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幽默的邏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標準幽默邏輯,即“交叉的錯位邏輯”,一類是非標準幽默邏輯?!敖徊娴腻e位邏輯”是幽默特有、專門、公式化的一種邏輯,但不是界定幽默的唯一標準,即不能用這種邏輯作為一個標準來界定是否屬于幽默范疇。具有“交叉錯位邏輯”的,只能屬于標準幽默邏輯,反之,不具有“交叉錯位邏輯”的,不論其幽默是高級還是低級,都是非標準幽默的邏輯。非標準幽默邏輯是各種各樣的,沒有統(tǒng)一的專門邏輯,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四種邏輯的屬性卻深深地蘊含其中,并常常運用反邏輯屬性之道,來制造出千姿百態(tài)的幽默。
關鍵詞:幽默;邏輯;邏輯屬性;標準;非標準;專門邏輯
中圖分類號:B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20)02-0141-06
這里所討論的幽默,是泛指的幽默,是囊括具有任何幽默因子的一切幽默,即“大一統(tǒng)幽默”,這個概念是我在《我的大一統(tǒng)幽默學》一書中提出的[1]。
幽默是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自然有其自身的特殊規(guī)律,以及相應的邏輯情況。所有幽默的邏輯一般來說,大多有悖于正常的邏輯,因為幽默本身就是“不好好說話的”,有時候甚至還是荒誕不經的。為幫助理解,先通過例子來看看其邏輯的荒誕性和不正常情況。
例1:節(jié)能
節(jié)能委員會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節(jié)約能源。一位委員站起來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我認為,我們可以首先在喪葬方面進行改革,我建議以后死者不必再使用棺材,完全可以用塑料袋代替,如此一來可以節(jié)省木材。”他的發(fā)言獲得全場熱烈的掌聲。
另一位委員接著說:“除了以塑料袋代替棺材外,尸體今后不必橫著放,完全可以豎著放,如此可以節(jié)省橫面土地?!睍錾险坡暲讋?。
第三位委員更上一層樓地補充說:“除了把尸體裝在塑料袋中,豎著埋以外,還可以讓尸體的一半埋在地下,另一半露出地面,如此可以節(jié)省立墓碑的費用。”他的發(fā)言獲得全場最為熱烈的掌聲。
例1是一個諷刺性的幽默。為了節(jié)能,竟然做出如此荒誕的喪葬改革的發(fā)言,其邏輯顯然是荒誕的,不屬于理性的。雖然其邏輯是荒誕的,但從側面卻透出了一點點道理:通過這個幽默,諷刺和鞭撻了一些官僚實際存在的不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實際工作中,有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種看似荒誕又滲透出一定合理性的邏輯,就是諷刺性幽默在邏輯上的普遍現象。但是,這還不是幽默的標準邏輯。因為,諷刺在業(yè)內一般是不被一些專家視為幽默的,在《我的大一統(tǒng)幽默學》里,諷刺也只是幽默當中的一種,只能屬于低級幽默,不具有代表性,而且所有低級幽默都不是標準的。不標準的幽默邏輯是千差萬別的,只有標準的幽默才有可能歸納出一個統(tǒng)一的、專門的幽默邏輯。
我所創(chuàng)立的大一統(tǒng)幽默概念,由高級幽默和低級幽默兩部分組成[2]。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幽默的邏輯就是高級幽默的邏輯和低級幽默的邏輯。然而,邏輯并不存在高級和低級之別。
要對幽默提煉出一個統(tǒng)一的邏輯來,只能是針對標準幽默而言。我所提煉出的幽默邏輯,就叫做“交叉的錯位邏輯”,是幽默的一種特定、專門和公式化的邏輯,但是并不作為判斷幽默高級或低級的標準,只用來衡量幽默的標準與否?!案呒壓偷图墶敝f只是為著幽默的大一統(tǒng)而專門設置的,其目的就是把幽默度低、幽默點少、通常不太被視為幽默的文化現象,比如像諷刺、滑稽、笑話、以及一些因誤會、假愚蠢、休克性腦子進水等構成的文化現象,通過低級幽默的設置,使之進入大一統(tǒng)幽默的范疇。這樣既可以肯定在“幽默”一詞這個概念出現之前原本業(yè)已存在幽默的歷史,又方便幽默范疇的確定,使幽默達到“大一統(tǒng)”,從而為建立真正的幽默學排除一些障礙。
