理解的字句,再根據自己閱讀的整體理解,加以思考。
四、實踐與成效
我校于2015年開始開設英語閱讀課,每周一節(jié),由學生自行閱讀。我沒有規(guī)定閱讀內容,也沒有布置閱讀專題訓練,而是在開學初,叫班上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購買一本自己喜歡又適合自己的英語原版書籍。在每周的閱讀課上閱讀。遇到不會的單詞,先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如果不影響閱讀,則不用查字典。如果猜不出,則把查詢的結果標注在書上,再抄在單詞本上,進行記憶。我把班上的同學分成三個層次:A層次的同學在一個月內讀完自己購買的書籍,并與A層次的其他同學交換。認真讀完并記憶其他同學標注的單詞,同時自己也可以標注新單詞。B層次與B層次的同學每二十天交換,C層次的同學則每個月交換。這樣,一學期下來,各個層次的同學都有收獲。同學們通過這種閱讀訓練,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擴大了詞匯量,提高了閱讀水平。
結論:
教師和學生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到英語閱讀上,因為英語閱讀體現(xiàn)學生的英語水平,英語能力影響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在閱讀過程中,增加大腦的能動性,僅僅眼睛閱讀遠遠達不到學習要求。要求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質量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才華,《中學生英語-教師版》第08期,2017.
[2]李瑞宏,《新一代》第08期,2013.
[3]袁希榮,《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第05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