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施工技術是在建筑工程中常見的施工技術,混凝土結構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耐水性、保溫性、隔熱性等優(yōu)勢,在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利用了混凝土施工技術能夠確保施工建筑的整體質量,也能夠確保建筑物在后期的工程進展。因此水利水電的混凝土施工對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對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水利水電;混凝土施工技術;運用
1水利水電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運用
1.1水利水電施工中水閘施工的混凝土技術
水閘施工包括上游防沖槽、放坡等連接段、中游底板、閘門等閘室結構和下游消力池等連接段部分,是一個工序復雜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在水閘底板澆筑施工前,要在施工地域軟土地基的表面鋪設8厘米至10厘米的素混凝土,以達到保護地基和找平地面的作用,設立模型環(huán)節(jié)要將側模板設置于水閘周圍,并利用地龍木將其固定于起支撐作用的木樁上,由于水閘底板在澆筑的過程中受重力等外力影響會發(fā)生變形,所以混凝土強度應與底板澆筑部分持平,通過表面的麻面增加兩者的摩擦力,并在其冷死狀態(tài)下穿插鋼筋,利用鉛絲綁和腳手架控制混凝土減料口面層的鋼筋因受力而變形,混凝土的澆筑厚度、鋼筋分布情況等應嚴格按照水利水電工程相關設計圖紙進行操作,使混凝土的強度不會出現(xiàn)冷縫等問題,保證施工質量。
在水閘閘墩施工過程中,受到水閘門槽鋼筋分布密集、預埋結構復雜,閘墩厚度小、高度大、平面窄等因素的制約,混凝土技術難度較大,混凝土澆筑要嚴格按照其施工縫的傾斜度進行,以免因局部存在縫隙造成施工隱患,當閘墩中部存在沉陷縫時,要通過混凝土澆筑完成止水作業(yè);當閘墩與底板需要連接時,為避免兩者分別進行沉降要利用混凝土澆筑技術將兩者充分連接;當對閘槽進行澆筑時,通常采用預留二期混凝土一次澆筑的固定模板施工方式,以達到最大程度縮減閘墩厚度和垂直度誤差,考慮到對拉螺栓加套固定方式后期可能會使閘墩表面平整度受影響,現(xiàn)階段將硬質橡膠墊片與其有機結合,效果明顯。
1.2混凝土大壩施工技術
(1)大壩分縫分塊技術
分塊澆筑方法主要包括錯縫分塊、通倉分塊及縱縫分塊幾種方法。其中,錯縫分塊澆筑需要按照一定方向和高度將豎縫錯開,其澆筑塊通常比較小,同時對溫度控制的要求也較低,此外,不需要進行接縫灌漿;通倉分塊澆筑一般不需要進行冷卻水管的埋設,需要對溫度進行嚴格控制,這主要是由于通倉分塊澆筑的長度比較大,一旦操作不當,就會出現(xiàn)溫度裂縫,通倉分塊澆筑倉面比較大,所以施工機械化也較為明顯,施工速度也比較快。
(2)接縫灌漿管路系統(tǒng)布置
通常情況下混凝土大壩接縫灌漿管理系統(tǒng)的布置方式有騎縫式灌漿、重復式灌漿及盒式灌漿等形式,其中,盒式灌漿系統(tǒng)是縱縫灌漿中經(jīng)常使用的,重復式灌漿系統(tǒng)主要應用于那些不堵塞管道需要重復灌漿的情況中,而縫式灌漿管路系統(tǒng)通常不容易發(fā)生堵塞。通常情況下接縫灌漿的壓力為0.2MPa,一般不需要對漿口的灌漿壓力進行控制,在開始接縫灌漿之前應計算出代表性壩塊的應用。
1.3水利水電施工中混凝土養(yǎng)護技術
水利水電的混凝土工程除高強度和大體積外還經(jīng)常受水流影響,需要根據(jù)工程的需要選取合適的養(yǎng)護措施和方法。水利水電混凝土養(yǎng)護最常取的養(yǎng)護方法為灑水養(yǎng)護,灑水養(yǎng)護不但可以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溫度,還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發(fā)生干裂的現(xiàn)象。灑水養(yǎng)護時應使噴灑的水呈霧狀,且不能形成水流或水霧加壓混凝土的表面。