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的小學英語復習課中,一線教師往往難以把握且無從下手。為改變這種教學現(xiàn)狀,在小學英語復習課中,教師可以主線問題串聯(lián)起整節(jié)課,分別通過導入性問題鏈、展開性問題鏈和探究性問題鏈引出話題、融會貫通和活用遷移,從而有效整合復習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提升復習課的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復習課;問題鏈策略
【作者簡介】吳春燕,高級教師,揚州市小學英語學科帶頭人。
譯林版小學英語的每冊教材都有兩個復習板塊(Project),文本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線英語教師往往難以把握且無從下手。有的教師照本宣科,把出現(xiàn)的少數(shù)生詞和語言點解釋一遍;有的教師把教材要求的活動簡單做一遍;還有的教師為了體現(xiàn)復習單元的功能,甚至會采取背誦或默寫半學期課文和單詞表的“炒冷飯”方式。為改變上述英語復習課的教學現(xiàn)狀,筆者嘗試運用問題鏈來探索復習課教學。
一、問題鏈的概念
問題鏈是指一組緊扣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有中心、有重點,面、線兼顧的,有一定層次結構的,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的問題組[1]。教師在具體應用時要注意恰當?shù)剡\用問題鏈進行教學,引出新問題、加深老問題,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使思維品質(zhì)得到更進一步提升[2]。
在英語復習課中,教師通過問題鏈組織教學活動,層層推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考,達成有效復習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的問題化
問題鏈教學實施的前提是教師要明確教學重點,對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進行科學地分解和細化,綜合文本和學生的個體差異等影響因素,細化為若干問題,這些問題既統(tǒng)一又相對獨立,既關注文本表層的理解又注重學生對深層次的理解[3]。因此,執(zhí)教者應該先鉆研、吃透教學目標,對教材的重難點進行梳理,然后將重難點結合文本信息轉換成問題鏈,最后再設計相應的、具體的教學活動。
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Project 2“Reuse and recycle”一文看起來較為簡單,主要有兩個活動要求:一是制作有關廢舊物品回收再利用的宣傳海報,二是宣講如何回收和再利用廢舊物品。
整個復習單元的活動都是圍繞主題“Reuse and recycle”展開,教學目標關鍵詞是reuse和recycle。教師可以將上述關鍵詞轉化成問題鏈,
如reuse 可以轉化為“What does reuse mean?Why should we reuse?What can we reuse?
[HJ1.9mm]
How can we reuse these things?What can we do to make more people reuse things?”;相應地,recycle可轉化為“What does recycle mean?Why should we recycle?What can we recycle?How can we recycle these things?What can we do to make more people recycle things?”。
三、主線問題串起問題鏈
所謂詞不離句,句不離境。只有在真實或相對真實的語境中,學生真正地用中學,學中用,用英語去交流和交際,才能達到內(nèi)化知識的教學目的。因此,英語課堂教學應該圍繞核心話題展開,進行有意義的交流。相應地,問題鏈也要圍繞對應的核心話題,設計一個主線問題,層層推進,以主線問題串聯(lián)起問題鏈,貫穿整個交流過程。
本單元的教學參考書建議用1—2個課時完成,要求復習第五單元至第八單元已學的詞匯和句型等語言知識,但是該復習單元的活動只與第六單元Keep our city clean和第七單元Protect the Earth關聯(lián)性較強,而與第五單元Signs和第八單元Chinese New Year無相關。
那么,怎樣才能達到復習第五單元至第八單元的教學目的呢?教師設計了這樣的主線問題“How can we have a green Chinese New Year?”,并從始至終圍繞主線問題展開教學活動,從而將看似完全不相干的四個主題有機整合起來,創(chuàng)設出較為真實的語境。
四、教學過程問題鏈設計
1導入性問題——引出話題,激發(fā)探索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上課伊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節(jié)課是否高效的重要標志。導入性問題可以充分結合實際生活與文本的相關信息,找到兩者的契合點。以本課為例,由于這是六年級上學期的最后一個單元,時間剛好是春節(jié)前夕,時間點與話題都與第八單元的春節(jié)和春節(jié)計劃契合,教師可以很自然地導入主線問題。
