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素梅
【摘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老年消化道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道潰瘍患者中選取31例,起止時間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規(guī)范治療期間,實施循證護理,評定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患者SF-36評分明顯提高(P<0.05);護理滿意率為96.8%。結論:針對老年消化道潰瘍患者,實施循證護理能提高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消化道潰瘍;循證護理;生活質量;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13-01
消化道潰瘍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由于病程長、復發(fā)率高,臨床治療難度大。老年患者由于器官功能減退,對藥物的耐受性差、不良反應多,容易出現(xiàn)不配合行為,這就對護理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文中選擇31例患者作為對象,探討了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基本信息
在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道潰瘍患者中選取31例,起止時間段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包括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齡位于61-85歲,平均(71.3±5.4)歲。
1.2護理方法
患者規(guī)范治療期間,實施循證護理,具體如下:(1)提出循證問題。分析患者的癥狀特點,結合臨床護理實踐,提出護理期間存在的問題:一是患者疾病認知不足,擔心醫(yī)療費用,容易出現(xiàn)負面心理;二是消化道潰瘍影響正常的進食,在營養(yǎng)支持的同時,需要降低患者的痛苦;三是高齡患者日常行動不便,存在跌倒、墜床的風險。(2)尋找循證支持。在知網(wǎng)上搜索“消化道潰瘍”、“護理”等關鍵詞,查詢相關文獻資料,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可行的護理方案。(3)循證護理實施。①心理護理。采用通俗語言介紹消化道潰瘍的病因、治療方法、預期效果,糾正錯誤的認知;結合患者的喜好,培養(yǎng)生活情趣,例如養(yǎng)花、讀書,轉移疾病注意力,保持積極樂觀心態(tài)。②飲食護理。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遵循少食多餐原則,細嚼慢咽、不宜過飽;嚴格戒煙戒酒,禁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以維生素豐富、容易消化吸收的為主。③生活護理。針對高齡患者,評估意外事件發(fā)生風險,在床邊設置護欄,在走廊、廁所內(nèi)設置扶手,必要時協(xié)助患者完成洗漱、如廁等活動,避免出現(xiàn)跌倒、墜床事件。
1.3觀察指標
(1)護理前后,采用SF-36健康調(diào)查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2)評估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估項目包括:①服務態(tài)度,②專業(yè)技能,③病房管理,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層級。
2.1生活質量評分
護理前,患者SF-36評分為(64.3±5.5)分,護理后為(81.2±3.6)分。對比差異顯著(t=14.314.P=0.001)。
2.2生活質量評分
31例患者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12例(38.7%)、基本滿意18例(58.1%)、不滿意1例(3.2%),共計滿意率為96.8%。
在消化內(nèi)科,消化道潰瘍是一種多發(fā)病,各個年齡段均可發(fā)病,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減退、免疫力降低,發(fā)生率明顯提高。如果治療不當,可能誘發(fā)消化道出血、穿孔,威脅生命安全,必須加強護理工作。
文中以31例患者為對象,治療期間實施循證護理。結果顯示,患者護理后的SF-36評分提高,護理滿意率為96.8%,和湯惠莉的研究結果相近。分析可知,循證護理將科研理論和臨床經(jīng)驗相結合,護理措施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針對性。通過護理實施,可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治療依從性;養(yǎng)成科學的飲食習慣,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支持;同時強化生活指導,避免高齡患者出現(xiàn)意外事件,為治療和預后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綜上,針對老年消化道潰瘍患者,實施循證護理能提高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