對于不易采取灑水養(yǎng)護的部位可以選取覆蓋養(yǎng)護,覆蓋養(yǎng)護具有保濕和保溫兩種作用,覆蓋養(yǎng)護混凝土內部、表面和外界的溫差應保持在合適范圍之內,并需要連續(xù)進行監(jiān)測。對于風沙較大地區(qū)或者覆蓋材料不易固定部位可以選擇搭棚養(yǎng)護,搭棚養(yǎng)護分為暖棚和防風棚,搭棚要注意在混凝土和棚面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間保持空氣流通。暖棚養(yǎng)護要注意混凝土內部、表面和暖棚內的溫度觀測,觀測頻率以4小時一次為宜,暖棚溫度以距混凝土表面50cm處溫度為準。
2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要點
2.1混凝土配合比技術
①選擇低水化熱的水泥。因為水泥水化反應放熱可以導致混凝土養(yǎng)護時出現(xiàn)溫差,造成混凝土的品質下降,所以水利水電施工使用的水泥主要是地礦渣或硅酸鹽等早期水化熱低的水泥;②適量粉煤灰的添加。在攪拌混凝土過程中添加適量的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保水性、黏聚性和降低水化熱,從而達到增加混凝土和易性;③合理骨料的選擇。水利水電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應嚴格控制石子和砂子的含量,選擇的中粗砂要盡量干凈,這樣可以幫助提高混凝土的拉伸強度和減少裂縫的產生,合理的骨料配比可以極大地提高混凝土的品質;④添加適量的外加劑。在混凝土中添加適量的外加劑可以改變水泥的性能,使之達到預期的效果。
2.2混凝土攪拌
混凝土拌和是混凝土施工的一大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通常是采用強制式攪拌機進行拌和,強制式攪拌機拌和速度快,拌和均勻并且省時省力。為了保證混凝土拌和質量,應對拌和程序進行合理規(guī)范,在正式拌和之前要對混凝土構成的原材料計量進行檢測,有效控制偏差,一定要嚴格依照配合比進行拌和,不能隨意更改比例,或多添或少減配合比料,以免導致拌和出的混凝土質量不達標,而無法使用。
2.3澆筑、振搗
混凝土澆筑必須保持連續(xù)性,混凝土入倉后,及時平倉,不得堆積。在斜面上澆筑混凝土時,從低處開始,至澆筑面水平,在斜面收倉時應與斜面垂直?;炷疗絺}后要及時進行振搗,嚴禁以振搗代替平倉,振搗時間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顯著下沉為主,并開始以泛漿為準,避免欠振或過振,澆筑完成后,平整倉面,進行混凝土收倉,先進行一遍粗收,待初凝前再進行兩邊精收,確?;炷帘砻嫫秸鉂??;炷翝仓瓿珊?,即可進行混凝土振搗施工。在進行混凝土振搗施工前,首先需要對模板鋪設情況進行檢查,保證模板的嚴密性和均勻性。在混凝土振搗施工中,如果混凝土為塑性混凝土,或者混凝土澆筑量比較小,則可以采用人工振搗方式,如果工程量較大,則需要采用機械振搗施工技術。
3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是一項綜合、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其管理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質量以及使用壽命。因此,混凝土施工管理應該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同時采取有效的技術和管理措施對混凝土施工進行管理,爭取在保證施工安全的基礎上,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J].董凌伯.綠色環(huán)保建材. 2019(10) .
[2]對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王愛剛.科技資訊.2019(30).
作者簡介:楊麗峰(1979年12月-)女,本科,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建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