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均國
摘? 要:否定副詞“不”和“沒有”的用法,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個難點。韓語的語序雖然和中國不盡相同,但韓文的漢字和語法卻與漢語極為類似。通過多年在韓國的漢語教學經(jīng)驗,當把韓國語翻譯為漢語時,會發(fā)現(xiàn)韓國語中否定副詞的使用對漢語否定副詞的使用有參照作用,即“不”和“沒(有)”的使用上可以以“時間點”和“時間段”來界定。具體來說,“不”否定的是一個“時間段”的持續(xù)情況,而“沒有”否定的是一個“時間點”的情況變化。
關鍵詞:否定副詞;韓語;時間段;時間點
一、韓語中的否定副詞
漢語語法的最大特點是沒有嚴格意義的形態(tài)變化。西方語言里邊用形態(tài)成分連表示的概念,漢語里邊或者不做表示,或者用半獨立的詞來表示[1](P1)。韓語里的否定副詞最主要的是“?”和“---??? ?”?!?”用在動詞、形容詞前,“---????”用在動詞、形容詞后,兩者意思是一樣的,? 相當于漢語中的“不”。如:“去”的否定,根據(jù)時態(tài)不同,韓語可以翻譯為“現(xiàn)在時”的“? ???. ?? ????.”;過去時“? ????.?? ?????.”;將來時“? ?????.?? ?????.”[2](P112)
類似的還有:“?或是---?? ???”,它相當
于漢語的“不能”。根據(jù)時態(tài)不同,韓語可以翻譯為
“現(xiàn)在時”的“? ???.?? ????.”;過去時 “? ????.?? ?????.”;將來時“? ? ????.?? ??????.”
同時,在韓語中,也有相當于漢語“沒(有)”的
否定副詞:“??”。它一般會用“動詞/形容詞+?/
? ? ??.”相當于漢語的“不能做……,不可以
做……”。如:“不能走”在韓語中就是“????”,
這個用法和上面提到的“?”“---?? ???”是
一樣的。另一個用法是“動詞/形容詞+?/? ??
??”,相當于漢語的“沒有……過”。如:“沒(有)
去過”在韓語中就是“? ?? ??”,這個用法也是
固定的。
上面的簡略介紹可以看出,韓語的否定副詞“不”
可以用在各種時態(tài)中:將來時態(tài),如“我明天不去學
?!保?? ??? ? ? ???.);一般時態(tài),如“我
不去學?!保??? ? ??.);過去時態(tài),如“我昨
天沒去學?!保?? ??? ? ??? .);現(xiàn)在進行
時態(tài),如“我沒在吃飯”(?? ?? ? ?? ?
??.)。
與“不”有所不同,韓語中的“沒(有)”則要
考慮時間的制約,只能用于過去完成時態(tài):如“我沒
曾去過學校”(??? ? ?? ???)。其他時態(tài)
不能用“沒(有)”來表示否定, 而是必須要用“不(?)”這個否定副詞。這也就是為什么上面的例句“我昨天沒去學?!?“我沒在吃飯”中使用了“?”的緣故。
二、韓語反例下的漢語否定副詞質(zhì)疑
根據(jù)漢語教學的傳統(tǒng)觀點來看,“不”和“沒(有)”的區(qū)別主要有如下幾點:“不”可以用于將來時態(tài),而“沒(有)”不可以用于將來時態(tài);“不+動詞”表示主觀愿望,可指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沒(有)+動詞”表示客觀陳述,限于指過去和現(xiàn)在,不能指將來;“不”可以和“常常、一般、經(jīng)?!钡缺硎尽傲晳T性”的副詞連用,“沒(有)”則不可以;“不”可以加在“喜歡、愛、羨慕、想念、討厭、害怕、恨”等心理活動的動詞前,“沒(有)”則不可以;“不”可以修飾形容詞和動詞,“沒(有)”原則上只能修飾動詞。由此可見,“不”和“沒”的語義與主觀、客觀、時間概念有緊密的聯(lián)系[3](P55)。
上述區(qū)分方法比較實用,特別是在對外國學生進行漢語教學時,便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理解。面對以英語或韓語為母語的學生時,這樣解釋更顯得簡明扼要。因為在這些學生的母語中,時態(tài)的寫法和讀法是各不相同的,使用的否定副詞卻可能完全一樣。通過上述的區(qū)分與教師的講解,二語學習者在將其母語翻譯為中文時,就可以較為準確地將“不”和“沒(有)”分別放到合適的中文語境中。
漢語和韓語屬于不同的語言類型,漢語屬孤立語,韓語屬粘著語。因此,這兩種語言的否定表達方式也不相同[4](P91)。通過對韓語相關翻譯的考察,以及對諸多韓國學生在中文學習中疑惑的梳理,我們可以反證出“不”和“沒(有)”在上述傳統(tǒng)觀點中的界定是有問題的。學術界就“不”“沒(有)”否定的時間性問題并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因而對一些常見的語法現(xiàn)象不能給出足以服人的解釋[5](P2)。下面,我們就對此展開具體分析。
觀點一:“不”可以用于將來時態(tài),而“沒(有)”不可以用于將來時態(tài)。
漢語舉例:
(1)俊基明天來上課嗎?
