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燕
個別教育是教師與幼兒一對一互動的一種教育方式;個別教育是促進每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個別教育是和集體教育相對應的一種教育形式;個別教育活動是教師與幼兒個體的直接聯系方式,是教師按照個別幼兒的特殊需要而開展的教育活動。如何有效開展個別教育是幼兒教師必修的一門實踐課程。我們該如何做呢?
一、了解幼兒是開展個別教育工作的前提
了解幼兒的特點是個別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師只有把握幼兒的特點,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導,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了解兒童有哪幾種方式呢。
(一)家訪。開展家訪活動,教師可提供一張家訪調查表,通過和家長的交流,和孩子的初步接觸獲得孩子的基本情況。如果我們想有意識地了解更多一些孩子的發(fā)展情況,也可以有意識設計一些問題并及時記錄下來,這樣能獲得更多孩子原有發(fā)展水平的信息。
(二)觀察。觀察可獲得幼兒培養(yǎng)目標的側重點。如:在小班第一學期,我根據對貝貝小朋友的觀察結果,把貝貝的培養(yǎng)重點放在自制力、初步責任意識的引導上,對園園小朋友的培養(yǎng)重點放在正確面對困難、挫折的勇氣上。
觀察能使我注意到對幼兒具體培養(yǎng)內容。如:園園小朋友敢于表現自己,說明她對自己的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當她遇到困難時又采用回避、退縮態(tài)度,說明她的自信心仍顯不足。因此,我們對她就定位在“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樹立自己解決困難的信心”這一較高層面上。
孩子們的這些個別教育目標、培養(yǎng)重點等情況都需通過觀察來實現。
(三)調查。了解幼兒可通過調查表,向家長了解幼兒的發(fā)展現狀,幫助我們更全面發(fā)現、了解孩子發(fā)展方面的優(yōu)勢和劣勢,引導我們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好個別教育工作。這種調查的形式較適合在中、大班使用。在調查、統(tǒng)計的基礎上,我通常還會在分析的基礎上給每個家長一份“教師的建議”,從班級活動計劃和家庭配合計劃,為孩子的發(fā)展提供、創(chuàng)造家園協同的條件。
(四)分析。分析孩子的發(fā)展情況能幫助我們對孩子的原有水平建立一個更為清晰的印象,使我們的個別教育工作開展得更有針對性。我主要結合我們個案記錄進行。如:
姓名:宸宸。分析:入園前上過半年親子班,家長反映孩子動手能力欠缺,從小有吃大拇指的習慣,睡前較嚴重。通過開學一周觀察,發(fā)現孩子午睡如不允許他把手指放在嘴里就很難入睡,如大拇指在嘴里一會兒就能入睡。開學時,孩子早上來園總大哭,不肯進班,情緒穩(wěn)定后不能專注參加活動。和同伴相處時有摩擦,常被同伴報告。目標:本學期,我們將在衛(wèi)生習慣、動手能力培養(yǎng)和與同伴交往方面對孩子加強引導。
對每個孩子,我都會寫出這樣一份詳細的分析。此分析來自家訪、觀察,通過分析使我們確定對孩子個別教育的一個目標、一個方向。這樣在一學期或一個階段中,我們就能有目的地對孩子實施個別教育。
二、注意方法是開展個別教育工作的原則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同的幼兒應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想個別教育工作獲得好的教育效果,方法、策略的運用是開展好個別教育的原則。
(一)堅持運用正面教育。幼兒的理解能力比較弱,所以我們應該通過榜樣、具體形象的方法來激發(fā)幼兒模仿榜樣的行為,這也就是要求我們在個別教育中應該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正面教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為幼兒樹立榜樣。日常教育中,我們應該多表揚有好習慣、好常規(guī)的孩子,為孩子們樹立學習的榜樣,這樣有利于更多的孩子通過模仿、學習養(yǎng)成好習慣等。
2.堅持鼓勵、表揚。人人都有上進心,幼兒同樣也有強烈的上進心,即使是最淘氣的孩子也愿意聽到老師的表揚。我們要用鼓勵、表揚的積極方面,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個別教育滲透其中。當然對不同性格的幼兒的表揚獎勵也應該有分寸。
3.一定不要說反話。老師說反話的企圖是在幼兒不要做那些壞的行為,孩子的理解能力差,有時會按你的意思去做,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二)個別與集體教育相結合。教師對幼兒進行德育、行為品德養(yǎng)成教育時,一般應在集體中進行,從而充分發(fā)揮集體輿論對幼兒的約束教育作用。但特別是在批評教育一些自尊心較強的幼兒時,就適宜采用個別教育的方法。我們在實際教育工作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方式,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良好行為、品德的形成。
如:一個轉來的、特別調皮的孩子進入我們班之后根本調皮不起來,開始是不熟悉,后來因為班級幼兒沒有哪個理睬他的“無事生非”,使得他的某些不良行為沒有發(fā)揮的市場。等到大家熟悉時,這個孩子的壞習慣也就沒有了。
這個孩子身上的轉變就是集體良好班風的巨大影響力。
三、抓住契機是開展個別教育工作的關鍵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但要能處理一日生活中的一般問題,還要有隨時發(fā)現問題,抓住契機進行隨機教育,這是開展好個別教育工作的關鍵。
(一)生活活動中的契機。如:一次,有個調皮的男孩喝水時正想撥開人群第一個倒水,我就趕緊說:“老師喜歡謙讓的孩子?!边@時,他轉身走到隊伍的最后,我摸摸他的頭,他也笑著望著我……
(二)繪畫活動中的契機。有個孩子每當繪畫就坐在那里不動筆。我問:“你怎么不畫呢?”“我不會畫?!彼由卣f。之后我每在畫畫時就有目的地指導、鼓勵他。一段時間后,這個孩子對繪畫就有了明顯的興趣。
(三)早操活動中的契機。小班第一學期,班上有個女孩不愿意做早操,和媽媽交談,媽媽反映孩子在小小班時,只要家長參加半日活動孩子也從不肯做操。于是我們每天鼓勵她,但不強求她做,偶爾發(fā)現她做一兩個動作,就在晨間談話時表揚她。慢慢地,她開始積極地做操了。
一日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教育契機,只要教師能用心觀察、有意識把握機會就能更好地開展好幼兒的個別教育。
多年的幼兒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個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個別教育工作,對孩子健康成長起著決定的因素。我愿在不斷地實踐工作中繼續(xù)努力探索、研究,通過個別教育工作有效促進幼兒獲得最好地發(fā)展。
(江蘇省南通市通師二附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