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峰,王旭東,鞠少卿,施 健
(南通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醫(yī)學檢驗系,江蘇226019)
雨課堂是指基于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平臺“學堂在線”開發(fā)的混合式教學軟件,其終端分為電腦端(PPT 嵌入式小程序)和手機端(微信公眾號小程序)二種版本,應用領域主要是大學教育。分子生物學檢驗是將分子生物學應用于檢驗醫(yī)學與實驗診斷的一門學科,課程內容比較抽象,基因組結構、高通量測序、分子支鏈擴增等技術原理復雜,涉及多學科知識,涉及遺傳病、體細胞疾病、出生缺陷、多基因疾病的分子診斷等,醫(yī)學檢驗專業(yè)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本課程教學中引入了雨課堂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
1.1 教師端主要功能 根據分子生物學檢驗課程大綱,并結合我校醫(yī)學檢驗系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比較難懂的章節(jié),如胚胎植入前分子診斷、藥物代謝與毒副作用相關基因的分子生物學檢驗等,通過整理課程資源并融合相關的前沿知識,制作PPT 課件和PDF 文件進行推送,可有效保證教學工作效率。同時通過手機端控制課前、課中、課后推送課程資源,推送作業(yè),或查看答題情況等[1]。
1.2 學生端主要功能 學生微信掃碼進入或電腦登錄醫(yī)檢課堂,實時接收教師推送的授課PPT 內容和PDF 文件等,可在課堂上做筆記。課后學生可隨時回顧自己上課做的記錄,對課堂內容進行總結,還可接收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對于不懂的內容還可與老師進行互動討論[2]。
2.1 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 首先需下載安裝雨課堂APP,安裝成功后即成為微信的一個插件,學生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進班級群即可。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在課件中插入視頻、PPT 和PDF 文件[3]。本學期教學過程中,由于首次使用雨課堂,課程教學時間限制等原因,課前預習內容以課件為主,其他補充材料較少,在今后的教學中將逐漸豐富與改進。PPT 課件上傳微信后,老師可以通過語音功能錄制旁白進行針對性指導。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可以彌補學生基礎知識參差不齊的問題,使學生在上課前有較好的知識儲備,有利于高效利用課堂資源。
2.2 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雨課堂軟件可將課堂上老師電腦端展開的每一頁PPT 即時發(fā)送到學生端(圖1A),學生可以在課后進行課程回顧,同時亦可呈現老師列出的重要知識點(圖1B),如PD-1/PD-L1 信號通路阻斷劑概況等。每頁PPT 下方均設有“收藏”按鈕,學生可以將課堂中重要的知識點進行整理;點擊“不懂”按鈕,老師收到后可及時調整課程節(jié)奏,對重點內容反復講解。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若干次隨堂測驗,及時發(fā)現學生當天課程掌握情況。為了增強師生課堂互動,特別設置了彈幕,老師打開彈幕時可及時了解學生的觀點及建議[4]。這種特色的實時師生交互環(huán)節(jié)可以克服線下教學與在線教學的缺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能力[4]。
圖1 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手機端展示
2.3 課后總結環(huán)節(jié) 如圖2 所示,雨課堂會實時顯示記錄學生課堂出席情況,不需要老師點名,讓老師寶貴的教學時間用于講授知識。雨課堂中設有“教學設計與備忘”模塊,可記錄學生請假、曠課、未帶手機及其他情況,方便教師掌握學生的課后復習進度(圖2B)。課后雨課堂會自動評判出得分最高且總用時最短的三位優(yōu)秀學生(圖2A),也會評判出得分最低且總用時最長的三位學生。在本課程教學中,利用這種功能,優(yōu)化了平時成績的評判主觀性,增加了評判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圖2 課后總結界面
3.1 軟件要求 電腦端要求操作系統(tǒng)為Windows 2000 以上,Window NT server 4.0 以上,才可有效裝載雨課堂軟件[2],一些老舊教室電腦的操作系統(tǒng)不能升級,教師只能自帶筆記本電腦連接教室投影儀,限制了雨課堂的普及。
3.2 網絡要求 課堂上實時播放PPT 過程中需要學生手機保持聯(lián)網狀態(tài),但是我校某些教學樓的無線網絡穩(wěn)定性不足,同時學生的手機品質的差別,可能也會影響授課進度的正常進行[2]。
通過《分子生物學檢驗》雨課堂軟件的實踐,發(fā)現教師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如準備課外推送的基礎知識和拓展知識,查看課后總結等[5],但有利于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同時,學生也需要占用更多的業(yè)余時間進行預習與復習,學生課前課后是在公平的教學資源下接受教育,有興趣且自覺的學生可得到個性化發(fā)展。盡管目前雨課堂還不夠完善,但是隨著不斷的改良與優(yōu)化,其功能將會越來越強大,很可能成為一款普受歡迎的教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