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煥新 孫德生 魏中華
【摘 要】目的:評價焦慮癥患者護理中運用親情護理的效果,以提高護理質(zhì)量與患者滿意度。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間收治治療的焦慮癥患者(n=80),進行隨機分組。常規(guī)組與試驗組焦慮癥患者分別采取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親情護理干預。對比2組焦慮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焦慮情緒、生活質(zhì)量狀況。結(jié)果:試驗組焦慮癥患者干預后焦慮情緒、生活質(zhì)量評分改善效果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結(jié)論: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焦慮癥患者親情護理干預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生活質(zhì)量,護理價值顯著。
【關鍵詞】親情護理;焦慮癥;護理效果;情緒狀況;生活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2
當前,基于生活、工作壓力等多種因素,導致焦慮癥患者明顯增多,患者性格特點、異常認知、外界環(huán)境刺激均為誘因。焦慮癥患者發(fā)病后對外界環(huán)境、人員警惕性、恐懼感、抵觸感較高,直接影響日?;旧頪1]。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需在治療的同時借助護理手段以促進患者康復??紤]焦慮癥疾病的特殊性,強調(diào)患者治療期間親情支持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就我院焦慮癥患者為例,總結(jié)親情護理干預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試驗對象選自2017年8月-2018年10月,總計80例。納入標準:(1)焦慮癥患者;(2)患者、患者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意識不清者;(2)精神疾病者;(3)無法配合參與者。進行焦慮癥患者分組,采取隨機法。常規(guī)組(n=40):男、女患者比例20:20;年齡20-48(34.5±3.3)歲;焦慮程度:輕度、中度各15例,重度10例。試驗組(n=40):男、女患者比例18:22;年齡22-48(34.8±4.2)歲;焦慮程度:輕度15例,中度14例,重度11例。常規(guī)組與試驗組焦慮癥患者焦慮程度與性別、年齡比較,P>0.05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常規(guī)組:給予患者焦慮癥對癥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常規(guī)護理,包括遵醫(yī)囑用藥護理、注意事項告知、病房清潔、心理護理、疾病教育等。
試驗組:以上基礎上配合親情護理。護理人員以和藹可親、溫柔大方的語言溝通,給予患者關心、照顧、尊重,理解患者感受,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好感、信任感,建立和諧護患關系的基礎上更好的配合臨床工作。護理工作中耐心回答患者的疑問,鼓勵患者主訴,建立患者疾病正面、客觀認知。另外,與家屬做好溝通互動,告知家屬親情對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叮囑家屬多看望、陪伴患者以增加患者幸福感,促進患者情緒緩解。
1.3觀察指標
記錄焦慮癥患者情緒狀況、焦慮狀況以及護理服務工作滿意度情況,參考SF-36以及SAS量表評價患者情緒、焦慮狀況[2]。
1.4數(shù)據(jù)分析
以SPSS19.0建模計算焦慮癥患者試驗觀察指標。護理滿意度以例(n)、率(%)描述,計量型指標(SF-36、SAS評分)以(x±s)描述,指標檢驗采用(x2)、(t)。P值小于0.05,表示結(jié)果存在顯著性差異。
2 結(jié)果
2.1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常規(guī)組80例焦慮癥患者組間護理滿意度見表1。組間護理滿意度對比,x2=11.1137,P<0.05。
2.2 護理指標評分比較
試驗組、常規(guī)組80例焦慮癥患者組間SF-36、SAS評分狀況見表2。干預后2組焦慮癥患者SF-36、SAS評分改善顯著,P<0.05。
3 討論
焦慮癥患者安全感差、生活壓力大、自控能力差,焦慮、緊張情緒明顯,嚴重患者有輕生行為。針對焦慮癥患者除藥物治療外,需考慮疾病特殊性重視護理干預的輔助效果,從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慮程度。親情護理是新型護理措施,即護理工作中將精神文化、情感融入其中,從患者角度出發(fā),和患者像家人、朋友般相處,重視家屬對患者的積極影響,給予患者鼓勵、安慰、溫暖的基礎上建立患者治療信心、促進患者恢復[3]。潘紅燕,平夢嫻研究指出,臨床上給予焦慮癥患者藥物治療的同時使用親情護理效果更加明顯,可改善患者焦慮癥狀,具有護理推廣價值[4]。
試驗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焦慮癥患者護理滿意度97.5%、SAS評分(36.80±3.60)分、SF-36評分(70.80±4.30)分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試驗結(jié)果和宋玉瓊研究結(jié)果有一致性,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24%高于對照組80.95%),SAS評分降低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5]。
綜上所述,親情護理在焦慮癥患者護理中護理效果顯著,可以改善患者焦慮情緒、生活質(zhì)量,患者滿意度高。
參考文獻
[1] 張愛萍.整合護理對焦慮癥患者負性情緒及滿意度的影響評價[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0):134-135.
[2] 易紅玉,張素梅,翁曉豐.親情護理干預在焦慮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24):3738-3740.
[3] 趙月琴.整合護理模式對焦慮癥患者HAMA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體會[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0):109.
[4] 潘紅燕,平夢嫻.焦慮癥患者護理中親情護理的臨床價值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3):120+122.
[5] 宋玉瓊.親情護理干預對焦慮狀態(tài)患者情緒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9,10(1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