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藕英 董瑩盈 吳桂紅
【摘 要】目的:探究正念減壓療法對青少年網絡成癮者家長焦慮情緒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2例青少年網絡成癮者家長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家長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心理護理,研究組采用正念減壓療法。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結果:干預后研究組的SAS評分為(48.2±2.6)分,對照組為(55.7±3.1)分,數(shù)據(jù)對比P<0.05。結論:對青少年網絡成癮者家長的焦慮情緒護理中,采用正念減壓療法,可以更好地改善家長的焦慮情緒,降低家長的壓力,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正念減壓;青少年;網絡成癮;家長;焦慮
【中圖分類號】R84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erss Reduction, MBSR)是以正念為基礎的冥想訓練方法,可以有效減輕個體壓力,加強情緒管理,提高個體心身調節(jié)能力[1]。MBSR是美國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醫(yī)療減壓治療體系,已被廣泛應用于國外心理治療領域,國內研究者也將MBSR應用于精神障礙、慢性疾病、惡性腫瘤等患者。因此,對于青少年網絡成癮者家長,正念減壓療法試圖可以幫助改善家長的焦慮和壓力。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2例青少年網絡成癮者家長作為研究對象。干預組與對照組各36例。研究組男14例、女22例,年齡35-45歲;對照組男15例、女21例,年齡46-57歲。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心理護理,干預組進行MBSR。
研究組進行正念減壓療法,由具有心理咨詢師資格且參與過MBSR課程的護士授課,定期囑咐青少年家長來醫(yī)院復診,并且指導家長完成每一個階段的治療。正念減壓下的心理護理共包括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向家屬介紹焦慮障礙的機制,強調治療的重要性,為強化學習效果,向家長推薦MBSR的光盤、書籍、網站等,使家長可以調節(jié)自身的焦慮,達到和焦慮共同相處的治療目的。在治療過程中,將家長與青少年網絡成癮者隔離,引導家長養(yǎng)成科學的生活習慣,每天按時吃飯、洗漱、休息和記日記,每天自行整理房間,持續(xù)10d的治療。第二階段,為家長制定處方作業(yè),鼓勵其在生活中運用正念行走方式。在室內活動中,整理房間,做家務。在室外活動中,可以引導家長打掃樓道、種植花草,但禁止看書報等活動,通過日常的活動來充斥生活。另外,引導家長記錄日記,要求日記本上記錄正念鍛煉的次數(shù),通過寫日記的方法將注意力轉移到工作中,該治療過程持續(xù)7d左右。第三階段,為家長制定輕體力運動,如栽樹、打掃小區(qū)等,在家長完成后,可以引導其參與籃球、長跑或者網球等訓練,護士與家長談論工作的話題,并且不斷地增加患者的勞動強度,通過該方式不斷的提升家長的毅力以及耐力。該治療過程持續(xù)2周左右。第四階段,需要恢復家長的角色,使其積極的參與青少年活動,參加有意義的公益活動,采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引導孩子,使其逐步杜絕網絡,但不可急于求成,采用和平的心態(tài)來解決問題。
在完成正念減壓心理護理后,對比兩組家長的焦慮情況以及壓力情況。
1.3 評價工具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評價家長治療前后的焦慮情況。SAS共包括20個條目,4級評分法:1分表示沒有或偶爾;2分表示有時3分表示經常;4分表示總是如此,得分越高表示焦慮癥狀越嚴重。50~59分表示輕度焦慮,60~69分表示中度焦慮,>69分表示重度焦慮。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軟件對患者的評分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整理,計量資料用 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次研究中,兩組家長治療前的SAS評分對比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SAS評分為(48.2±2.6)分,對照組為(55.7±3.1)分,t檢驗顯示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焦慮及焦慮障礙的預防和治療,是當前眾多學科和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問題。聯(lián)合國調查顯示,焦慮障礙的流行率高達7.3%,過高水平或不當?shù)慕箲],不僅會削弱個體參與社交的積極性,損害其社交能力和技巧,還影響其工作最佳水平的發(fā)揮,容易誘發(fā)個體產生慢性疾病[2]。正念減壓在將心理療法作為咨詢、治療的基石,通過正念技巧咨詢,了解受訪者的情況,使受訪者逐漸掌握正念的方式,可以在生活中運用正念來應對挑戰(zhàn)[3]。對于青少年網絡成癮者家長而言,其不僅需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樣需要關注孩子的發(fā)展,而其患有網癮,必然會影響人生的發(fā)展[4]。在此情況下,家長會產生焦慮的心態(tài),并且會對生活產生一定的壓力,需要通過心理疏導的方式來改善家長的心態(tài)。而常規(guī)護理儼然難以滿足他們的護理需求。正念減壓心理護理作為新型的護理模式,其應用于家長的焦慮控制具有重要的價值。
總之,在對青少年網絡成癮者家長的焦慮情緒護理中,相比于常規(guī)心理護理,對家長采用正念減壓可以有效地緩解家長的焦慮及壓力,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葉寶娟,符皓皓,楊強,等.教師關懷行為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影響:領悟社會支持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鏈式中介效應[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7(06):1168-1170.
王德洋, 王守敏.正念減壓療法對臨床護士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 2018,6(24):86-88.
詹辰雨, 史靖宇, 毛梓煜,等.有精神病風險綜合征的大學生的壓力知覺和應對方式[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7, 31(8):614-618.
張雪紅,宋海東,孫曉花,等.心理護理對青少年網絡成癮者家長焦慮情緒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5,14(06):58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