既然是“論幽默邏輯”,當然是包括一切幽默的邏輯,包括我所分類的高級幽默和低級幽默的邏輯。由于邏輯是沒有高級與低級之分,所以,“交叉的錯位邏輯”這種特定、專門和公式化的幽默邏輯,只能拿來判斷是否是標準幽默。具有這種邏輯的幽默是標準幽默,其邏輯就叫做標準幽默邏輯;反之,除此以外的一切幽默都不屬于標準幽默,稱之為非標準幽默,其邏輯就叫做非標準幽默邏輯。這樣就可以把所有低級幽默的邏輯和不具有這種邏輯的少數高級幽默的邏輯,全部囊括進來,在幽默的邏輯上也來一個“大一統(tǒng)”。盡管非標準幽默的邏輯不可能歸納出一個統(tǒng)一的、專門的、公式化的邏輯,但還是有著其各自的邏輯情況,并且是各種各樣的,并且是不失為與標準幽默邏輯相對應的一個類別。下面分別來論述這兩類幽默的邏輯:
一、標準幽默的邏輯
上面說到的“交叉的錯位邏輯”,是幽默特有的、專門的、公式化的邏輯,就是標準幽默的邏輯,就是業(yè)內比較公認的我國著名學者孫紹振所發(fā)現和發(fā)明的“二重錯位律”[3],只不過我的叫法不同,或許說大同小異。具有這種邏輯的幽默,一般來說,其幽默點和幽默度都分別是比較多和比較高的,自然屬于高級幽默之列。
下面借用孫紹振的一個例子和論證[4],先對這種邏輯做一個概述:
例2:我被哥哥揍了一頓
在一個小學課堂里,數學老師講減法。為了便于讓小孩理解,老師采取從感性開始的辦法說:“如果你哥哥有四個蘋果,你拿走了三個,結果怎樣?”
許多小學生都回答:“還有一個?!崩蠋熀軡M意,但這時一個小孩高叫了一聲:“我被哥哥揍了一頓?!?/p>
幽默的邏輯結構是一種二重的錯位結構,它不遵守理性思維一元化的同一律。同一律是一條邏輯貫穿到底,一元化的思路,是正常思維和理性思維,但沒有幽默的情愫。在此要指出的是:雖然幽默邏輯沒有科學價值,卻有交流難以言傳的幽默情感的價值;雖然不是理性的邏輯,但這并不是說它就沒有邏輯,它的邏輯特點是二重錯位,它的邏輯就是“二重錯位律”。
這就是我稱之為的相對標準幽默而言的“交叉的錯位邏輯”。例2中的小孩最后回答的邏輯雖然不符合一元化為特質的同一律,即不符合與第一條數學課的邏輯,但符合這個小孩自己的第二條邏輯,因為擅自拿走了哥哥三個蘋果,產生了動武的結果,符合第二條邏輯上的充足理由律。這個動武的因果關系與數學課上的因果關系就形成了二元邏輯,兩條邏輯是不相干的,錯位的。但由于兩條邏輯即兩個因果關系發(fā)生了碰撞,這個碰撞就是借助于一個鏈接媒體詞“結果”使兩條邏輯得以交叉(重合),形成了幽默。
如果兩個因果關系,是一致的,符合于同一律,那就不存在二元錯位問題;如果兩個因果關系沒有碰撞,即沒有在相關切的點上交叉,僅僅是前后事情在邏輯上有連接,那也不屬于交叉的邏輯。所謂二元,就是要有兩條邏輯;所謂錯位,就是不一致、不相干。這種不一致、不相干甚至是故意的,而不是承上啟下互為因果的;所謂交叉,就是要使兩條不互為因果的邏輯發(fā)生碰撞,使第一條邏輯跳躍到另一條錯位的、不相干的、并且看起來是荒誕但又有一定歪理的邏輯上。這種“交叉的錯位邏輯”也可以叫做“錯位邏輯的交叉”,實際就是標準幽默的邏輯。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進行交叉總得有一個交叉點,這個交叉點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或一個概念,甚至是上下文某相切的意思。我稱之為鏈接媒體,這個鏈接媒體就是不相干的兩條邏輯要交叉(或許叫做要重合)的點。比如例子(1)當中的“結果”一詞就是交叉點。如果把以上的鏈接媒體詞“結果”(怎樣)換成為數學上的“等于”(多少),那這個幽默就沒有鏈接媒體,兩條邏輯就交叉(重合)不了,因為“動武”的后果不能用“等于”來回答。再舉例強化這種論證:
例3:兩個都錯了
一個在火車上的紳士找不到他的絲手絹了,他指責是坐在他旁邊的一個女人偷了。可是當他剛要下車之前,他發(fā)現手絹在他座位底下。于是他對那個女人說,“啊,夫人,不要把我的小錯放到心里去!”
