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莉
摘? ?要:在目前科技競爭激烈的時代背景下,抓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尤為重要,科技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在此背景下方興未艾。南寧市第二十四中學以此為契機,圍繞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開展了各類科技教育活動,開發(fā)了各類科技校本課程。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注重在每一堂課滲透科學素養(yǎng)教育,在實踐中摸索出開展線操縱模型飛機課程的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的途徑與方法。文章基于此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校本課程;科學素養(yǎng);線操縱模型飛機
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提到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1]。南寧市第二十四中學目前正圍繞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開展各類科技教育活動,開發(fā)了各類與科技有關的校本課程,并摸索出開展線操縱模型飛機課程的內化科學素養(yǎng)的途徑與方法。
1? ? 開設線操縱模型飛機內化科學素養(yǎng)的研究背景概述
航模一直是南寧市第二十四中學優(yōu)秀的科技傳統(tǒng)項目,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市中小學生航空、航天模型比賽,均獲得較為優(yōu)異的成績。為打造學??萍冀逃厣?,擴大學??萍继厣绊懥Γ?018年學校決定增加開設科技校本課程數(shù)量,增加航模參賽項目數(shù)量。其中,“線操縱飛機模型教學”屬于新開設校本課中的一門,筆者與學校兩位老師負責此項目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學生訓練。開展的線操縱模型飛機,又稱之為線控飛機,在飛行過程中,要求運動員在地面通過規(guī)定直徑和長度的操縱線改變其飛行高度和姿態(tài),圍繞自身做圓周或特技飛行[2]。該項目是在南寧市第二十四中學歷史上首次參加的市航模比賽項目,從一無所知、慢慢摸索,直至有了一些經驗和體會,同年帶隊參賽獲得該項目市賽第一名和團體總分第一名。
2? ? 線操縱模型飛機教學過程內化科學素養(yǎng)的途徑
2.1? 在活動中滲透科學知識教學
線操縱飛機教學初期要學習必要的理論知識,學會組裝飛機,做必要的調整試飛,觀察飛機是否正常,盡管模型飛機的結構簡單,但和真飛機一樣包含著豐富的知識,須得掌握必需的基礎,把飛機的性能和原理弄清楚,習得一定的初步理論,獲取相關的科學知識。但是總體教學有別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不能夠單純地在課堂中學習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還得到場地中進行實地訓練,講練的時長比例控制在1∶3左右為宜。理論與實際操作有著較遠的距離,訓練過程中,學生需靠手柄上的兩根線控制飛機飛行的姿態(tài),雖然學習了理論知識,但是實際操作中學生著急之下會下意識地揮臂甩動飛機試圖給飛機加速,這樣會改變兩根操縱線的長短關系,改變飛機的升降舵位置,飛機就會失控。所以當學生操作不當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重新學習飛機的基礎知識,觀看教學視頻,獲得正確的科學理論,反復在理論與實際中摸索前行,才能夠使理論中的知識深深烙印內化。
2.2? 在實操中掌握科學訓練方法
由于資金和材料有限,而控制線操縱飛機一不小心就會導致模型飛機墜毀,學生必須科學訓練,掌握科學方法,不能盲目試驗。這個項目要多讓學生多在實踐中去感受、體會、思考,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老師在第一階段多做理論指導,第二、三階段適時做點撥指導,適當時候老師親自做示范,但不宜用時過多。2019年學生單人訓練總時長比2018年大概少一半,但加大了學生自己消化、練和悟的時間的比重,發(fā)現(xiàn)學生進步比預想快。
掌握線操縱飛機技術有幾個基礎,即轉圈、起飛、降落、平飛、高飛、低飛。各種技巧技術都是要逐步練習,打好基礎后才能進入更高級的學習,文章總結了3條途徑進行科學訓練,從而達到讓學生掌握線操縱飛機的技術要領的目的:一是練轉圈,克服頭暈。運動員要通過手柄控制模型飛機圍繞著自己做圓周運動,所以訓練運動員不害怕轉圈,能夠克服轉圈頭暈恐懼心理。首先,訓練轉圈時先嘗試眼睛盯住手心定點轉圈,之后訓練眼睛追隨飛機,再訓練擴大視野。其次,訓練轉圈要從控制較慢的速度開始,熟練了之后再加快速度。其次,拍視頻,提高技術。學生每次操縱飛機訓練,教師要在一旁進行觀察和錄像,操作結束,學生和老師一起觀看錄像,一起探討操作失誤之處,如何改進。如果老師當場不能解決的問題,會把錄像放到學??萍既褐凶尭鼘I(yè)的教師進行指導。最后寫日記,促進提升。每天的訓練結束后,布置學生做訓練日記,賽后收回做訓練資料保存。從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這一做法對學生的確有幫助,在這樣的練習中反復體會,延伸體驗訓練的感覺,注重自我探索過程,反復摸索,體會成功的感覺,技術一點點地提高。
2.3? 在探索中內化學生科學精神
學生在反復體會、反復試驗之后,體驗到通過自己的控制可使飛機順利起飛、平飛、高飛、低飛撞氣球、安全著陸一系列改變飛機姿態(tài)的樂趣。然而訓練不會一帆風順,學生掌握基本要領之后,進入高級階段學習,增加難度練習“翻筋斗”技術,在練習中碰到了困難,剛開始,練習一次飛機墜毀一次,修理好之后,再練習,再墜毀,如此幾次學生產生了畏難情緒。此時教師與學生一起分析技術原因,在心理上鼓勵學生,經反復體會與探索,學生終于成功完成“翻筋斗”特技。在悶熱的運動場館里,在似火的烈日之下訓練,承受艱苦勞累,不斷調試試飛,學生感受到飛行科學的樂趣,形成勇于探索的精神,磨煉出不懼艱難的意志,感受競爭的緊張感,不斷積累成功的感覺,獲得的感受和精神會伴隨一生,成為學生的寶貴精神財富。
整個過程學習真實地發(fā)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了發(fā)現(xiàn)問題(為什么無法安全降落、空中完成“翻筋斗”動作等),思考問題(怎樣才能將動作做到位,其中蘊含科學道理),解決問題(通過理論學習反復體會,練習增強感受;寫日記增強記憶提高技術,不斷修正動作,提高技術)的能力,最終學生在市賽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市賽的成績正是對目前摸索中的課程學習模式的一種肯定,實踐證明,有效的科技校本教學對學生關于科學知識的汲取與學習、研究科學方法的掌握、科學思想與科學精神的樹立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科技三會”隆重召開,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EB/OL].(2016-05-30)[2019-12-28].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9041.
[2]郭鑫.揭秘神秘的線操縱飛機[EB/OL].(2017-08-12)[2019-12-28].https://www.360kuai.com/pc/9fd32349d79c6fd07?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