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場域互動視域下《了不起的蓋茨比》巫寧坤譯本研究①

      2020-03-15 10:51:31李叢立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了不起的蓋茨比菲茨杰拉德外國文學

      李叢立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外語系,廣東 湛江524094)

      《了不起的蓋茨比》 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不僅在美國享有極高的文學聲譽,而且早已成為世界級的經典作品。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中國的英美文學研究者不斷地從多個角度對這部作品進行解讀和分析。在中國知網以關鍵詞 “了不起的蓋茨比”進行搜索,研究論文多達1500多篇,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表達技巧的純文本研究到運用各種西方文學和文化的批評理論進行研究。相對于文學界熱火朝天的研究局面,學界對其譯本的研究卻稍顯冷落。以關鍵詞“了不起的蓋茨比”“翻譯”進行搜索,論文只有80多篇,而且大多數論文只是從翻譯文本的角度進行微觀研究,宏觀研究方面只有寥寥幾篇,較有影響的有劉士川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在中國的譯介與研究”;孫毅泓的“對《了不起的蓋茨比》多次重譯的評析”;黎蕾的“論《了不起的蓋茨比》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

      根據孫毅泓統(tǒng)計,截止到2009年,《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中文譯本就已多達32個[1]。 近些年來新的譯本更是層出不窮,如2016年出版的吳建國的譯本、2017年童繼平的譯本、2018年張熾恒的譯本。不同譯本是不同社會時代、文化環(huán)境下的產物,各有其特色。在眾多譯本中,巫寧坤譯本作為《了不起的蓋茨比》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譯本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本文試圖從布迪厄的場域理論視角對該譯本進行宏觀研究,通過梳理《了不起的蓋茨比》 巫寧坤譯本產生的歷史歷程,分析影響譯本產生的潛在的社會、文化、歷史等因素。

      1 場域中的社會實踐活動

      皮埃爾·布迪厄是當代法國最具國際影響的思想大師之一,是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哲學家。他的社會實踐論認為,實踐者在一定的社會場域,在慣習的支配下攜帶資本從事社會活動即社會實踐,其分析公式可以表達為[(慣習)(資本)]+ 場域 = 實踐[2]。翻譯活動是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那么布迪厄的分析公式對應到翻譯領域即:“譯者帶著慣習(由一系列譯者定勢組成)和各種資本,在權力場中爭斗,從而形成翻譯場域。[3]”場域、慣習、資本是布迪厄社會實踐論的三個核心概念。

      布迪厄認為場域是“具有自己獨特運行法則的社會空間”[4],它“可以被定義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系的一個網絡,或一個構型”[5]。任何社會實踐活動都發(fā)生在一定場域,有多少種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就有多少種場域,整個社會是由大大小小不同的實踐場域構成的。正如布迪厄所言: “在高度分化的社會里, 社會世界是由具有相對自主性的社會小世界構成的, 這些社會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邏輯和必然性的客觀關系的空間, 而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邏輯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約成支配其他場域運作的那些邏輯和必然性?!盵6]這里所說的社會世界就是場域所處的社會空間,即布迪厄所稱的“權力場域”?!皺嗔鲇蚩梢钥醋鍪且环N元場域”[7],任何場域都處于權力場域中并受其影響和制約。權力場域之中的各種場域如政治、教育、文學、翻譯等子場域即社會小世界只是具有相對的自主性,不同社會實踐場域之間處于互相影響和制約中。那么就翻譯實踐而言,文學翻譯活動不僅僅受翻譯場域運行規(guī)則的制約,還在一定程度上受權力場域及文學場域的影響和制約。

      2 權力場域、文學場域及翻譯場域的互動

      各個社會實踐場域只是相對獨立,不同場域由于影響力不同,彼此之間存在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皩ψg者而言,翻譯場域位于權力場域中,但在權力場域內處于被統(tǒng)治地位。而文學場域則相對更接近權力場域的統(tǒng)治級?!盵8]翻譯選擇即選擇翻譯哪個國家及哪個作者的作品,不僅僅是由翻譯場域的各因素決定和促成,而且更大程度上受制于文學場域,例如文學準入標準會影響譯本選擇,這是因為雖然文學翻譯行為屬于翻譯場域的社會實踐活動,但翻譯的成果畢竟是“中國文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9],要在中國的文學場域被接受、閱讀和傳播,必須要符合中國文學場域的運行規(guī)則。如果翻譯場域的文學翻譯選擇不符合當時文學場域的準入標準,譯本就會遭到文學界的排斥與批判,從而影響其接受和傳播。而文學場域的準入標準不僅涉及到特定時期文學場域衡量作品的文學標準如作品的文學價值、藝術特色等文學要素,而且還一定程度上受到權力場域的制約即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影響一定時期的文學趣味、文學風氣、文學主題和內容,甚至不符合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文學作品就是非法的、反動的,會受到壓制。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會隨時代而變化,從而影響甚至主導文學場域準入標準的變化,如《簡愛》《紅與黑》《約翰·克里斯多夫》等作品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中國曾被視為“優(yōu)秀”和“進步”的作品,但“到了20世紀60年代,由于極左思潮的盛行,又變成了批判的對象,不再屬于‘優(yōu)秀’‘進步’作品之列了?!盵10]這是因為“按50年代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尺度,所謂‘優(yōu)秀’和‘進步’的作品,就是指在思想性上符合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意識形態(tài),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主義,尤其是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盵10]