“我把你當成紳士,你把我當成小偷,我們兩個都錯了?!迸似届o地說。
例3的第一自然段,有著兩樁性質相反的事情,應該屬于兩條不同的邏輯:女人是賊的邏輯和女人不是賊的邏輯。其兩條邏輯是不能并存,否則就違背了“排中律”?!芭胖新伞币筮@個命題是真和這個命題是假必居其一,也就是“A是B或者不是B”,即一條邏輯成立,另一條就不能成立。由于先是誤會地指責,發(fā)現不是事實后,又改為道歉。從“指責”到“道歉”,使兩條不相容的邏輯得以承上啟下地連接起來,解除了矛盾,使兩條邏輯變成了一條因果關系的邏輯,而不是從一條邏輯跳躍地滑到另一條邏輯,當然就沒發(fā)生邏輯上的交叉,只是邏輯的連接,不符合于幽默的專門邏輯。
這種在第一自然段里因誤會而產生了幽默,自然只能是低級幽默。來到最后的自然段時,女人故意借用對方道歉的話語“不要把我的小錯放到心里去!”的“錯”字,“順理成章”說出“我們兩個都錯了”,使兩個邏輯在“錯”字這個鏈接媒體詞上進行了交叉,故而使只是一個人“錯”的邏輯跳躍地滑向了兩個人都“錯”的邏輯。這里的交叉就不是承上啟下的、不是因果關系的把兩條邏輯變?yōu)橐粭l邏輯的連接,而是節(jié)外生枝的、跳躍的、故意的,使其一條邏輯滑向另一條看似荒誕但還有一定道理的邏輯的實實在在的交叉。使第一自然段里還不標準的幽默,在第二自然段里變成了標準的幽默,當然也從較低級幽默變成了高級幽默,完備了幽默專門邏輯的所有要素。
這種“交叉的錯位邏輯”的特點是:不只有簡單的二元邏輯,它既要有錯位,又要有交叉,而且這種二元的兩條邏輯一般來說,一條是“顯性邏輯”,另一條則是“隱形邏輯”,到最后往往顯性邏輯變成了隱形邏輯,隱形邏輯變成了顯性邏輯[3]。舉例說明:
例4:換鉛筆
妹妹對哥哥說:“哥哥,咱倆把鉛筆換換吧。”
“為什么?”
“我那支鉛筆不好,總是寫出許多錯別字?!?/p>
例4的“顯性邏輯”是妹妹要換鉛筆的邏輯,“隱性邏輯”是哥哥的鉛筆可以不寫錯字的邏輯。在此,“鉛筆”就是兩條邏輯鏈接媒體詞和交叉點。兩條邏輯在“鉛筆”上交叉,使“妹妹要換鉛筆”的顯性邏輯滑向了“哥哥的鉛筆不會寫錯字”的隱性邏輯,使這個隱性邏輯變?yōu)榱孙@性邏輯——今后妹妹就不會寫錯字了的邏輯,滿足了“交叉的錯位邏輯”的所有要素,符合于“交叉的錯位邏輯”“公式”,當然這個幽默的邏輯就是標準幽默邏輯。
但有時候,兩條需要交叉的邏輯都是明顯的,甚至除了這兩條顯性邏輯之外,還得隱藏有第三條邏輯。兩條不相干的顯性邏輯要得到交叉,還得需要這個隱藏的第三條邏輯“牽線搭橋”,交叉才能成功。舉例:
例5:當一回導盲犬
老婆說:“老公,街上要是有人跟我搭訕,叫我美女,我該怎么辦?”
老公:“那還用問?助人為樂,趕緊扶他過馬路!當一回‘導盲犬又怎的?!”
