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冉冉
四合院模型
就像動物具有骨架一樣,房子也是有骨架的,梁、柱這些四合院里的房屋骨架都是木質(zhì)的。別看上面這個四合院模型很簡單,其實這些房屋的位置和朝向可是很有講究的喲!
首先,中間那間大屋(學(xué)名為正房或廳)是一定要坐落在南北中軸線上的。正房左右兩邊那兩間基本對稱的房間叫東廂房、西廂房。四合院就是以這種“一正兩廂”的組合為基本單位,四周建屋,用房屋圍成庭院。
其實合院式建筑并不是北京獨有的,你在我國其他地方也可以見到,只不過因為各地氣候不同,所以南方和北方的合院式建筑外觀有所不同罷了。南方合院里的房屋比較密集,正房和廂房很多是連接在一起的,庭院相對北方來說也比較小,只露出一塊小小的方方的天空,人們叫它天井。在有的南方民居中,我們甚至?xí)X得整個院子簡直就是一個開了天窗的敞廳。而北方的合院呢,正房和廂房間則隔開了比較大的一段距離,院子比較開闊,剛才說到的四合院就是北方合院式建筑中最典型的一種。
南方的天井
四合院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現(xiàn)。陜西岐山鳳雛村西周遺址出土了中國已知最早、最嚴(yán)整的四合院實例。今天的北京留存著許多典型的四合院,這種布局源于元代大都的規(guī)劃。元人詩云:“云開閭闔(lǘhé)三千丈,霧暗樓臺百萬家?!边@“百萬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說的北京四合院。這種住宅經(jīng)過明清兩代進一步延續(xù)發(fā)展,使得“北京四合院”成了北京民居的代名詞。
我們前面看到的四合院模型圖其實僅僅起到示意的作用,實際的四合院往往比模型要復(fù)雜得多。四合院的規(guī)模和家族規(guī)模、人口多少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一般來說,小型四合院只有一進(一重院落),由十幾間房屋組成,大點的四合院可以有兩三進,多達幾十間房屋。
四合院里的正房一般是坐北朝南的,東西兩邊有廂房,正房的對面(也就是大門一側(cè))還有南房。四合院的宅門一般開在南方偏東的位置,這是因為古人認(rèn)為東南方是最吉祥的方位。那么古人認(rèn)為什么方位不吉祥呢?答案是西南方,所以四合院一般都會把廁所設(shè)置在整個院落的西南方。
四合院中的居民一般住在什么地方?除了東西廂房之外,你看到四合院模型中正房左右的小房間了嗎?那叫耳房,大多是當(dāng)臥室用的。廂房的南側(cè)一般也有小房間,叫廂耳房,有時用作廚房。這就是北京市民所住四合院的基本構(gòu)造。這種小四合院比較簡單樸素,宅門不會特別大,門內(nèi)多有磚砌的小照壁(一進院子大門便可以看到的墻壁)。一般只有正房前檐有廊、柱、梁、枋等。
如果是貴族、官員、富商的四合院,那結(jié)構(gòu)可又不同啦。那種大中型四合院有兩個或更多的院落,當(dāng)然,這些院落也坐落在南北中軸線上,是一重重的,每重院落稱為一進。有的大型四合院甚至在東西兩側(cè)也延伸出了院落,稱為跨院,這簡直有點兒像小型的宮殿或寺廟了,是吧?
這種多院落的大中型四合院的宅門可氣派多了,一般都是屋宇式,位置當(dāng)然還是在東南方。官員家的大門的前檐一般還裝飾有彩畫。大中型四合院的第一進院子里,北面正中一般有一道門,叫垂花門,前檐裝飾著垂蓮柱和雕花木板。進了垂花門,就能到第二進院子,第二進院子的正中叫過廳,左右也有廂房。垂花門、過廳與廂房間多用曲折的廊子連接,廊間還有精美華麗的什錦窗之類的裝飾。如果院子還有第三進,那么第三進院子的情況基本和第二進相似。
屋宇式是傳統(tǒng)庭院中大門的一種式樣,外形像房屋,內(nèi)部由多個開間構(gòu)成。
四合院這種建筑形式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的宗族制度,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的地位和寓意,便于安排不同的家庭成員居住,所以受到古代中國人的推崇。
垂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