他明天不來上課。
(2)俊基明天來上課嗎?
*他明天沒來上課。
韓語反例:
(3)??? ???? ? ?? ????? ???? ?? ?? ???.
翻譯:在北京留學的時候我常常吃火鍋,不過并不(*沒)好吃。
這里的“不”用在了過去時態(tài)里,是對過去情況進行的否定。類似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所以“不”并不是只能用在將來時態(tài)里,根據(jù)句子所要表達出的信息,“不”是可以用于過去時態(tài)的。
(4)?? ? ???? ??? ?? ? ???.
翻譯:再考一次要是還沒考上,我也就死心了。
這里的“沒(有)”用在了將來時態(tài)里?!皼]考上”是結果補語的否定形式,表達的是對未來的一種情況變化的否定。
通過這一比較,可以看出,漢語教學中所認可的“‘沒(有)不可以用于將來時態(tài)”是有問題的,因為在特定情況下“沒”也有表示“將來”的含義。
觀點二:“不+動詞”表示主觀愿望,“沒(有)+動詞”表示客觀陳述。
漢語舉例:
(5)你吃飯嗎?
我不吃飯。(表示主觀愿望)
(6)你吃飯了嗎?
我沒吃飯。(表示客觀陳述)
韓語反例:
(7)?? ?? ??? ? ??.
他不來上課。
(8)?? ?? ??? ? ??.
他沒來上課。
在例(7)、例(8)中,韓語的否定副詞都是“?”,所不同的只是二者的時態(tài)。在未翻譯為漢語前,它們并沒有主客觀的區(qū)別,都是一種客觀事實的陳述。而在譯為中文后,也沒有主客觀的區(qū)別,可以看作是一種事實的表達。
再舉一個反例來看:
(9)他有事,他不來上課。
(10)他有事,他沒來上課。
這兩句話顯然都可以成立,而且例(9)并不是表示主觀的愿望,而是表示的客觀陳述。當然如果想要表示主觀愿望,則可以在否定副詞后面加上“想”,這時的例句含義就會發(fā)生變化?!八幌雭砩险n”表示的是主語的主觀意愿;而“他沒想來上課”這里的“沒”不再是否定副詞,而是實義動詞“沒有”。因此,如果要用“不+動詞”表示主觀愿望,那么“不”后面可以加上“想”“打算”等帶有主觀色彩的詞語;否則,很可能也是單純否定客觀情況。
觀點三:“不”可以和“常常、一般、經(jīng)?!钡缺硎尽傲晳T性”的副詞連用,“沒(有)”不可以。
漢語舉例:
(11)俊基經(jīng)?;丶覇幔?/p>
他經(jīng)常不回家。
(12)俊基經(jīng)?;丶覇??
*他經(jīng)常沒回家。
(13)你吃蘋果嗎?
我一般不吃蘋果。
(14)你吃蘋果嗎?
*我一般沒吃蘋果。
韓語反例:
(15)?? ?? ? ?? ?? ?? ?? ????.
飯常常不熟就開始吃了。
飯常常沒熟就開始吃了。
在這個韓語反例中,“沒(有)”可以用在表示“習慣性”的副詞后面。不過,從漢語語法視角來看,“飯不熟”可以視為從淘米下鍋到打開鍋蓋吃飯這一時間段內(nèi)的情況;“飯沒熟”則可以視為“飯沒熟”與“飯熟”在臨界點上的情況變化。需要注意的是,“沒(有)”不能和表示“習慣性的事件”連用,即明確針對一個時間段的否定時,不可以用“沒”。例如:
(16)??? ??? ??? ?? ?? ?? ??.