例5的第一條邏輯是老婆被叫做美女后“我該怎么辦”的邏輯,第二條是“當一回導盲犬”的邏輯。兩條邏輯從字面上看一點兒挨不著邊,是錯位的,也是顯性的。但在第二個邏輯里,還隱藏著第三個邏輯,就隱含在“盲”字里:需要導盲犬的人肯定是一個瞎子的邏輯,繼而這個邏輯導出了瞎子根本就看不見是不是美女的一脈相承的邏輯。同時,就是這個隱形邏輯,幫助上面兩條錯位的邏輯,在“美女”這個鏈接媒體詞上得以交叉,使兩條雖然是顯性的錯位邏輯,滑向了“瞎子根本就看不見是不是美女”的隱性邏輯,使之變?yōu)椤爸挥邢棺硬艜Q老婆為美女”的顯性邏輯,滿足了標準幽默專門邏輯的要素,變成了極具諷刺性很強的標準幽默。甚至連鏈接媒體詞“美女”也沒有在字面上體現,隱含在了第二條隱形邏輯里。
但有時候,這種鏈接媒體詞也會隱藏在第一條顯性邏輯里,而不是像例5是隱藏在第二條隱形邏輯里。舉例分析:
例6:過期
一哥們特摳門,家里什么東西都舍不得扔。
一天我去他家,他正在洗冷水澡。
我說:“哥,你咋了?這么冷的天,家里又沒有暖氣,你怎么洗冷水澡啊”?
他說了句讓我終身難忘的話:“家里還剩兩包感冒藥,再不吃就過期了”!
例6第一條是“沒有暖氣”“洗冷水澡”的邏輯,第二條是兩包感冒藥要過期的邏輯。從表面來看,兩條邏輯沒有直接關系,但仔細一推敲:“沒有暖氣”“洗冷水澡”就會感冒,感冒了就要吃感冒藥,使兩條不相干的邏輯變得“相容”起來,就是因為第一條邏輯當中隱藏的“感冒”與第二條邏輯里的感冒藥當中的“感冒”進行了交叉,致使第一條邏輯自然地、有跳躍地滑向了第二條邏輯,使第一條顯性邏輯在第二條隱形邏輯中得到了落實,使第二條隱形邏輯變?yōu)榱恕疤負搁T的程度達到舍不得浪費兩包感冒藥”的顯性邏輯。其鏈接媒體詞“感冒”就是隱藏在了第一條邏輯里,致使其形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標準幽默,甚至還帶有“黑色幽默”的影子和強烈的諷刺意味。
二、非標準幽默邏輯
非標準幽默就是沒有“交叉的錯位邏輯”的幽默,其種類繁多,既有高級幽默也有低級幽默,不可能對其歸納出一個統(tǒng)一的、公式化的幽默邏輯。我統(tǒng)稱這一類幽默的邏輯為“非標準幽默的邏輯”,就是除具有“交叉的錯位邏輯”這種標準幽默邏輯以外的一切幽默的邏輯。
“非標準幽默邏輯”首先是因為其幽默的不標準,而導致其邏輯也不可能標準。所謂不標準就是不統(tǒng)一,就是有很多種邏輯。其實更為準確的說法是:其邏輯有多種情況,因為無法對如此眾多的非標準幽默邏輯,在邏輯學之外再進行命名和分類??傊?,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的非標準幽默,其邏輯的情況是不盡相同的。
由于所界定的非標準幽默的品種太雜、太多,不可能對每一則非標準幽默邏輯的情況一一評述,下面僅從三個方面來論述,因為它們具有非標準幽默邏輯的代表性。
第一個,非標準幽默的幾個典型體裁。比如腦筋急轉彎、諷刺、滑稽、啞劇等,它們一般在業(yè)內都不太被視為幽默,但在《我的大一統(tǒng)幽默學》里面是作為低級幽默來看待的,它們與標準幽默的專門的公式化邏輯有著不一樣的情況。
第二個,非標準幽默起因的幾種情況。雖然它們不具有專門的公式化的幽默的邏輯,但對邏輯的不同屬性采取了反其道而用之的辦法,是邏輯在非標準幽默上的代表性案例。
第三個,正常邏輯下引發(fā)幽默的情況。這是對幽默邏輯的一個例外,或許是在正常邏輯下,在故事情節(jié)上演繹出出乎意料結果的幽默,不能不算是非標準幽默邏輯的一種情況。
下面做具體分析:
(一)非標準幽默的幾個典型體裁
以腦筋急轉彎、諷刺、滑稽、啞劇作為例子來進行說明:
1.腦筋急轉彎,并不屬于“標準幽默”的范疇,沒有標準幽默的專門邏輯,但有幽默的因子,應該是幽默的一種體裁,當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的邏輯情況。
例7:算錯
問:在什么時候1+2不等于3?
