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卡卡
[摘? ? ? ? ? ?要]? 近年來,許多高職英語課程隨著技術變革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轉變?yōu)榫W課教學。毋庸置疑,網課教學提供給學生更大的信息量與更多的選擇性,但與此同時,英語網課教學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亟須解決。首先,許多院校的英語網課教學失去了語言類課程應有的互動性。其次,網課教學中學生的自控能力不佳,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且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對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明晰,導致其對網課教學敷衍了事。在高職英語網課教學中引入任務型教學法,通過課前預熱任務,課中分組的泛讀與精讀任務,課后結合網絡教學實行多樣化的總結回顧任務,從而推動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真正推動課堂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的轉變。
[關? ? 鍵? ?詞]? 任務型教學法;高職英語網課教學;可行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24-0146-02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可逆轉,我國與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緊密,許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對英語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國英語普及教育也日益發(fā)展,英語成為我國教育事業(y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近年來許多高職院校英語實行新型的網課教學,如何適應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如何根據這一教學模式以及高職院校學生的客觀條件更好地因材施教,也成為高職院校英語教育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高職英語網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教學走入各類學校的大門。在此基礎上,許多高職院校開始購買網絡教學課程或者自主搭建教學平臺,走上了新型教學的道路。但是,在某些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逐步邁向網絡化的同時,英語網課教學能否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真正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這一問題仍然存疑。而現(xiàn)實是,高職公共英語網課教學中仍存在許多問題亟須解決。
(一)缺乏語言類課程應有的互動性
由于任課教師受限于自身薄弱的計算機能力,許多高校的英語網課教學僅限于教師上傳視頻資料、課程大綱、課程內容。本應作為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網課教學仍舊淪為了傳統(tǒng)式教學重視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再次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
在此情形下,網課只成為簡單的視頻播放工具,甚至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教師無法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失去了反饋渠道,無法當場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控制班級學習風氣,同時對自己的課程做出相應的調整。許多互動性的活動難以維持,教師沒有與學生達成足夠的交流,也難以進行課堂展示工作,難以給予學生隨堂展示自己的機會,從而不利于學生英語口語、展示能力的提升。同時,由于許多學生怯于通過網絡與教師交談,在課堂上與課間與教師互動也因此缺失。
(二)學生的自控能力不佳,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從目前的情況而言,由于許多高職公共英語網課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并沒有十分吸引學生,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堪憂。普遍而言,高職學生往往沒有在其中學時期打好足夠的基礎,未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也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長此以往,在網課教學中,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較,學生反而更容易開小差。而且,線下課程有老師做約束,而網課教學時學生面對的是無人監(jiān)管、電子產品在手的誘惑,許多學生難以抵抗住電子產品、電子游戲的誘惑,網課變成其游戲的背景音,但老師卻無從知曉。因此,在此情形下,英語網課教學的質量難以得到很好的保證。
(三)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明晰
要解決學生的惰性與意志力問題,必須思考學生是否樹立了明確的學習意識以及具備充分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英語學習觀念,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才是激發(fā)學生在網絡教學中自發(fā)學習的重要驅動力。
但是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缺乏對自我未來的充分思考,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明確,導致其對待英語課程的態(tài)度只是簡單地混個學分、考級以及畢業(yè),沒有充分認識到英語能力的提升也許在未來會給其職業(yè)、人生加分。而許多高校的公共英語老師也缺乏對學生學習觀念的指導,沒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除了本身專業(yè)技術過硬以外,良好的英語能力,尤其是英語口頭交流能力,可以在學生往后的職業(yè)生涯和人生選擇上讓學生受益匪淺。倘若學生想要往更高的階層邁進,必須全面提高自身素質與能力,其中英語能力在全球經濟高度依賴的今天是必不可少的。
二、任務型教學法簡述
(一)任務型教學法是什么
