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受到國內(nèi)外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危機事件頻發(fā)。而危機事件的發(fā)生,對我國各級政府的危機管理能力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zhàn)。我國地方政府作為公共危機處理的直接決策主體之一,在公共危機決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地方政府提升自身公共危機決策能力將直接影響我國政治經(jīng)濟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
關鍵詞:地方政府;公共危機;決策能力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7-0178-02
一、地方政府公共危機決策能力概述
公共危機決策能力指的是當組織遇到某種緊急事件或處于某種緊急態(tài)勢時,為限制危機帶來的傷害,在有限的時間、信息、人力資源等約束條件下,打破常規(guī),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的能力。公共危機決策能力是各級政府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我國地方政府處理地方性事務時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它不僅展示了我國政府卓越的執(zhí)政能力,同時也體現(xiàn)了我國政府決策者的基本素質[1]。
二、我國地方政府公共危機決策能力建設的現(xiàn)狀
(一)我國地方政府公共危機決策能力建設取得的成果
1.危機決策的法律體系初步建立。目前,我國正在努力建設法治國家,而法制是法治的基礎和前提,若想真正建設法治化國家,則必須通過法制這一途徑。就我國而言,《1954年憲法》是第一部關于公共危機決策及預防的法律體系。此后,我國逐步建立了許多與公共危機決策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例如《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傳染病防治法》等,這些條例規(guī)章對地方政府及時解決公共危機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得地方?jīng)Q策者在處理危機事件時有理有據(jù),節(jié)省其決策時間,進一步提高了公共危機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公共危機信息發(fā)布機制逐步完善。危機信息的公開和透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公眾對政府的猜疑,增強政府的公信力,維護政府形象。就目前而言,各級政府逐步通過建立門戶網(wǎng)站、開通微博、開設微信公眾號、開通市長熱線、電視直播等方式及時發(fā)布并更新相關信息。截至2017年底,我國政務微博數(shù)量已超過18萬個,這無疑為政府處理公共危機事件拓寬了渠道。如,2013年我國發(fā)現(xiàn)全球首例H7N9病例,政府及時將此信息進行發(fā)布。同時,各地政府發(fā)布相關預防措施并科普相關知識,使群眾更快更好地做好預防工作。
3.危機決策責任追究制度開始啟動。地方政府危機決策貫穿于危機處理的全過程,它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由于決策方式的主觀性較強,若在地方政府決策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監(jiān)督,則很容易造成決策者的決策失誤,甚至出現(xiàn)徇私舞弊的現(xiàn)象。因此,200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條例》,第一次將“問責”制度納入黨的紀律條例。例如,山西襄汾潰壩事件中被問責的官員達58人,其中包括剛上任8月之久的省長孟學農(nóng);長生疫苗事件中被問責的官員達35人。危機決策責任追究制度,有利于規(guī)范地方政府危機決策者的決策行為,進一步保證決策的合法性。
(二)我國地方政府公共危機決策能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危機決策法律建設不完善。目前,我國有關公共危機決策的法律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宏觀性的法律條文,二是針對性較強的法律條文??v觀我國所發(fā)生的公共危機事件,種類繁多,復雜性程度較高。這就導致地方政府在面臨多的危機事件時,難以進行及時且合理的決策,最終錯過危機的最佳處理時間,導致危機事件的蔓延。2006年6月23日,云南省牟定縣發(fā)生瘋狗事件后,全面撲殺了全縣境內(nèi)54 429只狗。事件過后,縣政府對市區(qū)狗的戶主給予一只狗5元的補貼,引起了民眾的憤怒。從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即使我國已出臺了《物權法》等法律,但其內(nèi)容都較為宏觀,不能合理地運用到此次事件中去。此縣政府工作人員在處理此次危機事件時,僅僅給予5元的賠償,未做到依法行政。
2.危機決策者價值目標定位不明確。地方政府作為危機決策的主體之一,承擔著公共危機決策的主體責任。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許多地方政府危機決策者價值目標定位出現(xiàn)偏差,導致危機事件的逐步蔓延。2008年4月3日,合肥市市容管理局公布實施“無攤”計劃,但在此過程中城管與瓜販發(fā)生劇烈沖突后,市容局不斷推卸責任,撇清自身關系。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公共危機決策者的價值目標定位存在一定問題。首先,公共危機決策者的責任意識較弱。在真正發(fā)生危機需要其處理的時候,卻推脫自身責任,將自身與下屬單位劃清界限,沒有將公共危機與自身的職責聯(lián)系起來。其次,公共危機決策者的以人為本意識較弱。政府部門片面追求高績效,對民眾的利益置之不理,只關注部門利益和自身利益。
3.危機決策者的決策水平有待提升。不論何種類型的公共危機,在其真正爆發(fā)之前,絕對會有一段潛伏期。而地方政府公共危機決策者必須在危機潛伏期盡可能地發(fā)現(xiàn)潛在危機,以及時處理和應對危機事件。
