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博
申明是我發(fā)小,現(xiàn)在我們又一起北漂。前幾天,我去他公司探班,趕上了飯點,申明去買飯,我坐在他的工位上等他。
沒想到申明這么受歡迎,不一會兒,幾個同事就湊了過來:“你和申明是老鄉(xiāng)嗎?”
“對啊,我們是一個地方長大的。”
“申明從小就有號召力吧,他是你們的頭嗎?”
我們一言一語地聊著,很快聊到了申明在公司的表現(xiàn),同事們都夸他是個熱心腸,人緣特別好。在部門里,申明說話很有威信,大家都愿意聽他的,即便不是部門主管,也是大家心中的領導。申明常跟他們分享小時候的趣事,帶著小伙伴河邊野炊,山上采摘野果,冬天去滑雪……他們覺得申明的號召力和領導能力應該是天生的。
“其實他小時候并不像你們想的那樣。”我道出了實情,申明小時候是一個挺木訥的人,不擅長人際交往,常被人起一些侮辱性的外號。高中時,他還患上了情感障礙,不得不休學治療,那段陰暗的日子沒人知道他是怎么走過來的。好在他最終戰(zhàn)勝了心魔,病愈后,一天比一天活得陽光積極。
正說著,申明回來了。幾個同事實在忍不住好奇心,向他詢問起我們剛剛的聊天:“申明,你以前得過情感障礙???”
“嗯,我發(fā)小了解我,他說的都是事實。但我說的那些快樂的事,也都是真的。痛苦的經(jīng)歷過去就過去了,何必念念不忘,重要的是過好現(xiàn)在。”申明坦然答道。
我找了個機會和申明解釋并非有意揭他傷疤,他卻說了一段令我難忘的話——“生活有快樂,也有不快樂,我選擇記住那些快樂的過往,向著幸福頑強生長?!钡拇_,幸福是可以選擇的,是否幸福,就取決于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