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時,表妹在朋友圈立了一個Flag(網(wǎng)絡用語,指目標):過去的2019,我真是一個失敗者,沒有嘗試獨自旅行、沒通過公務員考試、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新的一年,希望我能成為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行動的人,能值得被身邊的人愛。2020年,拒絕“廢柴”!
我給這條朋友圈點贊,祝她在新的一年能收獲屬于自己的成長,與此同時,我也為她的消極情緒擔憂。2019年,她順利從985高校博士畢業(yè),并塑身成功,還找到了真愛。在我看來,表妹的2019挺美好,可她偏偏只在意那些不如意,給自己貼上了失敗者的標簽。
可歆
聶宏斌? 心理咨詢師
從你表妹這條朋友圈的字里行間不難看出,她給自己2019年的表現(xiàn)貼了很多負面的情緒標簽,如失敗者、廢柴、不值得被愛、沒有理想和追求、缺乏行動力等。
當這些標簽促使她對自己產生自我認同時,無疑會做出更多失意之事。生活中,我們身上的每一個標簽都具有特定的導向作用,無論好壞,它對一個人“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重要的干預作用。每增加一個標簽,我們就會做出相對應的自我印象管理,迫使自己的行為與標簽的內容一致,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標簽效應”。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政府為增加兵力,讓監(jiān)獄里的犯人上前線參戰(zhàn)。在此之前,特委派心理學家對犯人進行了“貼標簽訓練”。心理學家讓犯人給親人寫信,表述自己在獄中如何地改過自新、接受良好教育,并提前描繪好開赴前線后,自己如何地聽從指揮、勇敢殺敵等場景。結果,這些犯人在戰(zhàn)場上的表現(xiàn)絲毫不遜色于訓練有素的正規(guī)軍人,并且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真的如同信中所描繪的那樣,在戰(zhàn)場上勇敢拼搏、聽從指揮。
我們身邊存在很多負面的情緒標簽:沒有通過單位考核,所以我是個廢柴;沒有維護好與同事的關系,所以我是個低情商的人……還記得入選2019年“奔潰時刻”的那位白領小哥,為了工作應酬醉倒在地鐵站,面對趕來的妻子哭著說:“寶寶對不起,我真沒用!”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傾訴,但從標簽效應的角度來看,或許問題的根源就在這句“我真沒用”上。
負面情緒的產生不在個體本身,而是類似廢柴、懶蟲、吃貨等標簽在作祟。給自己貼負面情緒的標簽,會讓自己越來越陷入負面的習慣和行為方式中。
每個人都有很多情緒,為了避免陷入情緒標簽的怪圈,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正確地給情緒貼標簽。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當人在清晰描述自己的負面情緒時,大腦前額葉主管情緒控制的區(qū)域活動會增強,這也意味著大腦神經(jīng)正在幫助個體變得開心,這一做法后來被稱為“情緒標注法”。
像那位崩潰小哥,如果將“我真沒用”用更加清晰準確的“我感到沮喪和挫敗”來標注情緒,或許就會好受很多。正確的情緒標注,實則是讓我們學會放過自己。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接納自己的情緒、承認自己沮喪,才能做出最積極的調整。
最后,給你的表妹分享一個簡單的自我情緒管理方法:當感到自己身上有負面情緒的標簽時,不要刻意回避,試著提醒自己進行覺知。然后試著去尋找清晰、準確的詞匯將這些標簽用筆記錄下來,例如:同事關系讓我變得焦慮。最后對這些情緒標簽背后的原因進行分析,例如:我感到焦慮,是因為我初入職場,沒有可以親近的人。我們只有認識到了負面情緒的標簽是如何產生的,才能毫無顧忌地把它撕掉,正如只有承認和定位情緒的存在,才能夠正確有效地控制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