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瓊
【摘 要】 當今時期大多數(shù)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模式還比較傳統(tǒng),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消極的。教師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去教學生,學生吸收的知識量小,學習效率差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在課堂上學生也表現(xiàn)不出對語文的興趣,教師在教學時也感受不到教學的意義。教師應當把轉變教學觀念放在首位,更新教學模式,淘汰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當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去主導課堂,教師應當去擔任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在課堂教學時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去學習。
【關鍵詞】 小學語文;興趣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培育
想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閱讀量是不可缺少的。可以針對學生的興趣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學生會想閱讀、想寫作。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選出優(yōu)秀作文,讓同學們從身邊人中學習寫作方法。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的初步階段,學生在這一時期的主要目標是掌握語文的一些基礎知識并且可以使用起來。小學語文在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當中,難度是最低的,但是小學生活潑、好動,不能安心學習,這對教師的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讓教學效率達到預期,引導學生進行小學語文學習,以達到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效果。
一、結合有趣生活實例,提高語文運用能力
語文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教師要采用合適自己學生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導入一些生活上的元素,可以吸引學生來學習,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語文課堂中結合生活實際情況,豐富課堂內(nèi)容,讓學生豐富對語文知識的思考,加強語言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也要積極引導學生把生活和語文結合在一起思考,培養(yǎng)學生語文生活化的習慣,讓語文更好地服務于生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生活化導入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語文問題去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加深學生對語文問題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思維。
例如,教師在講解《神奇的克隆》這篇課文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去播放一些有趣的克隆實例來幫助學生學習,通過生活例子,把原本枯燥無味的克隆內(nèi)容變得更好理解,更加清晰,讓學生接受起來感覺不陌生。通過將抽象的克隆概念與實際生活結合,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來理解語文,讓學生的理解更加直觀。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去閱讀一些有關克隆的兒童讀物,比如《皮皮魯》當中就講述到了克隆的知識,而且其中故事豐富有趣,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也起到了積極作用。讓學生成功解決問題,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生會獲得解題的成就感,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對克隆知識點的理解程度,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當中去,在豐富課堂內(nèi)容的同時,還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習效率。
二、重視寫作練習,加大閱讀量積累
教師在教學時,要積極引導學生把寫作和閱讀結合在一起。閱讀的積累可以幫助寫作的提高,寫作興趣可以利用閱讀來激發(fā),一些好的作品可以幫助激發(fā)閱讀興趣。在小學時期,教師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寫作的最初目的是什么,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同時也讓學生找到自己寫作的初衷。有些學生是因為寫作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有的是利用寫作去記錄自己的生活,這些都可以作為寫作的初衷,教師要積極去引導學生堅持自己的寫作初衷,從而堅持寫作,一直發(fā)展下去。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堅持寫日記,一開始可以是簡單記錄每天在學校發(fā)生的事情,培養(yǎng)寫作的習慣。之后再深入挖掘課本上的范文,小學課本上有許多名作名篇,其中很多表達方式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可先從課本入手。當學生對寫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教師就可以慢慢引入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去閱讀,在豐富學生閱讀量的同時加強學生對世界的認識,擴展知識面的獲取。在幫助學生們學習的同時,積累寫作素材,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加強學生自主閱讀,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加強課后點評,融洽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課堂評價增強交流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小學學生性格開朗,教師在交流時也相對容易。關注學生的情感感受,努力引導學生把課堂當成一種快樂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體驗,加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成就感,使學生主動去學習,愛上學習、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例如,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理性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肯定,鼓勵學生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自信,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一起學習,一起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一些表現(xiàn)好的學生可以給予鼓勵,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在鼓勵學生的同時,教師也要指出不足,不能讓學生驕傲,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不斷進步,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小學語文學習是學生接觸語文的基礎階段,學生在這一時期要對基礎知識進行背誦和記憶。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在教學時多設計一些有趣的課堂活動,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教學方式有很多種,但是教師要分析自己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周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問題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4).
[2]汪金華.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學周刊,2017(2):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