答:算錯了的時候。
從邏輯學的角度來說,在任何時候這個算式都=3。問題的提出就有一些“站不住腳”,并非一條正常邏輯。只有第二句回答語“算錯了的時候”才使此邏輯回歸正常。后者是對前者的補充,總體只能是一條邏輯,沒有兩條邏輯。是把前半截的荒謬提問變?yōu)榱死硇缘慕Y果,使之成為一條符合邏輯的邏輯,導致出“滑稽”一類的低級幽默。反過來推論,因為是低級幽默即非標準幽默,就不可能有著幽默的專門的公式化的邏輯。
不是所有的腦筋急轉彎都是固定的一種邏輯情況,其邏輯情況是不盡相同的。
例8:走得太慢
問:為什么大雁秋天要飛到南方去?
答:如果走,那太慢了。
從同一律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為什么”,只能分別在兩個邏輯點上來回答:要么“秋天”,要么“南方”,不可能去回答“飛”或“走”的問題。然而,卻故意歪答,偷換了概念,違背了“同一律”,使邏輯跳槽,前后兩條邏輯錯位。但雖然有錯位,又沒有交叉,不具有標準幽默專門的、公式化的邏輯,只能是非標準幽默的一種非理性邏輯的情況。
即就是同一類型的非標準幽默,其邏輯的情況也具有多樣性,不妨再舉一個腦筋急轉彎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明:
例9:填命
問:一間牢房中關了兩名犯人。其中一個是盜竊犯,要關一年;另一個是殺人犯,卻只關幾個星期。這是為什么?
答:因為殺人犯要拉去填命。
這個腦筋急轉彎的問話,一方面,使矛盾頓然凸顯——利用了“矛盾律”,企圖抓住讀者的眼球;另一方面,問話本身就是斷章取義——利用了“同一律”,使概念被偷換:“卻只關幾個月”的話,并沒有說完,不是最終結果。在回答語中,矛盾得到了解決,完善了“矛盾律”的要求;同時使前半截斷章取義的“定義”不能成立,概念得不到“偷換”,完善了“同一律”的要求。這里既利用了“矛盾律”又利用了“同一律”。
雖然這個腦筋急轉彎利用了邏輯的屬性來制造了幽默,但它并不具備標準幽默的邏輯,因為“要關一年”的邏輯與“卻只關幾個星期”的邏輯,并沒有發(fā)生交叉,只是使故意分成了兩半截的“同一律”得到完善,“矛盾律”消失,前后是因果關系,不是節(jié)外生枝的、交叉的關系。所以,只能是非標準幽默邏輯的又一種情況,
2.諷刺。也是不被業(yè)內一些專家列為幽默的,本文就是利用這種諷刺性幽默來開頭的。由于它也有著幽默的因子,所以,在我的大一統(tǒng)幽默學里,諷刺被列入了幽默的范疇,并把諷刺公式化為:諷刺=幽默+批評/批判。但這種幽默+批評/批判的相加,不是兩個獨立的前后相加,而是融合在內容里的相加,是幽默的一種特殊體裁。當然諷刺的邏輯也是各種各樣的,即或在諷刺范圍內,也難于歸納出一個統(tǒng)一的邏輯。所以,再舉例說明:
例10:鮮花與牛糞
你要是鮮花,以后牛都不敢拉糞了!
