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靜
初中化學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時,首先要為學生制定一個科學的探究目標。具體來說,在授課開始之前,教師要深挖教材內(nèi)容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授目標,然后綜合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他們確定將要探究目標。教師在進行目標確立時,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一樣的探究任務,這樣才能激發(fā)出所有學生的探究熱情。同時,為了提升學生進行探究的效率,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能互相幫助。此外,教師可以結(jié)合探究目標設置多人探究任務,讓學生能夠在互相幫助的氛圍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和同學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
例如,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學習二氧化碳的檢測時,便可以讓學生們分組做一個隨堂實驗。教師先給學生們書寫一個化學式:CO2+Ca(OH)2=CaCO3↓+H2O,之前已經(jīng)學過,碳酸鈣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晶體,教師先讓學生們根據(jù)此化學式小組合作設計檢測二氧化碳的實驗,之后一名學生利用提前準備的澄清石灰水和玻璃導管做實驗:通過玻璃導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此時另一名學生記錄實驗現(xiàn)象——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因此可以判斷,吹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
在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學習主體只有一個,那便是參加探究的學生。教師在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時,可以給予適當?shù)囊龑?但不能過多的干預。教師在根據(jù)教學大綱為學生構(gòu)建出適合的教學情境之后,需要學生自己深入情境中進行探索,當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嘗試自行解決,若無法在短時間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教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狞c撥,幫助學生明確探究的方向。只有讓學生充分認清自身的主體地位,才能將自身的能動性發(fā)揮出來,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掌握的科學理論,解決探究情境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應有的化學知識和應用技能,從而全面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
例如,教師帶領(lǐng)學生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時,在講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之——不可燃性質(zhì)的時候,便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了預防火災,餐廳、辦公室都會放一個二氧化碳滅火器,那么,當剛出現(xiàn)明火,火情還不是很嚴重的時候,打開二氧化碳滅火器在合適的距離對著火源噴灑,即可滅火。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進入這一情境中,讓學生們思考問什么二氧化碳能滅火,最后得到二氧化碳不可燃、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的結(jié)論。
探究式學習主要是在教學情境中完成的,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教學情境中,教師可以將生活教學滲透到情境構(gòu)建中。教師在為學生構(gòu)建教學情境時,可以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利用多媒體等手段在情境中表現(xiàn)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面對熟悉的問題,并易于他們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利于學生開展下一步的探究活動。同時,這種將生活與探究式情境相結(jié)合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將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與化學知識相融合,有利于他們養(yǎng)成化學應用能力。
例如,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學習二氧化碳溶于水呈弱酸性的時候,便可以結(jié)合實際生活中的碳酸飲料分析。碳酸飲料是學生們很熟悉的東西,也是很受他們喜愛的一種飲料,以碳酸飲料為案例能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巴瑢W們,碳酸飲料大家喜歡喝吧?可你們知道為什么叫碳酸飲料而不是碳堿飲料嗎?這是因為二氧化碳溶于水會生成碳酸,這一過程的化學式是這樣的:CO2+H2O=H2CO3,碳酸是一種弱酸,因此我們才會將可樂、雪碧等飲料稱之為碳酸。之后為了證明二氧化碳溶于會生成碳酸,我會帶領(lǐng)學生們做一個簡單的隨堂實驗:將二氧化碳通入滴入了石蕊試劑的溶液,觀察到溶液的顏色由紫色逐漸變紅,那是什么物質(zhì)讓石蕊溶液變紅了呢?學生們提出了幾個猜想:分別是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生成物。接下來,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四朵由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四朵干燥小花,第一朵噴稀醋酸,小花變紅,說明紫色石蕊遇酸變紅;第二朵噴水,小花無變化,說明水不能讓石蕊變紅;第三朵直接放入充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小花無變化,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令石蕊變紅;第四朵小花噴水后放入充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小花變紅,說明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了能領(lǐng)令石蕊變紅的酸,由此證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以這種和生活實際密切相關(guān)案例教學,讓學生們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在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無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呈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化學教師積極革新探究方式,積極將新興的新媒體等技術(shù)引入到探究活動中來,為學生構(gòu)建出更好的探究情境。同時,教師還可針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設計探究活動,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