她習慣不喝牛奶就睡覺。
*她習慣沒喝牛奶就睡覺。
總之,“沒(有)”同樣可以和表示“習慣”的副詞連用,形成“常常、一般、經(jīng)常+沒(有)+形容詞+就”的句式結構。不過,“沒(有)”在與這些習慣性副詞連用時,所要表達的概念是一個時間點上的質(zhì)變,與一個時間段上的“不”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觀點四:“不”可以加在“喜歡、愛、羨慕、想念、討厭、害怕、恨”等心理活動的動詞前,“沒(有)”不可以。
漢語舉例:
(17)你喜歡吃蘋果嗎?
我不喜歡吃蘋果。
(18)你討厭下雪嗎?
我不討厭下雪。
韓語反例:
(19)?? ?? ? ??.
她不喜歡你。
她沒喜歡你。
(20)? ?? ??.
我不想去。
(21)? ? ?? ??.
我沒想去。
在例(19)的韓文反例中,“她沒喜歡你”的側重點是在于任一時間點上都沒有發(fā)生過“喜歡你”的情況,類似于“她沒喜歡過你”;而“她不喜歡你”則是重點陳述事實情況。因此,表示感情色彩的動詞同樣可以用“沒(有)”來否定,只不過其表達的含義可能更具有深意。“她沒喜歡你”可以解釋為:“從你認為她喜歡你的那刻起,直到現(xiàn)在,她都沒喜歡過你”。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對“時間段”的否定。
觀點五:“不”可以修飾形容詞和動詞,如:“不高、不漂亮”;“沒(有)”原則上只修飾動詞,如:“沒想到”。
韓語反例:
(22)?? ? ???.
她不漂亮。
(23)?? ?? ?? ??.
她沒漂亮過。
上文提到,“動詞/形容詞+?/? ?? ??”
表示的是“沒有……過”,與韓語相似,漢語也可以
在“沒有”和“過”之間加上形容詞。漢語在用“沒
有”來否定形容詞時,所要表達的是對某種性質(zhì)的徹
底否定;而“動詞/形容詞+? ???”,構成“?”
的否定法,相當于漢語中的“不能……”[6](P35)。
三、中文否定詞的區(qū)別再考
通過對上述幾個觀點的剖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不”用于否定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沒(有)”則是用于否定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的變化。當使用“不”作否定副詞時,句子所要表達的情況與特定的時間點沒有直接聯(lián)系,其關注點不在時間點上;它所否定的是性質(zhì)、狀態(tài)、性格、習慣、能力、意愿、認知和反復性出現(xiàn)的情況。當使用“沒(有)”作否定副詞時,一種情況的變化一定是在某一個時間點上發(fā)生,它通常與特定的時間點相聯(lián)系;“沒”否定的可以是一個事件的開始或結束,也可以是相對一個完整事件的某一個片段。換句話說,“不”否定的是一個時間段內(nèi)的情況、狀態(tài),而“沒”否定的是一個時間點上的情況。呂叔湘先生曾經(jīng)指出,“沒”限于否定現(xiàn)在和現(xiàn)在以前的事件,“不”限于否定現(xiàn)在和現(xiàn)在以后的事情。這一觀點影響了不少學者,目前我們所看到的一些漢語基礎教材、對外漢語教材、工具書,很多都與此不同[7](P138)。但漢語的使用事實有可能會推翻這種對立,試看以下例句:
(24)??? ? ??? ???.
她不(*沒)是我姐姐。
例(24)中的“不”否定的是一直以來的狀態(tài),意謂“自出生以來就不是”。判斷動詞“是”的否定形式就是“不是(=???)”。
(25)?? ??? ?? ???.
我長得不(*沒)像爸爸。
和例(24)類似,這里的“不”否定的是一直以來的狀態(tài),意謂“自出生以來就不像”。
(26)??? ?? ? ? ??.
你別勸我,我不(*沒)去。
例(26)中的“不”表示的是一種意愿的持續(xù),即“不去”這種情況的穩(wěn)定與不變化。
(27)?? ???? ??? ??? ???.
他從來不(*沒)抽煙。
例(27)中的“不”表示的是一種習慣的持續(xù)。
(28)?? ???? ? ? ???.
他不(*沒)會說韓國語。
例(28)中的“不”表示的是一種能力的穩(wěn)定。
(29)??? ? ?? ???? ??? ??.
你不(*沒)應該把這件事告訴他。
例(29)強調(diào)的是“應該保持不將這件事告訴他”的狀態(tài)。
(30)???? ??? ?? ?? ??? ? ???.
要是她還聽不(*沒)懂,我就再教她一遍。
例(30)中的“不”是對可能補語的否定。
(31)???? ? ?? ?? ??? ???? ???.
留學的時候他經(jīng)常不(*沒)來參加活動。
例(31)中的“不”是對過去時間內(nèi)反復出現(xiàn)的狀態(tài)的否定。
(32)?? ?? ?? ???.