      權力場域即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出于自身需要產生對某類文學作品的喜好傾向從而影響文學場域的文學生產。雖然文學場域有其獨立的運行法則及場域自主性,但文學場域畢竟是處于權力場域中,無論是主動或被動都會一定程度上迎合權力場域去生產符合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需要的作品。當文學場域生產的文學數量滿足不了權力場域需要時,經常就會借助于翻譯外國文學作品,從而促進翻譯場域翻譯行為的產生。再者,雖然相對于文學場域,翻譯場域更遠離權力場域的統(tǒng)治極,但翻譯場域也處于權力場域中,所以也會主動或被動的選擇翻譯符合權力場域需要的作品。如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對東歐、東德以及越南、阿爾巴尼亞、朝鮮、羅馬尼亞、古巴等國的文學作品具有極大的翻譯熱情,“其目的不在 ‘文學’ ,而是將翻譯作為增進友誼、加強國家之間親和關系的手段。同時,借助對這些國家文學的翻譯,來豐富自身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話語,增強政治權力的合法性和權威性?!盵10]

      3 場域互動視域下巫譯本的產生歷程

      翻譯文學雖然是權力場域、文學場域和翻譯場域互動的產物或結果,但在這種循環(huán)互動中文學場域經常處于中心地位。權力場域對文學翻譯的影響一般是通過文學場域進行的。文學翻譯文本的選擇經常是由文學場域發(fā)起且譯本的選擇往往首先取決于文學場域的準入標準,譯本的傳播和接受及其文學地位的確立也深受文學場域諸多因素(如文學審美、文學評論)的影響。因此本文以文學場域為契入點來梳理巫寧坤譯本的產生歷程從而分析場域間的互動。

      3.1 從被拒于國門之外到獲得合法的譯介資格

      巫寧坤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譯文最早問世于1980年,連載于《世界文學》的第5、6期,這也是此小說譯文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問世。巫寧坤當時是受《世界文學》雜志主編的邀請翻譯的這部小說。巫寧坤之所以翻譯這部小說是由文學場域發(fā)起的。文學場域之所以想譯介這部小說當然是對其文學價值的一種肯定即這部作品符合當時文學場域的準入標準。 《了不起的蓋茨比》于1925年4月在美國正式出版,至20世紀60年代完全確立了其在美國的文學經典地位而且享譽世界。既然這部作品的文學價值早已得到歐美世界各國的認可,為何在中國大陸直到1980年才有譯介呢?

      權力場域影響文學場域的準入標準從而影響翻譯場域的翻譯選擇。(中國長久以來無論是本國的文學創(chuàng)作還是譯介的外國文學,重視的要么是服務于政治如新中國成立前的二三十年“對文藝政治功利性的要求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11],要么是服務于社會如新中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時期強調的是文藝的無產階級性即服務于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及社會主義建設,而文學作品的文學價值卻居于次要地位。)在這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下,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充滿了描述20世紀20年代美國資產階級社會的歌舞升平、酗酒作樂場景的作品是根本無法在中國被接受即在中國文學場域無法獲得準入資格。尤其是原版書的封面畫的是手指甲涂的鮮紅的一位美女的手,手里拿著一杯香檳,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看來這明顯是在宣揚資產階級的享樂思想,這與當時中國極左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及思想狀況是不相容的。巫寧坤教授在20世紀 50 年代初“由于無意中將他從美國帶回中國的英文版 《了不起的蓋茨比》借給了個別學生,竟然受到了十分嚴厲的批判,并背上了‘腐朽新中國青年’的黑鍋近 30年?!盵12]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作品被打上了反動的標簽,尤其是巫寧坤教授的遭遇更使得這部作品令人望而止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任何譯介。

