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所起到的邏輯思維、理性思維培養(yǎng)等重要目標,成為小學階段數學教育促進的根本方向。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小學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是當前學術界共同談到的重要議題,最終助力我國小學生基礎知識教育的核心目標實現。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方式;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6-001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6.010
數學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課程,是學生成長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小學生能否學好、學會數學關乎未來發(fā)展,因此在小學階段教育中家長及教師對此十分關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方法很多,但是許多家長對數學、小學數學,以及小學數學教育目標的界定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在促進學生數學學習及學習方法選擇方面存在較多偏差。
一、小學數學教育的目的及意義
數學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課程,而小初階段數學教育主要以數學啟蒙、邏輯思維培養(yǎng),以及初級數學計算法則培養(yǎng)為主。首先這一階段數學教育對學生未來數學學習興趣起到基礎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其次這一階段數學教育是高等數學的重要打基礎環(huán)節(jié),對未來數學學習起到承接作用。小學階段數學教育主要側重數的運算,結果就是一個數,所以學的都是數的運算法則,還在學習數學。以計算為重要教育內容,這一階段的數學教育,是未來數學學習中的基礎部分,也是個人數學知識學習中最有用的部分,每個人從事任何一項工作都會與之發(fā)生應用關系?,F行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所提出的小學數學教育的根本目標主要包括: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基礎知識,同時,小學數學教育需強調學生能夠正確地、迅速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運算,并且能夠簡單了解現代數學中的某些最簡單的思想,從而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育的現狀及若干問題
(一)傳統教育理念阻礙小學數學教育觀念轉變
國家規(guī)劃對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提出與時俱進的發(fā)展目標,要求教師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促進學生知識掌握及運用。換句話說,國家的這一教育要求不僅僅是對小學數學教育質量提升的規(guī)定,其側面更現實地體現了國家對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宏觀導向性。但是學校、教師及家長主要重視成績考核,甚至有的學校把成績考核作為教師評定的重要指標。在這種“成績至上”的作用下,數學教育往往忽略數學知識本身的實用性,側重于命題、解題,教育核心理念很難改變。
(二)小學數學知識內容陳舊
遵照我國教育大綱內容,我國小學數學教材內容實施周期性改變,但是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小學數學教育內容基本每次改變甚微。當然,課本教育內容是經過長期教育摸索出的教育題材,但是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需求,必然會導致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效率的下降。
三、促進小學數學教育的相關建議
(一)改變教育理念,強調思維素質發(fā)展
家庭是學生第二課堂,其作用有時甚至高于學校作用,因此,家庭應充分發(fā)揮其標榜作用及功能。首先,從家長的教育意識中調整成績是學生發(fā)展的衡量工具的觀念,合理參考“學”與“玩”,通過數學帶動學生娛樂,通過娛樂促進學生學習,且兩者緊密結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從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意發(fā)展。另一方面,多數家長對數學本質以小學數學教育目標及內容了解不深,因此家長應提高自身數學知識的認識,不能一味依靠學?;蛘呤巧鐣逃龣C構,在發(fā)揮物質支持的同時,融入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作用當中。
(二)創(chuàng)新教材內容
新時期我國各個領域發(fā)展都提出創(chuàng)新發(fā)展目標,教育作為國家重要保障環(huán)節(jié)亦在其中。而教育創(chuàng)新不應只局限在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工具,以及基礎設施的創(chuàng)新,而應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創(chuàng)新。數學是社會發(fā)展中各個學科的重要基礎,小學生數學作為未來高等數學的啟蒙基礎,在固守本身教育目的的前提下,應根據時代發(fā)展需求調整教育內容,根據新知識點,展開填充,力求全面系統完成數學知識體系構建,同時對于數學“舊知識”也不應摒棄,而應該通過結合現代文化形式進行全新的詮釋及表達,秉承契合時代發(fā)展需求,迎合當代學生思維想法的角度重新出發(fā)。
四、結語
數學是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構成及推動,通過數學教育的啟蒙,使得學生從小就能夠具有一定的科學探索精神?!笆濉苯逃娓母飼r期,中國發(fā)展對教育體系提出了十分明確的改革需求。在此背景下,小學數學作為科學基礎,其作用意義非凡。中國傳統教育中小學數學教育具有明顯的“重成績”“看排名”“不求甚解”“超越年齡的知識教育”等觀念,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這不僅壓縮了學生的童年時光,同時也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這一點通過觀察進入初中的學生就可發(fā)現,由于進入初中學校之前,學生小學階段受中國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以成績?yōu)橹?,忽略了素質教育,學生心理及學習能力存在明顯差距。
參考文獻:
[1]王素.《2017年中國STEM教育白皮書》解讀[J].現代教育,2017(7).
[2]羅梓超,筱雪,吳瓊,等. 學會青少年教育及科普探索——以國外化學會為例[J].學會,2019(5).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陳高高(1978.4— ),男,漢族,甘肅靜寧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