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公共圖書館》2019.11.26
美國俄勒岡大學Suzanne Isha團隊在研究中指出,貧困會通過降低有益微生物的穩(wěn)態(tài)平衡而損害健康。生活在低收入社區(qū)的人們很難獲得新鮮食物、清潔空氣和水,難以形成健康微生物群落。作者認為,微生物在人群的健康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獲取微生物對社會福利很重要,需要更多舉措來促進健康公平,使得人們能夠維持健康的生物群落。
《英國皮膚病學雜志》2019.11
澳大利亞QIMR Berghofer醫(y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有22種基因能幫助確定一個人接受多少陽光的照射后會患黑色素瘤。對于有較高遺傳風險的人群而言,兒童時期的曬太陽就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而遺傳風險較低的人群可能曬一輩子太陽才會患黑色素瘤。此外研究還證實,有些并未攜帶皮膚癌高風險基因的人群仍會患上黑色素瘤,這些人群長曬后出現(xiàn)雀斑。
《衰老學》2019.11.27
美國德雷塞爾大學醫(yī)學院近期研究表明,雷帕霉素,一種預防器官移植術后排斥反應的藥物,也可能減緩人類皮膚的衰老。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該藥物對人體組織特別是皮膚衰老有影響,使衰老的跡象有所減輕。受試者手部使用雷帕霉素,八個月后大部分手部膠原蛋白得到增加,p16蛋白的水平明顯降低(p16蛋白是皮膚細胞衰老的關鍵標志)。研究中說,低劑量使用該藥物可能有延年益壽的新作用。
《細胞》2019.11.14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讓我們感到飽腹感的是腸道的拉伸作用而不是胃。腸道里分布著大量的神經(jīng)末梢,它們在控制食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神經(jīng)末梢監(jiān)控著胃部和腸道,然后向大腦發(fā)送信號,促進或降低我們的食欲。這些結果有助于解釋為何切割腸道的減肥手術能夠治療極端肥胖。這也有助于發(fā)現(xiàn)治療肥胖的新方法。
《自然·人類行為》2019.11
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研究發(fā)現(xiàn),失眠或會讓機體第二天的焦慮水平上升30%;而充足和高質量的睡眠能夠讓人保持冷靜并減少機體壓力水平。此項研究表明,缺乏睡眠會以一種劑量反應的方式來放大機體的焦慮程度,慢性睡眠不足和急性完全睡眠不足常常會顯著增加健康機體的焦慮程度。研究人員也發(fā)現(xiàn)了深度睡眠的一項新功能,就是通過重組大腦的連接來減少機體焦慮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