這一句話是諷刺那些自詡為漂亮的女人。雖然前后是兩個邏輯,一個是來自民間語“鮮花插在牛糞上”的前半截話的邏輯,比喻一些美女嫁錯男人的邏輯;一個是牛都不愿意讓你這朵“鮮花”插在牛自己所拉的糞上,或許說你這朵鮮花比牛糞的檔次還要低的后半截話的邏輯。由于這兩條邏輯是在假設的基礎上來推理的,后半截邏輯是前半截邏輯的延續(xù),后半截邏輯是對前半截邏輯的否定。沒有前半截,就無法承續(xù)出后半截。所以,盡管有著其交叉點“鮮花”:一個是顯性的鮮花,一個是隱性的鮮花,上下是一致的,但其邏輯不是錯位的,而是一脈相承的、承上啟下的,只屬于邏輯上的連接,當然就更不存在交叉問題,就只能屬于非標準幽默邏輯一種情況。再舉例強化這種論證:
例11:面具和臉
面具戴久了,那就是臉了。
這也是一個諷刺性的幽默。從字面的顯性邏輯來說,是說不通的,因為面具無論戴多久,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臉,不符合“同一律”要求,但在其隱形邏輯里卻得到落實。這條隱形的邏輯就是:虛偽的人總是兩面臉,與人打交道總是戴著假面具,尤其是“戴久了”,根本就放不下來。由于陰的一面臉是見不得陽光的,陽的一面臉一旦摘下來,就會暴露出陰的一面臉的猙獰,因而對面具很有依賴性,已經到達陰陽兩面臉不能割裂的程度。
通過其隱形邏輯的“揭露”,才使表面的邏輯站得住腳,達到了“同一律”要求,才知道諷刺的什么。這個諷刺里雖然也有兩條邏輯,由于第二條隱性邏輯也是對第一條顯性邏輯的補充和完善,顯性和隱性邏輯并不錯位,當然兩條邏輯所發(fā)生的聯系,就不能算是交叉,只能是連接。盡管其前后“面具”和“臉”可以從意思上形成交叉點,這個例子都不屬于“標準幽默”的專門邏輯,但卻是諷刺幽默邏輯的又一種情況。
3.滑稽?;跇I(yè)內也是不被大多數專家認定為幽默的。在我的大一統(tǒng)幽默學里屬于低級幽默,當然也屬于非標準幽默。
例12:去向
如果這個廣告牌是民警本人寫的,那就叫滑稽;如果是外人寫的,那就是惡作劇。往往有很多滑稽過火了,就變成了惡作劇?;蛺鹤鲃≈g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惡作劇在我的大一統(tǒng)幽默學里也是低級幽默之一。例12也不具備“交叉的錯位邏輯”,僅僅是利用“矛盾律”,讓人覺得其邏輯別扭,有別于理性的邏輯而已,這種幽默度很低的幽默,當然不屬于標準幽默,但是其邏輯又一種情況。
4.啞劇。啞劇沒有語言,只靠動作、表情等來表達意思,大多數啞劇是利用夸張的手法和怪誕的邏輯來構成這種立體幽默,其邏輯比較簡單。但不乏一些啞劇也有標準幽默的情況,這里只就非標準幽默舉例來論述:
拿1983年春晚王景愚的啞劇《吃雞》為例,就是用夸張的行為來制造荒誕的、非正常的邏輯:雞的筋居然可以拉得長到可以圍繞桌子一圈,而且要借助于釘子、錘子和夾鉗,才把雞筋拉斷。利用了邏輯的“矛盾律”制造了荒誕,產生了幽默的效果,至今不能忘懷。這個立體幽默就沒有“交叉的錯位邏輯”,僅僅是有悖正常邏輯而已。
(二)非標準幽默起因的幾種情況
比如以因為惡作劇、因為休克性腦子進水、因為粗心、因為意外等,所造成的幽默作為例子來分析。這些幽默的形成,雖然從內容上來說,都是因為依賴于一定的起因,但從邏輯學上來說,卻是有賴于邏輯的四種屬性,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來“幫忙”的,當然其邏輯的情況就不盡相同,舉例性分析如下:
1.因為惡作劇而造成的非標準幽默:
例13:套路
隔壁老王網上約了個妹紙,聊了幾天相談甚歡,突然約老王去她家,老王去了后說:“那你老公突然回來咋辦?”
