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聰聰
俗話說:“生活先于文學,就像干活得先有材料一樣。山里沒有豐富的大理石,世界上千姿百態(tài)的像也無從談起?!闭Z文寫作能力,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從小的范圍看,它在語文成績中,占比例最大,分數占得最多;從大方面看,它能展現(xiàn)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語文修養(yǎng)、言行舉止,是一個人全方位的體現(xiàn)。
但在當今小學語文課堂上,仍有許多學生都有提筆卻不知寫什么的問題。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經驗不足、語文知識不夠扎實。在語文習作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打開思維,開闊眼界,不要僅僅局限于課堂,局限于一紙文字,應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最有利的條件。對習作的各個方面都要進行引導,從審題、構思、開頭、中間、結尾這五個方面進行全面講解,并且要重視對學生習作的批改和糾錯,使學生愛動筆,并能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
一、引用科技教學模式,為學生啟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未來是數字信息時代,電腦與人們生活與息息相關。當代是一個科技時代,是一個充滿智能的時代,是一個“互聯(lián)網+”的時代,過去的黑板書寫方式,逐漸僵硬甚至被淘汰,教師在教學中要緊跟時代潮流,及時跟落后的教學模式說“再見”。
當今,已經更新變換出許多新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教學就是其中一項??萍几淖兩睿嗝襟w技術集文字、數字、動畫、音頻于一體,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更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學生學起來也會更加輕松和便捷,極大擴展知識面,讓孩子們見到更多生活中見不到的東西。
例如,作文《秋天的景色》,教師可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技術帶學生了解秋天的景象,可播放有關秋天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落葉的景象、秋風的蕭瑟等,或者觀看與秋天有關的圖片,拓寬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見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注重閱讀的重要作用,積累大量文學經驗
教師在重視寫作的同時,也涌現(xiàn)出許多習作方法,甚至更有許多教師為學生打造萬能習作公式。但這些生搬硬套的東西,真的有用嗎?
當代的教學模式不應該止步于課堂,在當代,語文是一門很廣泛的學科,若只局限于幾本課本,很難開闊視野,也很難打開自己的眼界和思路。因此,教師不能在教學中教完課本就應付了事,更要為學生擴充知識范圍,引導學生學習課外知識,并把課外知識積累下來。只有知識經驗積累得多,才能寫出好作文,才能對所看到的事物進行娓娓動聽的描述。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課外書籍進行閱讀,以便寫出好的作品。
例如,《格林童話》,這一本課外書籍,在這里,有善良的小紅帽、奇特的拇指姑娘、善良美麗的白雪公主,還有成千上萬的精靈們:靈巧的小鹿、可愛的山羊、狡猾的狐貍、膽小的兔子等。通過一個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有身臨其境的帶入感,又能為學生提供豐富且有價值的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例如,《昆蟲記》這本書,大自然是不言而教的課堂,對于孩子們來說,沒有什么比走進生活更能帶給學生興趣的了,但是很明顯,經常從課堂走出室外,不是那么現(xiàn)實,但通過《昆蟲記》,學生通過書籍就能感受到昆蟲的習性、特征等,增加自己的見識,在以后寫作中也能夠把它們寫進去。
三、注重審題的重要作用,避免學生出現(xiàn)跑題現(xiàn)象
幾乎每個學生都有粗心大意的問題,學生寫作水平不高、分數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審題不注意,沒有把握到題目的真正含義,導致寫作漫無目的,甚至出現(xiàn)跑題現(xiàn)象。
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強調習作審題的重要性,在題目要求中圈畫重點,仔細思考到底要寫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圖快,敷衍了事。一味圖快,得到的結果往往不盡人意。動筆之前,要在腦海里想一想,決定要寫哪件事、哪個人,該如何去描繪,如何去闡明自己的觀點,哪些要詳細介紹,哪些要粗略帶過,把這些所有的想清楚之后,文章便能一氣呵成,順理成章,避免出現(xiàn)一些無實質意義的語句。關鍵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關鍵性語句可以作為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例如,作文《假如我變成你》,要求400字記敘文,并且是你所認識的人,但仍有許多學生,過于粗心大意,沒有看清題目要求,就開始寫作文,導致寫的人是不認識的人,而是作家、明星等。因此,審題可以說是寫作的重中之重。
結語:提高語文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究竟哪種方法最有效,還是要根據學生具體水平來決定,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適合學生實際操作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多探索,多拓展,多積累,多審題,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習作的趣味性和積極性,逐步養(yǎng)成長寫習作的好習慣,為未來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