      文學場域的文學評價標準影響文學翻譯的選擇,促進了譯介活動的進行。1979 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外國文學集刊》第一輯中,董衡巽發(fā)表了《藝術貴在獨創(chuàng)》一文,明確提出“評價外國文學時最好兩頭都能兼顧,既分析思想內容,又顧及藝術特征”[13]。 這可以說是新時期文學場域的宣言即擺脫權力場域的過度影響,追求文學場的自主性。董衡巽的這一主張在當時社會背景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外國文學的譯介及評價指明了方向,這也是對權力場域長期以來影響文學準入標準及文學評價即過于重視思想價值的一種撥亂反正,為包括 《了不起的蓋茨比》在內的很多曾經被拒絕于國門之外具有很強文學價值的外國文學作品的譯介奠定了基礎。

      3.2 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改變影響作品評價及其文學地位

      權力場域主導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不僅影響文學場域的準入標準,而且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改變也會影響作品評價及其文學地位。1976 年 10 月,隨著“四人幫”倒臺和“文化大革命”的結束,中國迎來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的新時代。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號召人們打破思想僵化,反對教條主義、反對因循守舊。權力場域的這種主導思想的變化勢必影響到文學場域評價標準的改變。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思想解放新時期的到來,大多數人逐步擺脫五六十年代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開始嘗試從不同的角度重新去審視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作品。

      雖然文學場域的準入標準會隨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而改變,但文學場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接受是一個緩慢而漸變的過程,所以20世紀70年代末期的中國文學場域對《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作品的評價是新舊交替的時期。趙一凡在 《“迷惘的一代”初探》一文中認為《了不起的蓋茨比》 “對戰(zhàn)后資本主義社會的暴露和抨擊更為深刻有力”[14]。很顯然,趙一凡仍然是站在資本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的對立即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面來審視這部作品的,但他看到的是這部作品具有積極社會意義的一面。而美國史研究專家黃紹湘編著的《美國通史簡編》 中指責菲茨杰拉德把蓋茨比“這個秘密酒販投機商吹捧成英雄人物,加以頌揚”,并把菲茨杰拉德定為“是20年代壟斷資本御用的文藝作者的典型代表,是美化美國經濟‘繁榮’時期大資本家罪惡勾當的吹鼓手”[15]。這完全是站在階級對立的角度對菲茨杰拉德進行批判,對這部作品的主人翁及思想價值進行否定,這是五六十年代極左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延續(xù)。趙一凡和黃紹湘對這部作品的解讀和評價側重的都是其社會意義,但卻褒貶不一,而且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了不起的蓋茨比》 的文學價值獲得中國文學場域的認可并最終確立其在中國的文學地位,董衡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董衡巽1978年出版的 《美國文學簡史》 中稱 《了不起的蓋茨比》 “不論在思想還是藝術方面都是菲茨杰拉德最優(yōu)秀的作品”[16],首次肯定了《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文學地位,還第一次深入分析了該小說的主題思想和完美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特別是把“既在事內又在事外”的敘事手法稱為“雙重看法”,這些真知灼見對后來的中國學者研究這部作品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16]。在1979年發(fā)表的《藝術貴在獨創(chuàng)》一文中,董衡巽認為《了不起的蓋茨比》之所以受到美國人的歡迎而成為現(xiàn)代文學名著,除了思想上的原因,“優(yōu)美而奇特的文體”也是一大原因[13]。董衡巽注重作品文學價值的正面評價對人們如何看待這部作品有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奠定了新時期對這部作品的認識基調,激發(fā)了人們閱讀及了解這部作品的欲望,從而呼喚了譯本的誕生。在這種背景下,《世界文學》雜志主編主動邀請巫寧坤翻譯《了不起的蓋茨比》顯然并不是偶然事件??梢哉f,權力場域與文學場域合力促成了翻譯場域翻譯實踐的發(fā)生,催生了《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譯本。但《世界文學》作為雜志,傳播范圍畢竟有限,所以這部小說在20世紀70年代末的讀者群可能不太廣泛,其經典文學地位的確立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

      3.3 譯作出版背后的場域間互動

      198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了巫寧坤等翻譯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和菲茨杰拉德的其它八篇著名短篇小說,合集為《菲茨杰拉德小說選》。這本合集也被列為上海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的“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叢書”之一,是文學界的盛事之一。這是《了不起的蓋茨比》 中文譯本在中國大陸以書籍的形式首次正式出版,書籍的出版是權力場域、文學場域和翻譯場域互動的產物和結果。