她說:“沒事,一般不會突然回來,萬一要回來了你就說你是我雇來擦玻璃的,快過年了,我老公也不會懷疑?!?/p>
結果,在她家沒呆幾分鐘,她老公就回來了,為了裝得逼真,老王擦了一下午玻璃。
回家的路上老王越想越不對勁:“城市套路真深哪……”
惡作劇也是不被一些專家認定為幽默的,但在我的大一統(tǒng)幽默學里,作為低級幽默。從幽默專門的公式化的邏輯的角度分析,只能算非標準幽默。在例子(15)里,老王在“維護”“排中律”里,上了妹子的當?!芭胖新伞币髢蓚€值不能同假,即這個命題是真和這個命題是假必居其一,即是說老王可得以同妹子鬼混的命題成立,就不會去擦窗子;既然都被迫去擦窗子了,得同妹子鬼混的命題當然就不成立,不能兩者兼顧——這是非標準幽默邏輯的一種情況。
2.因為休克性腦子進水(也叫做“休克性愚蠢”)而造成的非標準幽默,當然不具備幽默的專門的、公式化的邏輯。舉例:
例14:接應
鄰居忘了帶鑰匙,從我家陽臺翻過去,在屋里找到鑰匙后,又翻回來,再打開自家房門。更令人叫絕的是,我自始至終在陽臺接應著,未覺有不妥之處。唉,我倆的腦袋肯定被同一個門擠過。
這一類的幽默經常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只不過沒有注意和發(fā)現。這個人的行為違反了“矛盾律”?!懊苈伞币髢蓚€值不能同真,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這里不像上一例子的“排中律”,二者必居其一?!皟纱畏柵_”的行為,是不能任意選擇的。這個例子犯了“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翻陽臺的目的是為著去拿到鑰匙,既然鑰匙已經在手,二次翻陽臺就沒有必要性。就算是單向開門的鎖芯,也可以把鑰匙傳遞給鄰居幫忙開門,大可不必用“翻陽臺來鍛煉身體”,何況這個幽默最后一句話,已經說明了其鎖芯是雙向可開的——這是非標準幽默邏輯的一種情況。
3.因為粗心而造成的非標準幽默:
例15:保護視力
路過一個院子,發(fā)現門上寫著兩個字:情人。覺得院子主人蠻風趣,于是推門進入,兩條大狼狗突然撲了過來……
從醫(yī)院打完狂犬疫苗回來,揉揉眼睛,再仔細一看,原來寫的二字是:“慎入!”
保護視力,刻不容緩,別沒事整天搗鼓那破手機了!
例15把“慎入”看成了“情人”,釀成了“狗禍”。從邏輯學的角度來分析,這是“借用”了反“充足理由律”:第一,把“粗心”歸因于近視,第二,把近視歸因于“整天搗鼓那破手機”,似乎是滿足了“充足理由律”。但充足理由律的要求是:只要給一個值就能推理,但這個例子的推理不能完全成立:第一,從后面的“揉揉眼睛,仔細一看”就看清楚的結果,因近視造成“誤讀”的理由不充足;第二,玩手機形成近視不是唯一的原因,還有很多情況足可以使眼睛近視,其理由也不充足。雖然“慎入”和“情人”有點像是交叉點,但一方面“有點像”不等于“是”,一方面,實際交叉點是“粗心”加“近視”,但上下文因只是歸因于“近視”,不能形成一個點——這也是非標準幽默邏輯的一種情況。
還有一種是利用他人的“粗心”來完成的幽默,但所利用的邏輯屬性不一樣。舉例:
例16:仿制
“Peter家的門口老是被其他車子占據,他經常開車回家的時候都無法進家門,他采用了很多方法都不管用。他老是納悶:為什么只要是警察局立的牌子,都沒有人敢違反,都是繞道而行?于是,他獲得了一個靈感:何不如去偷一塊警察局的牌子‘POLICE(警察)來放在自家的門口。但一轉念,他否認了這個做法,因為那是偷盜行為啊,而且是偷警察局的東西!于是,他又想了第二個辦法,直接就去仿制警察局的一塊POLICE的牌子來放在自家門口。一轉念,他又否定了,因為仿制警察局的牌子也是犯罪啊。最后,他還是仿制了一塊警察局的牌子,其尺寸大小、字樣、字和底板的顏色都與警察局的牌子一模一樣。結果這一下可真靈了,盡然沒有車子再停在他家門口!但這塊牌子的上面寫的是:POLITE(有禮貌的)?!?/p>
這個例子從邏輯屬性上來分析,是利用了“同一律”來做的文章?!巴宦伞币笳婢褪钦妫倬褪羌?,不能偷換概念。然而這里卻通過“誤讀”和“錯覺”,讓人把“有禮貌的”概念偷換成“警察”的概念,最后還真奏效,形成了幽默——又是非標準幽默邏輯的一種情況。
4.因意外形成的非標準幽默:
例17:撒尿進鍋
丈夫下班回到家,看見妻子在揍兒子,因為肚子餓,沒理他們。徑直走到廚房,看見小矮桌上煮好一鍋餛飩,于是盛了一大碗吃。吃完,看見妻子還在那里揍兒子,看不過去了,就說:“教育小孩不能用暴力,要用道理來教育嘛!”
妻子說:“好好的一鍋餛飩,他居然撒了一泡尿進去,你說氣人不氣人?”
