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樸德英
摘? 要:漢韓同形同義成語為學習者在學習漢語時提供了很多便利,但由于漢韓句法不同,有時也會對學習者在句子中的使用造成困擾。以新HSK六級詞匯中的漢韓同形同義成語為研究對象,分析漢語與韓語漢字成語在中、韓語料庫中出現(xiàn)的頻率及使用的差異,并對成語所擔任的語法成分進行比較。這些成語在韓語中比在漢語中應(yīng)用得更加靈活,兩者的不同之處多于共同之處。這些不同也反映在教學方法、教材結(jié)構(gòu)、詞典例句等方面。
關(guān)鍵詞:漢語;韓語;成語;同形同義;新HSK
一、引言
成語是熟語的一種,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經(jīng)過多人使用而約定俗成的詞組或短句。漢語成語既有其典故來源,又包含文化、歷史、風俗、思想以及價值觀念。因此,學習漢語成語不僅是一種語言的學習,也能使學習者較為全面地理解中國文化和思想。中韓兩國長期以來往來密切,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加深?,F(xiàn)代韓語中的成語,有很多漢字詞都來源于漢語,對學習者來說是必須掌握的。
新漢語水平考試(HSK)是一項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化考試,該考試是衡量漢語詞匯學習的主要標準,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為使新HSK更好地服務(wù)于漢語學習者,中國國家漢辦組織中外漢語教學、語言學、心理學和教育測量學等領(lǐng)域的專家,在充分調(diào)查、了解海外實際漢語教學情況的基礎(chǔ)上,吸收原有HSK的優(yōu)點,借鑒近年來國際語言測試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出新漢語水平考試(HSK)。新HSK分為1—6等級,大部分的成語都出現(xiàn)在六級詞匯中。
有鑒于此,本文的調(diào)查、分析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一個是針對《新HSK詞匯大綱》六級詞匯表中出現(xiàn)的詞匯進行量化分析,另一個是對《新漢語水平考試真題集:HSK6級》中出現(xiàn)的成語進行相關(guān)分析。韓國鄭茶允的學位論文《成語教授法研究:新HSK六級為中心》(2018),以新HSK六級真題集試卷中出現(xiàn)的成語為研究對象,其試卷范圍為2010年、2012年、2014年出版的15套真題,對本文的研究深有啟發(fā)。我們還參考了《新華成語詞典》(2015)、《中韓成語諺語大詞典》(2011)、naver漢字詞典等,對34個漢韓同形同義成語進行比較分析。
二、漢韓同形同義成語的出現(xiàn)頻率
學習外語詞匯,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該語言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單詞。為了解中韓兩國的成語使用情況,筆者分別對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http://ccl.pku.edu.cn:8080)、韓國高麗大學民族文化院語料庫(https://riks.korea.ac.kr)進行了檢索(檢索日期截止到2019年4月1日),從中選取了使用率最高的漢韓同形同義成語,并對這些成語進行量化分析。中韓兩國的語料庫中成語出現(xiàn)的頻率,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中國CCL語料庫中的成語使用頻率按照次數(shù)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是:實事求是(8531)、千方百計(5632)、不可思議(2861)、小心翼翼(2315)、四面八方(2285)。韓國Trend21語料庫卻與此不同,其成語使用頻率按照次數(shù)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是:束手無策(4190)、自由自在(3396)、無窮無盡(2882)、雪上加霜(2108)、新陳代謝(1958)。在中國語料庫中,“實事求是”的使用頻率最高,但在韓國的語料庫中卻排在第9位;在韓國語料庫中,“束手無策”使用頻率最高,但在中國語料庫中卻排在第14位。我們對中韓兩國語料庫中成語的頻率分布進行了統(tǒng)計,具體如圖1所示:
從圖1的成語頻率分布來看,漢語比韓語成語使用頻率更高。雖然有同形同義成語,但是由于韓國人不是很喜歡使用成語,這就需要韓國學習者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成語。
我們還發(fā)現(xiàn),韓國的語料庫中有些成語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這說明它們在社會交際中使用頻繁,如無窮無盡、一目了然、新陳代謝、不可思議、錦上添花、實事求是等。這些成語由于在韓國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對韓國學習者來說,就比較容易掌握。與此同時,在韓國語料庫中,有些成語出現(xiàn)較少或者沒有出現(xiàn),如飛禽走獸、兢兢業(yè)業(yè)、聚精會神、絡(luò)繹不絕、斬釘截鐵等。這些成語在中國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但在韓國語料庫中則不在前二十名之列。對韓國學習者來說,就要反復(fù)地學習。
對于漢語母語者來說,可以先掌握中國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高的成語。韓國人在學習時,則需要首先學好韓國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高的成語。這些成語雖然在韓國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但對韓國學習者來說,仍然需要準確掌握這些成語在句子中的使用方法。
三、《新HSK大綱》六級與韓語學習用
成語比較
在韓國國立國語院的《韓國語教育詞匯內(nèi)容開發(fā)三階段》(2015)報告書中,列舉了高級階段的214個四字成語。這一報告書將韓國語教育詞匯學習分為三階段,分別是初級、中級、高級。與《新HSK大綱詞匯》六級相似,韓語的成語學習通常安排在高級階段。通過比較新HSK大綱六級與韓語學習用成語詞匯,可以發(fā)現(xiàn),中韓都出現(xiàn)的成語共有六個。其中,偏正式成語有三個,它們分別是:不可思議、錦上添花、雪上加霜;聯(lián)合式成語有三個,它們分別是:苦盡甘來、無窮無盡、一舉兩得。由于韓國不把“新陳代謝”作為成語,因此它不在214個成語之列,但也屬于高級階段詞匯。同時,在國語教育成語中,并沒有緊縮式、連動式的成語詞匯。由此觀之,韓語學習用成語詞匯和《新HSK大綱詞匯》一樣,其成語主要是偏正式、聯(lián)合式兩種。
