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召霞 何紅艷 何怡
摘 要:本研究以某幼兒園31名納西族兒童為研究對象,采用投射測驗-娃娃研究范式法研究納西族學齡前(3-6歲)兒童的民族認同狀況。研究結果表明,納西族學齡前兒童的民族認同、民族識別、自我識別和民族恒常性發(fā)展良好,大多數(shù)的兒童都能進行正確的民族識別和自我識別。在民族認同和民族識別上存在性別差異;在自我識別和民族恒常性上不存在性別差異。
關鍵詞:納西族;學齡前兒童;民族認同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發(fā)展民族認同是一項重要任務。廣義民族認同是指在多民族國家中,各民族個體對自己既作為單一民族成員身份,同時又作為國家民族成員身份雙重承認的和諧統(tǒng)一;狹義的民族認同是指對單一民族成員身份的認同,本文的民族認同是指狹義的民族認同。目前,國內關于民族認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學生和青少年,對少數(shù)民族學齡前兒童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采用投射測驗-娃娃研究范式法,探究納西族兒童民族認同的特點。娃娃研究范式的最初的標準是用一個白人娃娃和一個黑人娃娃來進行,在研究過程中幼兒可根據(jù)自己的偏好選擇喜歡的娃娃,需注意娃娃性別與被試性別相匹配。
一、研究對象與工具
以某幼兒園的 31名納西族兒童為研究對象,男生16人,女生15人。服飾圖片2組,分別為男女生的納西族、土家族、漢族服飾照片各一組。納西族服飾編號為A,土家族服飾編號為B,漢族服飾編號為C,讓兒童自由選擇。采用投射測驗-娃娃研究范式的方法,從民族認同偏好、民族識別、自我識別及民族恒常性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參考相關研究[1]設計選擇圖片,民族認同偏好中研究者問題為“你最喜歡圖片中的哪個小朋友?(最喜歡誰)”;民族識別中研究者問題為“圖片中哪個小朋友看起來像納西族?(誰是納西族)”;自我識別任務中研究者的問題為 “哪個小朋友看起來像你?(誰像你)”;民族恒常性任務中研究者的問題為“你(長大)以后會不會變成漢族小朋友(會不會變成漢族)”。研究者記錄幼兒的回答,以便后續(xù)量化分析,得出研究結論。
二、研究結果
(一)民族認同偏好研究結果
喜歡穿納西族服飾的有14人,男生5人,女生9人;喜歡穿土家族服飾的有8人,男生3人,女生5人;喜歡穿漢族服飾的有9個,男生8人,女生1人??ǚ綑z驗結果顯示X2=7.06,P=0.02,表明“最喜歡誰”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
(二)民族識別任務研究結果
能正確判斷“誰是納西族”的27人,男生12人,女生15人;不能準確判斷“誰是納西族”4人,均為男生??ǚ綑z驗結果X2=4.31,P=0.03表明“誰是納西族”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女生能更好的指認出誰是納西族,其民族識別能力比男生強。
(三)自我識別任務研究結果
認為納西族兒童更像自己的14人,認為土家族兒童更像自己的6人,認為漢族兒童更像自己的11人。卡方檢驗發(fā)現(xiàn)X2=3.74,P=0.15表明 “誰像你”的問題在性別上不存在差異。
(四)民族恒常性任務研究結果
認為自己會變成漢族小朋友的12人,認為自己不會變成漢族小朋友18人,1人表示不知道??ǚ綑z驗結果X2=1.05,P=0.59表明“會不會變成漢族”在性別上不存在差異。
三、討論
從兒童對民族識別、自我識別以與民族恒常性等問題的回答來看,大多數(shù)兒童都能進行正確的民族識別和自我識別,并獲得了民族恒常性。在民族認同和民族識別上存在性別差異,女生比男生更偏好于自己的民族,且在民族識別上表現(xiàn)比男生好。這與秦向榮的研究結果一致,他認為女生比男生有更高的民族卷入,對本民族有更高的認同[2]。從總體表現(xiàn)來看,納西族學齡前兒童的民族偏好、民族識別、自我識別和民族恒常性發(fā)展良好,大多數(shù)的兒童都能進行正確的民族識別和民族自我識別。Nesdale[3]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3歲時就可識別本民族標記;Clark[4]的研究發(fā)現(xiàn)黑人兒童可根據(jù)自己的膚色進行自我認同。馮暉等人以新疆小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其民族認同發(fā)展,研究結果表明,新疆小學兒童民族認同的總體表現(xiàn)是積極和正面的[5];邵義萍、白雨陽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6-7],孫桂香、梁秀瓊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8-9]的研究均發(fā)現(xiàn),青少年和大學生具有較好的民族認同??傊?,本研究有助于豐富民族認同的構建和發(fā)展的階段理論。結果顯示,盡管民族認同在學齡前兒童中并不十分突出,卻也不是“全或無”的現(xiàn)象,豐富本土民族文化認同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張麗蓉.3-6歲苗族兒童民族認同發(fā)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2]秦向榮.中國11至20歲青少年的民族認同及其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5.
[3]Nesdale D .Social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childrens ethnic attitudes in Australia.[M]// Handbook of Race,Racism,and the Developing Child.John Wiley & Sons,Inc.2008.
[4]Clark K B,Clark M K .The Development of Consciousness of Self and the Emergence of Racial Identification in Negro Preschool Children[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39,10(4):591-599.
[5]馮暉,劉亞,馬永全,謝淑海,吐爾迪布維.新疆小學兒童民族認同的發(fā)展趨勢和民族差異[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2(03):93-99.
[6]邵義萍.務川仡佬族初中生民族認同現(xiàn)狀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3,24(03):128-130.
[7]白雨陽.北京市蒙古族高中生本民族文化認同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6(09):81-84.
[8]孫桂香,馬勇.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民族認同現(xiàn)狀研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5,34(04):121-124.
[9]梁秀瓊,粟亮亮,李雪萍.廣西壯族大學生民族認同實證研究[J].商,2015(05):288.