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晴
直到今天,辦公室的墻上仍舊掛著李老師參加國慶60周年觀禮的照片。每每抬起頭看著她微笑的臉龐、她那一身火紅的衣裳,就覺得很溫暖,一如這十五年來,在她身邊所感受到的那樣。像一團撲不滅的火,李老師總是那么熱情、投入,仿佛有使不完的勁兒。在我的記憶里,她永遠是那么誠摯、真實、善良、仁愛,懷揣著一片火熱的丹心,將愛不分貴賤地給予周圍的人。
學校里的老師、保安、后勤誰有困難總會來找她。李老師也從不擺架子,都是想方設法地幫助大家解決問題;有時候甚至還會主動地去關心那些校門口賣水果、擺路邊攤的人。對于他人生活的不易,她比大多數(shù)人更能感同身受。尤其是對處于弱勢的孩子,她總是放在心上。
在主持“十一五”課題期間,李老師特別吸納了特教中心的老師參加,專門研究情境教育如何促進殘疾兒童學習的問題。她帶著我們走進培智班的教室??吹街橇τ腥毕莸暮⒆釉诶蠋熡脠D畫與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主動投入學習,一個個把手舉得高高的,李老師很是激動。她說,殘障兒童也有情感啊,他們也有喜怒哀樂,也有急切成長的要求,他們更需要形象生動、手段多樣、充滿樂趣的學習情境。情境教育向特殊教育拓展,不僅是一份責任,也是一項具有功德意義的事業(yè)。
李老師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情感,質(zhì)樸而有溫度的人。她常對我們說:“別人說我是教育家,我卻不能自以為是,我就是個小學老師?!备嗄昀蠋焸湔n,她總是提醒,課堂上要和兒童真情交融地對話,不能想著展示教師自己。冬天下課的時候,她會看向后面的教學樓,然后對我們說:“下課了,這時候老師們應該把窗子開開,讓悶了一節(jié)課的教室換換新鮮空氣?!痹诶罾蠋煹男睦?,兒童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愛兒童是具體的、實在的,它融化在好教師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里。愛所有的兒童,讓所有的兒童都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李老師自然流露的人生信念。
我孩子還不滿周歲時,李老師借給我一本書,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與天才》。我知道這是她珍藏多年的孤本,她讓我好好讀讀,對孩子要盡早培養(yǎng),讓我多帶孩子去大自然里感受、觀察,豐富孩子頭腦中的表象。孩子上了幼兒園,有一回到辦公室來,因為一件小事,我的語氣嚴厲了些。李老師把我?guī)У揭贿吳那膰诟溃喝绻皇瞧返路矫嬖瓌t性的問題,盡量不要嚴厲地呵斥孩子。孩子的精神和心靈是稚嫩的,還是要帶著情感,慢慢地引導……
在與李老師朝夕相處的點點滴滴中,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她作為一個真正的教育大家的教育智慧、教育藝術與人文情懷。就像柳斌先生概括的:“育人以德”是重要的,“育人以智”也是重要的,但如果離開了“育人以情”,那么“德”和“智”都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把德育、智育、美育融匯于情境之中,在教學生學會知識的過程當中學會做人是情境教育最大的特色。
孟子說:“仁者愛人?!蔽蚁肜罾蠋熅褪沁@樣的人。她愛兒童,也像愛兒童那樣愛護青年教師。她對人的愛是具體細致體貼的,會設身處地為人著想,或許你自己都沒有在意的事,她卻已為你做了。
那年,我父親患癌癥要做手術,根據(jù)醫(yī)院當時的規(guī)定,只有本人或者直系親屬獻過血才有優(yōu)先使用血庫的資格,于是在父親術前我去獻了血。術后的第二天李老師就給我打來電話,電話里十分關切地詢問我父親的身體狀況;又安慰我放寬心,還是有很多治愈的案例的,叫我不要太過焦慮。最后,李老師像心疼自家孩子那樣地對我說:“遇到這樣的事已經(jīng)是心力交瘁,照顧病人也很辛苦,這又給抽了血。你是孩子,不懂得要當心自己的身體;我讓保姆燒了豬肝,煮了紅棗,過會兒就送到醫(yī)院來,你要吃掉。這個時候不及時補回來,將來身體要受傷的?!蔽翌D時感動得不知說什么好。在那段日子里,我只顧著往前沖,找醫(yī)生、查資料、權衡治療方案、安撫母親……可在李老師的眼里,我始終是那個應該被呵護著的孩子。
那時候,我并沒有仔細想過為什么李老師能夠?qū)λ藨延羞@樣的熱情和善意,只覺得她就是這樣的人。但在李老師離開后,回憶起她時常同我們講的童年的經(jīng)歷,忽然就明白了。
李老師曾告訴我們,由于5歲喪父,家境貧窮,她是靠著寡母的辛苦勞作與叔父的接濟長大的。小學輾轉(zhuǎn)念了幾個慈善學校;如果不是南通解放,她連初中都上不起。她說自己很幸運,遇到了許多好老師:一年級時的那位女老師已經(jīng)不記得姓名,卻時常記起她抱著自己坐在膝上彈琴的情景,甚至連當時彈奏的音符都記得。還有初中時,令她感激一輩子的林彌勵校長。是林校長悄悄地幫她墊付了拖欠學校的五元錢學費,讓她也可以像其他同學一樣拿到畢業(yè)證書,保護了她這個窮孩子的自尊……李老師說:“是我的老師教會我怎樣愛學生?!?/p>
難怪李老師會寫下“師德為上,真情傾注,終身樂學,方為人師”的座右銘。真正的教師總是以自己的人格感召他人,待人以誠,真心實意,永懷一顆赤子之心;不但傾注自己的智慧去教書,更傾注自己的真情去影響人。一代又一代的師者就是這樣,既培育兒童,也身體力行地引領青年教師,激勵他人一輩子,溫暖他人一生。
倘若現(xiàn)在問我,教師應該是怎樣的人?我想那一定是像李吉林老師這樣擁有情懷的人——對兒童一片赤誠,對他人充滿仁愛。
(作者單位: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