      “文革”開始之后,中國對于世界文學的翻譯介紹逐漸被中斷?!八娜藥汀睂ν鈬膶W采取了全面否定的態(tài)度,由此隔絕了中國與世界文學的聯(lián)系[17]。中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即權利場域影響下的文學場域死氣沉沉,鮮見對外國文學的介紹和評論。翻譯場域更是一片冷清,幾乎沒有任何文學作品的正式譯介。新時期以后,文學領域出現(xiàn)了新的面貌,翻譯也逐漸出現(xiàn)了全面復蘇。為了緩解“文革”以來的書荒,尤其是1977年和1978年,對一些外國文學名著進行了重印和出版,但這仍然難以滿足文學讀者的需要。陳思和曾在一篇文章中談到:“那年5月1日,全國新華書店出售經過精心挑選的新版古典文學名著《悲慘世界》 《安娜卡列尼娜》 《高老頭》等造成了萬人空巷的搶購的局面”[18]。當時的讀者對外國文學作品如饑似渴,為了搶購書甚至半夜開始排隊于書店前,拿到書時可以說是欣喜若狂。在這種背景下,人民文學出版社除了繼續(xù)加大重印出版數量外,開始考慮系統(tǒng)的外國文學的出版計劃,因此做出了“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的出版規(guī)劃,介紹各國的經典文學作品給中國讀者。 《了不起的蓋茨比》名列其中,一方面是此書自身文學價值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當時的特定時代背景促成的。

      隨著20世紀70年代中國與美國友好外交關系的建立,美國文學與文化得到了中國的重視,更多的美國文學作品開始被譯介到中國。新時期文化場域的寬松氛圍,使得人們能夠從思想層面以開放的態(tài)度接受《了不起的蓋茨比》,通過這部作品去了解美國的社會思想狀況、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及正確欣賞和評價美國文學。如 《菲茨杰拉德小說選》的扉頁中就明確寫明了此套叢書的目的,“通過這些作品讀者可以了解到二十世紀歷史的變化、社會思想的演進以及各國文學本身的繼承和發(fā)展。[19]”巫寧坤在《菲茨杰拉德小說選》的前言中也高度評價菲茨杰拉德的寫作才能,“菲茨杰拉德的風格凝煉而富有濃郁的抒情氣息。他從來不憑借細節(jié)的鋪陳和堆砌,而善于抒發(fā)每一個特定細節(jié)內在的感情和詩藝。這在美國現(xiàn)代小說家中是自成一格的?!盵19]可見,無論是出版者還是譯者都已徹底擺脫了五六十年代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階級對立的影響,更多關注的是作品的文學價值和文學意義,希望讀者能夠通過這部作品了解美國文化及文學。 隨著巫寧坤譯本的出版,更多的讀者能夠接觸到這部作品。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文學價值不斷得到人們的認可,逐步確立了在中國的文學地位。

      4 結語

      《了不起的蓋茨比》巫寧坤譯本產生的歷程表明:在特定歷史時期內,只有符合中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外國文學作品才可能獲得中國文學場域的準入資格;而文學場域的正面評價促使翻譯場域進行譯介;翻譯場域的譯介又會進一步促進作品在文學場域的傳播和接受。權力場域、文學場域和翻譯場域處于不斷循環(huán)互動中。

      外國文學譯本的產生并不僅僅出于譯者個人喜好的選擇,而是涉及到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因素。不符合中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外國文學作品,盡管其有藝術價值,但一定時期可能不會有其譯本產生,更不用提進入中國文學場域。外國文學作品在中國的傳播和接受會受到特定時期社會、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會隨著中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改變而改變。

      猜你喜歡
      了不起的蓋茨比菲茨杰拉德外國文學
      阿來對外國文學的擇取與接受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9:06
      認真
      完美無缺的作品
      領導文萃(2020年16期)2020-08-28 11:25:11
      外國文學研究“認知轉向”評述
      干船塢中的美國“伯克”級導彈驅逐艦“菲茨杰拉德”號(DDG 62)
      兵器知識(2018年4期)2018-04-18 09:31:34
      《了不起的蓋茨比》與菲茨杰拉德
      淺析外國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中的模糊處理
      《了不起的蓋茨比》和意式蘋果醬圣代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讀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23:29
      《了不起的蓋茨比》:從文學到電影的嬗變
      電影評介(2016年12期)2016-08-23 22:00:35
      东海县| 恩施市| 正蓝旗| 天镇县| 日土县| 松桃| 陇川县| 怀集县| 邵阳县| 阳东县| 宽城| 嘉兴市| 明水县| 东乌珠穆沁旗| 桦甸市| 曲阳县| 普定县| 香河县| 诸城市| 农安县| 郁南县| 余庆县| 遂昌县| 达尔| 南丰县| 万盛区| 晴隆县| 定安县| 河西区| 拜城县| 陇南市| 浦江县| 五家渠市| 郁南县| 韶山市| 连平县| 柘荣县| 康乐县| 济源市| 达拉特旗| 沙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