丈夫聽后馬上說:“媳婦你歇會兒,讓我來揍!”
這個幽默并沒有標準幽默專門的、公式化的邏輯。因為,從“不用暴力教育孩子”的邏輯,由于“一泡尿”的原因,滑向“用暴力教育孩子”的邏輯,盡管是錯位的兩條邏輯,但其間并沒有交叉的點,交叉點就只能是“尿”。然而第一個顯性邏輯里并沒有“尿”的因素或意思隱含在期間。僅僅是利用了邏輯屬性的“矛盾律”?!懊苈伞币髢蓚€值不能同真,指同一思維過程中,對同一對象不能做出兩種矛盾的判斷,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前后的邏輯不能自相矛盾。例17里丈夫的“教育小孩不能用暴力,要用道來教育理嘛!”的命題,只因為丈夫吃下了小孩撒尿進鍋的餛飩,而采取了與此命題不一致做法,違背了“矛盾律”——這又是非標準幽默邏輯一種情況。
(三)正常邏輯下的非標準幽默
在正常邏輯下是可以產生幽默的,屬于非標準幽默邏輯一種特殊情況。
例18:搶劫
一個法國人同他的妻子達到意大利一個小城,并且在旅館里住了下來。一天晚上,他獨自出去散步,那時已經很晚了,小街上也很黑。突然他聽見背后有腳步聲,他調過頭去,看見一個年輕的意大利男人對著他急匆匆走來,很快地就從他身邊走過。當這個法國人發(fā)現自己的手表不見的時候,那個年輕男人幾乎看不見了。他想一定是那個意大利人偷走了他的手表。他決定去追上他,逼迫他還回手表來。
很快法國人趕上了意大利人。他們兩個語言不通,法國人一邊指著表包一邊用拳頭威脅意大利人。意大利人認為法國人是想要搶奪他的手表,所以就把自己的手表給了法國人。
當他回到旅館,把所發(fā)生的告訴妻子,妻子指桌子上的手表的時候,他大為吃驚,恍然大悟:他誤搶劫了那個意大利人的手表。
例18是一個因誤會而發(fā)生的噱趣故事,其邏輯沒有什么不正常。它是從一個“手表不見了”的邏輯自然過渡到“手表仍在家里”的邏輯,其邏輯并是不節(jié)外生枝的,出乎意料的不是邏輯,而是情節(jié),是故事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所以,不具備標準幽默的邏輯。
非標準幽默本身就不標準,其邏輯當然也就不可能是公式化的:有的僅屬于錯位邏輯并不交叉;有的雖有交叉,但其邏輯不錯位;甚至有的還是正常邏輯。非標準幽默盡管沒有公式化的幽默邏輯,但因為其體裁的典型性,也帶來了千姿百態(tài)的邏輯情況;盡管沒有公式化般的邏輯,但也利用了邏輯的全部四種屬性,使得非標準幽默邏輯的情況千差萬別。所以,非標準幽默的邏輯不可能像標準幽默那樣,可以歸納出一個較為統(tǒng)一的、專門的、公式化的邏輯。
三、結語
綜上所述,幽默的邏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標準幽默邏輯,即“交叉的錯位邏輯”,一類是非標準幽默邏輯?!敖徊娴腻e位邏輯”是幽默的一種專門的、特有的、公式化的邏輯,但不是界定幽默的唯一標準,即不能用這種邏輯作為一個標準來界定是否屬于幽默范疇。具有“交叉錯位邏輯”的,只能是屬于標準幽默邏輯,反之,不具有“交叉的錯位邏輯”的,不論其幽默是高級還是低級,都是非標準幽默的邏輯。非標準幽默邏輯情況只能是各種各樣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專門的邏輯,但相對標準幽默邏輯而言,屬于幽默邏輯兩個類別當中的一個類別。
參考文獻:
[1]范允龍.我的大一統(tǒng)幽默學第一章·前言[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8.
[2]范允龍.我的大一統(tǒng)幽默學第三章·范疇[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8.
[3]孫紹振.論幽默邏輯的二重錯位律[J].文學評論,1996(5).
[4]孫紹振.論幽默心理和幽默邏輯[M].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9(1).
作者簡介:范允龍(1955—),男,貴州民族大學二級教授,碩士生導師,貴州省省管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英語教學與研究學會名譽會長、貴州省翻譯協(xié)會副會長。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幽默理論。
(責任編輯: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