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 陳丹萍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明確了立足于學生適應現(xiàn)代生活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著眼于提高21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構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系.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內涵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涉及很多傳統(tǒng)思維方式的轉變,在實際化學課堂教學中也最難貫徹.筆者認為新時代的化學課堂,教師在化學學科的情感教學中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要更好地把握新課標倡導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需要教師在教育理念上有很大的轉變,要真正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以平等的朋友關系與學生相處,尊重其人格,真真正正將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教學,轉變?yōu)橐浴八仞B(yǎng)為本”的教學,充分發(fā)揮化學課程的整體育人功能,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過程.在教學中,要努力創(chuàng)設師生情感交流的氛圍,促進學生積極情感的形成,實現(xiàn)師生情感的共鳴,達到快樂教學.
1)教師通過生動形象、風趣幽默、感人肺腑的言語,營造教學氛圍,扣擊學生心弦,產生情感共鳴,快樂教學.例如“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的教學中,在講授乙烯的基本性質之后,教師讓學生雙手交叉于胸前,并提問“現(xiàn)在每位同學就是1個乙烯分子,大家能連在一起嗎?”“不能.”“是的,乙烯分子之間在常溫下不發(fā)生反應.如果老師要求大家一定要連在一起,大家該怎么辦呢?”“打開雙手,手牽著手.”“對了,乙烯也一樣,在一定條件下,乙烯分子的雙鍵打開并連在一起,形成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這就是我們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的主要成分.”
2)利用課堂上的非語言交流,快樂教學.非語言信息又稱體態(tài)語,包括眼語、臉語、手語等.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功能不僅是傳授知識,更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微笑的表情能讓學生感到溫暖,可以營造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思維潛力.教師的體態(tài)語應該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做到該喜就喜,該怒則怒.例如,講到侯氏制堿法時,應滿懷自豪之情;講到環(huán)境污染時,應滿懷悲憤和惋惜之情.通過豐富的非語言交流,營造教學氛圍,實現(xiàn)師生情感的共鳴,快樂教學.
化學知識綜合性強,因此,要根據(jù)化學內容的特點和教學目的,多方面構建形象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或如臨其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快樂學習.
1)新穎的導入能夠讓學生帶著對知識的渴望投身到學習活動中,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例如,學習“生活中的常見有機化合物——乙醇”時,先設問:“今天我們來了解酒——乙醇.一提起酒,大家會想起哪些詩句呢?”接著讓學生列舉出與酒有關的詩人及詩篇(展示相關圖片).設問:“剛才所提到的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為什么酒存放得越久越香醇呢?我們進行新課的學習,了解乙醇的性質.”這種“布疑設懸”的導入方式能擊中學生的興奮點,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教師要充分挖掘教科書中的內容,并結合現(xiàn)實生活選擇啟發(fā)點,設置教學情境,使之既具有知識性、教育性,又具有藝術性、情感性.例如在有機化學中介紹苯的性質時,可以利用化學版的青花瓷的歌詞“苯遇高錳酸鉀,變色不容易,甲苯上加硝基,小心TNT;在苯中的碘分子紫色多美麗,就為萃取埋下了伏筆”.這樣的教學使知識形象生動又有趣,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小結.一節(jié)成功的化學課,教師所追求的不僅僅是借助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還要重視收尾.雖然收尾只是短短幾分鐘的時間,但是,如果最后這個環(huán)節(jié)做得好,就能幫助學生突出重點,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印象.例如講解“鹽類的水解”時,教師在結課時利用口訣“有弱就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弱誰水解,都弱雙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概括本節(jié)課的內容.教師又留下疑問:“日常生活中你接觸到哪些會發(fā)生水解的鹽類?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又是什么呢?”這樣學生的心中就留下了一個問號,引導學生繼續(xù)帶著問題預習新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感教學需要教師轉變觀念,從化學教學的整體目標出發(f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再現(xiàn)化學史實、思考與交流、科學探究及與之有關的情境,提高學生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