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波
【摘 要】目的:探討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治療骨盆及髖臼骨折的臨床價值。方法:50例患者均為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骨盆及髖臼骨折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其中Ⅰ組29例,采用標準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治療,Ⅱ組21例,采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治療,比較兩組切口暴露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關閉時間等術中指標及Majeed功能評分、骨盆骨折的復位效果。結果:Ⅱ組切口暴露時間、切口關閉時間與Ⅰ組比較更短,術中出血量與Ⅰ組比較更少,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Ⅰ組Majeed功能評分總分與Ⅱ組比較更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Ⅰ組Matta評定優(yōu)良率與Ⅱ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骨盆及髖臼骨折患者無論采用標準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還是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均可收到顯著療效,但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操作更簡單,對患者造成的損傷更小,可使手術時間明顯縮短,術中出血量更少,可作為一種理想的手術入路應用于骨盆及髖臼骨折的治療中。
【關鍵詞】 骨盆;髖臼骨折;入路;髂腹股溝切口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212-01
骨盆及髖臼骨折多是由于高能量損傷引起的,如車禍、高處墜落等[1],兩種骨折常常同時出現,有較高的致殘率,治療較為復雜,一般預后不理想,手術復位及有效固定是大部分發(fā)生移位的骨盆及髖臼骨折患者獲得滿意療效的首選,手術成敗的關鍵為骨折端暴露的是否充分、術野的暴露是否良好[2]。骨盆及髖臼骨折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和此處骨折的復雜性,使手術中要獲得滿意的顯露、復位、固定等均取決于良好的手術入路,且良好的手術入路還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間共收治50例骨盆及髖臼骨折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21例患者采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治療,效果較為理想,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50例患者均為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骨盆及髖臼骨折患者, 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70歲,平均(34.3±7.5)歲。傷后至手術時間3~17 d,平均(9.1±1.7)d。按照治療方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其中Ⅰ組29例,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齡(34.7±6.9)歲,Ⅱ組21例,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齡(33.8±7.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Ⅰ組采用標準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治療,患者作一切口,切口起點和止點分別為髂嵴中后1/3交接處、恥骨聯合上方2 cm處,骨折復位固定完畢后,用粗絲線縫合腹部筋膜與髂嵴的闊筋膜,縫合腹直肌腱與恥骨骨膜。Ⅱ組采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治療,骨折類型和移位的方向通過X線片、CT平片及CT三維重建片進行判斷,將骨折線標記于骨盆模型上,患者的體位選擇平側結合,作一切口,起點及止點分別為髂嵴前部1/3處、恥骨聯合處,將錐狀肌和腹直肌切開,將恥骨結節(jié)附著點處的腹股溝韌帶切斷,從恥骨支的上骨膜分離陷窩韌帶,將恥骨上支及閉孔上緣暴露出來。將腹肌和髂肌的聯合點沿著髂嵴切斷,將髂肌從內板骨膜上部剝離,充分暴露出髂窩。將腹股溝韌帶于髂前上棘內側橫行切斷,再將闊筋膜切開。取負壓引流管于傷口處常規(guī)放置,引流48 h,使用抗生素靜脈注射5~8 d。由同一組醫(yī)生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
2 結果
2.1 兩組術中指標比較分析
Ⅱ組切口暴露時間、切口關閉時間與Ⅰ組比較更短,術中出血量與I組比較更少,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Majeed功能評分比較分析
Ⅰ組疼痛、工作能力、坐立情況、性功能、輔助步行、步態(tài)、行走距離評分與Ⅱ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Ⅰ組總分與Ⅱ組比較更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Matta評定結果比較分析
Matta評定結果表明,Ⅰ組優(yōu)良率與Ⅱ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交通業(yè)及建筑業(yè)的不斷進步,骨折發(fā)生率也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骨盆及髖臼骨折的發(fā)生率也隨著呈現升高的態(tài)勢。骨盆、髖臼骨折是在髖關節(jié)脫位的基礎上形成的髖臼骨折,骨折類型復雜,易合并多發(fā)性損傷,應及時給予有效措施干預,否則嚴重影響骨折的復位,關節(jié)的正常運動受到影響,加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此外,腹部臟器損傷、小骨盆臟器損傷和其他部位骨折常和骨盆骨折同時存在,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預后受到嚴重威脅,因此,在青壯年意外傷害引起死亡的原因中,骨盆骨折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以往,骨盆及髖臼骨折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療,但是臨床效果不太理想,治療后期患者的關節(jié)疼痛、功能差,近年來對于移位、不穩(wěn)定的骨盆、髖臼骨折患者采用手術治療已經成為人們的首選治療方案,多種因素均可影響手術的治療效果,但是其關鍵因素為手術入路。本次研究結果表明,Ⅱ組切口暴露時間、切口關閉時間與Ⅰ組比較更短,術中出血量與Ⅰ組比較更少,Majeed功能總分與Ⅱ組比較更高(P<0.05),結果說明采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治療骨盆及髖臼骨折可明顯縮短切口暴露時間、切口關閉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提高Majeed評分。Ⅰ組Matta評定優(yōu)良率與Ⅱ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無論采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還是用標準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對骨盆及髖臼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均可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綜上所述,骨盆及髖臼骨折患者無論采用標準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還是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均可收到顯著療效,但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的效果優(yōu)勢更顯著,與標準前入路髂腹股溝切口手術比較,該種方法手術操作更簡單,對患者造成的損傷更小,可使手術時間明顯縮短,術中出血量更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作為一種理想的手術入路應用于骨盆及髖臼骨折的治療中。
參考文獻
[1]李輝,李占飛,易成臘,等. 骨盆髖臼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炎癥指標的變化及意義[J]. 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6,18(1):42-45.
[2]周鋼,曹生魯,王鋼. 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髖臼骨折手術中的應用[J]. 中國骨科臨床與基礎研究雜志,2015, 7(6):362-368.
[3]劉巍,閆國富. 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髖臼骨折前方手術中的應用[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1):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