任務教學法是一種廣為應用的語言學家與外語教學實踐者認可與接受的外語教學方法,其屬于教育部制訂的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所推薦的外語教學方法。任務教學法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強調“做中學”的語言教學理論。此種教學理論如今逐步走進我國基礎英語教學的課程中,成為我國外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走向。此理論認為語言的習得應是語言使用的產物,而非單純語言技能訓練與語言知識學習的成果。因此,其主張通過教學活動,根據特定的語言交際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推動學生進行表達、溝通、交涉、解釋等各種語言活動,以達到語言習得與掌握的目的。
(二)任務型教學法運用于高職英語網絡教學中的意義
任務型教學法的六大基本原則中涵蓋了真實性、功能性、連貫性、可操作性、實用性與趣味性。因此,將任務型教學法運用于高校英語網絡教學,通過真實性原則,提供與實際生活相近的范例,有利于課堂教學更滿足學生日常生活應用所需;在功能性原則的指導下,有利于讓語言重回其功能作用,使學生在不脫離語境的情況下掌握與運用語言,讓英語成為學生手中的一把利器;由于恰當?shù)娜蝿招徒虒W具有連貫性,可以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任務,提高課堂教學的邏輯連貫性與系統(tǒng)性;充分考慮可操作原則,以網絡課堂平臺為輔助,避免冗雜的環(huán)節(jié)與程序,降低學生的反感;在實用性原則的框架下,充分認識任務是為課堂服務的,合理運用任務促進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交流與溝通;最后,通過提高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自發(fā)自愿地投入英語學習,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三、任務型教學法運用于高職英語網課教學的案例設計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實踐與進步》以短篇故事為主,故事活潑幽默,引人入勝。其中每個單元內容適中,包括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訓練。課文短小,語言地道,內容豐富,練習具有針對性。其中短文聽說讀部分可以結合任務型教學法,讓網絡教學課程不限于以老師傳授為中心,更是讓學生參與課堂,成為以學生中心的英語授課。以下以Lesson 12 Goodbye and good luck為例子,闡述任務型教學法運用于高職英語網課教學的可操作性。
(一)課前任務預熱
由于除外語專業(yè)外,英語主要作為高職學生所修的公共課,因此英語網課以錄播為主,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通過網絡平臺提前上傳任務,并告知學生進行分組,提交分組名單,并在課前以小組為單位提交預熱問題的討論結果,以任務為驅動讓學生積極預習,提前了解學習內容。本課內容為告別歡送,課前任務布置學生聽課文錄音,閱讀課文,回答開頭的問題“Where is Captain Alison going and how?”并且將問題提交至網課平臺。同時,將班級成員分成小組,布置討論任務,讓其討論自己的生活中類似的事件,引起學生對這篇文章主題的認知以及討論熱度。
(二)分組泛讀任務
無論是直播式的英語網課教學,還是錄制視頻播放式的教學,教師都可以在上課之中預留任務討論的時間,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分組功能對學生進行線上分組,抑或是讓組員通過微信等通訊手段進行交流,布置任務與課文相關的題目讓學生積極進行團隊討論。任務如下:Why people meet Captain at the harbour? Why Captain leave here for two months?
通過布置問題,以問題為引導,激發(fā)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思考,小組討論完畢后,通過抽選方式提問,但每組的討論結果都必須以書面形式上交至網課教學平臺的作業(yè)欄。
(三)分組精讀任務
通過分組,將語法、詞匯、翻譯講解任務分給不同的組,學生通過討論得出本篇文章中需要注意的語法點、詞匯點、具體翻譯,并挑出代表給全班進行展示。如若無法直播講解,則可以通過錄制簡短視頻的形式,既是對教學目標內容的達成,也是對學生表達與展現(xiàn)自我能力的二次鍛煉。
例如,在這篇文章中sail為新單詞,由于是線上教學,學生可以快速通過手邊擁有的電子資源對sail這一單詞進行詳盡的講解,包括單詞的用法、單詞的衍生詞、例句等。而語法部分,這一單元主要的關鍵語法為一般將來時,學生可以通過團隊討論得出如何更好地講解一般過去時,可以通過不同形式例句的展示,通過例題,抑或是通過與其他形式的對比,進行充分的講解。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在任務的驅使下,各團隊成員積極思考關于一個知識點需要如何掌握,掌握多少有關知識。如此,學生才能理解為何傳統(tǒng)課堂中老師需要涉及多方面知識點。其次,學生自發(fā)搜集討論學到的知識點,相對于教師一言堂式灌輸教學的內容,更容易形成理解式記憶,在學生的記憶中留存更久。
(四)課后回顧總結任務多樣化
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流行的紙質型作業(yè),英語網課教學的課后任務選擇性更廣。首先,為了提高學生的總結與文字能力,布置文章相關的summary以鞏固其對文章內容以及知識點的了解,同時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字概括能力與寫作能力。其次,為了提高學生的語音語調、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可以充分發(fā)揮電子課堂的優(yōu)勢,讓學生通過跟讀錄音,將文章進行復述,并通過網課平臺進行提交,在跟讀復述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再次理解文章內容與知識點,鍛煉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綜上,將任務型教學法應用于高職英語網課教學,可以通過在課前、課后、課后設置不同的、符合教學目標的任務,讓學生開始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任務引導下不斷敲開英語學習的大門。從開始對英語話題有興趣,到學會閱讀、理解所獲取的英語信息,繼而發(fā)展到能夠自己搜集、處理、表達信息,最后,能夠用英文對所學內容進行完整的總結。通過層層疊加的任務,英語網課教學中潛在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斷推動高職英文教學從學生被動、被迫學習,到樂意,并主動學習。讓學生真正地在“做中學”,讓高職英語網課教學不斷從以教師灌輸為中心轉化為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中心,讓學生真正成為語言習得的實踐者,不再是考試的機械參與者。
參考文獻:
[1]賈麗萍.任務型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2(6):5.
[2]孔荷花.任務型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J].民營科技,2012(7):110.
[3]蔣虹.任務型教學法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之可行性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11):112.
[4]張榮香.任務型評價應用于高職院校學前英語教師培養(yǎng)的可行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