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教師,除了有愛,還要有智慧,只要我們心中有愛,不斷地想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在工作中,我通過觀察、記錄孩子的教育案例,結合案例分析孩子的教育問題。
關鍵詞:班主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說明書,愛
最近,我系統(tǒng)學習了魏書生的教育理論,正試著用他的一些方法來管理班級。比如:給孩子每人一件工作,用小班委來管理班級,我教的是二年級,雖然剛試行時有些難度,但他的一些方法的確讓我從中受益。其中,懲罰孩子寫說明書是我最喜歡的。既可以讓學生頭疼,又可以讓他們練習寫話,每當看著他們皺著眉頭冥思苦想時,我在心里都暗自慶幸。我們班寫說明書最多,寫得最困難的要數小明。
小明,是一個復讀生,她的年齡要比我們班的其他孩子大兩三歲,個頭也快追上我了,但卻不如其他個小的孩子讓老師省心。好些不好的習慣已經形成,改起來特別困難。每節(jié)上課,總和同桌發(fā)生矛盾,不是和人說話,就是亂動人東西,我連續(xù)給她換了好幾次座,最終,還是讓她單桌了。在同學和老師心里,她的惡習可多了:愛做壞事、愛惹事、愛偷拿同學東西,數不勝數。曾因為把呂亞洲的書撕了,寫了200字說明書,(當時寫了兩天才寫出來,字句還不是很通順。)曾因為偷喝同學的奶寫了300字說明書。
正是因為如此,當學生告訴我班級的花被人惡意弄折時,我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她。在調查時,白冰騏舉報說:“老師,我看到小明在花周圍轉了。”白冰騏曾因為舉報小明撕書立了功,他的話讓我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判斷,因此,當時火就上來,認定是品德敗壞的小明干的好事,劈頭蓋臉的給她一頓訓,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小明一直說:“不是我干的?!睙o論我怎么“要挾、恐嚇”,她都很委屈地哭著,就是不承認。這時,我的心開始動搖了,她臉上沒有平時犯錯時的不服管教的表情,有的只是一個孩子天真的委屈。我開始懷疑我的判斷。馬上把目標指向另一個班級的搗亂分子呂亞洲,我說:“呂亞洲,你知道是誰做的嗎?如果是你的話,老師希望你做一個敢作敢為的男子漢,不要讓別人背黑鍋”聽了我的話,他低下頭承認了。這件事我深知是我錯了,但礙于老師的面子,我只是給小明平反了,卻沒承認自己的錯誤。
這件事后,小明好像變了,在學習上更積極了,作業(yè)不光完成,還會時不時地多寫一些課外的拿給我看,我知道她是想好好表現(xiàn),等著老師來表揚。我也順勢進行表揚,她的學習熱情更高了,還會主動要求幫助班級唯一一個比她的差的紀朋磊。
周五下午的大課間,小明主動說:“老師,我不出去玩了,幫紀朋磊補習吧!”,我說:“好啊”大課間回來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包打開著,突然想起早上放進去200元錢,急忙打開看,糟了,不見了,會是誰拿的呢?馬上把小明叫到跟前:“剛才除了補課還犯沒犯什么錯誤?”小明顯然被我嚴肅的表情和語氣嚇到了,支支吾吾地說:“沒犯什么錯誤呀?”“仔細想?”“白冰騏的跳繩不是我弄壞的?!甭犃诉@句話,我既覺得好笑,又覺得自己對不起小明。所以,馬上挑明了,老師包里的錢不見了,想找你調查情況,你看見誰拿了嗎?她想了想:我看見劉劉背著玩了,在她的線索下,我找到這200元錢。
這件事發(fā)生后,我將兩次錯怪小明的事寫下1000字說明書,在晨會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宣讀。同學們在我的例子下,懂得了犯錯誤就要負責任。尤其值得慶幸的是,學生的寫話寫得更好了。
教學中的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明白:既然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也就選擇了平凡。如今,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人人奔錢看,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往往是兩袖清風,囊中羞澀。雖說我們不具備金錢的富有,但我們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有誰能像我們一樣,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美麗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就能撥動一個個美妙的心弦,就能帶給他們無限歡樂?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她,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愛護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因此,她開學第一節(jié)課就告訴孩子:老師喜歡你們每一個人。老師自己的孩子沒在身邊,在心里把你們當作自己的孩子,如果想要學習好,一定要和老師處好關系,因為只有愛老師才會喜歡老師的學科,即使不喜歡老師也要努力。我們共同努力好嗎?老師要真正的關心愛護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像媽媽的溫暖。對孩子微笑、寬容、耐心。在教育中總是對孩子多一些柔和,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引導少一些壓力,讓孩子默認你是他的大同伴,他的喜怒哀樂會讓你一起分享,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尤其要對特殊的孩子給予特殊的愛。像班級的張馨予同學和爸爸奶奶一起生活,爸爸打工,沒時間,而且全家識字最多的就是她自己,這樣學習起來很困難,尤其是作業(yè)完成,所以,放學后,給張馨予聽寫,輔導作業(yè),成了每天的工作。
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憑著對事業(yè)的癡心、對學生的愛心、對工作的熱心、對未來的信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無私奉獻。作為一名班主任,雖然不能保證讓她的每一名學生都成材,但會盡自己的全力讓她的每一名學生都“成人”,成為一名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作為一名教師,除了有愛,還要有智慧,只要我們心中有愛,不斷地想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尤其要對特殊的孩子給予特殊的愛,對待不同的孩子要選擇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做好教育。
參考文獻:
[1]譚雙.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6(03).
[2]倪宏,張鷹.做一個好班主任的工作體會[J].華夏教師,2017(01).
作者簡介:
孟凡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黑龍江省二道河農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