在一開始的Free talk環(huán)節(jié),執(zhí)教者由熱身問題導入“Which holiday is coming soon?(Chinese New Year is coming soon.)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Chinese New Year?”,引出執(zhí)教者的新年計劃“Here are my plans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 Have a green Chinese New Year.”,再順勢引出主線問題“How can we have a green Chinese New Year?”。
第一個問題“Which holiday is coming soon?”引出春節(jié)話題,第二個問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Chinese New Year?”,引出第八單元Chinese New Year的復習和遷移,第三個問題“How can we have a green Chinese New Year?”是整節(jié)課的主線問題,貫穿整節(jié)課的始終。三個問題相互照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又為第二組問題鏈做了鋪墊和導入。
2展開性問題——溫故知新,凸顯融會貫通
展開性問題是串聯(lián)并推動復習教學的問題,如何既復習舊知,又不僅局限于“炒冷飯”?執(zhí)教者設計了第二組問題鏈,先復習舊知,再在實際情境中遷移運用,達到溫故知新、實踐內(nèi)化的效果。
第一個問題“What signs do you know?”,教師出示各種標志圖,復習第五單元Signs的內(nèi)容。第二個問題,教師先示范“What does this sign mean?It means No climbing.We can see this sign in the playground.We cant climb.”,然后讓小組討論各種標志。第三個問題“What signs can we make to have a green Chinese New Year?”,教師出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標志和句式“It means[WW(]…[WW)]We can/cant[WW(]…[WW)]We can put it in/at [WW(]…[WW)]”,再由師生集體討論答案。第四個問題“Anything else?What other signs can we make to have a green Chinese New Year?”,全班頭腦風暴,遷移運用第五單元Signs。用類似的問題鏈引導學生討論海報并復習第六單元Keep our city clean和第七單元Protect the Earth。教師出示并談論兩張海報“Keep our city clean”和“Protect the Earth”復習并遷移運用第六單元和第七單元。
第二組問題鏈,先復習、回顧第五、第六和第七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結合主線問題“How can we have a green Chinese New Year?”對三個單元的內(nèi)容分別進行實用遷移,連同第一組問題鏈復習第八單元,實現(xiàn)對整個下半學期四個單元內(nèi)容由點到面的復習、整合和遷移。
3探究性問題——以舊引新,關注活用遷移
探究性問題是綜合舊知、解決新問題或者完成新任務的問題。所謂學中用,用中學。只有用英語做事情、交流交際,學生才能真正地內(nèi)化吸收,才能將英語語言知識轉化為技能和能力。因此,復習課的收官階段同新授課一樣,也應該注重設計探究性問題,以學生為主體,綜合舊知識解決新問題或者完成新任務,讓學生在探究、合作和交流等活動中,實現(xiàn)知識的活用、遷移和升華。
緊承第二組的問題鏈,執(zhí)教者以問題“What else can we do to have a green Chinese New Year?”引出第三組問題鏈,導入“We can also reduce,reuse and recycle.”話題,再以第三組問題鏈展開文本的兩個活動“What does reduce/reuse/recycle mean?What things can we reduce/reuse/recycle?What can we do to reduce/reuse/recycle for a green Chinese New Year?How can we share our ideas besides posters?”。
在教材要求的兩個活動的基礎上,執(zhí)教者又增加了微信朋友圈分享的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口頭輸出進一步轉化成實用的網(wǎng)絡社交APP書面輸出,讓枯燥的作文訓練立刻靈動有趣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綜上所述,問題鏈在英語復習課教學設計中的應用,能有效整合復習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是教師提升復習課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裴松.問題鏈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1(6):75-79.
[2]王建強.課堂問題鏈的設計、實踐與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5(4):71-73.
[3]陳惠麗.基于問題鏈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設計:以外研社高中英語教材 Sandstorms in Asia一課為例[J].學周刊(下旬),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