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蘭,吳婷,杜春月,楊丹,王志英,潘麗玨,聶懿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y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目前治療冠心病的常用方法,PCI能快速有效疏通血管,緩解患者癥狀,但并不能有效阻止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冠心病PCI患者需要長期服用二級預防治療藥物[1-2]。冠心病患者服藥依從性較低,導致治療預后的效果差[3]。優(yōu)勢內容遞增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學習積極性,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保證健康教育的質量[4]。本文將優(yōu)勢內容遞增健康教育應用于冠心病PCI患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將我院心血管內科2018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2 例冠心病PCI患者作為觀察組,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5 例冠心病PCI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84 例,女38 例;年齡44~75 歲;心絞痛型21 例,心肌梗死型24 例,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型57 例,心力衰竭型20 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6 例,高中86 例,初中20 例。對照組中男76 例,女39 例;年齡43~74 歲;心絞痛型24 例、心肌梗死型20 例、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型52 例、心力衰竭型19 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0 例,高中80 例,初中25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均通過超聲心動圖、心肌酶譜等檢查,并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首次PCI治療;具有較好的溝通能力;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有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者。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入院宣教、飲食指導。責任護士在患者住院期間為其發(fā)放冠心病PCI相關宣教手冊。
1.3.2 觀察組
第一,組建針對冠心病PCI患者的優(yōu)勢內容遞增健康教育小組,組長由科室護士長擔任,組員由5名護士組成。小組所有成員均經過專業(yè)培訓,學習優(yōu)勢內容遞增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法、健康教育的內容。第二,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當天詳細了解其疾病認知狀況、相關知識需求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與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制訂健康教育計劃,內容包括PCI的目的、術后相關注意事項、術后用藥以及出院服藥等;PCI術后患者常規(guī)給予抗凝治療;用藥期間需定期監(jiān)測凝血功能,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血腫、瘀斑,觀察皮膚、牙齦、鼻腔等處有無出血。第三,護士每日對患者進行床邊健康教育,每次10~15 min,鼓勵患者及時提問并共同討論;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并明確告知患者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加強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教育。第四,定期對患者PCI健康教育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評估,不斷糾正患者的錯誤行為,使其意識到缺乏相關知識、存在錯誤行為對疾病康復的影響,不斷提高患者疾病相關知識認知水平。第五,評估PCI術后患者現存的服藥問題,幫助患者找出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并采取針對性宣教,幫助患者改變不良行為,此外可通過康復病例的分享,激發(fā)患者遵醫(yī)囑服藥的內在動力。
采用Gray等[5]編寫的依從性干預手冊中患者服藥信心及服藥意愿評分表評估服藥依從意愿和信心??偡?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服藥依從信心和意愿越強。采用Morisky[6]藥物依從性量表(MMAS-8)評估冠心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該量表共8個條目,<6分為依從性低,6~7分為依從性中等,滿分8分為依從性高。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意愿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1個月、6個月,觀察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意愿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意愿得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信心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1個月、6個月,觀察組患者的服藥依從信心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信心得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1個月、6個月,觀察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得分比較分
表1和表2顯示,實施優(yōu)勢內容遞增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服藥依從意愿和信心與干預前相比均有所升高。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意愿和信心得分均較低,可能是由于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僅對患者進行生活方式及治療注意事項的評估,而對患者是否掌握健康教育內容未進行評估,對健康教育未給予足夠的重視,致使患者不能全面地掌握健康教育內容,且隨時間的延長,易遺忘已掌握的內容[7-10]。通過實施優(yōu)勢內容遞增健康教育,可從患者最希望獲取的冠心病知識開始實施健康宣教,不斷激發(fā)患者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其逐漸主動學習之前被忽視而在冠心病治療過程中必須掌握的知識[11-13],從而改善患者的服藥依從意愿,提高患者的依從信心。
由表3可知,干預后1個月、6個月,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均有了明顯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冠心病病程長,患者對治療的積極性不高,服藥依從性差。有研究報道,部分患者會在PCI術后出現支架再狹窄現象,再次發(fā)生心絞痛,嚴重者甚至出現心肌梗死[14]。改變患者的生活方式,遵醫(yī)囑堅持藥物治療是降低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復發(fā)的重要因素[15]。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用藥依從性及出院后自我監(jiān)測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健康教育成為PCI患者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醫(yī)護人員通過優(yōu)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實施優(yōu)勢內容遞增健康教育,可以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告知患者堅持按醫(yī)囑服藥的必要性,讓患者主動掌握冠心病PCI術后用藥的相關知識,增強其治療信心,從而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