2014年的12月31日夜晚,上海市發(fā)生了嚴重的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而在事故發(fā)生前,某高樓上的攝像頭就已經(jīng)采集到大量人群高度密集的信息。但令人遺憾的是,有關部門沒有及時識別出此次危機爆發(fā)的可能性,也未及時發(fā)出預警,未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人群向外灘流動,最終導致慘案發(fā)生[2]。從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此次踩踏事件發(fā)生的根源在于政府部門在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事件面前,沒能識別出此次事件可能轉變成危機事件的可能性。正是由于政府部門危機決策者的危機識別能力較弱,才致使此次事故發(fā)生。
三、我國地方政府公共危機決策能力的提升路徑
第一,建立健全公共危機決策法律規(guī)范。目前,我國正在逐步建設法治國家,因此必須在現(xiàn)有法律規(guī)范的基礎上,進一步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明確各級政府在不同危機事件中應承擔的法定責任,使地方政府在危機決策中真正有法可依。這樣,既可以保證地方政府危機決策者在法定范圍內(nèi)履行自身職責,也能避免地方政府出現(xiàn)畏首畏尾的現(xiàn)象。其次,我們應該完善相應的問責制度,避免地方政府決策者“拍腦袋決定”“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3]。最后,必須強化危機決策信息公開制度,明確提出地方政府必須及時將危機信息進行及時、準確、有效的發(fā)布,以此獲得民眾的信任,增強決策的合理性。
第二,危機決策者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公共危機事件的發(fā)生常常有較強的破壞性,因此地方政府危機決策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價值觀,并以此正確態(tài)度積極正確地處理發(fā)生的各類事件。首先,地方政府危機決策者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在面對大大小小的危機事件時,政府危機決策人員必須以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去處理,切勿自身先亂了陣腳,更勿出現(xiàn)進退失據(jù)的狀態(tài)。其次,地方政府危機決策者要樹立責任意識。公共危機事件發(fā)生時,危機決策者不能逃避責任,更不能相互推諉、扯皮,而應勇于承擔自己應當承擔的那份責任。
第三,危機決策者提高自身決策能力。危機決策者自身能力的高低對危機事件的處理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備相關決策能力,地方政府才能有針對性地做出相應舉措,避免出現(xiàn)方向上的錯誤。具體舉措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其一,地方政府可以設立專門的信息監(jiān)控機構,通過專業(yè)手段對信息進行監(jiān)督,從而提高地方政府危機辨別能力[4]。其二,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建立應急預案增強其預防能力。應急預案的作用在于其可以及時解決危機事件,并成為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同種危機事件的范例。我國政府部門可以在危機決策的職能部門下設置專門的信息收集部門,專門負責危機信息的收集,從而提高地方政府危機信息捕獲能力。
第四,采取多元共治的決策方式。面對突然發(fā)生的公共危機,地方政府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是十分有限的,單靠政府主體的力量很難將危機事件處理的完美無瑕,同時很難保證政府部門危機決策的科學性。因此,采取多元共治的方法更加有利于進一步處理公共危機事件[5]。具體說來,首先,要在危機決策中引入公民參與機制,讓公民更快地了解到事件詳情,暢通公民參與渠道,提高公民參與的能力,促使公民有序參與危機事件的決策。其次,要充分發(fā)揮決策智囊團的作用,在危機發(fā)生之后,決策智囊團要及時進行信息搜集分析和預測,為地方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jù),以減少地方政府決策失誤。
四、結語
地方政府作為我國公共危機的決策主體之一,其決策能力對公共危機的解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地方政府必須著眼于公共危機目前存在的問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切實解決我國現(xiàn)在可能發(fā)生的危機事件。公共危機決策問題不僅僅是理論問題,更是實踐問題,我國地方政府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自身工作,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參考文獻:
[1]? 朱韋沖.我國地方政府公共危機決策能力提升探析[J].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研究,2018,(7):110.
[2]? 蔡志強.從上海“踩踏事件”看危機決策[J].領導科學,2018,(2):82-83.
[3]? 何永珍.芻議我國地方政府公共危機決策能力建設[J].行政與法,2017,(7):15-19.
[4]? 陳汛.運用大數(shù)據(jù)提升地方政府決策能力[J].大數(shù)據(jù)時代,2018,(8):15-20.
[5]? 王玉華,梁朵朵.風險社會理論視域下公共行政領導者危機決策能力探析[J].經(jīng)濟探索,2014,(8):48-50.
[責任編輯 陳 鶴]
收稿日期:2019-10-08
作者簡介:何琪(1994-),女,山西晉中人,碩士研究生,從事行政管理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