對韓語學習者來說,首先應(yīng)掌握不可思議、錦上添花、雪上加霜、苦盡甘來、無窮無盡、一舉兩得、新陳代謝這七個成語。在對韓漢語教學中,也應(yīng)重點講解這些成語,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習者的動機和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在教材和詞典的編撰時,也應(yīng)優(yōu)先排定這些成語。
四、漢韓同形同義成語的使用差異
具有詞匯功能的成語可以在句子中擔任不同的成分,如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①。請看下面的例句(本文例句均出自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和韓國高麗大學民族文化院語料庫):
(1)新陳代謝是生命現(xiàn)象的最基本特征。(主語)
(2)正餐不能沒有蔬菜,蔬菜能促進腸蠕動,讓腸胃新陳代謝保持正常。(謂語)
(3)春天,身體機能變得活躍起來,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加快了。(定語)
(4)????? ????.(主語)
(5)??? ???? ???? ??????. (謂語)
(6)????? ???? ???.(賓語)
(7)??? ????? ? ????.(定語)
(8)????? ????.(狀語)
從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在漢語語法中,“新陳代謝”一詞可以作主語、謂語和定語,如例(1)~(3)。在韓語中,“新陳代謝”不僅可以作主語、謂語、定語,還可以用作賓語和狀語,如例(4)~(8)。
如果對漢韓同形同義漢字成語的語法進行分析的話,則需要理解成語在句式中所充當?shù)某煞?。我們以中韓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10次以上的同形同義成語為研究對象,對以下十個成語進行語法分析,即:不可思議、錦上添花、雪上加霜、新陳代謝、一目了然、自力更生、苦盡甘來、無窮無盡、一舉兩得、實事求是。結(jié)果表明,與中文相比,這些成語在韓語中所擔任的成分更加多樣。
在韓語中,可以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的成語共有五個,它們分別是:不可思議、新陳代謝、自力更生、一舉兩得、實事求是。可以作主語的成語有不可思議、新陳代謝、自力更生、一舉兩得、實事求是等。同時,這十個成語都能作為謂語、定語、狀語使用。
在漢語中,并沒有都可以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的成語,而且只有“實事求是”“新陳代謝”可以作為主語使用。除了“實事求是”一詞以外,其他成語都可以作為謂語使用。除“錦上添花”“雪上加霜”兩個成語以外,其余八個成語都可以作為定語使用。只有“無窮無盡” “實事求是”可以作狀語。
可以看出,在中韓句式中,成語作為賓語使用時存在的差異是最大的,漢語及韓語學習者需要多加注意。在漢語中,“錦上添花”“雪上加霜”可以作賓語使用;在韓語中,這兩個成語都不能充當賓語。在韓語中,“不可思議”“新陳代謝”“苦盡甘來”可以作為賓語使用;在漢語中,這三個成語都不能作賓語。而“自力更生”“實事求是”無論在漢語還是在韓語中,都可以作為賓語來使用。通過對比分析漢韓同形同義成語在句子中的使用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的不同之處多于共同之處,而這些不同也反映在教學方法、教材結(jié)構(gòu)、詞典例句等方面。
五、韓國漢語學習者成語學習順序
Richards(1970)曾制定了學習詞匯的選定基準:frequency,range,language needs, availability and familiarity,coverage, regularity,ease of learning or learning burden。我們主要依據(jù)頻率(frequency)、熟悉度(familiarity)、學習容易與學習負擔(ease of learning or leaning burden)等基準,使韓國漢語學習者了解哪些成語要優(yōu)先學習。對此,本文提出以下三個原則:第一,優(yōu)先學習與母語接近的漢韓同形同義成語;第二,優(yōu)先學習使用頻率較高的成語;第三,優(yōu)先學習難度低的成語。
韓國人在學習漢韓同形同義成語時,首先要考慮把韓國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成語學好,同時,也需要掌握成語在句子中的使用方法。我們根據(jù)兩國語料庫成語出現(xiàn)的頻率,對各個成語的使用進行打分,具體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在漢語語料庫中,實事求是(8531)出現(xiàn)頻率最高,得10分;千方百計(5632)得9分;不可思議(2861)為8分;小心翼翼、四面八方、自力更生(2000-2500)為7分;絡(luò)繹不絕(1500-2000)為6分;自強不息、任重道遠、家家戶戶、一目了然、新陳代謝(1000-1500)為5分;而出現(xiàn)頻率低于50次的成語,則為最低的1分。
在韓國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束手無策(4190)得10分;自由自在(3396)得9分;無窮無盡(2882)為8分;雪上加霜(2108)為7分;不可思議、一目了然、新陳代謝(1500-2000)為6分;實事求是(1000-1500)為5分;而出現(xiàn)頻率低于50次的成語,則為最低的1分。
成語的應(yīng)用難度分數(shù)則根據(jù)它在漢語中可擔任的句子成分的數(shù)量而定。如:四面八方可以作為主語、賓語、定語、狀語使用,可作句子成分的數(shù)量為4;小心翼翼則可以作為謂語、定語、狀語使用,數(shù)量為3;千方百計可做狀語和賓語,數(shù)量為2;青山綠水主要作為賓語使用,數(shù)量為1。因此,四面八方的應(yīng)用難度分數(shù)為1分,小心翼翼為2分,千方百計為3分,青山綠水為4分。
為了更為客觀地反映漢韓同形同義成語的使用情況,我們以2倍的加權(quán)值進行給分,這主要是出于以下考慮:第一,韓語中也有同形同義成語,韓國漢語學習者會受到母語的影響;第二,學習者不僅要理解成語的含義,同時也要能夠在交際中準確表達。因此,其最終分數(shù)為四面八方2分,小心翼翼4分,千方百計6分,青山綠水8分。
