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文 張清
摘要:古舊字畫修復是文物保護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古舊字畫修復的復雜性進行分析,并細化闡述古舊字畫的修復技法,以期為字畫保護及文物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持。
關鍵詞:古舊字畫 修復 實踐
隨著人們文物保護意識的提升,古舊字畫的修復工作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古舊字畫在材料、保存時長等方面的特殊性,對修復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實施修復期間,除了需要保障古舊字畫的修復效果外,還應注意避免修復操作引發(fā)新的損傷。因此,分析古舊字畫修復的技法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古舊字畫修復的復雜性
古舊字畫修復工作的復雜性體現為:第一,字畫材料較為脆弱。古舊字畫所采用的材料(紙質、布質)較為脆弱,加之保存時間較長,一旦修復不當,極易引發(fā)字畫的損傷。[1]第二,影響字畫壽命。字畫修復中的常用材料、技法等,容易影響古舊字畫的壽命。例如使用膠粘劑進行修復,雖然可達成預期修復目的,但容易增加修復部位的霉變風險。
二、古舊字畫修復的技法
本文主要從以下四方面入手,針對古舊字畫的修復技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清洗方面
古舊字畫裝裱、重裱,是字畫修復中的主要內容。[1]在這項工作中,清洗是一項基礎環(huán)節(jié)。為了保障古舊字畫清洗的安全性,可結合古舊字畫紙本畫心的損害程度,采用不同方法進行清洗。
第一,損害較輕字畫的清洗。對這類清洗任務,可采用局部清洗法進行修復,即利用清潔棉球蘸取適量高錳酸鉀(可與字畫表面霉斑發(fā)生反應,以達到清潔修復目的),將其涂抹于霉斑表面。待字畫表面高錳酸鉀溶液由紅色轉為茶色時,靜置5~10分鐘(確保其充分反應),取適量草酸溶液(2%濃度)涂抹于使用高錳酸鉀溶液處,促使二者發(fā)生中和反應。高錳酸鉀被中和的標志為:由茶色轉變?yōu)闇\米色。中和后,直接以清水淋洗,即可完成清洗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如字畫表面的霉斑面積較大,可按照先點圖、后整涂的順序涂刷高錳酸鉀溶液。
第二,損害較嚴重字畫的清洗。這類字畫對清洗修復操作的要求更高。為避免不當清洗操作加劇字畫本身的損壞,可預先于案板表面平置一張塑料膜(尺寸以略大于畫心為宜),隨后將字畫平鋪于塑料膜表面。向畫心中適量噴灑水分,同時以毛刷將局部卷折、殘破的部分重新刷平。經上述處理后,如字畫的平整性欠佳,可利用排筆蘸取60~80℃熱水澆淋畫心。如畫心局部殘留霉斑,可利用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清潔。
(二)揭心方面
揭心是古舊字畫修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相對于修復流程中的其他操作而言,揭心操作引發(fā)字畫人為損壞的風險較高。為避免出現上述狀況,應注意嚴格遵循揭心操作的要求,開展古舊字畫的揭心修復。
第一,破損嚴重字畫的揭心流程。這類字畫多伴有空殼現象。對此,需要揭除字畫的復背紙及原托心紙:按照字畫尺寸選擇適宜面積的塑料膜,進行悶濕處理后,鋪平。沿畫心正面朝上方向,將其平置于塑料膜表面。取刷具于畫心表面刷一層清水,見畫心充分悶透且恢復平潤即可。再將一張面積略大于畫心的塑料膜覆蓋于畫心上部(悶濕狀態(tài))。揭除表面塑料膜,沿正面朝下方向放置畫心,以鬃毛刷平畫心,確認畫心平整性良好后,緩慢將另外一張塑料膜揭除。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造成畫心的損傷。隨后緩慢揭除命紙。揭除命紙時,如表面產生零碎紙片,可采用蘸水小毛筆進行平復,以確保命紙充分揭凈。
第二,破損較輕字畫的揭心流程。為減少揭心操作帶來的損傷,可直接按照揭復背紙的模式,以鑷子牽引,輔助手指托起,揭除外部復背紙,而保留原托心紙。
(三)缺損修補方面
隨著字畫保存時間的延長,字畫局部出現缺損的風險逐漸升高。[2]字畫缺損修復中的常用修補方法以嵌條、隱補法為主。其中,嵌條的修復流程為:于缺損部位以小毛筆涂抹適量稀糊,將略大于缺損部位面積的補紙覆蓋于稀糊處,刮除邊緣部位的多余補紙,即完成修補。而以隱補法進行修復的流程為:去除缺損部位多余雜物,輕搓缺損部位表面,形成一個坡口,以顏色淺于畫心的補紙托起畫心,并以白紙映光補墊。
(四)折條病修復方面
折條病是古舊字畫的常見損害。對這類問題,可采用脫酸處理法進行修復:以噴壺向畫心噴灑碳酸氫鎂溶液,靜置10分鐘,待畫心充分脫酸后,按照一般清洗流程清除表面殘留的碳酸氫鎂溶液及雜質,即可完成折條病的修復。實踐證實,經折條病修復后,由畫心酸化引發(fā)的折條病可得到妥善修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古舊字畫修復的技法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了充分發(fā)揮修復技法的作用,除了需要充分分析古舊字畫的損傷特性外,還應注意選擇有針對性的修復技法,促使古舊字畫復原。此外,為了提高古舊字畫的修復質量,還可于修復工作中引入新型技術,借助新型技術的安全性、精確性優(yōu)勢,延長古舊字畫的壽命。
參考文獻:
[1]賈曉燕,李晶,趙希利,等.古舊字畫折條病治理修復方法的應用研究——以《賀瑞麟八條屏》的修復為例[J].檔案學研究,2017(05).
[2]趙希利,祁赟鵬,賈曉燕,等.館藏清代古舊字畫酸化調查研究[J].文博,2016(04).
(作者簡介:王姝文,女,碩士研究生在讀,吉林藝術學院,研究方向:書畫裝裱與修復;張清,女,吉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書畫裝裱與修復)(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