我昨天沒(*不)回家。
例(32)中的“沒”是對“回家”這一變化的否定。
(33)??? ?? ? ?? ??.
我沒(*不)看過韓國語書。
這里是“沒(有)……過”這一語法的使用,重點是在于“看”這個動作的變化。
(34)? ??,?? ???? ???.
那可不行,我還沒(*不)下班呢。
這里的重點是在于“上下班”的時間變化。
(35)?? ?? ??? ??? ???? ??.
爸爸沒(*不)在工作,去問他吧。
這里的重點是在于“爸爸工作”與否的情況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jù)具體的交際語境,既可以把“不”與“沒(有)”看作是持續(xù)存在的情況,也可以視為是一種情況的變化。也就是說,既可以用“不”來否定,也可以用“沒(有)”來否定。例如:
(36)?? ?? ?? ??.
飯不熟。
飯沒熟。
(37)?? ?? ???.
他不來上課。
他沒來上課。
(38)?? ?? ??? ???.
外面不下雨。
外面沒下雨。
(39)?? ?? ? ???
他來不來?
例(39)中用的副詞是“不”,其著重點是在于“他來”和“他不來”這兩種狀態(tài)的選擇。
(40)?? ?? ? ???
他來沒來?
例(40)中用的副詞是“沒”,其著重點是在于“來”和“不來”這兩種變化的選擇。
四、結語
通過對韓語句子翻譯實證的考察與分析,關于漢語否定詞“不”和“沒(有)”的區(qū)別這一問題值得進一步深入思考。根據(jù)上文的論述,我們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當對一個時間段的否定時,要用“不”,即否定某一個時間段的狀態(tài)和情況。當對一個時間點的否定時,要用“沒(有)”,即否定某一個時間點上的情況變化。就此而言,二者都可以用于將來、現(xiàn)在、過去的時態(tài)。
第二,當“沒+過”作為一個句式結構使用時,中間可以加上動詞、形容詞,它否定的是過去的某一時間點上的變化。這一句式的結構、語法含義,漢語和韓語相同。
第三,“不+是”表示否定的判斷,而“沒”不能與“是”連用表示判斷。這可以理解為“不”否定的是從某一時間點開始直到做出這一否定判斷的時間點截止,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變化。
第四,“看不清、說不準、考不上、學不會、走不動、聽不懂”等都是可能補語的否定,強調(diào)的是是否具有這種能力,是一個時間段的情況描述,所以用“不”來否定。
第五,“沒看清、沒說準、沒考上、沒學會、沒走動、沒聽懂”都是結果補語的否定,強調(diào)的是動作的結果,是一個時間點,所以用“沒(有)”來否定。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沒(有)”和“不”在句子中都能成立,二者可以互換使用。
總的來看,“不”和“沒”在否定的時、態(tài)和否定的范圍有所不同,“不”可以用于任何時間,“沒”亦可以用于現(xiàn)在時和將來時,以及可以用于過去時。有鑒于此,在對外漢語課堂的教學中,必須要掌握好教學的策略,即二者對比教學策略[8](P206)。
參考文獻:
[1]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2][韓]李翊燮.韓國語語法[M].首爾:首爾大學出版部, 2006.
[3]王立群.不和沒有的句法、語義、語用區(qū)別[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6,(7).
[4][韓]李貞子.漢語和韓語否定詞用法對比[J].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9).
[5]李鐵根.“不”、“沒(有)”的用法及其所受的時間制約[J].漢語學習,2003,(2).
[6]鄭慧.韓國語否定副詞“?”和“?”的句法分析——兼談與漢語“不、沒”的對比[J].東北亞外語研究, 2015,(3).
[7]陶東梅.否定副詞“不”和“沒”的區(qū)別及對外漢語教學啟示[J].群文天地,2010,(4).
[8]蔡玉梅,黃慧琴.論否定副詞“不”和“別”的比較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策略[J].海外華文教育, 2014,(2).
Re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Negative Words
Liu Junguo
(School of Intemational Studies, 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Jinan 250103, 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Chinese negative words allways is a nodus in TCFL. China and Korea took the close friendly neighboring country,Korea use Chinese for thousands of years,the word order in Korean and in Chinese is different,but the Korean and Chiense are similar in th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grammar. I used to teach Chinese in Jeju island for several years. When translate Korean into Chinese,Korean negative words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What “bu(不)” negates is the persistent condition of a period of time; but “mei(沒)” negates is the situation changes at a point in time.
Key words:negative words;Korean;period of time;point in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