我們將以上兩部分所給分數(shù)進行合并計算,結(jié)果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韓國漢語學習者可優(yōu)先學習總得分較高的成語,如:自由自在、不可思議、束手無策、實事求是、一目了然,這對他們的漢語學習會有很大幫助,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結(jié)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新HSK詞匯大綱》六級詞匯表及新HSK6級真題集試卷中出現(xiàn)的成語進行統(tǒng)計,共得到34個漢韓同形同義成語。在中韓語料庫中,分別對這34個同形同義成語的出現(xiàn)頻率進行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成語的頻率排序并不一致。對于漢語母語者來說,首先要掌握中國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高的成語。韓國人在學習漢語時,也要考慮把韓國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高的成語學好。我們還對中韓同形同義成語所擔任的語法成分進行了比較分析,結(jié)果表明:與漢語相比,韓語的成語擔任成分更加多樣,應(yīng)用也更加靈活。在韓語中,可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的成語,共有五個。在漢語中,卻不存在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均能擔任的成語。成語作為賓語使用時,兩者存在的差異最大,漢語及韓語學習者均需注意這些差異。為了方便韓國漢語學習者掌握可優(yōu)先學習的成語有哪些,我們還根據(jù)中國語料庫和韓國語料庫成語的出現(xiàn)頻率,對各成語的使用進行打分。通過對比分析漢韓成語在句子中的使用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的不同之處多于共同之處,而這些不同也反映在教學方法、教材結(jié)構(gòu)、詞典例句等各個方面。因此,本文的研究對于對外漢語教學、中國文化的域外傳播、韓國語言文化的探討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商務(wù)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新華成語詞典(第2版)[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5.
[2]劉銀鐘.中韓成語諺語大詞典[Z].首爾:博而精出版社, 2011.
[3]王平.韓國現(xiàn)代漢字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3.
[4][韓]鄭茶允.成語教授法研究:新HSK六級為中心[D].春川:江源大學,2018.
[5]Richards,J.C.A Psycholinguistic Measure of Vocabulary Selection[J].IRAI,1970,(2).
[6]韓國國立國語院.韓國語教育詞匯內(nèi)容開發(fā)三階段[M].國立國語院,2015.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Idiom of Same Patterns of Synonyms
——New Test of Chinese-language Ability
[Korea]Park Deokyoung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20240, China)
Abstract:The fully same patterns of synonyms idioms of Chinese and Korean provide a lot of convenience for learners to learn Chinese, bu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yntax of Chinese and Korean, they sometimes cause problems for learners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use of idioms in sentences. In this paper, the Chinese and Korean fully same patterns of synonyms idioms in the new HSK six-level vocabulary are used as research object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Chinese idioms and Korean idioms in Chinese and Korean corpus and the use of idioms in sentences. It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Chinese learners. Comparing the components of idioms in Chinese and Korean corpus examples in sente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idioms are more flexible in Korean than in Chinese. Finally, in order to facilitate Korean Chinese learners to know what idioms can be prioritized, the use of idioms is scored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y of Chinese corpora and the frequency of Korean corpus.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use of Chinese and Korean idioms in sentences, we can find that the differences are more common, and these differences are also reflected in teaching methods, textbook structure, dictionary examples and so on.
Key words:Chinese;Korean;idioms;homonymous;the new H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